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江南 運河鄉情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北國江南 運河鄉情

  沿著運河唐人街西岸的景觀路南行,綠樹掩映中突然出現的一大片徽派風格建築令人眼前一亮。秋日湛藍的天空下,白牆灰瓦的村落被碧水環抱,格外乾淨整潔;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熱情地打著招呼,讓遊客有一種誤入桃花源的驚喜。

  其實,這裡從前只是北國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如今在唐山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大潮中,它以別具一格的江南水鄉風情嶄露頭角,成為了新的鄉村遊目的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南區東田莊鄉王打刁村。

  鄉村巨變北國江南

  王打刁村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村址所在地為退海灘涂,始有王姓老兩口逐水草而居,以打雕為生,後姚、孫、劉、陳等姓人遷來聚集,形成村莊,名曰「王打雕」,諧音稱為「王打刁」。

  走進寧靜祥和的村莊,不禁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雖已至深秋,但這裡依舊生機盎然。站在村子的迎賓廣場上,左邊大戲臺上好戲正輪番上演,右邊木棧道旁湖水依依。滿載著遊客的旅遊巴士穿村而過,車上的遊客意猶未盡,紛紛舉起手機要多拍幾張美景留念。

  「以前我們村是全鄉最髒亂差的村,都是土路,根本沒外人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裡人串個門都得穿靴子。」「從前家家戶戶前門是柴火垛,後門是糞堆,哪這麼幹淨過!」「你看,那兒以前是個臭水坑,現在建成了村委會,多漂亮!」廣場上,村民七嘴八舌地向記者講述著村莊一年前發生的巨變。

  王打刁村位於唐津運河西畔,共有254戶1167口人,耕地面積2150畝。多年來,村民一直從事傳統的棉花、玉米和辣椒種植。去年,豐南區大力推進唐津運河片區2個省級示範村建設,王打刁村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國家4A級景區唐津運河生態旅遊度假景區第三景區的重要節點,2019年春節剛過,該村就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變村容村貌的戰役。

  還沒出正月,村裡就進駐了設計勘測人員,從早忙到晚。最初,很多村民持觀望的態度。「改造是好事兒,可就怕雷聲大雨點兒小。」「大家都私搭亂建這麼多年了,要是我拆了,其他人不拆,我不就受損失了嘛!」面對村民的猶疑,東田莊鄉落實鄉領導幹部分包責任制, 黨委書記、鄉長親自包村,每天早晨6時就入村堅守一線,現場辦公、現場調度、現場督導、整改落實。鄉黨委選派優秀年輕黨員擔任各村第一書記,向農村黨員發出了「我是黨員、向我看齊」動員令。黨員幹部走家入戶,把專業設計院的效果圖擺到村民的炕頭兒上做工作、講道理,村民也從不理解到配合,再到主動支持。由於工作紮實,王打刁村的改造攻堅戰迅速推進。

  從設計到竣工,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村莊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4小時供水、道路硬化、雨汙分流、弱電入地、煤改電、房屋節能改造、廁所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成;垃圾實行物業化分類減量處理;以冀東風格為主,實施村民中心、文化禮堂、戲臺、公共衛生間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道路兩側喬灌花結合,夾角地見縫插針建成櫻花園、杏園、海棠園等,村內外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村周水網密布,唐津運河聯通唐山至天津,繞村東而過,並內凹形成河灣,稱為外湖;河堤與村莊之間還有一蠶形水域,稱為內湖。村周有環村溝渠與內外湖相連,形成了水抱村格局。河渠內荷花滿布,魚戲淺底,從前髒亂差的村子在運河旁鋪展開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形成了獨特的北國江南、運河鄉情景觀。

  歷史文化特色鮮明

  村子變美了,但走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光有美景還不夠。王打刁村改造硬體設施的同時,積極挖掘本村的歷史文化內涵,在提升軟實力上下功夫。

  村西南佔地100畝的藥王寺,數百年香火鼎盛。王打刁村抓住這一特色,開發優質中醫藥材種植加工資源,大力發展丹參、黃岑、射乾等中藥材種植。

  走在村中的木棧道上,可以看見一片鬱鬱蔥蔥的林木,高低錯落有致。鄉黨委秘書、村黨支部書記張寶瑩告訴記者,這片佔地20畝的林子被稱為「王打刁之肺」,高的是今年4月東田莊鄉機關黨員幹部、王打刁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部分群眾義務栽下的1000棵法國梧桐,矮的是林下套種的藥材丹參。「在丹參花期,林子上面是綠色,下面是紫色,非常漂亮!這不僅是王打刁村的『天然氧吧』,也是一筆『綠色存款』!」

  將中醫藥文化和養生文化融合發展,王打刁村還在村內開發建設了康養中心、百草園,村邊建起了500畝的藥田花海項目,村內村外和諧統一,農旅結合,融景入村。夏秋季節,藥田花海迎風湧動,美不勝收,來此拍照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不算該項目帶來的旅遊輻射收益,僅藥材本身就可年創收750萬元左右。

  走進王打刁村文旅服務中心,遊客會驚喜地發現這裡不僅提供旅遊服務,更像一個小型展覽館,文化氣息濃鬱,非常值得逛一逛。大廳東側是民俗展示區,北側是公共閱讀和休閒服務區,西側是村史館。村支委、村委段紅蕊介紹,這裡實施的是村遊客接待中心、村文旅服務中心、村史館一體化建設,使鄉村遊客中心全面融入當地的特色文化元素,集中展示了該村歷史知識、風景名勝、人文故事、地方特產、建設成就、未來發展等,打造了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一站式提供模式。

  文旅融合改變生活

  改變每天都在發生。如今,住在景區裡的王打刁村人,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我們村的汙水處理站,應用的是最先進的膜分離技術,現在每家每戶的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能達到一級A標準,可以直接排到農田溝渠。你看,多清亮!」村委孫長照指著汙水處理站最後一道清水池中的水驕傲地告訴記者,從前村民在家門口堆糞、滿街潑髒水的景象再也不見了。

  改變的不單單是生活方式。以前村民都是守著自己的土地勞作,現在村裡立足融合發展,瞄準旅遊、康養、農家院、民宿、藥材種植等,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拓展農業發展功能。中草藥種植成為當地一大特色產業,土地通過流轉的方式承包給種植大戶統一管理,村民不僅能夠獲得土地流轉的收益,還能通過打工賺錢,腰包越來越鼓了。「丹參收穫的時候,我們去幫工,一個人一天能賺130元。平時,村民去外地搞綠化,一天也能賺百八十!」村支部委員孫慶奎說。

  村裡還辦起了兩個電商超市,生意很紅火。除了實體經營,超市還依託網絡開展送貨上門服務,輻射範圍涵蓋周邊十幾個村,既方便了村民,又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5萬元。

  隨著來村裡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村黨支部積極引導村民發展民宿、農家樂、土特產品零售等,截至目前,村裡共有6戶農家院、2戶民宿。

  產業興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文旅融合讓王打刁村打開了新的發展之路。該村以「水、藥、居」為特色,全力打造「一河(唐津運河)一寺(藥王寺)一渠(環村渠)、兩湖(內湖和外湖)兩中心(康養中心和百草園)」景觀,利用村內外空閒地,建設休閒景觀旅遊節點——迎賓廣場、迎園、景觀密林、民宿接待區、康養中心、運動廣場、騎行驛站等,打造假日休閒核心。

  東田莊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建輝介紹,王打刁村將鄉村旅遊業作為今後發展的方向,依託唐津運河景區和省級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優勢,打造「養生福地、康寧水鄉」。今後,這裡將定期舉辦民俗文化節、採摘節等活動,實施民宿、遊船碼頭等項目,發展一批農家樂、農事體驗、觀光採摘等業態,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文章來源:唐山勞動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北國江南,江南北國,農林立校,信陽農林學院
    信陽農林學院位於我國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北環路1號,信陽地處河南省南部,東鄰安徽、南接湖北,楚風豫韻交匯交融,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為學子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學校源於1910年創辦的汝寧府中等實業學堂,次年改稱汝寧府官立甲種農業學校。
  • 【美麗平山】東方巨龜苑:風光秀美 包羅萬象的北國「江南」
    【美麗平山】東方巨龜苑:風光秀美 包羅萬象的北國「江南」 2020-08-26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國山海江南墅院,回歸自然的精神原鄉
    巡禮北國山海,邂逅江南詩意如果說山谷代表著遠方與夢想,大海則代表著我們的來處與歸宿,春風十裡洗去奔迫的鉛華和塵埃,在宛若江南的小鎮,在那炊煙升起的地方,有孩童快樂的追逐,老友新鄰們在暖陽下低頭笑語,在四季變換之間,氣候與生活,彼此尊重,彼此涵養。
  • 信陽市第三小學:走進美麗村落 感受鄉土鄉情
    「走進大別山,流連在新縣,記住鄉愁留住夢,美在九鎮十八灣……」八百裡大別山,橫亙在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這裡既有北國江南的風光旖旎,也有江南北國的豫風楚韻,伴隨著美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大別山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 北方最「低調」的水鄉古鎮:曾繁榮堪比蘇杭,被譽為「北國江南」
    #90後旅行#北方最「低調」的水鄉古鎮:曾繁榮堪比蘇杭,被譽為「北國江南每每地談到古鎮,很多人就會想會想到江南,江南的古鎮是知名度很高的,你知道嗎?其實在北方,也是有水鄉古鎮的,很多人會比較驚奇?北方也有?非常肯定地告訴你,河北是有一個水鄉古鎮的,而且也特別的繁華,甚至比蘇杭也不徹,被稱為北國的江南水鄉。
  • 湖北一個景點走紅,離張家界只有100公裡,被譽「北國小江南」
    Scenics-natureinTrakai公司景點在湖北,湖北地處我國南部地區,眾所周知,南方的風景是柔美秀麗的自然風光,但是在石泉風景區,不僅能看到傳統的江南風光,而且能看到北方雄偉壯麗的景色,峰巒疊嶂,奇峰怪石,珠聯璧合的景色,既有江南風光,又不缺少北國風情,所謂
  • 江南運河插秧節 常州千名青少年體驗「汗滴禾下土」
    江南運河插秧節 常州千名青少年體驗「汗滴禾下土」 2019-06-6月5日,2019大運河文創節暨第二屆江南運河插秧節在江蘇常州鐘樓區鄒區鎮現代農業產業園舉行。在芒種節氣、端午前夕,千名青少年體驗者走進秧田,體驗農耕文化,傳承勤儉家風,用勞作慶祝節日。
  • 信陽,北國江南不河南
    「江南北國,北國江南」,都是信陽人的鄉愁。茶山好像一直都是霧蒙蒙的,像江南。
  • 走進臨清「宛園」:領略江南園林和運河文化的碰撞
    12月17日上午,媒體行採訪團來到運河名城臨清,走進風光旖旎的宛園,一邊領略園林的詩意之美,一邊感受著運河文化的魅力。宛園,位於臨清市西北隅,佔地116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水面面積1.8萬平方米。其設計理念為:「山水詩、山水畫、山水園」。
  • 北京有個免費公園,被稱為「北國小江南」,位於正陽門但鮮有人知
    如今,當人們選擇旅行時,他們不再受到許多人步伐的限制,他們已經登上了世界的大舞臺,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不僅在於生態資源、財產資源和旅遊資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北京有個免費公園,被稱為「北國小江南」,位於正陽門但鮮有人知。
  • 山西又一景點走紅,人稱北國「小江南」,水峽幽深堪比三峽
    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特色景觀,山西也是如此;在大多數腦海之中,山西人是煤都,是醋鄉,但其實山西還是一座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旅遊大省,獨特的地理優勢以及豐厚的歷史底蘊共同造就了當地獨特的景致;這裡有皇家園林晉祠公園,有舉世聞名的平遙古城,還有為世人所稱奇萬年冰洞,高原湖泊等自然景觀等等;山西美景之多就是連續數幾天幾夜也未必可以數完的;要說國內的水鄉哪兒最有名,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江南水鄉
  • 北京運河文化帶的三大文脈特徵
    運河兩岸綠柳成蔭,綿延生長,在通州諸景中就有「柳蔭龍舟」「高臺叢樹」「平林煙樹」等著名景觀。在古今文人的筆下,運河煙柳是重要的表現對象。明代重臣徐階詩云,「頗憶三江遠,乘流意若何?水深秋氣入,竹密雨聲多。熟果當尊落,驚禽拂棹過。柳蔭催系纜,欹枕聽漁歌。」(《夏日吳侍御邀遊通惠河》)水流深深,竹林密密,秋雨瀟瀟,秋意闌珊,柳蔭系纜,漁歌入夢,有江南之意蘊。
  • 濟南小清河夜遊迎客 「北國江南」風景獨好
    遊客心聲:   小清河的夜景頗有「北國江南」的味道   晚上7點30分,記者來到東環碼頭時,兩艘準備夜航的遊船已經將五彩繽紛的彩燈打開,遠遠望去十分好看。附近的居民聞訊趕來,在碼頭上圍觀。「太美了,第一次看見遊船的彩燈。」  幾分鐘後,遊船起錨,開始了首次夜航。
  • 串聯西湖、運河、古城遺址三大世界遺產 杭州「憶江南」精品遊線在...
    圖說:杭州發布「憶江南」精品遊線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跨省團隊遊恢復開放,長三角區域文旅市場正加快復甦。在「長三角旅遊推廣聯盟」成立之際,杭州市文旅部門在滬推出以西湖、運河、古城遺址為核心的三大世界遺產精品旅遊線路,邀請上海市民遊客體驗「憶江南」精品遊。西湖、運河、良渚古城遺址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是杭州的金名片,是杭州歷史文化的精華所系,也是杭州最重要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
  • 沙漠大峽谷,北國大青溝
    大青溝與溝外的沙化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若在冬季,北國千裡冰封,雪花飄舞,可在溝底卻溫暖如春,泉水叮咚,甚至還躍動著綠色的生命。來到三岔口,展現在您眼前的是一派壯麗景色。登高遠眺,大小青溝象二條巨蟒,成「人」字型在這裡匯合,煙林蒼茫,氣勢宏偉。俯瞰溝底,墨綠色叢林中一方方嫩綠色的稻田,頗具北國江南的味道。
  • 打破傳統觀念,坐落在我國北方的古鎮,也讓遊客有身處江南的感覺
    《小橋流水》這首詩是對江南古鎮最好的描寫,好像現在大家都形成了一個很死板的意思,然後水鄉古鎮肯定是在南方,但其實河北也有一個水鄉古鎮,即使在當時也很繁華。江南在古代一直是魚米之鄉,因為古代貨物都是通過運河運輸的,所以南方經商的人比較多,自然財富會略高於北方,河北方勝古鎮也是春秋末期一個水域極其廣闊的地方,北方文人很多,所以方勝古鎮自古以來就受到很多文人的喜愛,「勝水荷香,萬古流芳」是宋代一位學者留下的。
  • 這本書用94首作品歌詠運河
    由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周文彰所著的古籍線裝書《詩詠運河》首發座談會在揚州舉行,94首詩詞歌詠了世界遺產運河、大運河沿線城市以及58處大運河世界遺產點,並配以周文彰撰寫的書法,以融中華傳統文化為一體的特有方式,展現了運河的悠遠與壯麗——運河兩岸風光好,詩書千裡賴通波。
  • 山東運河的未來
    元代以前的京杭大運河主要是隋唐時期開鑿而成,雖然這時的大運河也是北起北京,南達杭州,但運河的中心或重心在洛陽一帶。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定都燕京並將燕京改稱大都。當時江南通往大都的水道運路有二:一是經過傳統的繞道洛陽的隋唐運河,但由於黃河的泛濫,很多地段已經淤塞,且路遠而又迂迴曲折,運輸成本極高。
  • 稻香魚蟹肥,北國「小江南」—曹妃甸區第六農場曾家灣鎮地名故事
    稻香魚蟹肥,北國「小江南」——唐山市曹妃甸區第六農場曾家灣鎮地名故事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曹妃甸區第六農場(曾家灣鎮)有六個自然村轄十個生產隊,6790口人。相傳清朝末年,一隻五彩繽紛的金鳳凰在曾家灣村西麻坨崗上展翅盤旋,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從此曾家灣村一直被人們看成是寶地。
  • 運河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古今交融韻味濃
    雨薇 新聞女生:除了剪影橋,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還有一座凌波橋,這座橋全長223米,它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咱們揚州的水,應該說這座橋非常靈動的設計,和我們波光粼粼的運河水是交相輝映,也是體現了咱們揚州與運河,城河同生的這樣一種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