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還忙碌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早上9時許,我院門診樓外上演了驚險一幕:一位產婦在醫院門口突然分娩一名女嬰,在產科、客服中心、門急診多位醫護人員的通力合作救護下,產婦、寶寶母女平安。
寶寶太著急,剛到醫院門口就出生
當天上午,一輛紅色的轎車一個急剎車,停在了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綜合大樓門前,車門打開,車上一名男子跑向醫院大廳,連聲呼喊「醫生快幫幫忙,孩子剛剛在車上生出來了」!
多部門協助,緊急實施救護
聽到呼喊,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立即跑出來。了解情況後,一邊致電產科,請求實施現場救助!一邊組織在服務臺和門急診值班護士們,迅速拿來了被褥、消毒藥品、擔架床等,做好充分準備,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產二科主任史春、產科門診主任韓鳳賢、助產士邱小翠接到通知後立即帶著無菌接生包,趕到了現場。
全程不到5分鐘,海口市婦幼保健院應急救護團隊,就已全部到位。
經驗豐富的史春主任,首先組織大家在車門旁用棉被拉起屏風,這樣打開車門時,既能為產婦和寶寶擋風,也能保護了產婦的個人隱私。
「我打開車後門一看,寶寶已經出來了,胎盤也已娩出,車後座到處都是羊水和血,寶寶就躺在血水中,哇哇大哭」。參與救護的產科助產士邱小翠回憶起到時的情景,不禁心有餘悸。因匆忙到場還沒來得及穿好防護服的邱小翠,來不及多想,趕緊抱起孩子,把孩子包在被子裡,而自己的衣服上已經沾了血漬。「當時的情況太緊急,加之天氣較冷,寶寶在血水中容易體溫下降引發併發症,根本沒想太多,只想儘快給寶寶保暖」。邱小翠事後如是說道。
為避免新生兒吸入羊水,造成嗆咳窒息,史春主任給孩子進行了簡單的呼吸道清理,在確認產婦體溫正常後,迅速組織人員將產婦抬上擔架車,轉入產房進行後期處理。
疫情期間,虛弱的產婦安全防護非常重要。當看到產婦沒有帶口罩,細心的客服部的護士們立即找來口罩,幫其帶上,第一時間給予安全防護。
經妥善救治,母女平安
進入產房後,我們第一時間為寶寶進行了保暖,和消毒斷臍,給產婦進行宮探取出胎膜組織和血塊,檢查宮頸裂傷等。經妥善救護,產婦產後常規查體無特殊,寶寶哭聲洪亮,膚色紅潤,呼吸平順,阿氏評分10分(滿分)
這個讓所有人都感到驚險的突發分娩,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團隊憑藉臨危不亂的指揮,嫻熟的醫技,讓整個救治過程雜而不亂,有條不紊,讓這個「著急」的「鼠」寶寶安全地降臨人間。
因為充分信賴,所以要從萬寧趕來這裡生寶寶
據悉,這名產婦姓黃,是專程從萬寧趕赴我院分娩的,這是她的第二胎。黃女士的第一胎也是在我院分娩的,在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的第一次分娩經歷,使黃女士對我院產科醫護人員精湛的技術、周到的服務產生深深信賴,因此她和丈夫都決定第二胎也在我院分娩。
據了解,當天早上,黃女士有了臨產反應。於是她立即叫上丈夫,一大早從萬寧市開車專程來到我院,不料剛到醫院門口,小寶寶就急不可待的在車上出生了。
初產婦和經產婦分娩過程大不同,二胎媽媽不要太大意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產二科主任史春表示,初產婦和經產婦(指非首次生產的產婦)分娩過程大不同。她特別提醒懷二胎的家庭,一定要悉心觀察,一旦出現臨產徵兆要第一時間住院,防止出現意外。」史春主任提醒,有經驗的醫生都會根據產婦的產檢情況,提前告知臨產的徵兆,讓產婦做好準備。所以,孕媽媽們在妊娠晚期一定不要忽視產前檢查。
春節假期,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共安全接產212名「鼠」寶寶
春節長假,在這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在婦幼保健這個特殊行業,孕產婦和新生寶寶的安全無不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廣大幹部職工牢記醫者初心,勇擔醫者使命,黨員幹部帶頭,自上而下,主動放棄了春節與親人團聚的機會,一線醫護人員全部在崗在位,為鼠年新生寶寶的到來保駕護航。據統計,從年三十到初九,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共接產了212名「鼠」寶寶,全部母嬰平安!
自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全面做好有關防控工作部署,及時有效地採取各項防控措施,增強防範意識,提升醫務人員對新冠肺炎的早期識別、診斷能力,規範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堅決杜絕疫情在醫院的傳播。
疫情當前堅守職責顯擔當。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已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定能讓廣大婦女兒童患者以及在院分娩的產婦和寶寶們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