阿通伯伯說故事 | 第1期 大禹治水

2021-02-07 花鑰匙

中外故事·第1期


【人物故事】

音頻課·中外名人故事

語文素養必備,匯集6大領域,

精選30個名人勵志故事,

讓榜樣的力量指引孩子成長的方向!

▲ 

靜心·聆聽·品味

音頻老師©/阿通伯

編輯©/郟



小朋友們好,今天阿通伯伯給大家帶來的是人物故事是——大禹治水。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親叫鯀,算起來,他還是黃帝的後代。他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當堯還在世的時候,中原地帶洪水泛濫,無邊無際,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淹沒了人們的房屋,很多人流離失所,只得背井離鄉,水患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堯決心要消滅水患,於是就開始尋找能治理洪水的人。一天,他把大臣找到身邊,對他們說:「各位大臣,如今水患當頭,人民受盡了苦難,必須要把這大水治住,你們看誰能來當此大任呢?」於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都推舉鯀。於是堯將治水的任務委任給鯀。鯀用了近九年的時間治理洪水,不僅沒有制服洪水,反而是洪水鬧得更大,更兇了,鯀只知道建築提拔抵擋洪水,卻不知道疏通河道,後來,堤壩被洪水衝垮了,災情邊越來越嚴重。舜接替堯擔任部落首領後,發現鯀的工作失職,便殺了鯀,並讓鯀的兒子大禹去治理洪水,大禹吸取他父親的經驗教訓,採取了疏導的辦法,帶領百姓開啟排水,疏通江河,興修水利,灌溉農田。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當時,大禹接到治水的命令時,他才剛剛結婚四天,他的妻子塗山氏是一位賢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與自己的恩愛妻子告別,就踏上了徵程。禹帶領著他的部隊開始了治水的過程。為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的哇哇的哭聲。同行的人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大禹根據山川地理情況,將中國分為九個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梁州、豫州、雍州、荊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個中國的山山水水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然後他治理山,經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長江以北的大多數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跡。他治水講究的是智慧,疏通而非一味的阻擋。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時間,正是在他的指揮治理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兇惡,馴馴服服地平緩地向東流去,昔日被水淹沒的山陵露出了崢嶸,農田變成了米糧倉,人們又能築室而居,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後代人們感念他的功績,為他修廟築殿,尊他為「禹神」,我們的整個中國也被稱為「禹域」,也就是說,這裡是大禹曾經治理過的地方。小朋友們,「大禹治水」的故事給大家講完了。阿通伯伯覺得禹真是個有智慧的英雄,你們看他在治水過程中,能夠做到「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精神是不是值得我們敬佩呢?他能思考自己父親鯀治水存在的問題,用「疏解」替代「堵塞」解決問題,這種智慧值不值得我們學習呢?大家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為了「大家」的利益,而捨棄「小家」的利益。今天,仍有很多人有著「大禹」的精神,像那些為了我們的安全日益在守衛邊疆的戰士們;為了我們有乾淨整潔的家園,辛苦清掃馬路的清潔工們;為了讓大家能夠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在夜深人靜地時候還在辛苦備課的老師們;為了消除病患的痛苦,日夜奉獻在一線上的醫護人員,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可怕的「病毒」疫情時,他們離開家人,逆行在前線,冒著生命危險與病毒抗爭,保衛著更多人的健康……我們身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人們,小朋友們,讓我們默默地為這些人送上我們的祝福與深深的謝意,感謝他們為我們付出的一切。我們也要鍛鍊身體,好好學習,長大之後努力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做一個美好生活的建設者,做一個有價值的、有智慧的奉獻者!今天的人物故事給大家講到這裡,阿通伯伯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在生活中多多發現那些有著「大禹精神」的人們,向他們致敬!小朋友們,下一期節目我們再見哦!

                                         *故事整理編寫:褚褚老師

*問題導讀

一、下列哪一位是大禹的父親?



西湖區朗誦曲藝協會副主席

朗誦藝術愛好者,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首屆十佳主持人,連續三屆擔任杭州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現任杭州電視臺明珠頻道《阿通伯工作室》主任兼《健康匯》欄目製片人、主持人。

平臺所有文字美圖音頻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本平臺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者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平臺版主刪除。

歡迎分享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兩個故事說的很可能是同一場災難?
    大禹治水故事裡,那場洪災禍及「全天下」,是父子兩代前僕後繼、帶領所有的人們、用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最終完成了「治理」。為區別於下面要說的第二種說法,姑且將這種說法簡稱為「主觀放大說」。另一種說法,是認為包括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在內的諸多上古關於大水災的傳說,講的是同一場或同一系列的、幾乎波及全球的水文大事件。
  • 大禹治水的故事讓人吃驚,怪不得魯迅說:禹是一條蟲
    大禹治水的故事讓人吃驚,怪不得魯迅說:禹是一條蟲。大禹治水的典故我們從小就開始聽到,他為了治理水患,用了自己畢生精力,最終才得以成功。但是,堯舜禹以及之前炎黃時代的大部分故事,都是靠著傳說流傳下來。那麼,對於大禹治水這件事,到底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呢?這個故事,最早見於《山海經》之中,現在市面上的這本書多是明清時代重新抄錄並且配圖的版本。山海經中對各種奇珍異獸,山河大川的描述多比較誇張,甚至有些荒誕。比如九尾狐,雙面人這樣的神奇物種,就出現在這本書中的。
  • 《大禹治水》:傳統神話故事湧起時代浪花
    在餘培俠看來,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是神話故事還是民間傳說,都是國產動畫天然的寶庫,也是打造國產動畫最優質的基因。他在90年代的時候曾經製作了《中華五千年歷史故事》,十多年前,餘培俠也與大連動畫公司策劃製作了一部《大禹治水》,最後因為資金的問題沒有上院線。他認為,大禹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歷史英雄。
  • 《大禹治水》開播:用神話新番,講好中國故事
    動畫片《大禹治水》以中國古代經典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為藍本,通過巧妙的劇本改編、現代化的美術場景設計,以及4K超高清藍光畫面呈現,再現中國古典神話英雄「大禹」臨危受命、最終消除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同時也是少年大禹通過「追夢」完成了自身成長的過程。
  • 大禹治水發生在哪一時期?大禹治水成功的秘訣與外部環境相關
    「大禹治水」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那麼歷史上真的有大禹這個人嗎,大禹又是怎麼治理洪水的?下面就以史料、考古結合的探究方式,來向大家講述「大禹治水」的整個經過。「大禹治水」發生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這一時期正是堯帝、舜帝統治的時期。
  • 休閒益智遊戲《大禹治水》1月4日發售 傳說故事與經典玩法結合
    國產休閒益智遊戲《大禹治水》現已上架Steam商店。據介紹,這款遊戲將歷史傳說故事與經典的接水管玩法相結合,玩家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來克服遇到的難題。
  • 動畫片《大禹治水》:講經典故事 揚民族精神
    原標題:《大禹治水》:講經典故事 揚民族精神   《大禹治水》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經典民間故事之一。動畫片《大禹治水》以同名故事為題材,講述的是上古英雄大禹在大洪水泛濫人間時受舜帝之命,帶領庚辰、伯益、豎亥等人克服重重艱難險阻,三過家門而不入,採用疏堵結合的方式,平定水患,打敗水神共工,摸索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的故事。動畫片《大禹治水》項目負責人張宇翔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做這個故事,一方面展現了大禹心繫天下、不畏艱險、公而忘私的精神。
  • 諾亞方舟的故事是真的?與中國大禹治水時間一致,是這樣嗎
    歷史傳說中,讓人們感到最好奇的事情之一就是諾亞方舟是否真實存在,而最著名的關於洪水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今天我們來看看二者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有人說諾亞方舟的故事是真的?與中國大禹治水時間一致,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大禹治水,也可以說鯀禹治水,鯀就是大禹的父親,可以說這二位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水利局局長」。
  • 二年級《大禹治水》,神話故事好讀,理解英雄人物有點難!
    這兩天,我們二年級小學生用了四節課學完《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課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描寫了大禹治水的艱辛以及他的心繫百姓、無私奉獻、智慧過人、治水有方。對於神話故事,小學生們都十分喜歡,朗讀的欲望也比較強。但由於生活閱歷有限,環境不同,孩子們對於大禹的偉大理解得不太深入,甚至有些吃力。語文老師們都在感嘆:英雄離小學生太遠!理解英雄人物太難!
  • 聽說過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嗎
    聽說過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嗎傳說,西方的上帝看到人類罪惡深重,心裡傷痛,便想除掉人類。但諾亞對上帝感恩戴德,於是上帝就讓他用歌斐木建一艘方舟,用來躲過災難。我也聽說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傳說,大地上發生了巨大的水災,人們祈求天地,但上帝不為所動,有位天神私自拿走了天帝的法寶息壤,堵住了洪水,人們對他感恩戴德,上帝不滿意,因為人們沒有歌頌他,便派人殺掉那天神鯀,收走了息壤,洪水再次泛濫。天神鯀死後,化身成了禹,繼續帶領人們抵抗洪水,最初採用填石堵水,結果大雨傾盆之時,洪水決堤。
  • 【語文】統編版二年級上冊第15課《大禹治水》
    教學重點:1、會認「洪、毒、蛇、獸」等15個生字,會寫「洪、災、難、道」等8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治水的過程,感受大禹無私奉獻、不怕辛苦的精神。教學時間:2課時。
  • 禹城:禹興與大禹治水的故事
    禹興,得名於大禹治水而興,版圖又神似麒麟,這些古老又有些神秘的元素深深吸引著我,通過考究發現,新生的禹興街道雖然年輕,但與悠久的上古歷史傳說有著不解之緣。禹興街道揚帆造型禹城是一個有著濃厚歷史文化背景的古城,是大禹治水的功成之地。
  • 大禹治水的故事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息息相關!
    碑文記述和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大禹繼父治水,「七年聞樂不聽,三過家門不入」的美談,流傳至今。嶽麓禹王碑高1.7米,寬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計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鐘鼎,也不同於籀文蝌蚪,很難辨認,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也有說是道士們偽造的。但遠在1200多年前,即為韓愈所聞及,還親登南嶽岣嶁峰尋訪禹碑,並留有詩記。
  • 舞臺劇《大禹治水》下月公演 講述「重慶女婿」大禹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對於每個炎黃子孫都不陌生。對重慶人來說,大禹就更顯親切了。相傳重慶南岸區的塗山正是因大禹娶塗山氏之女而名。「禹王廟」「塗山寺」等古建也是對這位「重慶女婿」的紀念。2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歌劇院獲悉,該院打造的跨界融合舞臺劇《大禹治水》將於4月28日正式公演,市歌劇院院長劉光宇接受採訪,分享了創作心得。劉光宇。
  • 雙語成語故事:大禹治水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雙語成語故事:大禹治水 2020-01-17 11:0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15課《大禹治水》思維導圖+課文朗讀+聽寫+筆順+課外拓展+學案
    1.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做個「看圖猜故事」的遊戲好嗎?(課件出示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的圖片)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師板書課題,請學生齊讀。3.課件出示大禹的圖片,簡介大禹。
  • 【歷史】大禹治水故事背後有什麼秘密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真就像有些人說的,背後另有隱情?  禹僅僅是一條蟲嗎  上世紀前期,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提出,禹是一條蟲。夏朝國王用了一個本來是蟲的禹字為自己命名,並不是說禹就是一條蟲。我們知道,蟲是古代對於走獸爬蟲的統稱,老虎也可以叫做蟲。禹這個蟲是四足,與龍四足相吻合。
  • 大禹治水不是神話,專家情景再現大禹治水全過程!
    大禹治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大魚為了能夠治理黃河水患,三過家門,這種精神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大禹治水流傳了幾千年,但現在很多人認為大禹治水是一個神話,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專家們還原了大禹治水的場景。這次大洪水被專家認定為大禹治水中的大洪水。更重要的是,黃河流域的發現,為歷史上夏王朝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帶隊研究的南京師範大學教師吳慶龍在黃河上遊積石峽考察時,偶爾看到一堆雜物,他們也發現了大量沉積物。這一重大發現讓專家們喜出望外。專家推測,一場地震引發了大規模的山體滑坡,堵塞黃河長達6至9個月。
  • 大禹治水後的故事-啟家天下
    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一個氣壯山河的故事。大禹採取疏導的辦法,奮鬥12年,把九州的洪水治理好了。大禹治水有功,在舜之後,被四方部落共推為共主。接著有領導了中原部落對抗南方三苗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從而禹的威望達到了頂峰。
  • 陝西將大禹治水故事改編成蒲劇《河魂》
    這是陝西首度將大禹治水的故事改編為蒲劇,也是陝西省基層劇院(稀有劇種)優秀劇目會演的重要劇目。  《河魂》以大禹治水為題材,以黃河壺口及所在的晉陝峽谷自然歷史文化景觀為場景,吸收了大量壺口地區民間傳說創作而成。《河魂》著重演繹了大禹子承父業,13年來帶領夏后氏部落及其他部落百姓鑿壺口、疏孟門、戰相柳、劈龍門,三過家門而不入、捨棄小家顧大家的艱辛治水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