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江區這個校園裡, 有塊6畝地的「勞動基地」

2020-09-18 幸福鳩江

櫻花,紅梅,茶花,紫薇,銀杏……校園中央,一個佔地6畝的土地栽滿了這些名貴花木,眼下時節,置身於湯溝中學校園中央的一片「寶地」,向左看,鬱鬱蔥蔥;向右看,花團錦簇;向中間看,金色盈眶。不同品種的花木,呈現不同的顏色,讓人心曠神怡。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塊美麗的「寶地」也是湯溝中學的「勞動基地」。

校園裡添了一道風景線

湯溝中學位於江北,是我市的一所普通高中,目前在校生約700人,校園佔地面積近100畝。2018年,為讓同學們親身體驗播種綠色的樂趣,增強綠色環保意識,弘揚勞動光榮的傳統美德,學校決定,將校園中央一片面積達6畝的空地,開闢成學校「勞動基地」,組織學生開展種植活動。此次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響應。

學校立即行動,一邊組織師生翻地開溝,一邊派人到花木市場購買了櫻花、紅梅、茶花、紫薇、銀杏等品種的苗木1000多株,開展「植樹+認養」的師生植樹活動。校長說,從樹苗選購到綠地劃分,從區域分割到園林設計,從植樹到認養,從種植培土到日常維護,充分徵詢了全校師生的意見。

栽種的日子,師生們揮鍬弄鎬,熱情高漲。大家分工合作、團結互助,或挖坑,或栽樹,或培土,或澆水,用自己的勞動詮釋著對大自然生命的關愛,整個活動現場熱火朝天。新種下的苗木迎風挺立,給整個校園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將勞動實踐融入教育之中

湯溝中學現在是一所全寄宿制普通高中,全校學生學習生活在校園中,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如何豐富他們的課後生活,是學校負責人和老師必須認真思考並加以落實的重要工作。在校園中利用空地開闢「勞動基地」,一則是切實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整個教育之中,另一方面,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基地裡勞動,也可以放鬆心身,體驗勞動的快樂。

老師說,苗木栽種一結束,各班級就在自己種植的區域掛牌認養,根據學校德育工作計劃,認養綠地交付班級後,今後的除草、澆水、排水、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將完全交付各班級學生承擔,學校定期組織評比。由於措施到位,栽種後的苗木,在學生的精心養護下,一株株長勢良好。同學們每到傍晚休息時,常常結伴來到「勞動基地」,一邊散步交流,一邊賞花聞香。

勞動納入「違紀違規」處理辦法

在湯溝中學,若有學生在校園裡違反校規校紀,除了要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還很有可能被「罰」去完成一項勞動任務。

該校老師對記者說,高中的學生都是一群「大孩子」,整天學習生活在校園,難免有少數學生出現違反校規校紀的現象,老師的批評教育當然要及時跟上,再配合適當的處罰,效果會更好。但目前對違規違紀學生的處罰規定操作起來「度」並不好掌握,過輕或過重對於學生的成長都不利。由此學校想到了勞動這個辦法。對於違規違紀的學生,學校會「罰」他們到「勞動基地」去勞動,完成除草、澆水等某項任務,出一身力、流一身汗之後往往會收到「頓悟」的效果。對此,學生和家長都很支持,這比「記過、記大過、開除」等處理對學生本人和社會的長遠效果往往更好。

來源: 大江晚報(記者 王俊傑 汪武)、蕪湖新聞網

平臺運維:鳩江區委網信辦

轉載請註明來源

如果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私信小編予以處理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在校園裡處處生根
    河北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學院二年級學生康建龍指著校園裡的一片空地說。雖然隆冬時節已經是農閒時間,但這所校園裡的學生們還是喜歡隔三差五到田間地頭轉一轉,哪怕只是撿撿石頭、松鬆土,這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的勞動體驗。
  • 勞動教育在田園裡「落地生根」
    ■「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系列報導「通過這個測試,我們了解到土壤酸鹼度、無機鹽的含量對農作物的影響,知道了如何才能讓其生長得更好。」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中學初三學生田欣純說。日前,在高村中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裡,學校教師正帶領學生開展採集土壤樣本的調查研究,對土壤酸鹼度等指標進行化驗或測量。
  • 鐵嶺縣阿吉鎮中心小學家校合力打造校園勞動實踐基地
    在全國上下全力抗擊疫情的背景下,學校教育更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5月20日,鐵嶺縣阿吉鎮中心小學家校合力開展打造校園勞動實踐基地種植活動。學校勞動實踐基地位於體育館南側,佔地面積1000平,依據18個教學班劃分18塊場地,重點打造蔬菜園、採摘園、加工園等幾個園區。
  • 佛山:讓勞動教育在校園「生根發芽」
    家校聯動  校內開墾「開心農場」  澆水、施肥、播種……12月28日下午,石門中學117班全體同學在班級所在區域用鮮花拼出「愛石門,愛十七」字樣,讓該班的菜地別有一番特色。放眼望去,籃球場附近共為高一年級23個班各開墾出三塊耕地,勞動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也於當天正式舉行。
  • ...上海建橋學院闢100畝地開設「種田課」,讓勞動教育紮實落地
    用100畝地給大一新生開設種田課,上課鈴一響,下田種植油菜、採摘大豆、播種蠶豆……11月7日,上海建橋學院百餘名師生一起揮灑汗水,共同開啟新學期這門特別的《勞動教育》課。
  • 蕪湖市鳩江區機器人產業基地構建完善全產業鏈
    日前,記者從鳩江區新聞發布會獲悉,鳩江區作為蕪湖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先行區,通過兩年的時間,初步形成了工業機器人整機、服務機器人、機器人系統集成、核心零部件、人工智慧、特種裝備六大企業群,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全產業鏈。機器人產業基地已集聚企業130家,其中在庫規上企業73家。
  • ...讓勞動課堂「活起來」,華理把主題黨課開進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裡
    在環境優美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中,聆聽歷代領導人的勞動故事,深刻感受勞動的內涵與價值;沿著實踐基地的小徑,觀察和認識各類蔬菜與水果在田間的「真容」,還可以看到幾隻孔雀在悠閒踱步;即使小雨紛飛,也可以挑一方鬆軟的土壤,親自種下一株色彩豔麗的三色堇……12月18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在奉賢校區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裡開展了「踐行四史教育,領悟勞動精神」主題黨課觀摩活動,吸引了多位基層黨支部書記
  • 「校園傳真」平江縣官塘中心小學:校園勞動實踐基地正式掛牌
    紅網嶽陽6月15日訊(通訊員 王可為)激情六月,瓜果飄香。6月15日,平江縣官塘中心小學五年級近200名師生赴鎮敬老院開展校園勞動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和勞動示範基地參觀活動。「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財富,勞動創造了幸福,沒有勞動就沒有一切;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輕輕放入垃圾桶內,認真仔細的完成每一項作業,做個真正的好學生。我們是勞動者,更是未來世界的主人。親愛的同學們,你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讓我們用熱情灌注每一次實踐,用激情創造勞動的輝煌,用我們的雙手去勞動,創造更美麗的生活吧!」
  • 渝北這個校園「開心農場」走俏,學生變身快樂「小農夫」
    據了解,學校向周邊農戶租賃了近三畝土地,開闢打造出一處鄉村學校少年宮勞動實踐基地。目前,初步劃分12塊「責任田」,由每個年級每個班級分別認領負責一塊。「責任田」主要用於種植蔬菜水果,待到蔬菜水果成熟後,班級可自行安排,可以由學生享用勞動成果,也可將蔬菜水果出售給社區、家長或者老師,所得的費用將全部作為該班級「種子基金」。
  • 廣漢市廣興小學:用好「兩個基地」,埋下勞動「種子」
    近日,廣漢市向陽鎮廣興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在該鎮經新橋社區正式掛牌,勞動教育輔導教師李萬建帶領學生到「基地」除草、澆水、施肥。至此,廣興小學校內、校外兩個種植勞動實踐基地全部投入使用,可基本滿足700餘名學生的種植勞動體驗需求。校內基地歡樂多。
  • 今秋蕪湖市鳩江區新增6所公辦幼兒園
    又到一年開學季,記者從鳩江區教育局獲悉,今年9月,該區新增6所公辦幼兒園,更多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公辦學前教育資源。8月27日上午,記者走進錦苑實驗幼兒園赤鑄山路分園,幼兒園裡藝術創想室、多功能報告廳、科學發現室等功能室配備齊全。教師們正在對園內環境進行創設,大家發揮各自的藝術才能把班級內外裝飾一新。
  • 羅穎:營造校園環境,為勞動教育助力 | 勞動教育思考
    校園環境建設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聲教育,這種教育是學生在課堂上、教科書中無法找到或看到的教育。張家巷小學深居小巷,佔地面積不足七畝,學校雖小,但卻是一所百年老校,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我們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植入勞動因素,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散發著勞動教育的氛圍。我的樹花我來澆。
  • 鳩江區又一公辦園今年9月開園
    該學校由海創置業代建,佔地面積為3800平方米,共有3層,一樓規劃為小班教室、校園廣播室、保健室、創想空間及廚房區域,二樓規劃為中班教室及辦公區域,三樓規劃為大班教室及多功能廳等。可開辦12個班,容納300名幼兒入學。
  • 中華小學校外勞動實踐基地落戶石林板橋中學
    10月31日,昆明市石林縣研學勞動實踐基地揭牌暨昆明市中華小學校外勞動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石林縣板橋中學舉行,率先在全市中小學校中探索開展校外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新途徑。當天一早,中華小學白龍潭校區、滇池星城校區五年級14個班級近700名師生乘坐高鐵列車,從昆明火車南站前往石林西站,下車後徒步2.3公裡到達板橋中學。
  • 蕪湖市鳩江區又一公辦園今年9月開園
    該學校由海創置業代建,佔地面積為3800平方米,共有3層,一樓規劃為小班教室、校園廣播室教室裡的桌椅已經採購到位,還有一些學習或休閒用具正在緊張地添置中。雖然距離開學還有幾天,幼兒園校長及老師們早已到崗,記者看到,有幾位年輕的老師正在忙著布置教室
  • 勞動教育新解NO.1 | 葉超程:基於甌越人文特色的勞動基地建設探索
    作為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省首批中小學示範性勞動教育基地,本校可使用的水陸域面積合計約500餘畝,分場館功能區和自然體驗區兩個校區。雖然本校各類教育活動項目中有80%左右為勞動類教育項目,且開展亦有10餘年時間,但對標新時代的要求,在科學化、規範化、系統化的開展綜合性勞動教育方面還須不斷提升,故在課程體系、場所建設等方面仍作持續、深入探索。
  • 鳩江區與安徽工程大學就校地合作進行座談交流
    12月3日下午,鳩江區與安徽工程大學在區政府四樓會議室就校地合作進行座談交流,安徽工程大學校黨委書記劉寧,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興眾,校黨委常委、
  • 婺城探索「接地氣」式勞動教育
    雅畈二村旱稻種植基地有100來畝,以前是種果樹的山坡,去年改造成適合旱稻生長的坡地,上上下下都有渠可以引水灌溉。這些天,村民正在這裡忙碌,計劃將把稻種都播下去。  「我們今天種的是滬優2號旱稻,適合在山地上生長。旱稻種植比較特別,是用手直接甩在地裡就行。
  • 福州交通路小學今秋全新亮相,每班都有「開心農場」
    改造後,交通路小學在校園開闢了「開心農場」。福臺海網7月3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校園面積翻倍,活動空間增加,每個班級都有一塊「開心農場」……提升改造後的福州市交通路小學,將在今年秋季的新學年全新亮相。據了解,交通路小學現有35個教學班,校園面積僅有14.2畝。今年3月,臺江區斥資400萬元,對交通路小學校園旁14.8畝的校園規劃預留場地,啟動升級改造。目前,校園改造工程已步入尾聲。昨日,記者來到現場提前感受校園的變化。改造後,學生出入校門更便捷。
  • 勞動教育到底要給孩子帶來什麼?這個經驗不妨看看!
    新時代勞動教育有其內在靈魂,是「培養幸福勞動者」的教育,是「打好家國底色」的教育,是「身心靈合一」的教育。 6-12歲的兒童在塑造勞動價值觀的過程中,不能是抽象的,應該是具體的;不能是強制的,而應是自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