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民
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學目標
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有什麼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
(二) 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現代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指出培養審美的眼睛是現代人全面發展的需要,而美術鑑賞則是培養審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徑。
第二部分「什麼是美術鑑賞」,先從對身處天安門廣場的感受和對天安門的認知中,說明美術鑑賞並不神秘,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由此引出美術鑑賞的問題。然後再從具體的美術作品入手,以中國唐代畫家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為例,簡單介紹了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或方法,由此導入,進入概念分析,闡明什麼是美術鑑賞、其特性以及在美術鑑賞中被動接受與主動參與的關係等。這裡沒有涉及什麼是美術或什麼是藝術的問題,而是直接談什麼是美術鑑賞,這是因為美術或藝術的概念本身就十分複雜,它將涉及到更為複雜的專業知識,這對於學生的理解來說是困難的,也將影響本課的主題。更由於當代藝術已模糊了藝術與非藝術、藝術與生活的界限,「什麼是藝術」在學術界也是一個正處於爭論之中的問題,對於那些還沒有定論的問題我們只好在教學中暫時懸置起來。
第三部分「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簡單介紹了美術的基本分類方法,這裡只列出了一個簡略的藝術分類,學生了解這些就可以了。但教師還應明白,在美術的六大分類——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攝影中,還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題材、內容等作更細緻的劃分。以下列出的分類並不完整,僅供參考:
1.繪畫
按材料和功能:油畫、中國畫(其中按技法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按題材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版畫(按材料分為木版畫、石版畫、銅版畫、鋅版畫、絲網版畫;按技法分為鏤版畫、腐蝕版畫、水印版畫、套色版畫)、素描(其中也包括速寫,按工具分為鋼筆素描、鉛筆素描、碳筆素描、毛筆素描等;按題材分人物素描、風景素描、靜物素描)、水彩畫、水粉畫、丙烯畫、連環畫、年畫、壁畫、宣傳畫或招貼畫、插圖或裝飾畫等。
按內容和題材:人物畫(包括人體畫、肖像畫、風俗畫、宗教畫、軍事畫、歷史畫等) 、花鳥畫、靜物畫、風景畫或山水畫等。
按形式語言:具象繪畫、意象繪畫、抽象繪畫。
2.雕塑
按題材和功能:人體雕塑、肖像雕塑、動物雕塑、架上雕塑、紀念雕塑、環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實用裝飾雕塑等。
按空間:圓雕、浮雕。
按放置地點:室內雕塑、戶外雕塑。
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屬雕塑(包括鋼鐵雕塑、銅雕、不鏽鋼雕塑等)、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軟雕塑等。
按形式語言: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觀念雕塑。
3.建築
按功能:園林建築、紀念建築、住宅建築、公共建築。
4.設計
按功能:實用美術、商業美術、特種工藝美術。
按內容和材料:服裝設計、陶瓷設計、工業設計、廣告設計、網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家具設計等。
按形式語言:平面設計、立體設計、構成設計。
5.書法
按形式語言:楷書、隸書、草書、篆書。
6.攝影
按內容:人物攝影、風景攝影、動物攝影、靜物攝影。
按形式語言:具象攝影、意象攝影、抽象攝影、觀念攝影。
第四部分「美術鑑賞有什麼意義」,以美術的三大功能為基礎,說明美術鑑賞不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審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未來的人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於培養審美的眼睛,掌握美術鑑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鑑賞對於個人未來人生發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本課教學難點,主要是如何結合實例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鑑賞的概念和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或方法。
二、 教學內容資料
(一) 作品分析
天安門廣場、黃山日出(攝影)
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未來社會對人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不僅要學習和掌握各種專門的技術以維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是完滿和有意義的。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培養審美的眼睛。培養審美的眼睛有兩個途徑:一是欣賞大自然;二是欣賞第二自然——由人創造的藝術品。我們許多同學可能都喜歡旅遊,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偉莊嚴的天安門,到黃山去觀賞煙波浩淼的雲海和壯觀美麗的日出。但這是兩種不同的美——一種是自然景觀,一種是人文景觀。當我們置身自然景觀中的時候,我們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為自然的一部分;而當我們置身天安門廣場的時候,我們都會不禁在內心升起一種崇高、莊嚴和神聖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僅來自天安門廣場的布局、空間和周圍的建築,更來自我們對天安門的認知、回憶和想像。表面上看,天安門只是一座古建築,但從審美角度說,它已成為象徵中國歷史的一個審美符號。它經歷了古代中國的文明和近代中國的屈辱和奮起,更見證了中國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說,我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越深入,從中獲得的審美想像就越豐富。這個過程其實已經蘊涵了美術鑑賞的基本特徵。
搗練圖(中國畫,宋代摹本,絹本設色,37釐米×147釐米,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張萱(唐)
張萱(生卒年月不詳),是盛唐時期著名的人物畫家,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入禁做宮廷畫師。他特別擅長畫女性和嬰兒,所作人物雍容華貴,形成「豐頰肥體」的人物造型,成為唐代名重一時的人物畫大師。尤其是他突破了漢魏以來中國人物畫主要描繪「列女」、「孝子」的傳統題材,開始表現現實中的人物形象,在美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張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國夫人遊春圖》和這幅由宋人臨摹的《搗練圖》兩件作品。《搗練圖》描繪的是宮中婦女「搗練」的情景。「練」又稱「縑」,是一種古代的絲織品,織成時質地較硬,須煮熟後加漂粉用杵輕搗使之柔軟,並經熨平後才能使用。全畫共分三個部分:右邊一組描繪的是四個婦女用木杵搗練;中間一組描繪的是兩個正在理線的女工;左邊一組描繪的是四個婦女在熨練,其中兩個拉平白練,另兩個在熨練,在白練下面還有一個來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畫面形成一個完整的搗練過程,具有連環畫的性質。這裡既讓我們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飾、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細勁健的線條、富麗華貴的用色也明確傳達出唐代人的審美觀和審美趣味。
拾穗(油畫,83.5釐米×111釐米,1857年,巴黎羅浮宮藏) 米勒(法國)
米勒(Jean-FrancoisMillet,1814—1875)從35歲起就定居巴比松,之後他一住就是27年,幾乎一生沒有離開過那裡。他在那裡生活、勞動、創作,畫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與巴比松許多畫家來往,和他們交流創作思想。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農民的生活和那裡的自然世界。但是從米勒作品的意義來看,他又超越了巴比松派,他把人性中質樸、善良、高貴、永恆的一面呈現出來,從而感染了全世界的人。
米勒出生在法國諾曼第半島距瑟堡和格雷維爾城不遠的一個叫格律希的村子裡。他的父親是一個從事音樂並有較好藝術素養的人。他不僅指揮著一個鄉村合唱隊而且還搞些小雕塑什麼的。米勒的母親出身在一個較富裕的農民家裡,其親屬都有著良好的文化修養。米勒從小就是在農田裡長大的,直到20歲他才正式去學畫,所以家庭的教養和勞動的經歷培養了米勒樸實勤勞的性格,也決定了他以後的審美取向。不過米勒並不是一開始就發現自己真正的方向的。米勒17歲那年曾無師自通地畫了一幅大畫《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畫面雖幼稚,卻體現了米勒對周圍熟悉生活的觀察和對藝術的熱愛。以後他進入瑟堡畫家朗格魯畫室學畫。1837年在朗格魯的推薦下,米勒獲瑟堡市政府600法郎獎金而進入巴黎一所美術學校深造。同年又成為當時巴黎著名畫家德拉羅什的學生。他最初的老師無論是米歇爾·朗格魯,還是德拉羅什,傳授他的都是學院派的那一套。由於米勒是一個質樸而靦腆的人,所以儘管他內心裡並不喜歡這些裝腔作態的東西但還是接受了。他聽從了德拉羅什的勸告去參加羅馬大獎賽,但沒有成功。從德拉羅什的畫室出來後,米勒常出入羅浮宮博物館,向古代大師,尤其是米開朗基羅和普桑學習。他一面學習,一面和一個朋友租房以賣畫為生。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畫那些受歡迎的布歇風格的作品,甚至這種風格的《賣牛奶的女人》和《騎術課》還在1848年的沙龍上展出了。這時的米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厭惡他目前的狀態,另一方面又不知自己今後的道路該怎麼走。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終於清醒了。1849年的一天,他到一個畫商家裡辦事,畫商不在,正巧另兩個陌生人也在等畫商,只聽他們指著牆上米勒的一幅布歇式的女人體說:「這就是米勒的畫,他只會畫這種低俗的畫。」米勒羞愧難當,他決定離開巴黎,到巴比松去,即使生活再艱苦,也要走自己的路。
米勒曾在給朋友的信中說過,他討厭「誇張、裝腔作勢和虛情假意」,他指責那些為了職責而忘記自己品格的人(即那種被社會扭曲和異化的人),因為他們已失去了他們的本性和真實性,而這些正是藝術家所必備的。因此他要求自己一定要真實地生活、真實地創作。我們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明確看到,他努力將自己所見真實地表現出來的意圖。無論是《簸谷者》、《扶鋤者》、《播種者》、《晚鐘》、《拾穗》等著名作品,還是《牧羊女》、《餵食》、《折枯枝的人》、《砍柴者》、《在休息的葡萄工人》等這些不太有名的作品,我們都能深深感受到真實的生活氣息和藝術家對生活觀察之深入。播種者和簸谷者之艱辛、扶鋤者和休息者之勞累、拾穗者和餵食者之貧窮,都以其深刻的真實性給觀眾以震撼,這與以往富麗堂皇的羅可可藝術,甚至與當時巴比松畫家那陽光明媚、美麗輕鬆的風景畫是多麼的不同。當來自官方和保守勢力的批評家對他大加指責時,米勒給予了堅決的反擊。他說:「我將堅強地站著,即使他們稱我是表現醜的畫家,是妨礙我們民族進步的東西,但我決不做把農民加以美化的蠢事。如果只能無力地表現我自己,我寧願不表現。」他又說:「表現大地的吶喊這不是我的發明,古已有之。我想諸位評論家們是有學識有教養的人,可我不能人云亦云,因為我生來只知道土地,我只能忠實描繪我對勞動時的觀察和感受。」米勒從生活中發現的是悲壯、內在、深沉的美,他使人們看到了生活中慘烈的一面。這其中既有同情又有控訴,從這一面說,他與杜米埃一樣都是批判現實主義的畫家。也正因此,米勒的畫使資產階級以及他們的評論家大為驚恐,他們把他看作是社會主義者,說他企圖騸起爆動,比庫爾貝更危險。他們從《播種者》中看到了起義者的步伐,從《拾穗》中看到了「在這三個拾穗者背後的地平線上,隱現出造反派的長矛和1793年的斷頭臺」。因此他們叫囂「要把這位無政府主義的畫家從畫壇上清除」。
在19世紀歐洲美術史上,作為農民畫家的米勒是無與倫比的。他塑造的大量感人的農民形象藝術地展示了當時法國農村的真實狀況,因此不少肯定者亦把他說成是革命者,是一個無產階級的藝術家。其實,米勒是個不問政治的人,他曾說過,「一個搞藝術的人幹預政治是不明智的」。所以當庫爾貝邀請他做巴黎公社委員時他拒絕了。他的作品只是由於它們的極度真實性而被不自覺地賦予了社會的意義。不過他的真實性與庫爾貝也是不同的,他藉助的是印象和氣氛,他在自然中尋找的是那些特徵性的東西,因此他反對用準確無誤地描摹自然和具體的細節來說話(這與勒南兄弟亦大有區別),因為這些細節會破壞他常說到的那種「思想」和感覺。他認為那些具有獨特造型的動作和特定的環境就足以表達他的思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看到他只畫一個人,或把人物變成環境一部分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從不像庫爾貝那樣使人物突現在畫的表面上,也不以強烈的肌理來造成直接的真實性,他將這一切都融入畫面之中,所以他在保持人物結實的造型的同時,又賦予畫面以詩意。在《拾穗》中,農民的貧窮與地主的豐收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種對比不是利用臉部的表情而是略去細節的人物動作與環境,他使人物具有了雕塑的力量,從而歌頌了勞動者質樸、勤勞的美德。而《播種者》則更確卻地只通過一個人的動作就把米勒的思想表達出來了。難怪有人通過他的畫看到了起義者的腳步。米勒作品的象徵意味是十分明顯的,因此象徵派畫家雷東也給他的畫以高度評價。但是米勒藝術的根本特性還在於它的質樸與真誠,它是藝術家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這種質樸與真誠也將是開創20世紀藝術的起點,我們將在十分崇拜米勒藝術的凡高那裡看到這一點。
蕭景墓石闢邪(石雕,南朝·梁)
在南京和丹陽一帶,已發現有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帝王貴族的陵墓石雕31處,其中29處的石雕保存較好。這些石雕,包括神道兩側的石柱、石獸和石碑等。石獸相對而立,頭上長雙角的稱「天祿」,長獨角的叫「麒麟」,均是傳說中的靈異瑞獸,只能用於帝王陵墓。王公貴族墓前的石獸無角,稱「闢邪」。這些象徵權勢的鎮守、護衛陵墓驅邪的石獸,形象在獅虎之間,更似以獅子為基礎的誇張變形,肩有羽翼,多作昂揚張口、挺胸邁步狀,形體碩大,粗壯厚重。其雄強威武的氣勢,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南朝時期雕刻的代表。
蕭景墓石闢邪,是上述石獸之一。其形態為挺胸昂首、張口吐舌,似正在發出震天吼聲。它是用整塊方形石雕刻而成,在平原之上碩大的體量具有很強的藝術輻射力,仿佛在控制著這一地域。從各種角度觀看,它都給人以氣勢宏大、雄渾穩定的感覺。藝術家為了突出給人這一感覺,在造型上強調前挺的胸脯,誇張胸部的圓弧線,縮短腹部,誇大後腿上部肌肉和臀部的圓弧線,加粗四肢,弱化關節,誇張巨爪和大口巨舌,強調壯實和碩大的體量感,突出兇猛有力,又能使四肢非常協調地支撐身軀。它頭部稍小且向後,既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昂首動態,體現靈巧性,又能造成金字塔般的穩定感。該闢邪厚重而不笨拙,穩定中又有動感,雄渾威猛,似內蘊無窮的力量。它頭頸不分,全身處處運用弧線、圓形,除肢腹之間鏤空外,全身無繁瑣細節,連尾部也緊貼臀部扎地,羽翼僅用線刻而成,加之變形加粗的四肢和誇大的巨爪與底座緊緊連在一起,都使其不易破損,所以歷經千餘年至今仍較完好,不能不說與其造型有關。石闢邪的單純、完整和矯健的外輪廓,富有很強的表現力,至今仍給人以難以忘懷的印象和美的感受。
奔馬(中國畫,1951年) 徐悲鴻
作者簡介請參照第14課相關內容。
這幅《奔馬》在表現方法上,將西洋畫中的解剖與中國傳統筆墨相結合,顯示出徐悲鴻以中西融合的方法改造傳統中國畫以使之具有面對現實的能力的思想。在主題上,他以昂首飛奔的駿馬來表達對民族前途的關懷和希望。徐悲鴻給這幅作品起名《山河百戰歸民主》,表達了他對新中國成立、人民從此當家做主的喜悅心情和對祖國未來的期望與情感寄託。
根扎南國(紙本彩墨,1998年) 吳冠中
吳冠中(1919— )江蘇宜興人。1942年畢業於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7年留學法國,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學習油畫。1950年回國後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等,並曾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等。吳冠中在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讀書期間受到他的老師林風眠和吳大羽的深刻影響,一生從事中西融合和油畫民族化的實踐,逐步形成了清新、明快,注重美術的本體語言——點、線、面、色相結合的韻律美和形式美的獨特風格,具有強烈的藝術個性和時代氣息。在《根扎南國》中,吳冠中以他特有的手法,以點、線、面、色的結合,塑造出南方特有的鬱鬱蔥蔥、繁茂似錦的大榕樹形象,給人以強烈的形式美享受。吳冠中還十分注意理論上的總結和著述,他對美術的形式美的論述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出版有《繪畫的形式美》和《風箏不斷線》等文集,以及各種個人畫集。1991年吳冠中獲法國國家文化部授予的文學藝術最高勳章。
太白行吟圖(中國畫,局部,紙本水墨,81.2釐米×30.4釐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梁楷(宋)
梁楷(生卒年不詳),是南宋著名的人物畫家。性情豪放,不拘禮法,自號「梁瘋子」。梁楷早期的人物畫細密工致,後變為簡練粗放、縱筆揮灑,寥寥數筆便能畫出人物的精神氣質,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後人稱他的這種畫風為「簡筆畫」,這是梁楷對我國古代人物畫的突出貢獻。現存的《太白行吟圖》描寫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豪放性格,全畫只用寥寥幾筆,即把那種桀驁不馴、才思橫溢的風度神韻,刻畫得活靈活現。這既得力於畫家對李白的性格特徵的正確把握,也和他熟練地掌握了中國畫的筆法密切相關。這是我國繪畫史上最早具有代表性的「減筆畫」之一,可謂之極品。
中國奧運中心壘球場設計方案
這是為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設計的一個壘球場場館方案。作為建築設計,既要從審美的角度實現其造型上的美觀,又要考慮其功能上的適應性,同時還要兼及其周圍的環境(其中包括色彩、造型和高低等方面)。從造型上看,該設計極為簡化,只在一面形成一個敞開的蓋頂,這種極少主義式的設計顯然是來自現代主義的設計觀,就像裡特維特的《紅藍椅》一樣;在功能上,該設計以三角形來適應壘球比賽的需要,在其周圍建起層級式的觀看臺,並在周圍建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在環境上,我們雖然無法看到周圍的情況,但從其視圖上就可以看出其高度、造型和明亮的蓋瓦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
紅藍椅(木質上色) 裡特維特(荷蘭)
《紅藍椅》是「風格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現代主義設計中裡程碑式的作品。它完全採用最基本的幾何元素或幾何形態構成,沒有任何隱晦或掩飾,色彩元素也僅限於紅、黃、藍三種原色,可以說,它完全是按照「風格派」創始人之一蒙德裡安的藝術理論創作出來的,只不過蒙德裡安的作品主要是平面的繪畫,而裡特維特的《紅藍椅》則是立體的。儘管我們所看到的是一把真實的椅子,但從功能上說,它卻並不具有實用性,因為人坐在上面並不舒服。它的重要性首先在於它是由標準化的幾何構件組成的,這就為此後現代設計產品的批量化生產提供了參照和依據,這一點是開創性的;其次,它的與眾不同的現代形式語言,使之終於擺脫了傳統家具設計的陰影,宣布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出現和獨立,由此成為現代形式主義設計的重要的裡程碑式的作品,對整個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篩谷的婦女(油畫,131釐米×167釐米,1854年,法國南特美術館藏) 庫爾貝(法國)
庫爾貝(1819—1877)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著名畫家。生於法國東部的小城奧爾南市一個葡萄園主的家裡,從小就直接接觸到農民的生活,並接受他祖父給他灌輸的革命的思想。家庭的寵愛和較好的生活境遇使他自小就養成了自信和敢說敢為、我行我素的性格,他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了信心。庫爾貝基本上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要說老師,對他來說就是先輩大師的作品和自然。他從先輩大師那裡吸取創作靈感和技巧,而從生活和自然中尋找思想,他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技巧服從思想,思想加強了技巧。這就是庫爾貝藝術的主題:使藝術擔負起社會的責任。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庫爾貝積極參加社會的鬥爭實踐。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後,庫爾貝積極支持這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權,並擔任了公社革命委員會委員、造型藝術委員會主席、公社第六區顧問、公社駐美術學院代表和教育委員會委員,他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改造舊制度和建立新的美術趣味的工作。這一切行為使資產階級惱羞成怒。公社失敗後,便以「殺人、煽風點火和招兵買馬、篡奪公職併合夥毀壞古蹟」的莫須有罪名將他逮捕並處以323091法郎68生丁的罰款,將他所有的作品及財產沒收。1877年12月31日庫爾貝客死瑞士。
1855年,庫爾貝為反對官方美術的虛偽並表明自己的藝術態度,在巴黎世界博覽會對面自建了一個小棚子,舉辦了以「現實主義:庫爾貝,他40件作品的展覽」為題的個人展覽,並發表了《現實主義宣言》,提出「繪畫實際上就是具體的藝術,它不是別的,就是對現實的即存事物的描繪」的觀點。他企圖把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按照它們原來的樣子描摹下來。在這次展覽上,庫爾貝展出了他的許多重要作品,其中就包括《篩谷的婦女》,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企圖客觀地表現視覺真實的願望。當有人要他畫宗教畫中的天使時,他一口回絕,說他無法畫出一個他從未見過的長翅膀的人。因為庫爾貝的目標是明確的,那就是像他宣言所說的,「我的心願全然不是要達到為藝術而藝術那個無益的目標,……要按照我的所見來表達我們時代的風格、思想、面貌,不僅做一名畫家,還要做一個人,總之,要創造活生生的藝術這才是我的目標」。正因此,庫爾貝在《篩谷的婦女》中真實生動地描繪了一個他所常見到的農村婦女勞動的景象,表現了勞動者特有的健康的美。
舞蹈(油畫,260釐米×389.9釐米,1910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馬蒂斯(法國)
亨利·馬蒂斯(1869—1954)出生於法國北部的勒·卡圖鎮,年輕時曾從事法律工作。有一次生病住院,閒來無事讀了一本繪畫方面的書,使他對美術產生了興趣,遂立志終身從事美術,這年他21歲。1891年馬蒂斯考入巴黎朱理安學院,1895年成為當時著名象徵主義畫家摩羅的學生。
馬蒂斯的藝術主要植根於後印象派,不過經過幾個複雜的演變之後,馬蒂斯徹底脫離了後印象派,但他更加強了色彩的表現力。從1904年開始,馬蒂斯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以強烈的原色對比和粗獷的線條去體現他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傳統繪畫的透視和明暗手段被他棄置一邊,只是在構圖上還顯示出有秩序的現實境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蒂斯又開始了對日本繪畫和非洲藝術、阿拉伯圖案的借鑑,這使他的藝術日益個人化。馬蒂斯不僅把東方的技法(毛筆畫)發展到他的創作中來,還利用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元素來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舞蹈》創作於1909—1910年。馬蒂斯在創作時,把模特兒帶到地中海岸邊,他認為這件作品跟地中海給他的喜悅情緒緊密相連,畫中背景的藍色,寓意著仲夏八月南方蔚藍的天空,一大片綠色讓人想起翠的綠地,人物的硃砂色則象徵著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體。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所控制,他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扭動著身軀,四肢瘋狂地舞動著。據說,馬蒂斯的這個主題可以追溯到希臘的瓶畫和民間舞蹈。
(二) 名詞解釋
審美教育
亦稱美育或美感教育,是一種通過美的教育而使人性發展和完善的活動。審美教育的基本內容是:通過具體的審美活動而逐步培養人的正確的美醜觀、善惡觀、是非觀、愛憎觀,從而淨化人的心靈;逐步培養和提高人鑑賞和創造美的能力,使人的潛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審美教育的特點是寓教於樂,在沒有任何強制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最終達到人性的逐步發展和完善。審美教育不應僅僅局限於自然和藝術領域,還應包括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培養人和現實的審美關係。在西方,柏拉圖(Platon,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亞里斯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開始注意倡導審美教育;在近代,對審美教育給予極大關注的是德國美學家席勒(J.C.F.Schiller,1759—1805),他認為要把人性從自私和腐化中拯救出來,使人的感性衝動和形式衝動(又稱理性衝動)協調一致,使不合理的社會變成合理的社會,惟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審美教育。馬克思主義認為,審美教育並非獲得人性解放的最終條件,而是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自身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審美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審美鑑賞力
更多精彩:點擊連結查閱
【人教版】美術上冊1-9年級:教案+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1-9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教案(高
【嶺南版】美術1-9年級上冊微課+教案
【嶺南版】美術1-6年級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蘇教版】美術1-6年級上冊微課+教案
【浙美版】1-6年級美術上冊教案
【贛美版】美術1-6年級上冊教案
【湘美版】1-6年級美術上冊教案+課本
【桂美版】美術一年級下冊課本(高清圖片)
【桂美版】美術二年級下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桂美版】美術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桂美版】美術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桂美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全冊電子課本
【湘美版】七年級美術上冊(1-2課)教案
【桂美版】美術五年級下冊課本+教師教學參考用書(高清圖片)
【人美版】高中美術鑑賞教案
【人教版】高中全一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說課稿】:高一美術人美版第一課《培養審美的眼睛》說課稿
人美版課本+教案
課本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小學三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小學四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小學六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初中一年級上冊課本教材(高清圖片)附:全冊教案
【人美版】初中二年級(八年級)上冊美術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人美版】初中三年級(九年級)上冊美術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教案
【人美版】美術一年級上冊教案(教學計劃)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上冊教案(教學設計)
【人美版】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教學計劃)
【人美版】美術五年級上冊教案(教學設計)
人美版七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人美版美術八年級上冊教案(及時收藏)
人美版美術九年級上冊教案(及時收藏)
湘美版課本+教案
課本
湘美版一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湘美版二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湘美版三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湘美版四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湘美版五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湘美版六年級美術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
教案
湘美版美術一年級上冊教案(教學設計)
湘美版美術二年級上冊教案(教學設計)
【湘美版】美術三年級上冊教案(教學設計)
【贛美版2-3年級】【湘美版4年級】美術上冊教案合輯(教學設計)
【浙美版1-3年級】【湘美版5年級】美術上冊教案合輯(教學設計)
【贛美版5、6年級】【湘教版6年級】美術上冊教案
【浙美版】美術六年級上冊教案
人教版課本+教案
人教版美術上冊1-9年級:教案+課本(高清圖片)
人教版(1-9)年級美術下冊教案(含高清電子課本)
【視頻教學】很欲的人體素描畫!
不一樣的當代藝術經典作品
一幅素描賣出天價——5700萬.誰的作品?
陳丹青:每次看到中國式素描,我就想死!
這才是真正大師的速寫
風景畫視頻教學
【優秀透視教學視頻】一看就懂,一畫就會
【每日一畫 視頻教學】一點透視畫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