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作品中的「美」不等於「漂亮、好看」,「四步法」鑑賞請收下

2020-12-20 關耳說畫

美術作品中的藝術美不等同於現實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過特定的美術形象表現出來的藝術自身的「美」,是藝術家利用美術的語言,並按照美的規律和法則對現實生活進行抽離、集中、概括、綜合以至改造的結果,反映了藝術家個人和時代的精神與審美理想。

一、什麼是美術語言

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就是點、線、面、色。 任何美術種類的任何語言表達方式都是在這四個基本元素的基礎上形成和演化開來的。同時,為了把語言元素組織並體現出來,美術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語言表達手段:在西方繪畫中就是明暗、空間、透視、構圖、肌理等,在中國繪畫中就是筆墨、章法、虛實、皴法等。

二、為什麼要進行美術鑑賞

美術,作為人類文明的圖像呈現和一種極具特色的視覺文化形態,與其他文化形態共同構成了人類文明的整體。德國哲學家、美學家席勒曾說:「論勤奮你不及蜜蜂,論敏捷你更像一隻蠕蟲,論智慧你又低於高級的生物,可是人類啊,你卻獨佔藝術!」在席勒看來,創造藝術與享受藝術是人的一種責任、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動。而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來自生活,他們的創作與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科技等社會背景密切相關,同時又和藝術家本人的身世、個性、世界觀、藝術觀、創作激情、潛意識等密不可分,這些就如同基因一樣被注入作品的色彩與筆觸之中。因此,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美術作品,不僅是由物質材料構成的可視形象的藝術世界,並且散發著這些「基因」的信息,成為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成為時代精神的文化結晶。因此,對美術作品的鑑賞關係到人的生活品質的提高。

三、怎樣才能提高美術鑑賞能力呢?一是增加美術鑑賞的基礎知識。了解各門類美術的藝術特點及其不同流派的藝術語言,這樣才能與之交流和對話,進而知道如何從感性入手進行形式分析,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並對作品進行價值判斷。

二是多鑑賞經典的美術作品。優秀作品看得多了,眼界更加開闊,鑑賞時對美術作品的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等思維活動就會比較快,也比較準確。尤其對奉為經典的各時期的美術代表作品,知道其好在哪裡、藝術價值何在,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文化素養。

四、怎樣鑑賞美術作品?

美術鑑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觀察、體驗、聯想、鑑別與評價,獲得審美經驗,提高藝術品位的認知活動。這個過程主要包括描述、分析、解釋、評價四個步驟。

描述:陳述在作品中看到的東西,包括畫面的內容、色彩、材質、肌理、尺寸等。

分析:探討形式關係,包括形狀間的相互關係、色調的處理、空間的營造等。

解釋:推測作品的意義和作者想表達的思想,這種推測要建立在對作品的分析之上。

評價:在一定範圍內比較,判斷這一作品的優劣,包括與作者其他作品比較、與同時代其他作品比較、與同類型作品比較等。

相關焦點

  • 藝術探討:淺議美術教學中繪畫美的鑑賞,真是大開眼界!
    淺議美術教學中繪畫美的鑑賞 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那麼「美」是指什麼呢?「美」即美育,它的任務是要讓學生學會審美,具備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具備分辨假惡醜與真善美的能力,從而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最終讓自己成為一個「美者」。美是抽象的概念,美育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而美術對於學生卻是形象的,它的色彩、線條、圖式無一不給學生強烈的視覺衝擊,無一不帶給學生強悍的美感。可以這樣說,美術在對學生的美育教育中佔有先機,我們不容忽視。
  • 美術鑑賞: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鑑賞意義在哪?原來在這裡!
    ,只有明確了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的意義才能解決美術專業鑑賞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怎樣才能上好美術鑑賞課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鑑賞作品選材時,要選取教材中比較優秀的作品,尤其是各種流派的代表作,然後查詢資料收集課外的美術史、歷史等相關知識,加以整理進行講授,備足功課。
  • 用「醜書」「漂亮」這些詞來評價書法只會使人們的鑑賞局限於表層...
    藝術要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但藝術美和「漂亮」不是同義詞,「美」和「醜」在現代漢語中是反義詞,但所謂的「醜書」不一定不符合藝術美的原則。圖一高一美術知識告訴我們:只能分辨「漂亮」與「不漂亮」是審美的自然狀態,這種能力可以說人人具備。
  • 【教案】高中美術-《美術鑑賞及其意義》詳案展示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操,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藝術作品給人們帶來的獨特視覺感受,激發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從而讓學生們掌握美術鑑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鑑賞對於個人未來和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 【人美版】高中美術鑑賞教案
    (四)內容結構本課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學習美術鑑賞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說明什麼是美術鑑賞,第三部分為美術作品的分門別類,第四部分是美術鑑賞的意義。教學中以生活中的美術現象為引導,引起關注---深入討論---感悟意義---樹立信心。3、情感態度價值觀:啟發學生對美術現象的關注,在集體討論的過程中,去深入感覺人類生活中美術的作用與人類創造美的精神。使學生明確美術鑑賞的學習目的以及重要意義,從而樹立學好美術鑑賞課程的興趣與決心。
  • 藝術鑑賞: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不僅是美術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初生應具備的綜合素養中一種能力,因此,在初中美術教育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而使學生具備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
  • 藝術美與形式美 教學設計
    3.養成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好習慣並且增強熱愛生活的意識,感悟美術作品所滲透的情感,從而陶冶情操提高美術素養。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什麼是藝術美。難點:從形式美的角度鑑賞美術作品。三、教學過程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教師展示一組繪畫作品,分別是《蒙娜麗莎》與《戴帽的婦人》,引導學生觀察其中的不同。
  • 讓美術鑑賞充滿人文的情感和關懷
    完成這些繪畫要素的勾勒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所畫的生活場景進行對比,並啟發學生針對美術作品中涉及到的和諧、韻律、節奏、黑白、均衡、組合等因素進行生活化的表達。這樣,在美術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不但能夠善於發現身邊的美,而且能夠把自己身邊的生活和美術中的美感聯繫在一起,加深學生對自身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感受和體驗。
  • 課堂分享 | 美術鑑賞
    這一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美術鑑賞課堂,我們觀摩了吳琨、陳秀娟兩位教師講解的《原始人的創造》這一課。
  • 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法國 雅克·路易·大衛 《馬拉之死》 布上油畫 縱162釐米×橫125釐米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藏美術作品的形式美作者:佚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內容和形式,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作為視覺藝術、造型藝術或空間藝術的美術,總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如線條、色彩、空間、構圖和材質等形式要素及其組合關係構成的形式美作用於人的感觀,使人們透過藝術作品的形式認識其內容,獲得審美的感受。如果說美術創作過程是從內容到形式,那麼美術鑑賞則是一個逆向過程,即從形式到內容,前者的終點成為後者的起點。
  • 《美術作品的特徵》說課稿
    本節課首先認識美術的分類以及基本特徵,從而引出美術鑑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本節課是整本教材的開篇之課,對整本教材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所以,上好本節課尤為重要。四、教學重難點基於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三維目標的設立,本節課的重難點確立如下:重點:美術作品的分類以及美術的基本特徵難點:如何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美術鑑賞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五、教學方法以及學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的是討論法
  • 高中人美版美術鑑賞全套教學設計參考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有什麼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二) 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現代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指出培養審美的眼睛是現代人全面發展的需要,而美術鑑賞則是培養審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徑。
  •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教學設計
    【過程與方法】通過描述、分析、討論認識不同類型美術作品上的具體特點,並且通過對中西美術作品的賞析,體會中西藝術語言的不同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對藝術語言的認識並逐步養成正確的鑑賞意識,開闊美術鑑賞的視野,提高審美素養,養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美術語言及其表現手段。
  • 人美版高中必修教材《美術鑑賞》9月全國啟用
    在全體編委、編輯的共同努力下,3年時間裡,幾經教材整體架構的研討、爭論、共識,反反覆覆地修改框架、推翻、再架構、再研討、再修改,直至確立基本框架,遴選具體內容,在不斷修訂中形成、完善整個教材的文本(作品)樣貌。
  • 美術鑑賞:利用學生美術作品資源、調動美術激勵教學積極性
    我針對我校的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美術作品資源,做成教學課件,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信心;利用學生作品,進行有效評價,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利用學生作品美化校園等措施,有效調動學生內因,激活學生主觀能動性,較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以下是我在美術教學中,利用學生美術作品資源,服務美術教學的幾點做法,請觀者批評指正。
  • 基於核心素養的美術鑑賞教學「六步曲」的實踐研究
    案例三:我筆下的保潔阿姨(美術特色高中)為此,在「六步曲」思想指導下,筆者設計了「我筆下的保潔阿姨」人物頭像速寫課,旨在從中摸索出一條提升人物速寫教學品質的教學新思路、新路徑。筆者選擇了美術特色高中——上海市××中學高二學生為教學對象。
  • 古詩鑑賞題不知道怎麼答?這份萬能模板請收下,非常實用
    古詩鑑賞題不知道怎麼答?這份萬能模板請收下,非常實用古詩詞鑑賞題是語文考試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題型,皆在考察同學們對於詩詞歌賦的一個理解情況,而從最近幾年的語文考試真題來看,古詩詞鑑賞題依然還是存在的,但是考試難度一般不會太難,只要同學們將該背誦、該記憶的知識點啃透,那麼這部分試題還是非常容易得分的。
  • 朱妙根書法四步法之隸書教學側記
    十餘位四步法學員在參觀馬樹霞、馬婉玉父女書畫展的同時,聆聽了一場朱老師關於書法四步法的總結小課。朱老師從書畫同源、畫作題跋、書畫落款等說起,談到解放老師、解放學生的書法四步法。朱老師再三強調,學書法需要動腦子,絕非機械般的學習。最後,朱老師就書法四步法「臨摹、少而精、臨創、融合」九字真言作了一個歸納,臨摹是基礎,少而精是方法,臨創是表現成果的,融合是最高階段。
  • 少兒創意美術《美麗的孔雀》,超級漂亮的作品!
    喜歡的話,請關注小貝殼美術,每天為你推薦更多更有趣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方法,讓我們在教育的路上與你同行!3、通過本節公開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大自然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意識。教學重點:本節課重點學習用水粉畫圓點、線條的繪畫方法。
  • 美術鑑賞: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術一直以來就是世界歷史文化傳播及繼承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美育是關於審美與創造美的教育。美術欣賞是美育得以實施的載體,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欣賞,是憑藉藝術作品展開的積極主動地再創造活動。學生通過美術欣賞,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陶冶,從而在精神方面獲得深刻的影響,能夠作用於人的感情,在精神上產生影響,這是美術欣賞的特點。而美術欣賞又是中學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讓我們了解世界歷史文化,也可以讓我們認識人類文明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