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發小,她叫珍珍,開了一家水果店,2017年開始到現在3年了,她特別懂得經營店鋪,每個月可以做40多萬的收入,差不多有8,9萬的純利,日子過的很舒坦,常常到處的玩,也很大方,回來都會給我們玩的要好的朋友帶點好吃的,還有一些圍巾,小佩飾之類的小禮物。
有一次我們一群好朋友約在一起吃飯,一個珍珍的閨蜜談起了珍珍,在場的15個人都表示稱讚,有一半,也就是有7.5個人都表示羨慕也想要投身這個事業,我也表示稱讚,但我不是這7.5個人裡的數。
這7.5個人裡有個叫小紅的女孩,在第4天就開始行動了,很快的找好了門面,離珍珍的店有4,5百米遠吧,反正很近,說幹就幹,很快她就把裝修,進貨、陳列貨品,還有試營業就全搞定了。
很快,她設計了活動,到各個小區派傳單,在店門口給大家試吃,來來去去的小朋友都有禮物,就這樣,她在開業那段時間由於活動力度很大,引來了不少街坊鄰居,小區居民來進點消費。

活動進行了半個月,她算了一下帳,差不多持平沒有虧本。可是活動結束之後人沒有之前多了,而且大部分人都只是來店裡轉轉就走了,她也沒有太在乎,本來也是才開始嘛。以後,人肯定會越來越多的,珍珍的店都開了這麼久,她也肯定沒問題。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她想像的場景始終沒有出現,她慌了。到處請教別人,給了很多建議,她執行力挺強,學了就用,經過幾個回合之後,每一次做活動人都會來得多些,活動一停就又沒了客人,為了跟珍珍搶客戶,她把價格壓的很低,最後算了一下,不僅沒掙到反而賠了很多錢。

有一次我看見她,跟之前太不一樣了,變的又瘦又黑,整個人看起來很沒有精神,我是會隔三差五來照顧一下她的生意。
她問我為什麼珍珍的生意那麼好,又沒見她做啥別的事情,而且水果也並不比她的便宜,為什麼別人就是願意去她那裡?
我說她做什麼你是看不到的,珍珍早前她在別人水果店裡打過工,這個你知道嗎?她熟知經營的個個環節,她很會跟人建立感情,實體店個個環節都非常的重要,如果一個點做不好也許人家就永遠不會來了,並且要把一個一個的點有序的連接起來,這樣才可以。
進貨一定要嚴把質量關,要清楚什麼水果大多數人愛吃,什麼水果甜,什麼水果酸,並且要知道各個水果有什麼作用,吃了之後對人有哪些好處?哪種水果適合哪些人群吃。等等
關於客戶,我們一定要把進我們店裡的客戶都加到我們的微信裡面,做客戶沉澱,要清楚的知道客戶數據。
1購買頻次,
2,購買金額,
3.區分客戶類別,
4,不同客戶給予不同的關注和行為,
5,建立客戶群,也就是把會員拉到你的群裡。
最後這點最重要,大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客戶群,在群裡怎樣互動今天不詳細展開。
服務顧客這個方面,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打比方說,對別人的微笑,對別人的關心,記得重要客人的名字生日·,在特定節日給驚喜。等等。

實際上在定位方面,小紅一開始就搞錯了,沒有做市場調查,不了解消費群體,不清楚消費需求,不明白同行態勢。
看到人家做的挺好,看著很簡單,心裡想,我比她聰明,我要做的話肯定比她做得好。
這也是很多人的狀態
這也是你看到大街上的門店為什麼開了又關,關了又開……
今天就講到這裡。
實體店是一個小微生態系統,你想要繼續了解,明天我來給你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