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已發生20起債券違約事件 涉及中安消等不少上市公司

2020-12-20 證券之星

2018年,債券市場又一次迎來了「多事之『春』」。

5月22日,「12川煤炭MTN1」的發行人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煤集團」稱,因公司現金流緊張,將延期支付該票據2970萬元。而這已是今年以來第20起違約事件。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尚不足5個月的時間內,已經發生20起債券違約事件,涉及發行主體11家,合計債券餘額為176.04億元。除此前春和集團、大連工具機、丹東港、億陽集團等「熟悉的面孔」外,新增違約主體5家,分別為上海華信、富貴鳥、凱迪生態、神霧環保、中安消。

「12川煤炭MTN1」延期付息

在「12川煤炭MTN1」逾期一年之後,川煤集團一紙延期付息的聲明再次令投資人心情沉至谷底。

5月22日,「12川煤炭MTN1」的發行人川煤集團發布《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延期支付利息的公告》稱,因公司現金流緊張,將延期支付該票據2017年5月16日至2018年5月15日期間的利息,金額為2970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 自2014年起,川煤集團多次以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方式進行融資,涉及產品10單。2016年6月份,川煤集團發行的「15川煤炭CP001」首次發生實質性違約。彼時川煤集團稱,「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煤價大幅下跌、新發行債券困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資金鍊緊張」,未能籌集足額償付資金。此後,川煤集團旗下「13川煤炭PPN001」、「12川煤炭MTN1」、「14川煤炭PPN001」等債券陸續發生違約事件。此外,川煤集團此前發行的「15川煤炭PPN002」和「10川煤債」分別將於2018年9月份、10月份到期,為市場後續「爆雷」埋下隱患。

根據數據,在債券違約集中爆發之前,川煤集團曾多方籌措資金。2016年7月份,其已全額劃付「15川煤炭CP001」的本息及違約金,對於其他違約債券雖未能兌付本金,但仍在定期兌付利息。然而,此次「12川煤炭MTN1」利息延期讓業內對川煤集團的履約能力及現金流情況再次產生懷疑。

據上海清算所公告信息顯示,4月底,川煤集團對「12川煤炭MTN1」違約後續進展情況進行說明。川煤集團稱,在煤炭市場理性回暖的大環境下,雖然公司經營現狀有所好轉,但受前期宏觀經濟下行和煤炭行業長期不景氣影響,資金仍然十分緊張。截至2018年3月末,川煤集團資產負債率為91.78%,3月份實現營業收入36.16億元,實現淨利潤0.34億元。川煤集團表示,公司一直在爭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努力籌措資金,盡力兌付本息。

再融資壓力增大

事實上,對於川煤集團的再次「爽約」,業內早有預料。而在「違約潮」襲來之際,單只債券的付息違約已成了司空見慣。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尚不足5個月的時間內,市場上已傳出20起債券違約事件,合計債券餘額為176.04億元;涉及發行主體11家,除此前春和集團、大連工具機、丹東港、億陽集團等「熟悉的面孔」外,新增違約主體5家,分別為上海華信、富貴鳥、凱迪生態、神霧環保、中安消。

從此輪債券違約的情況來看,一方面是新增違約主體的數量明顯上漲,且有逐步向上市公司蔓延之勢。另外,違約債券發行時債項評級大多不高,多以「AA」級為主;而在主體評級方面,除上海華信曾獲「AAA」評級外,其餘公司仍以「AA」和「AA+」評級為主。而從違約時間上來看,二季度以來債券違約速度明顯加快,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裡,已有9起違約事件發生。

海通證券姜超研究團隊表示,本輪違約潮的主要驅動因素為再融資壓力的增大。在非標方面,資管新規已經實施,非標融資萎縮是大勢所趨;債券方面,資金表外轉表內、資管產品淨值型轉型均伴隨著對信用風險容忍度的下降,淨融資很難大幅上升,表內貸款亦受資本金、行業政策、風險偏好等制約,除非有進一步政策支持,短期內或難以彌補再融資缺口。

事實上,今年二季度以來,債券違約風險事件的增加與大量債券集中到期、企業借新還舊難以實現的因素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債券總償還量為26.74萬億元,除12月份外,單月到期償還規模均超過1萬億元。而就單月數據來看,6月份到期償還量居首,為3.25萬億元;其次是3月份,為3萬億元,4月份、5月份規模均在2.7萬億元左右。可以說,今年上半年債券到期償付規模進入高峰期,而大量債券集中到期的情況在本季度內仍將持續。

今年5月份,北京證監局提醒稱,「2018年,在去槓桿、去產能和去泡沫的政策導向以及貨幣政策轉為中性的環境下,我們提醒各發行人對於即將到期或面臨回售的債券,提前做好資金籌措安排;各受託管理人切實發揮受託管理職責,預研、預判債券違約風險,並將重大事項及時報告證監局及交易所。」

主承銷商「壓力山大」

「『雷』路漫漫,兌付無期」,北京某債券投資人如是說。

在債券違約發生之後,個人投資者的情緒變動往往比機構投資者更為激進。而對於部分債券發行人存在資不抵債或涉嫌欺詐發行等情況,投資人對其已喪失信心,將矛頭直指承銷商、受託管理人、評級機構等,上演了一起起令人心酸而無奈的鬧劇。

而從今年以來的違約債券來看,主承銷商共涉及8家大型銀行、10家券商,加之此前大量的債券違約尚未處理完畢,為此焦頭爛額的機構不在少數。

「發的債沒還上,我們比投資者還要焦心,這意味著整個團隊接下來的工作重心都會轉移到後續處理上,而處理時間動輒超過1年,期間將承受極大的壓力。」北京某券商固收部門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光是來自項目本身的壓力,人員流失、安撫投資者、接受監管部門調查等,都將是承銷團隊需要直面的困難。

近日,北京市證監局通報兩起債券欺詐發行案例,其中「中恆通公司欺詐發行案」系全國首起主承銷商因參與財務造假被判刑的判例。北京證監局在通報中明確表示,發行人和債券業務承銷商、受託管理人應嚴守法律底線,尊重經濟規律,敬畏市場規則,切勿只顧眼前利益、飲鴆止渴。而在「廈門聖達威欺詐發行案」中,北京證監局指出,承銷商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是否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是該案關注點之一,甚至存在因此而被追究民事連帶賠償責任的可能。

實上,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券商可算是寥寥無幾,但因債券違約而被監管部門開出警示函的證券公司卻為數不少。此前,東海證券即因丹東港債券違約而遭遇遼寧證監局的警示函,而華泰聯合、大通證券、中山證券3家券商也因億陽集團債券承銷中存在問題而被黑龍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如果承銷商在發行中並未存在配合財務造假、隱瞞真實情況等行為,也就是說達到了『勤勉盡責』的標準,那麼債券違約本身並不會由承銷商承擔責任,畢竟是『賣者盡責,買者自負』。不過,早期債券放量發行,部分中小券商在業務中存在瑕疵的情況也是有的。」上述固收人士表示。

據悉,今後券商債券承銷業務分類管理評價體系有望由「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債券承銷業務能力以及債券承銷業務質量」三大類評價指標構成,對債券承銷的監管也將逐步趨嚴。但對於存續風險債券以及後續處理,部分券商仍需渡過為期不短的「陣痛期」。

相關焦點

  • 2019年債券違約事件全梳理
    本文作者  張旭 / 危瑋肖  摘要  2019年截至目前(12月20日)銀行間和交易所共有153隻債券發生違約,涉及的債券本金規模達1185.64億元,其中有39家發行人首次在債券市場發生違約。  1、2019年違約事件全梳理  2019年截至目前(12月20日,下同)銀行間和交易所共有153隻債券發生違約,涉及的債券本金規模達1185.64億元,其中有39家發行人首次在債券市場發生違約。這些發行人的特徵可以用以下三句話來概括:行業較分散,民企未改善,城投低風險。
  • 【光大固收】2019年債券違約事件全梳理
    本文作者  張旭 / 危瑋肖  摘要  2019年截至目前(12月20日)銀行間和交易所共有153隻債券發生違約,涉及的債券本金規模達1185.64億元,其中有39家發行人首次在債券市場發生違約。  1、2019年違約事件全梳理  2019年截至目前(12月20日,下同)銀行間和交易所共有153隻債券發生違約,涉及的債券本金規模達1185.64億元,其中有39家發行人首次在債券市場發生違約。這些發行人的特徵可以用以下三句話來概括:行業較分散,民企未改善,城投低風險。
  • 中國違約債券的回收率問題探究
    關鍵詞  違約債券  回收率  回收時長  處置方式  隨  著債券市場違約進入常態化階段,對違約債券回收率問題進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從公司債券定價和評級角度來看,債券違約率和回收率是很重要的參數。而一旦違約事件發生,回收率又成為投資者非常關注的問題。
  • 【光大固收】違約的債今安好?
    此處使用的違約債券樣本為截至2018年7月13日的數據,此外回收率計算假設條件有:若單個主體僅一隻債發生違約,回收率等於該只違約債券的償付情況;若主體發生多隻債券違約,回收率為該主體所有違約債券償付金額與違約總額的比值;發行人在發生違約後一年內未對債券進行兌付的,回收率視為0;違約發生後1年內未足額償付,該主體發行的存續債券視為違約,且回收率視為0。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海通證券出手了!
    (原標題: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海通證券出手了!)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繼續發酵。日前海通證券宣布就銀行間協會自律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問責,債券融資部、固收部等相關責任人受罰。
  • 新光集團回應兩隻債券發生違約:有信心度過危機
    一般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10億元)發生違約,涉及金額本息總計約30億元,成為今年以來又一個遭遇流動性困境的老牌浙商知名企業。證券時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新光集團新聞發言人徐軍,了解有關違約事件具體情況。徐軍表示,首先向全體債權持有人表達深切歉意。
  • 中信建投:防微慮遠——債券違約處置之路
    從目前已發生的債券實質違約來看:違約始於私募,蔓延且提速於公募領域;債券違約以民營企業為主,但央企及地方國企均已失守,且有提速;違約債券涉及行業佔104個申萬二級行業的22%,波及面進一步擴大,違約由上遊向中遊挺進,從強周期向非周期侵潤;違約企業東部最多,能源省份國企違約突出;隨著經濟下滑,今年以來信用違約事件較往年加速。違約處置以展期為主,破產重整目前非主流。
  • 遭遇流動性困境,兩隻債券發生違約—新光集團:有信心趟過危機!
    來源:IT新聞網9月25日下午三點,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135319.SH 一般公司債,發行規模20億元)、「17新光控股CP001」(041775004.IB 一般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10億元)發生違約,涉及金額本息總計約
  • 中誠信國際:西王集團違約案例分析及啟示
    來源:金融界債券作者:中誠信國際評級與債券部 翟帥2020年3月31日,西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西王集團」或「公司」)與債券持有人就債務和解方案正式達成協議,這是國內首例依託司法和解程序集中化解違約債券風險的案例,也是國內債券市場上涉及違約規模最大的債務重組方案。
  • [公告]盾安環境: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
    ,是否有嚴重違約現象 最近三年及一期,發行人與主要客戶發生業務往來時,未曾有嚴重違約。公司選擇不上調票面利率,即本期債券存續期後2年(2015年7月27日至2017年7月26日)的票面年利率仍為5.70%,並在債券存續期內後2年固定不變。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的數據,該債券未出現回售情形。該債券已於2017年7月27日完成兌息兌付。
  • 丹東港一周內又一隻債券面臨違約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維妙)幾天前一隻5億元本金的債券違約還未平息,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東港」)又陷入另一隻債券的兌付危機中。
  • 商業銀行債券投資與風控、債券違約處置要點分析
    此外,發行時無主體評級的非公開債券違約主體佔比達26%,佔比排名第二位。AAA級別主體信用風險相對較低,2014年以來,僅中民投以及上海華信發生違約事項。 2014-2016年間,無主體評級的私募債券違約主體佔比更高,2017年以來,擁有公開評級的AA主體成為違約「熱門」。
  • 關於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規則》的通知
    上市規則》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各公司債券發行人:為對公司債券實行分類管理,促進公司債券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本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規則》進行了修訂,現予發布,從發布之日起實施。
  • 「踩雷」瑞幸後「踩雷」永煤債 海通證券今年參與主承銷債券違約24次
    雖然境外業務已經撐起了海通證券的四分之一總收入,但激進擴張的背後也暴露出了問題,參與承銷瑞幸咖啡的IPO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12月17日上午,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已與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
  • 良卓資產20億基金違約後續:上市公司提起訴訟
    近日,上海洗霸發布公告顯示,因公司認購的「良卓資產銀通2號票據投資私募基金」(以下簡稱「良卓2號票據」)發生重大違約事件已向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訴狀及相關材料,並已取得案件受理通知書。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今年3月份,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卓資產」)旗下8隻私募基金違約,涉及資金20億元人民幣,投資機構包括上海洗霸等4家上市公司。目前兌付情況仍未有實質性進展,據悉,上述違約產品中就包含良卓2號票據。
  • 合同尚未滿月,質押方就已麻煩纏身,這家券商踩雷*ST中安,看追債局...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追債歷程後,萬和證券因資管計劃踩雷*ST中安,起訴融入方中恆匯志的6.1億元股票質押違約案終於勝訴。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則判決書。2016年年底,*ST中安第一大股東中恆匯志質押4049.8萬股「中安消」股票,從萬和證券融資6.1億元。
  • 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交叉違約!17冀中01盤中閃崩45%,誰...
    11月10日,永煤發布公告稱,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下稱「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按照募集說明書約定,有10個工作日的寬限期,在該期限內償還債務可免於交叉違約。也就是說,如果無法在11月24日之前兌付本金或展期,永煤及豫能化債券將觸發交叉違約。
  • 「原創」新光集團債券連續違約無法還款 百億尚未兌付債券窟窿難填
    根據wind數據,目前新光集團已違約債券金額逾30億元,存續債券規模仍高達117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規模達77.52億元。該公司此前還公告稱,截至10月14日,公司涉及3起重大訴訟,標的額約6.7億元。截至年中,公司受限資產近260億元,佔公司淨資產的75%以上。
  • 2分鐘讀財報|主承銷債券違約24次 海通證券回應被自律調查_個股...
    2分鐘讀財報|主承銷債券違約24次 海通證券回應被自律調查
  • 永煤控股向清算所申請分配兩隻違約債券一半本金,剩餘展期
    而其已於12月1日收到兩隻債券的利息並完成付息工作。公開資料顯示,「20永煤SCP004」發行於2月24日,發行期限為270天,票面利率為4.35%,發行總額10億元,本息合計10.32億元。「20永煤SCP007」發行於4月27日,發行期限為210天,票面利率為4.38%,發行總額10億元,本息合計10.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