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在校園裡處處生根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這是我們班的責任田,秋天種的菠菜、小白菜我們已經吃上了,明年開春菠菜還能長。」河北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學院二年級學生康建龍指著校園裡的一片空地說。雖然隆冬時節已經是農閒時間,但這所校園裡的學生們還是喜歡隔三差五到田間地頭轉一轉,哪怕只是撿撿石頭、松鬆土,這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的勞動體驗。

封閉管理倒逼開闢勞動實踐基地

一所高職院校拿出20多畝土地讓學生耕種,這樣的大手筆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說起這件事,該校黨委書記張少華告訴記者,學校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努力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今年9月開學,因為疫情校園實行封閉管理,不便於組織學生到校外進行實實在在的勞動,讓學生在勞動中出力流汗。學校黨委果斷決策,把校園內多年長滿荒草和堆放垃圾的20多畝土地清理出來,作為勞動實踐體驗基地,讓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出力流汗。

清理垃圾、平整土地、施肥、播種……學校聘請經驗豐富的農民現場指導,學校黨委班子成員帶頭參加勞動,按照每班一分地的規格劃定責任田,保證全校學生全程參與。張少華告訴記者,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感悟「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引導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和認同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勞動價值。

勞動傳統植根學生日常生活

事實上,勞動教育在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學院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已堅持了近40年。該校的前身河北正定師範學校,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啟了學生勞動值周活動,一直保持至今。

該校將勞動周納入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做到了勞動覆蓋全體學生、覆蓋全過程、覆蓋學校全場所。

結合教學計劃安排,學校開展校園勞動實踐活動,每個專業每學期設置一個勞動周。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明確目標任務、勞動標準、考核評價、安全保護等勞動教育要求。該校還選取生活勞動實踐成果、生產勞動實踐成果、服務性勞動實踐成果,通過圖片、視頻、成品、現場製作等形式,進行全校範圍內的勞動教育實踐成果展示和交流。

今年9月,為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學校黨委出臺了《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學院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對勞動教育進行頂層設計,融入育人全過程,明確學生要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

在校園裡,大學生們到班裡的勞動實踐基地翻土、施肥、播種、澆水,拿著笤帚、墩布打掃宿舍、教室衛生,在「引企入校」的數控車間生產出口海外的零部件……這些勞動場景隨處可見。

勞動精神激勵職教人才培養

該校校長陳嘉興介紹,學校結合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重點圍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組織、勞動安全和勞動法規等,系統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為職教人才打上崇尚勞動的底色。

該校將勞動教育設為必修課,融入公共基礎課,並滲透到專業課程。《方案》規定,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公共基礎課中,思想政治理論課重點強化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勞動法律法規教育;公共體育課注重勞動安全、勞動技能教育;就業指導類課程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和創業觀。專業課程則要明確課程具有的勞動屬性和勞動指向,強化勞動倫理教育和未來專業勞動發展趨勢教育,培養學生「幹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以及吃苦耐勞、團結合作、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

該校結合高職專業特點,開展「專業+勞動實踐」「創新創業+勞動實踐」。以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為依託,組織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利用見習、實習期安排學生參與企業生產實踐活動。

勞動之餘,該校還組織勞動教育主題班會,師生一起暢談勞動體會,圍繞「什麼是勞動,怎樣勞動,如何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中發揮勞動精神,成為新時代的奮鬥者」等話題展開交流。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24日第3版

作者:本報記者 高靚 通訊員 劉永濤

相關焦點

  • 石家莊科技工程職院將勞動教育融入課程體系,融入育人全過程...
    原標題:石家莊科技工程職院將勞動教育融入課程體系,融入育人全過程——勞動教育在校園裡處處生根「這是我們班的責任田,秋天種的菠菜、小白菜我們已經吃上了,明年開春菠菜還能長。」河北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學院二年級學生康建龍指著校園裡的一片空地說。
  • 佛山:讓勞動教育在校園「生根發芽」
    播種、澆水、施肥……近日,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勞動教育基地經過為期半個月的籌備正式揭牌。全體高一年級23個班級的「責任田」上,木瓜、番薯、生菜、番茄、蘿蔔、辣椒等10多種農作物長勢正好。  讓勞動教育在校園「生根發芽」,佛山不少學校邁出積極步伐。
  • 勞動教育在田園裡「落地生根」
    ■「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系列報導「通過這個測試,我們了解到土壤酸鹼度、無機鹽的含量對農作物的影響,知道了如何才能讓其生長得更好。」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中學初三學生田欣純說。日前,在高村中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裡,學校教師正帶領學生開展採集土壤樣本的調查研究,對土壤酸鹼度等指標進行化驗或測量。
  • 鳩江區這個校園裡, 有塊6畝地的「勞動基地」
    校園裡添了一道風景線湯溝中學位於江北,是我市的一所普通高中,目前在校生約700人,將勞動實踐融入教育之中湯溝中學現在是一所全寄宿制普通高中,全校學生學習生活在校園中,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如何豐富他們的課後生活,是學校負責人和老師必須認真思考並加以落實的重要工作。
  • ...讓勞動課堂「活起來」,華理把主題黨課開進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裡
    在環境優美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中,聆聽歷代領導人的勞動故事,深刻感受勞動的內涵與價值;沿著實踐基地的小徑,觀察和認識各類蔬菜與水果在田間的「真容」,還可以看到幾隻孔雀在悠閒踱步;即使小雨紛飛,也可以挑一方鬆軟的土壤,親自種下一株色彩豔麗的三色堇……12月18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在奉賢校區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裡開展了「踐行四史教育,領悟勞動精神」主題黨課觀摩活動,吸引了多位基層黨支部書記
  • 羅穎:營造校園環境,為勞動教育助力 | 勞動教育思考
    校園環境建設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聲教育,這種教育是學生在課堂上、教科書中無法找到或看到的教育。張家巷小學深居小巷,佔地面積不足七畝,學校雖小,但卻是一所百年老校,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我們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植入勞動因素,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散發著勞動教育的氛圍。我的樹花我來澆。
  • 培養孩子勞動意識 奏響校園勞動與教育的「共鳴曲」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和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十三五期間,鄭州市充分考慮到勞動獨特的育人功能,認為勞動不僅僅是一個育人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在了解重視勞動教育的同時,教學的內容也需要進一步的優化。
  • 海南近200所鄉村學校讓勞動教育在田園裡「落地生根」
    在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高田小學的校園裡,上個月才種下的山蘭稻已長成十多釐米高的秧苗,王子寒一邊澆水一邊念叨著,「再過半年,它們就成熟了,長得比我還高呢!」。才上五年級的她,對於山蘭稻的生長習性了如指掌,在這片半畝地的校園田園裡,她參與過三次山蘭稻的種植。
  • 勞動裡社區舉辦《民法典》講座 | 拒絕校園霸凌 傳遞法律陽光
    為加強青少年《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素養,7月24日,瀋陽市鐵西區關工委報告員肇鳳枝,在篤工街道辦事處勞動裡社區舉行的「學校放假 社區開學」啟動儀式上,為社區青少年宣傳民法典。
  • 加強勞動教育,南華大學啟動校園綠化建設雲直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6日訊(記者 王梅 通訊員 邱霞 曹正平)「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為校園綠化貢獻一份力……」4月16日,南華大學聯合抖音直播平臺,開啟了第一期「雲勞動:雨母校區入口區綠化工程邀您雲參與」直播活動。
  • 安州區:構建中小學校勞動教育體系,以勞動教育實現「樹德、增智...
    然而,活躍在田間地頭的中小學師生們,卻成為了川西壩子裡一道最為亮眼的美麗風景線,展示出了安州區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的嶄新氣象。同時,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將學校組織實施勞動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督導評估和規範辦學行為專項檢查。
  • 校園輪流值日制度 | 安丘市渠丘小學將勞動教育融入角色體驗
    校園輪流值日制度 | 安丘市渠丘小學將勞動教育融入角色體驗 2020-09-23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勞動教育在田園裡「落地生根」
    讓勞動教育在田園裡「落地生根」 文明城市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升 2020-08-09 來源: 文登傳媒網 文登傳媒網訊 為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暑假以來,文登各中小學組織開展各式各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
  • 勞動教育與法治教育相結合
    為了增強新時代學生的勞動意識,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頒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勞動教育是新時期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加強勞動教育,關係到億萬青少年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港馨小學舉辦勞動教育市級研討會丨校園風採
    港馨小學校長楊亞民從學科滲透、主題活動、課程奠基等方面介紹了學校勞動教育開展情況。學校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了學校成長銀行多元、特色的評價方式。仇務川和李輝兩位老師圍繞勞動教育和學科融合的實際做法與專家們進行了現場交流。隨後,專家們還參觀了學校校園電視臺、室內室外勞動實踐基地。出席研討會的專家們對港馨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和主題實踐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評。
  • 婺城探索「接地氣」式勞動教育
    「原來農藝園裡是沒有水電的,現在水電都配備了,今年更是在園裡設立了實踐大棚,方便孩子們在大棚裡體驗種番薯。」雅畈小學副校長鍾陽飛介紹道。  硬體設施完善後,為讓孩子們真正地從「農耕文化」中得到教育,雅畈小學採用了「家校結合」的方式。每個學期,各班的老師都會在農藝園中固定組織活動,全班的同學共同種下種子或收穫成果,農藝園儼然成為了歡樂班會的現場。
  • 在勞動教育時光中不斷前行——章郭小學勞動教育散記
    漫步在章郭小學的校園,如詩如畫,一個個鮮活的人,一件件動人的事,則如流水的鬥折蛇行中輕輕散落的片片島嶼。2013年9月,我踏上章郭小學這片熱土,開始穿行於這兒的屋宇、人群、花樹。真誠地熟悉,真切地融入,以一腔熱情熱烈地沉醉於這片土地的舊人舊事,矚目這片土地的主人們呈現給我的記憶之嶼。難忘的日子裡,總有一些名字縈繞耳際。我知道我在期待一次又一次相逢的印證,而一些逝去的人只能永遠的等待。
  • 【校園】以勞樹德 以勞為美——南陽市第九小學推進勞動實踐教育
    培養勞動興趣 九小利用校園電視臺、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講話等宣傳主陣地幫助學生了解勞動的基本含義,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勞動習慣的形成過程也是意志形成的過程,學校通過開展多樣化勞動教育活動,鍛鍊孩子動手能力,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孩子們掃地、拖地、撿垃圾、排桌椅、擦拭花盆、擺放茶杯、雨具……班主任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布置不同的勞動任務,對他們進行合理安排,確保人人有事做,處處有人負責。在學生勞動過程中,老師們也會出現在勞動現場,對他們的勞動進行監督、指導,確保勞動按時按量完成。
  • 校園勞動周 | 共創美麗校園
    打掃校園不放過每一處角落都細心打掃,只為呈現一個最美校園。在勞動中尋找快樂,在快樂中勞動,形成了一個團結、有凝聚力的團隊。最美校園掃地的時候就懷念坐在教室裡的感覺,好像學習更輕鬆一些,不過大家也學會了苦中作樂,休息的時候大家互相調侃、講故事也過得很開心。勞動周雖然辛苦,但著實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不易,總之收穫還是大於付出。
  • 開展農業生產勞動,明確勞動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的生產勞動技能
    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學校要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以動手實踐為主要方式,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開展&34;一系列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