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舌尖上的美食「艾粑粑」

2020-12-18 荷花微生活
圖文|荷花

粑粑,是一種記憶裡的味道,也是一種難忘的味道。(上慄方言叫粑粑幾,江西萍鄉叫米古幾。)

最早出現,人們是用來它解決腹中之飢。

以前,根本不像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還有米粉、精麵粉,各種配料放。以前都是用米糠做粑粑幾,後來用麥子做粑粑幾,高梁做粑粑幾……

爺爺奶奶經常跟我們講以前的生活,真的很苦,就算有糠粑粑幾吃,也算是好的。

我法想像到,在那樣一個貧窮的年代,他們是怎麼生活過來的?但就是這樣的生活,讓他們活得更堅強。每一個老人,他們更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更懂得感恩。

這讓我感慨「窮未必是悲,富未必是喜」因為好的生活,會讓一個人散漫成性,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任何打擊。而貧困的生活磨練了一個人的心志,不會被輕易打倒,更急流勇進!因為知道要想改變生活,就必須要靠自己努力!

爺爺,曾經到過地主家當過僕人,他們還經過戰爭的年代……對於他們那個時代,有米糠粑粑吃,不挨餓就已很慶幸。現在很多事已經過去了!爺爺奶奶也已經不在了!但很多事,還是留在我的記憶。

粑粑幾,也成了一種念想之物。只要有時間,就會到田野去掐點艾葉,然後打點粘米和糯米粉做粑粑幾。

清明,人們喜歡採艾做艾粑粑祭祖,用來寄哀思。

艾,分多個品種,有大葉艾、艾草等。它們外觀稍有些不同,大葉艾可以食用,但不太香。而另一種是艾草,只能做為藥效而用,針炙、驅蚊、煮成藥水洗澡。

所以採艾時,需先分辨,觀其葉,聞其味。因為看著相同,其實不同。

做艾粑粑的艾葉,葉細小更嫩些。雖然有一點苦味,但清火利咽,食用有養生功效。只要經過處理一下,做出的艾葉粑粑極其美味,不僅可當飽,還可以作為零食。

那就是先用開水焯一下,再用冷水衝。記得燒熱水的時候先放一點食用鹼,等水開,再把艾葉放進去,這樣焯出的艾葉顏色才會保持翠綠。

和粉時,再放熱開水和泡好的鹼水一起揉,揉熟,這樣做出的粑粑才好看又好吃。

切記:蒸粑粑的時候,也有講究!

一、那就是首先要熱鍋,等上蒸汽的時候,再把艾粑粑放進去。

二、蒸二十分鐘左右就可,

三、艾粑粑出鍋時,趕緊把蓋子揭開,讓吹去熱氣,以免艾粑粑悶在鍋裡顏色會變黃。

不知道你學會了嗎?

小提示!一般春天做艾粑粑的人多,因為春天的艾葉剛發芽,葉更嫩綠,稍微用開水焯一下既可。其實冬天的艾葉也可吃,有祛溼的功效。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七(組圖)
    《舌尖上的中國2》第七集《三餐》走訪了中國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並從他們的一日三餐中發掘出了煎餅果子、面窩、三鮮豆皮、蒿子粑粑、熱乾麵、生煎包、麻辣雞等諸多美食,那麼這些美食如何用英語表達呢?
  • 舌尖上的昆明 舌頭和心靈的雙豐收|石林|鬥南花市|滇池|美食_網易...
    【美食篇】舌尖上的昆明 舌頭和心靈的雙豐收
  • 潮汕最好吃的6種美食,做法簡單又可口,可謂是舌尖上的美食
    潮汕最好吃的6種美食,做法簡單又可口,可謂是舌尖上的美食。首先,落湯錢,落湯錢也叫"膠羅錢"、"軟果",是用糯米做的。因其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健胃的作用。糯米吃起來又甜又粘又滑。它經常被用來做風味小吃。它既藥用又好吃。所以潮汕人特別喜歡吃糯米。第二道佳餚叫無米粿。
  •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 網民網購解決美食鄉愁
    最近,一出形式老土而且內容也無新意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作為一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的好壞筆者身為門外漢不敢妄自評論,但是對於題材並不新穎、拍攝手法也沒有什麼3D或者4D的點綴的情況下,《舌尖上的中國》獲得如此火爆的反映,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定位在了「吃」這個對於每個人,特別是每個中國人來說,如此重要而且永恆的話題上。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
  • 食在安徽,帶你領略舌尖上的六安6大美食小吃,個個都是經典
    作為地地道道的吃貨,不得不說安徽的美食了,安徽不僅是一個很美的城市,同時它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你垂涎三尺,欲罷不能!今天小編帶你領略一下安徽六安這座城市中的美食小吃,個個都是經典,若是有機會來到六安,記得一定要嘗嘗呀,保準讓你愛不釋口。
  • 《舌尖上的中國2》將於下月底播出 盤點荊州著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2》將於下月底播出 盤點荊州著名小吃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社會 正文 來源:荊州新聞網綜合 時間:2014-01-17 11:55   由央視紀錄頻道主辦的「最愛舌尖·飛虹珠江」——《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主創見面會,昨天在廣州舉行,現場首次播放了片花和劇情故事短片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美食英文說法(一)
    《舌尖上的中國II》是否再次勾起你對美食的嚮往?邊看節目邊學習中外美食英文詞彙吧!戳去背《中國傳統節日美食》詞彙和《國外節日美食》詞彙  "A Bite of China II" includes eight episodes covering the stories of more than 150 people and over 300 types of food.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一共8集,涵蓋了150多個人的故事和300多種食物。
  • 品味舌尖上的中國 學習美食英文名稱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記錄中國美食的紀錄片,片中提及的美食來自中國大江南北,都是各地人們喜愛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分為七個篇章來進行記錄,分別是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每個篇章中都有符合篇章主題的美食介紹,你想不想知道這些美食的英文名稱,加深對美食的了解?
  • 舌尖上的美食糖油粑粑詳細教程,好吃又營養,簡單易做看完就會
    香甜誘人的糖油粑粑,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應該很多人都會做,但還是拍了這個視頻,想著萬一有朋友不會呢?總覺得,錯過了這道簡單又好吃的傳統美食十分可惜,希望每個人都能品嘗到它。長沙街頭賣的糖油粑粑小吃是用油炸的,比本期教程步驟要少一點:將紅糖放進油中融化,然後放入糯米糰炸制。嗯,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特別考驗火候,一不小心糖就糊了……別問我為什麼知道……這樣做出來的糖油粑粑外酥裡軟玲瓏可口,但是要做好有難度,而且粘牙。另外因為是油炸出來的,所以熱量比較高。
  • 《舌尖上的中國2》杭州千島湖美食上榜
    「我生活在千島湖,昨天我上了央視,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亮了相,其實我是千島湖中最具特色的湖鮮,品味我的味道被稱為『千島之吻』。」昨日,一條「有圖有真相」的微信被不停轉發,著實刺激了不少人的味蕾。
  • 南充舌尖上的美食
    南充舌尖上的美食   大美南充,群英薈萃  9月27日上午  第九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  暨百名社長總編南充行全媒體採風活動開幕  一波各具特色的舌尖美食  從哪裡說起呢?   澆上香濃的大骨湯  舀上一大勺臊子  (或牛肉、或肥腸、或雞雜)  放上蔥、香菜    一碗滾燙香醇的南充米粉  就呈現在了食客面前
  • 昆明美食「私享」地圖 舌尖上的昆明範兒
    雲南26個民族飲食文化在此既相互影響,又保持各自傳統,甚至國內外特色美食也佔據城市的一席之地。 今天,就讓我們梳理一下昆明那些包羅萬象的美食街,看看它們是如何觸動人們的味蕾,用食物徵服人心。現在起,奔跑吧舌尖!
  • 跟著舌尖上的中國品美食,秒變美食品鑑家!
    「美食是離不開美器的,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舌尖』走過了三季,需要提升和改變,所以選擇了和以往不同的角度,不單單去講述美食,也去講一些傳統。」2月19日晚8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CCTV亮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舌尖3」分集導演黃鶴,此刻的他還在機房裡忙碌。
  • 《舌尖上的中國3》春節開播,那些饞人的美食,哪個是你的家鄉味
    前幾天的一篇內容是精緻的「日式和果子」的圖集,就有朋友留言說,能不能說說我們華夏的精緻美食?巧了,這不就來了嗎,萬眾矚目的《舌尖上的中國3》官方發話了,春節期間就要播出了,邊看著祖國各地的美食,邊品嘗著團圓飯,越吃越美,快來先睹為快吧!
  • 「箱」約永州 「包」容天下丨美食街吸引各地遊客體驗「舌尖上的...
    紅網時刻永州12月5日訊(通訊員 劉振宇 歐陽世)說到永州美食你會想到什麼呢?永州血鴨、東安雞、瑤山臘肉、還是撩糖粑粑、藍山油茶……?在藍山國際皮具箱包博覽會主會場旁的永州特色美食一條街,近百種永州特色美食集聚於此,吸引不少遊客及客商前來體驗舌尖上的美味。
  • 清明吃艾粑粑你做了嗎?這樣多一步去掉艾葉苦澀味,全家都喜歡
    春季是地裡野菜很嫩的時候,清明吃艾粑粑也是南方一些地方的習俗,艾粑粑外表是深綠色的、裡面的餡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餈粑,也有放碎菜葉做成鹹的。清明艾草也發出了嫩芽,它的品種有很多,基本都是可以用來做艾草粑粑的,艾葉芳香溫散,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溼殺蟲的功效;艾葉還具有很強的止血、溫養經絡、祛寒、止痛、殺蟲等等的效果。用艾葉和自己做的餡蒸上一鍋,很好吃哦,我家孩子兩口一個,連吃三個,直說好吃,明天再做。其實做法很簡單,一學就會。。只要多一步做出的艾粑粑就會很好吃,全家人都喜歡,你也試試吧。
  •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早味」的泉州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了,在第二集的後半段部分出現了石花膏,四果湯,面線糊等泉州大街小巷都可吃到的三樣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記憶中家鄉的味道。除了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外,還有許多「古早味」的泉州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花生仁湯,這道在泉州的宴席中幾乎是頭牌,無論什麼宴席中幾乎都是第一道被端上來的菜。花生仁湯中的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 舌尖上的美食,這幾道特色食物成長沙代名詞,你吃過嗎
    導語:舌尖上的美食,這幾道特色食物成長沙代名詞,你吃過嗎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湘菜與川菜其實吃起來差不多,唯一的特點就是辣,其實作為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來說,湘菜與川菜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湘菜的話主要是偏辣一些,麻味輔;而川菜主要側重於麻。
  • 美食與建築的完美融合《舌尖上的中國》手遊特色餐廳曝光
    《舌尖上的中國》正版美食手遊的首次測試,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看著遊戲內多種菜品的原畫曝光,想必已經吊足了廣大小吃貨的胃口。今天,《舌尖上的中國》手遊將會曝光一批遊戲內兼具「色、香、味」的餐廳建築原畫。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以美食為名的手遊中,這些建築會以什麼姿態展示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