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門店如何引流到店?
顧客為什麼會來到你店裡?
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①絕大部分顧客都有佔便宜的心理。
②顧客有從眾的心理,比如兩家店在一起,一家人很多, 另一家人很少,大家肯定會去人多的那一家。
③這個店裡有額外的價值,值得他關注。
只要你能把握消費者這三個心理的其中一個,你就能夠輕鬆的設計出來引流的方法。
做生意要從傳統的「人找店」向「店找人」轉變。
以前我們做宣傳,都是先付費,再看效果的。
比如說,很多老闆會請人派傳單,一天人工要50-80元,但很多老闆很願意花這個錢。錢花了結果還不知道行不行。
我們發起一個砍價活動,客戶必須要喊人來幫你砍價,他才能買到商品,你設定了是20個人,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客戶他必須把這份傳單發給20個看了,他才能拿到報酬(優惠),但是換成砍價這類的活動,就變成了,我在幫我朋友做一個事情,我在主動接觸一個信息,而且這裡有一個天然的購買理由——我朋友買了!
可是換過來,讓利給客戶,就像我們剛剛說的,砍價底價很低,他們就不願意的,覺得自己要虧錢,但實際上,這也是請人做廣告宣傳,而且是按效果付費的方式
讓客戶成為你的信任背書!
基於彼此之間是朋友的這種關係,比一個陌生人給你推銷一個東西效果要好很多。
可能也有朋友要問了,砍價這種活動,大家都在玩,客戶也沒有新鮮感了啊?怎麼辦?
在這裡,我必須要再次強調一下實體店的一個優勢——看得見,摸得著!
我們跟傳統網際網路相比,是天然的信任在裡面的,因為客戶覺得,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能找到你。
現在新零售有一個新的趨勢,傳統實體,拿起網際網路的武器,反過來幹掉傳統電商!
所以大家發現,像電商巨頭淘寶,收購了大潤發,又入股蘇寧,就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大趨勢。
我們做實體的,一定要主動的擁抱網際網路,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工具武裝自己,未來是屬於勇於前進的新零售人的。
具體的引流方法。
(1)引流產品引流
拿出一款引流產品,不掙錢,先把人吸引過來,然後你加他們的V信,或者他們消費其他產品,你來盈利。
比如:超市新開業,推出很低價的雞蛋和桶裝油,吸引很 多大媽去排隊。我們經常在家門口收到印刷的宣傳彩頁,一般是超市或者水果店印的。總有幾款醒目的商品價格非常低。
還有餐廳,在門口海報上推出一款特價菜,除了實體店,淘寶上的9. 9元包郵,也是為了引流,建立連結,增加人氣。
(2)超級贈品引流
我給大家看一張海報,是一個水果店做的。
十三姨實體店社群營銷
5斤蘋果,大家知道在水果店買,至少要近30元。
一款天貓上售價69元的雙層保溫玻璃杯,還贈送一款電子稱,總價值要100多塊吧,我們送貨上門只要29元,還是貨到付款。
總共印製了200份單頁,到一個商務樓門口發。
大家知道最後接了多少訂單嗎?
總共是近2000份。
這個活動設計:水果批發成本價格2元以內,5斤蘋果10 元成本,水杯成本10元多一點,電子稱2元—個。
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是蘋果,第二眼看到的水果,結果思維掉到水杯裡了。
很多人是為了水杯,覺得29元買蘋果也不虧,以為自己白得了水杯。
這些是屬于贈送實物。
(3)現金抵用券引流
有一家鞋店,只要購買她鞋店48元的現金抵用券,可以得售價198元的保溫壺。
你看到這樣的活動,你會不會行動?
為什麼你的活動沒有人響應?因為你設計的贈品吸引不 了人,或者讓人覺得不值得。
你買了48元的抵用券,以後買鞋可以用,水壺是不是白得的?
你不去消費?呵呵,店主照樣掙你的錢。
你去消費?店主賺的更多,因為他們的鞋,客單價300元以上,毛利至少50%,你憑48元的券,再掙你100元。
因為你的券是花錢買的,你80%會去消費。
如果券是送的,你只有20%可能性會去。
(4)贊助其他商家禮品引流
你找到周邊的商家,告訴他們的老闆,在他們那裡任意消費,可以送禮品,禮品到你店裡來領。
只需要做好2個事情:1.如何說服別人和你合作;2.如何說服來領獎的顧客加錢換購。
(5)免費體驗引流
比如免費的課程,我們不就是用免費的課程來引流嗎?
兒童教育培訓,可以用體驗課程來引流。
娛樂行業,比如遊樂,KTV,酒吧等等。開業之初都要免費試玩。
健身行業也齡免費健身。因為有了V信,免費的活動大家參與的概率就高了。
比如餐飲業,某個單品免費,但是你不可能只吃這一樣啊。還會點一些其他的。
總體算下來,店家也是不虧的。但是你記住了這個店。
(6)本地紅包群引流
一家做餐飲的老闆建了一個群,每天堅持發50元紅包,後來改成抽獎,要進群先加老闆V信,確認是本地手機號碼可進。雖然前期投入大,但是後期效果明顯。
(7)顧客轉發引流
在社群裡做裂變的海報,讓群員分享朋友圈裂變。
(8)用免費的服務來引流
舉個例子。
社區超市,為小區居民代收發快遞。
流程:引流,建社群,提高銷售額。
今天關於這8個引流方法,我就分享到這裡了,其實方法還有很多,相信聰明的朋友們都可以自己設計出來。
我是實體店社群營銷創始人十三姨,專注為大家輸出最核心的玩法和套路,專注實體店新零售賦能,以及創業者賦能,讓創業這不在迷茫。
更多乾貨能容,明天繼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