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國江南 運河鄉情
沿著運河唐人街西岸的景觀路南行,綠樹掩映中突然出現的一大片徽派風格建築令人眼前一亮。秋日湛藍的天空下,白牆灰瓦的村落被碧水環抱,格外乾淨整潔;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熱情地打著招呼,讓遊客有一種誤入桃花源的驚喜。
其實,這裡從前只是北國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如今在唐山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大潮中,它以別具一格的江南水鄉風情嶄露頭角,成為了新的鄉村遊目的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南區東田莊鄉王打刁村。
鄉村巨變北國江南
王打刁村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村址所在地為退海灘涂,始有王姓老兩口逐水草而居,以打雕為生,後姚、孫、劉、陳等姓人遷來聚集,形成村莊,名曰「王打雕」,諧音稱為「王打刁」。
走進寧靜祥和的村莊,不禁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雖已至深秋,但這裡依舊生機盎然。站在村子的迎賓廣場上,左邊大戲臺上好戲正輪番上演,右邊木棧道旁湖水依依。滿載著遊客的旅遊巴士穿村而過,車上的遊客意猶未盡,紛紛舉起手機要多拍幾張美景留念。
「以前我們村是全鄉最髒亂差的村,都是土路,根本沒外人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裡人串個門都得穿靴子。」「從前家家戶戶前門是柴火垛,後門是糞堆,哪這麼幹淨過!」「你看,那兒以前是個臭水坑,現在建成了村委會,多漂亮!」廣場上,村民七嘴八舌地向記者講述著村莊一年前發生的巨變。
王打刁村位於唐津運河西畔,共有254戶1167口人,耕地面積2150畝。多年來,村民一直從事傳統的棉花、玉米和辣椒種植。去年,豐南區大力推進唐津運河片區2個省級示範村建設,王打刁村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國家4A級景區唐津運河生態旅遊度假景區第三景區的重要節點,2019年春節剛過,該村就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變村容村貌的戰役。
還沒出正月,村裡就進駐了設計勘測人員,從早忙到晚。最初,很多村民持觀望的態度。「改造是好事兒,可就怕雷聲大雨點兒小。」「大家都私搭亂建這麼多年了,要是我拆了,其他人不拆,我不就受損失了嘛!」面對村民的猶疑,東田莊鄉落實鄉領導幹部分包責任制, 黨委書記、鄉長親自包村,每天早晨6時就入村堅守一線,現場辦公、現場調度、現場督導、整改落實。鄉黨委選派優秀年輕黨員擔任各村第一書記,向農村黨員發出了「我是黨員、向我看齊」動員令。黨員幹部走家入戶,把專業設計院的效果圖擺到村民的炕頭兒上做工作、講道理,村民也從不理解到配合,再到主動支持。由於工作紮實,王打刁村的改造攻堅戰迅速推進。
從設計到竣工,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村莊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4小時供水、道路硬化、雨汙分流、弱電入地、煤改電、房屋節能改造、廁所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成;垃圾實行物業化分類減量處理;以冀東風格為主,實施村民中心、文化禮堂、戲臺、公共衛生間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道路兩側喬灌花結合,夾角地見縫插針建成櫻花園、杏園、海棠園等,村內外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村周水網密布,唐津運河聯通唐山至天津,繞村東而過,並內凹形成河灣,稱為外湖;河堤與村莊之間還有一蠶形水域,稱為內湖。村周有環村溝渠與內外湖相連,形成了水抱村格局。河渠內荷花滿布,魚戲淺底,從前髒亂差的村子在運河旁鋪展開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形成了獨特的北國江南、運河鄉情景觀。
歷史文化特色鮮明
村子變美了,但走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光有美景還不夠。王打刁村改造硬體設施的同時,積極挖掘本村的歷史文化內涵,在提升軟實力上下功夫。
村西南佔地100畝的藥王寺,數百年香火鼎盛。王打刁村抓住這一特色,開發優質中醫藥材種植加工資源,大力發展丹參、黃岑、射乾等中藥材種植。
走在村中的木棧道上,可以看見一片鬱鬱蔥蔥的林木,高低錯落有致。鄉黨委秘書、村黨支部書記張寶瑩告訴記者,這片佔地20畝的林子被稱為「王打刁之肺」,高的是今年4月東田莊鄉機關黨員幹部、王打刁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部分群眾義務栽下的1000棵法國梧桐,矮的是林下套種的藥材丹參。「在丹參花期,林子上面是綠色,下面是紫色,非常漂亮!這不僅是王打刁村的『天然氧吧』,也是一筆『綠色存款』!」
將中醫藥文化和養生文化融合發展,王打刁村還在村內開發建設了康養中心、百草園,村邊建起了500畝的藥田花海項目,村內村外和諧統一,農旅結合,融景入村。夏秋季節,藥田花海迎風湧動,美不勝收,來此拍照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不算該項目帶來的旅遊輻射收益,僅藥材本身就可年創收750萬元左右。
走進王打刁村文旅服務中心,遊客會驚喜地發現這裡不僅提供旅遊服務,更像一個小型展覽館,文化氣息濃鬱,非常值得逛一逛。大廳東側是民俗展示區,北側是公共閱讀和休閒服務區,西側是村史館。村支委、村委段紅蕊介紹,這裡實施的是村遊客接待中心、村文旅服務中心、村史館一體化建設,使鄉村遊客中心全面融入當地的特色文化元素,集中展示了該村歷史知識、風景名勝、人文故事、地方特產、建設成就、未來發展等,打造了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一站式提供模式。
文旅融合改變生活
改變每天都在發生。如今,住在景區裡的王打刁村人,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我們村的汙水處理站,應用的是最先進的膜分離技術,現在每家每戶的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能達到一級A標準,可以直接排到農田溝渠。你看,多清亮!」村委孫長照指著汙水處理站最後一道清水池中的水驕傲地告訴記者,從前村民在家門口堆糞、滿街潑髒水的景象再也不見了。
改變的不單單是生活方式。以前村民都是守著自己的土地勞作,現在村裡立足融合發展,瞄準旅遊、康養、農家院、民宿、藥材種植等,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拓展農業發展功能。中草藥種植成為當地一大特色產業,土地通過流轉的方式承包給種植大戶統一管理,村民不僅能夠獲得土地流轉的收益,還能通過打工賺錢,腰包越來越鼓了。「丹參收穫的時候,我們去幫工,一個人一天能賺130元。平時,村民去外地搞綠化,一天也能賺百八十!」村支部委員孫慶奎說。
村裡還辦起了兩個電商超市,生意很紅火。除了實體經營,超市還依託網絡開展送貨上門服務,輻射範圍涵蓋周邊十幾個村,既方便了村民,又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5萬元。
隨著來村裡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村黨支部積極引導村民發展民宿、農家樂、土特產品零售等,截至目前,村裡共有6戶農家院、2戶民宿。
產業興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文旅融合讓王打刁村打開了新的發展之路。該村以「水、藥、居」為特色,全力打造「一河(唐津運河)一寺(藥王寺)一渠(環村渠)、兩湖(內湖和外湖)兩中心(康養中心和百草園)」景觀,利用村內外空閒地,建設休閒景觀旅遊節點——迎賓廣場、迎園、景觀密林、民宿接待區、康養中心、運動廣場、騎行驛站等,打造假日休閒核心。
東田莊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建輝介紹,王打刁村將鄉村旅遊業作為今後發展的方向,依託唐津運河景區和省級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優勢,打造「養生福地、康寧水鄉」。今後,這裡將定期舉辦民俗文化節、採摘節等活動,實施民宿、遊船碼頭等項目,發展一批農家樂、農事體驗、觀光採摘等業態,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文章來源:唐山勞動日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