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印度、馬來和娘惹三個地方特色的新加坡美食!

2020-12-20 君霸稱天下

新加坡的美食融合多方特色,有印度的,有馬來的還包含著娘惹的,幾個地方的美食特色融合一起,成為新的美食。新加坡一個讓你在一個地方可以品嘗到多方美食的國家。今天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新加坡的美食吧。

蔬菜咖喱和米煎餅

白色的蔬菜咖喱和米煎餅通常是搭配在一起食用的。蔬菜咖喱的滋味甜甜酸酸的,是印度的一種調味料,由葡萄乾,芒果、糖、檸檬汁或醋相拌而成。米煎餅的口味則偏酸,和蔬菜咖喱配著吃,味道正合適。

黃姜飯

黃姜飯是先將香料炒過,再把米放進去一起炒,讓米飯充滿香氣,接著再加入雞肉或羊肉一同蒸熟,於是一鍋香氣四溢的黃澄澄的黃姜飯就大功告成了。這道料理是印度是或馬來人的家常菜。

印度烤雞

Tandoori是印度北部新的一種烹調方法,也就是使用泥爐炭火來烤肉再加上香料的炭烤香味,包準挑逗你的味蕾。在Tandoori料理中,雞肉和羊肉是最常見的食材,因為這兩種肉能保留大量肉汁,所以特別美味。此外,還有大家熟悉的印度烤餅man,也是使用Tandoori烘烤出來的麵餅。

椰漿飯

在馬來語中,nasi是「飯」的意思,emak是「椰漿」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馬來椰漿飯。椰漿飯的傳統吃法是用芭蕉葉包成三角狀,並附有魚乾花生、黃瓜、煎蛋等小菜,再加上些辣醬食用。馬來人通常把椰漿飯當作早餐,作為一天活力的來源。

黑糖漿創冰與漿羅

GulaMelaka、Chendol Gula Melaka是黑糖漿刨冰,加了珍珠米和海底椰,黑糖的香味和刨冰很合,不知不覺就吃完了。而漿羅(Chendol)是在黑糖漿刨冰上淋上香濃的椰奶,再加上綠色的粉條,你可以選擇原味漿羅,或是正流行的榴槤口味,就看你喜不喜歡榴蓬的獨特滋味嘍。

窩打

走在新加坡的街道上,常常可以看到路邊小店賣著一串串烤得焦焦的芭蕉葉,讓人不免好奇裡頭裝了些什麼。這就是窩打,是魚肉漿加上香料、椰汁包裹在芭蕉葉裡,然後用小火慢烤。通常價格都很便宜,堆得高高的窩打生意不錯,不妨試試看。

羅惹

羅惹是地道的馬來小吃,由炸豆腐、鳳梨、豆芽菜、小黃瓜、蝦片油條等組成,算是一種沙拉。不過它的醬汁十分與眾不同。由蝦醬和醋調製而成的黑色醬汁,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通常店家還會再灑上一堆花生粉,使得整體口味偏甜。一份羅惹的分量不多,只能當作正餐之間的點心,不太能填飽肚子。

沙嗲

沙嗲是將以各種香料醃過的牛羊、雞肉串成一串,用炭火烤過,最後做成一串串美味的烤肉串。醬料是濃濃的花生醬和辣醬,通常會再配上小黃瓜或米飯,讓口感清爽些。香噴噴的沙嗲雖然引人口水直流,但記得不要一次點太多,因為吃多了還是會有點膩。

叻沙

叻沙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娘惹美食,也是到新加坡必嘗的小吃之一。湯頭做法是以咖喱湯汁混合椰漿,甜、鹹、辣兼而有之是其最大的特色。材料則有油豆腐、魚丸、蝦子、豆芽菜等,再加上米粉或面,就是碗材料豐富、色香味俱全的叻沙了。由於叻沙的湯頭自成一格,不少料理也受到影響而融入叻沙口味,例如客家釀豆腐就是一例。在炎熱的東南亞叻沙的確是很能刺激食慾的一道料理。

酸辣魚或酸辣蝦

這道菜是屬於海鮮類的料理,Ikan是魚Udang是蝦,可以任選一種當作主菜。調味有黃姜、檸檬草等各種香料,酸酸辣辣的,很是下飯,湯也很好喝哦!

亞參咖喱魚頭

亞參(Asam)是一種黑色的果實,是娘惹料理經常使用的食材是一種黑色的果實香料,既可入菜,也能煮湯常被用來增加料理的鮮美度。這道咖喱魚頭是上生華人家庭中常見的主食,亞參、咖喱、椰漿等香料與魚頭融合,有一股淡淡的酸辣香甜,口感絕佳。

參荅茄子

參醬也是娘惹菜常用的調味之一,每個廚師的私房做法都有些許不同。基本上是由辣椒、醋,鹽組成,可依照自己的喜好加入其他香料,所以每間餐廳參醬的口味都各有千秋。而這道參荅茄子就是利用參荅醬來增加茄子的香味,鮮豔的顏色讓人食慾大開。

娘惹糕

娘惹糕是娘惹甜食的代表之作。在材料方面,椰子、芒果香蕉、蜜瓜等東南亞常見的熱帶水果,都經常在各種口味的娘惹糕中出現。其中尤以椰子的運用最為廣泛,例如以椰奶製成的娘惹糕,再撒上一層椰子粉,滿嘴都是椰子的味道。娘惹糕通常由3種顏色組成,口感層次豐富,鮮豔的色彩更是讓人食指大動。

Buah KeluakA

印尼黑果雞BuahKeluak是一種黑色果實,在印尼隨處可見,必須先浸泡然後再打開食用。味道有點苦通常是用來和雞肉一起料理,這可是很傳統的娘惹食物呢。

小編個人認為,多方美食的融合,創造出了新加坡自己的美食料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取長補短吧。看著這些美食,小編都想要去新加坡嘗嘗這些美食了呢。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給小編留言。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新加坡:特色美食小吃
    辣椒螃蟹 「辣椒螃蟹」堪稱是新加坡的國菜,幾乎每一個去新加坡旅遊的人都要在當地吃一次辣椒螃蟹。而當第一口吃下去,這道菜絕對是讓人一見鍾情地大呼熱愛,濃烈又豐富的滋味讓人著迷又過癮,甚至一直到回家後很久,還要回味這美好的味道,並無盡思念。炒粿條 炒粿條的樣子不起眼,但是讓很多人沉迷於它。裡面有河粉、麵條、鮮蛤、魚餅和蔬菜等等。
  • 全世界的美食天堂新加坡,辣椒蟹最受歡迎,「娘惹食物」最具代表
    全世界的美食天堂新加坡,辣椒蟹最受歡迎,「娘惹食物」最具代表新加坡是國際大都會,是全世界的美食天堂之一,其餐飲場所遍及全島,有街頭攤檔式的美食中心、格調高雅的五星級餐廳、美式快餐店、堂皇華麗的中菜館、以輸送帶傳遞食品的日本壽司吧、露天飲食店等
  • 新加坡版《小娘惹》豆瓣8.4,新版《小娘惹》開播霸屏微博熱搜
    而在2008年,小娘惹這部勵志電視劇在新加坡播出,2010年才被引入大陸,在各個衛視熱播,於是掀起了整個亞洲的娘惹熱。 2020版本和2008是由同一個導演拍攝,同一個劇本翻拍而成。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什麼是峇峇娘惹?新版《小娘惹》日前迎來大結局。這部由中國導演郭靖宇翻拍的新加坡電視劇在播出後,收視率和話題度都一路高漲。隨著華人移民的不斷增多,華人與當地土著的通婚繁衍現象也不斷增加,最終在文化和語言上形成了融合,發展為「峇峇娘惹」族群。一般認為,華人與當地土著的後代,男性稱作「峇峇」(Baba),峇峇族群的女性被稱為「娘惹」( Nyonya),意為小姐、夫人。
  • 峇峇娘惹,新馬獨特的「混血」美食,幾代南洋華人的打拼印記
    在新馬地區,除了體驗風景之外,一定要試試獨具特色的娘惹菜。娘惹菜是新加坡很重要的一派傳統菜系,融合了馬來與華人料理的美味精髓。「娘惹菜」在國內體驗的機會不多,也可能很多原材料不易採購以及口味等的原因吧。
  • 搜羅土生華人美食之城 盡享新加坡特色餐廳
    作為新加坡土生華人協會主席和《土生華人傳奇》一書的作者黃萬慶說:「要了解土生華人的美食,就要先熟悉當地華人文化的發展。」「土生華人文化在新加坡成立之前就從馬六甲傳過來了。」他說,15世紀和16世紀的中國移民在馬六甲定居後承襲了當地的文化習俗。白宮餐廳的檳榔窩咑(Penang otah),其特色是在雞蛋椰汁乳蛋糕上嵌上去骨鱸魚片。
  • 新加坡街頭的美食
    叻沙叻沙為代表性的「娘惹」獨創菜餚。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是一種椰漿與辣醬味融合、搭配海鮮與熱帶香料的米線。正宗的新加坡加東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咖喱魚頭咖哩魚頭是具有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代表,是本土自創的佳餚,由本地的印度人開創。咖喱魚頭是新加坡的印度文化、華人文化和馬來文化相互融合的美食結晶。以一大塊魚頭為主料,加入各類蔬菜燉煮,盛在一大碗熱騰騰的咖喱湯中端上桌。湯汁的咖喱味道辛辣香濃,魚頭肉質鮮嫩美味。
  • 令人垂涎的娘惹美食
    在《小娘惹》這部劇中,觀眾除了可以看到精美的娘惹服飾,娘惹的裝扮之外,劇種的娘惹美食更是令人垂涎。 娘惹菜是什麼? 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文化的薰陶下,賢惠聰明的娘惹精心於烹飪技藝的考究,將中華菜餚的烹飪方式與馬來菜的選材原料結合起來,自成一體地做出了娘惹菜,形成全新的美食體驗,味道香濃,帶有酸、甜、辣及刺激性元素,充滿了熱帶風情。
  • 新加坡美食餐廳大集合,看看有沒有你吃過的!
    新加坡有很多著名的美食餐廳,其中以中式、馬來風格、印度風格的餐廳居多。遊客可選擇中式料理、印度料理和本地菜餚娘惹料理。是吃中國菜,吃印度菜還是娘惹菜呢?最好全部都品嘗一番,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是味覺體驗。
  • 春節新加坡非常美食之旅 饕餮必備手冊
    新加坡是一個美食天堂。多元的文化和豐富的歷史使新加坡擁有了足以驕傲的美食。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諸多國家的飲食文化在這個亞洲美食的大熔爐裡的火熱碰撞、各顯所長。「吃」本就是新加坡人的一大樂趣。於是,美食成了新加坡的另一形象代言。
  • 《小娘惹》娘惹文化是怎樣的?現在還有娘惹嗎?
    鄭和七下西洋時曾5次到過馬六甲,船隊每次回朝時都有部分隨從留在馬六甲,這些留下的官兵和留居海外的商人娶了當地土著及其他民族的女子為妻,生下的男性後代稱為「峇峇」,女性則稱「娘惹」。如今,他們在馬六甲社會中仍佔很大的一部分。峇峇娘惹大多接受英文教育,雖然他們不會講中文,但卻依然保留華人傳統的婚喪嫁娶等風俗和傳統禮儀。峇峇娘惹的文化融合了華族與馬來族的特色,無論在服飾或是飲食都獨樹一格。
  • 熱播的《小娘惹》竟是東南亞美食劇!?
    中國、泰國、新加坡甚至歐美等很多地方的人們都對娘惹文化情有獨鍾。 娘惹菜系是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合併而成的馬六甲菜餚,還流傳到新加坡、印尼和泰國等地。
  • 《小娘惹》大結局,新加坡08版本一樣嗎
    最近老爸也在央視看這部劇呢,然後突然問了我一句什麼叫娘惹啊?老豬說實話不太喜歡這種中間虐,不過結局還算很棒的,一個很悲慘的女人最後變成女強人的奮鬥史,很勵志.來科普下,娘惹是早期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也被稱作土生華人,這些後代當中,男孩則稱為峇峇,女孩則稱為娘惹。
  • 新加坡美食各菜系介紹,看著就想吃!
    一、新加坡菜系分布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使其成為了各種風味美食的匯集之地。您可以從菜單上的各種當地美食中窺見新加坡的多元種族文化:中餐、馬來餐、印度餐、土生華人餐等等。(1)印度煎餅 (Roti Prata)新加坡經典美食之一,新加坡人對它的熱愛不亞於海南雞飯和咖椰 土司, 在任何一個時間段你幾乎都可以看到有人享用飛 餅。「Roti」意為麵包,「Prata」則是扁平的意思,雖然叫「面 包」,本質卻是煎餅。
  • 初映創新加坡之最,再翻上熱搜,看「小娘惹」中的龍魂和中國情懷
    2008年《小娘惹》曾完整展現了「娘惹文化」這一極具東南亞特色的文化現象,不僅創造了當時新加坡電視劇的收視奇蹟,更掀起了整個亞洲地區的「娘惹熱」。6月28日,時隔12年後,《小娘惹》被中國翻拍,再次與觀眾見面,剛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兩集,又上了熱搜。
  • 過年出遊新加坡——別白去 新加坡美食攻略
    作為新加坡首款美食,海南雞飯經常出現在新加坡各個美食環境中。推薦:文東記、天天海南雞飯二、肉骨茶肉骨茶(Bak-Kut-The)排骨和特製藥材的碰撞,加上水和香料的調和,構成了新加坡最獨特的美食。在當時新加坡還處於困苦的年代,肉骨茶成為人們滋補身體的良方,也是新加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果你不喜歡這麼濃厚的中藥味,那麼另外一種用胡椒調製的清湯肉骨茶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油條是肉骨茶最合拍的搭配。推薦:松發肉骨茶、新興瓦堡肉骨茶三、叻沙
  • 舌尖上的馬來西亞,到馬來旅遊必吃的美食
    聞名的沙爹( SATAY )是將滷過的牛肉或雞肉串成肉棒,然後在炭火上燒烤,佐以甜中帶辣的花生醬汁,再配上黃瓜、洋蔥和一種稱為 KETUPAT 的馬來飯糰(裹上棕葉煮成的)一起食用。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為盛行,但兩個國家的肉骨茶有有所差異,新加坡的肉骨茶胡椒味較重,馬來西亞的則藥材味道較重。【雞飯粒 】
  • 新加坡6大特色菜大揭曉,看看都有啥
    全球各個城市的菜都是各具特色的,新加坡是亞洲美食最多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的菜集結了馬來西亞印度,還有中國這三個民族不同的風味。簡直是美食者的天堂。新加坡是由多個民族混合居住組成的一個國家。所以這裡的人做出的食物有很多風味。
  • 中國版《小娘惹》熱播,對娘惹菜感興趣了解嗎?
    美食背景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指15世紀初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移民後裔,為中國人與馬來人通婚的後代,這個族群的生活融合了中國與馬來文化,在飲食上的影響尤其顯著,那時只要是由娘惹做出來的菜餚都被稱為娘惹菜。
  • 新加坡都有哪些美食?去新加坡必吃十大美食!
    海南雞飯是新加坡的一道準「國菜」。雞肉鮮美嫩滑、米飯芳香撲鼻、配以雞湯、切片的黃瓜和辣椒醬一起食用,妙不可言。極其簡單,卻美味無比,堪稱一絕。 海南雞飯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海南移民帶到新加坡的,卻意外地大受當地人歡迎。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女兒還特地搭飛機去新加坡品嘗,所以別小看這一小碗米飯,它可有「總統雞飯」之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