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大禹治水》:講經典故事 揚民族精神

2020-12-20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大禹治水》:講經典故事 揚民族精神

  《大禹治水》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經典民間故事之一。動畫片《大禹治水》以同名故事為題材,講述的是上古英雄大禹在大洪水泛濫人間時受舜帝之命,帶領庚辰、伯益、豎亥等人克服重重艱難險阻,三過家門而不入,採用疏堵結合的方式,平定水患,打敗水神共工,摸索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的故事。動畫片《大禹治水》項目負責人張宇翔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做這個故事,一方面展現了大禹心繫天下、不畏艱險、公而忘私的精神。另一方面,與浙江積極開展『五水共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政策精神相契合。」

  實地調研打基礎

  如何把一個傳統經典故事講好?劇本的創作離不開實事求是的考察調研。2017年,《大禹治水》項目啟動,浙江廣電集團成立項目組,根據當年大禹治水路線按圖索驥,進行實地考察。

  「我們前後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到過陝西、河南、安徽、四川、青海、山西6個省進行採風,對西安豐鎬遺址、半坡博物館、蚌埠市禹會村、殷墟等相關遺址、史料進行3輪實地考察,與各地專家、當地鄉民深入交談,積累了大量珍貴素材。」張宇翔說道,因為故事的背景是上古時代,上古時代人們的生活場景是什麼樣的?文化是什麼樣的?這些都需要根據史實了解。通過實地考察、翻閱歷代古籍以及諮詢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項目組發現,當時人們在服裝上已經使用了麻,在生活中,尤其是祭祀上,也有陶製品、青銅器的應用。

  大量史實的調研,確保了故事內容的相對真實性。「我們邀請了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向民擔任編劇,他在歷史方面較有研究,也發表過關於大禹治水的文章。」張宇翔介紹道,2017年《大禹治水》劇本開始創作,歷時1年多。「這個故事有神話色彩,劇本在體現這些元素時,均按照項目組收集的資料做了合理的情節設定和創作。」

  設計求精是保障

  《大禹治水》一共12集,每集15分鐘,是國內首部4K超高清動畫片,成本投入高達1700多萬元。動畫片主要面向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兒童,如何讓它受到小朋友的喜愛?項目組頗費了一番心思。

  「我們光人物設計就做了十幾稿,每一個人物通過形象就能基本看出其性格和特點。」張宇翔介紹道,大禹屬於領袖擔當,臉型是國字臉,符合傳統的審美,並且留了鬍子,更顯出男子的陽剛之氣。大禹的團隊中,伯益屬於智力擔當,所以人物形象設計比較清瘦,且服飾上是書生打扮;庚辰屬於武力擔當,從小到大體型上都是很強壯的。「當時的人們大多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因此,我們把人物的手設計成過膝長度,顯得較有力量。同時,在動畫片中還加入了『寵物精靈』的概念,有應龍、耳鼠等形象,讓孩子們喜歡。」

  從劇本到動畫的呈現,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劇本中激烈的打鬥場面是靜態的描寫,但在動態呈現上,體現在什麼情節和場景中?這對編劇、導演、造型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宇翔介紹道,故事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經過反覆商討,「動作的連貫性不僅體現在打鬥場面,同時,也體現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人物說話時的不同情緒、眼神、語調,甚至細微到嘴角上揚的弧度都配合得恰到好處。」

  講活故事下功夫

  《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的父親鯀受命治水,為堵住洪水盜取天物息壤被天雷劈死,死後化成大山孕育了大禹。「大禹的父親是為了治水而死的,為什麼大禹還會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治水中去?」張宇翔介紹,劇本在創作中設計了這樣的情節,一方面,大禹身邊有良師,從小教導他理解父親為救黎民百姓犧牲自己的奉獻精神;另一方面,安排了大禹親身經歷洪水暴髮帶來的苦難,讓他有了治水的動力。「每一個情節都有合情合理的講述,神話和現實的結合讓觀眾在接受理解大禹做出治水選擇的同時,更感染於他從父輩傳承下來的奉獻和犧牲精神。」

  「講到大禹治水,大家首先會想到『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小學課本上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小朋友或許會無法理解,為什麼到家門口了都不回家?我們在故事中做了說明。」張宇翔說道。

  「每一次都有過家門而不入的理由,每一次都是大禹在面對大我和小我,大家和小家之間的一個艱難選擇,是大禹心繫天下,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張宇翔補充道。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等與會並致辭。【詳細】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細】

相關焦點

  • 《大禹治水》開播:用神話新番,講好中國故事
    動畫片《大禹治水》以中國古代經典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為藍本,通過巧妙的劇本改編、現代化的美術場景設計,以及4K超高清藍光畫面呈現,再現中國古典神話英雄「大禹」臨危受命、最終消除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同時也是少年大禹通過「追夢」完成了自身成長的過程。
  • 《大禹治水》:傳統神話故事湧起時代浪花
    近日,由浙江廣電集團等出品,浙江衛視承制的神話題材動畫片《大禹治水》在央視一套、少兒頻道及浙江衛視等平臺播出。該片以中國上古傳說「大禹治水」為藍本,講述了「大禹」臨危受命,帶領百姓與大洪水抗爭巧治水患,並在追夢中成長為民族英雄的故事。
  • 動畫片:民族風引領創作時尚
    不僅如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錄片、動畫片展播片目中,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國神話故事》《八仙過海》等多部動畫片創新性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經典故事的講述中潛移默化地傳遞民族精神,實現了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結合。起步於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動畫,近幾年呈現出別樣的發展面貌。
  • 傳紅色基因,揚紅色精神 聊城九中小學部舉辦紅色故事大賽
    魯網9月14日訊9月14日下午,聊城第九中學小學部舉行「講紅色故事 傳紅色基因 揚紅色精神」第二屆紅色故事大賽。本次比賽旨在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通過講好紅色故事、播撒紅色種子、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兩個故事說的很可能是同一場災難?
    諾亞方舟,是《聖經》裡的故事,全球範圍來講,恐怕比大禹治水傳播得還要廣泛。把這兩個故事放在同一界面來講,筆者肯定不是第一個,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一)關於上古大水災的兩種說法大禹治水也好,諾亞方舟也罷,講的都是人們遭遇了滅頂級的大洪災。
  • 大禹治水的前世今生
    大多數先秦文獻都提到了堯舜禹時代泛濫成災的洪水,提到大禹治理洪水並劃分九州,講長江、黃河的各處險要為大禹開鑿水道留下的遺蹟(即所謂「禹跡」)。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疑古學派對這類傳說故事進行分析後認為不能把它們當作實實在在的史實看待,是有道理的。但疑古學派進而否定大禹治水的真實性甚至否定大禹的存在,就有失偏頗了。那麼,大禹治水的主要地域在哪兒呢?
  • 二年級《大禹治水》,不僅是一篇動人的神話故事,還是一篇好範文
    二年級《大禹治水》一文,編者選編的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在讀故事、講故事的語言實踐中,體會大禹心繫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此文不僅僅是一篇古代神話故事,還是一篇敘事性極強的學寫記事類文章的好範文。將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這是每一篇課文最基本的要求,在讀的基礎上能熟記「大禹治水」的故事,能從字裡行間和人物的對話中體會大禹心繫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應該是我們學習此文的重點。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故事發生的背景。在4000多年之前,我國的黃河流域一帶經常發生水災。「洪水泛濫、淹沒田地、衝毀房屋、傷害百姓。」
  • 《大禹治水》浙江衛視首播,養寵物組團打「洪水」劇情太少兒化
    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劇情內容來看,動畫片《大禹治水》確實在按著國內動畫電影的製作水平來完成的畫面視覺效果。開篇的鯀去偷上神寶盒的橋段,製作可謂是非常之精良。在畫面呈現上,這齣橋段絲毫不輸好萊塢的部分動畫電影作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禹治水》首播劇情當中,動畫節奏明快,劇情的戰鬥感非常濃厚,利於吸引動畫片觀眾。
  • 休閒益智遊戲《大禹治水》1月4日發售 傳說故事與經典玩法結合
    國產休閒益智遊戲《大禹治水》現已上架Steam商店。據介紹,這款遊戲將歷史傳說故事與經典的接水管玩法相結合,玩家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來克服遇到的難題。
  • 看迪斯尼經典動畫片,學老美講故事,讓孩子描述自己的「中國夢」
    在動畫片類型中迪斯尼製作的動畫片搶下10席中的7席,其中前5名均是迪斯尼動畫。這7部作品中有6部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前,如果說迪斯尼動畫代表經典動畫,此結論毫不誇張。我們都知道美國的影視業早已形成成熟的流水線工藝。
  • 雙語成語故事:大禹治水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雙語成語故事:大禹治水 2020-01-17 11:0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以經典動畫片《獅子王》為例,探討迪士尼電影厲害的「故事算法」
    一、動畫片電影的本質是在講故事對於電影而言,本身上就是在一個故事,《獅子王》這個動畫片電影也是如此,不同性格特別的主角小動物們、驚險刺激的情節設計、最後美滿的大團圓的結局。看似敘述的特別簡單,但這其中如何將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刺激一直想看下去可是有很多的竅門的。
  • 西方的疑惑,史前大洪水他們靠諾亞方舟,為何中國卻大禹治水
    《聖經舊約》中詳細的記載了一場猶太民族早期記憶大事件,那就是諾亞方舟。關於這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就不再多說了。由此可見,這屬於早期猶太民族的歷史記憶,應該是對於大災難的演繹式記錄,卻有原型,但誇大或虛構成分居多。
  • 漢畫「大禹治水圖」給今天的啟示
    漢畫像石「大禹治水圖」  從遠古流傳至今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當筆者參觀徐州漢畫像石館時,被這裡展示的「大禹治水圖」漢畫所震撼。  「大禹治水圖」原石出土於山東臨沂地區,為高浮雕加陰線刻畫像,以橫幅長卷式由右向左展開畫面。
  • 禹城:禹興與大禹治水的故事
    而我所掛職鍛鍊的禹興街道,雖然剛剛成立,但也深受大禹精神的影響,公而忘私、憂國憂民的奉獻精神,艱苦奮鬥、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以及尊重自然、因勢利導的科學精神,都在禹城人和禹興人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禹興,得名於大禹治水而興,版圖又神似麒麟,這些古老又有些神秘的元素深深吸引著我,通過考究發現,新生的禹興街道雖然年輕,但與悠久的上古歷史傳說有著不解之緣。
  • 聽說過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嗎
    聽說過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嗎傳說,西方的上帝看到人類罪惡深重,心裡傷痛,便想除掉人類。但諾亞對上帝感恩戴德,於是上帝就讓他用歌斐木建一艘方舟,用來躲過災難。我也聽說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傳說,大地上發生了巨大的水災,人們祈求天地,但上帝不為所動,有位天神私自拿走了天帝的法寶息壤,堵住了洪水,人們對他感恩戴德,上帝不滿意,因為人們沒有歌頌他,便派人殺掉那天神鯀,收走了息壤,洪水再次泛濫。天神鯀死後,化身成了禹,繼續帶領人們抵抗洪水,最初採用填石堵水,結果大雨傾盆之時,洪水決堤。
  • 長興社區:聽老黨員講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通訊員 趙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弘揚和培育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激勵他們學習老革命時代的精神,6月21日,惠濟區長興路辦事處長興社區開展「聽老黨員講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活動。
  • 成都教科院附中紀念「一二·九」:誦經典詩文 揚民族精神
    12月7日,成都教科院附中為紀念「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85周年,舉行了以「誦經典詩文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朗誦比賽,高二年級全體學子以詩文誦讀銘記歷史,頌揚英雄忠魂,譜寫時代強音。300餘名師生齊聚一堂8首詩文朗誦震撼全場活動現場,高二年級300餘名師生齊聚一堂,滿懷感恩與敬重,一同感悟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唱響民族愛國魂。
  • 阿通伯伯說故事 | 第1期 大禹治水
    中外故事·第1期▲【人物故事】音頻課·中外名人故事
  •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童年經典動畫片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兒時的那些經典動畫片不知你還能想起多少呢?首先讓我想到的就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畢竟它陪伴了我整個童年時代。它開播於2005年,一部幽默高興的益智類動畫片。主要是講述了在青青草原上狼羊之間發生的那些妙趣橫生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