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同床,死不同穴,她才是西漢後宮裡的終極王者

2020-12-13 騰訊網

文化改變生活,老臣奉旨伴你讀書

01

秦末漢初,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出了個女相士,即看相算命的卦仙兒,名曰許負。

據傳,許負是下邳神人黃石公的弟子,張良的小師妹。一出生便自帶神跡光環,手握玉玦,玦上文王八卦圖隱約可見。

而傳得更神的是,許百日能言,談吐自若,被始皇視為吉瑞之兆,賜黃金百鎰(一鎰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

很快,許負就長大了,無師自通,能掐會算。拿眼一瞟,便知人吉兇,斷人禍福,把人生給看得透透的。

但說這日,一雙母女登門來求卦。

(女相士許負畫像)

這對母女,老媽叫魏媼,出身魏國宗室,因與吳郡薄氏私通,生下一女,也便是隨她而來的年輕女子。

「大師,這是我女兒,姓——」

「姓薄,魏王女人。」只一掃,許便收斂神色,字句擲地有聲:

「此女乃大貴之相,日後必生天子!」

02

魏王名魏豹,魏景湣王之子。

巨鹿之戰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分封十八路諸侯。西魏王豹,當算實力不菲的一號主兒。

見其混得風生水起,魏媼便把女兒送入宮中做了魏豹的姬妾,史稱薄姬。

(劇照 魏豹)

聽聞「天子之卦」,正與漢王劉邦聯手對抗項羽的魏豹,大喜之下,越瞅劉邦越不靠譜。

這傢伙,當年在泗水亭可是出了名的潑皮。整日好吃懶做,賒酒不給錢不說,還好色。

一個無賴混混兒,能有多大出息?跟他混,會有前途麼?

再看項羽,周王族後裔,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妥妥的名門望族。

老話說:混對圈子很重要。

跟著鳳凰飛,永遠是俊鳥;跟著烏鴉叫,早晚變死鳥。命都難保,將來還咋和老婆生天之子?

心念及此,魏豹跟劉邦散了夥,屁顛屁顛轉投項羽去了。

對於「許負看相」與「魏豹反水」這兩樁事件,司馬遷在《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中載:

及諸侯叛秦,魏豹立為魏王,而魏媼納其女於魏宮。媼之許負所相,相薄姬,雲當生天子。

豹初與漢擊楚,及聞許負言,心獨喜,因背漢而叛…

03

魏豹這面一溜,劉邦很生氣,也深知楚、魏合璧對漢非常不利,遂命韓信、曹參、灌嬰為正副將,率大軍十萬來了個連圍帶打,最終逼得魏豹獻城投降。

(劇照 劉邦)

當時,劉邦沒殺魏豹,只是把他派給御史大夫周苛,同守滎陽。

焉料,周珂卻沒慣著魏豹,隨便找個藉口,便送他領了盒飯退了場。

不得不說,劉邦挺損的,魏豹屍骨未寒,他就把人家妻妾全部「收歸國有」,壯大後宮。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薄姬,被罰入織布工房做雜役。

至此,儘管家破了,老公掛了,榮華富貴也沒了,但薄姬並未死心認命。

因為,她始終牢記著許負給她算的卦呢:

「日後必生天子。」

為了天子,也得好好活著。

可是,天子他爹在哪兒呢?沒爹下種,如何生子?

別急,爹來咯——

04

劉邦臨幸薄姬這樁風流韻事,神奇得連司馬遷都忍不住在《史記·外戚世家》裡一番八卦:

漢王坐河南宮成皋臺,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

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

說,入宮一年有餘,薄姬都未能瞄到漢高祖劉邦的面,更甭提御幸了。

一日,在河南宮成皋臺,劉邦的兩個妃子,管夫人和趙子兒正碰頭說笑,恰被劉邦聽了個滿耳。

原來,少女薄姬與管、趙兩人曾是好閨蜜,也曾有過「苟富貴,勿相忘」的約定。

如今,管、趙皆得寵幸,薄姬卻落魄得連奴婢都不如,果真是造化弄人。

劉邦聽得心裡不得勁,就去找薄姬,打算聊聊天,解解悶,僅此而已。

可薄姬念念不忘天子之卦,豈能放過這個機會?「皇上你猜,妾身昨晚做了個啥夢?」

劉邦懶得猜:「啥?」

「蒼龍盤腹。」薄姬撫著肚子道。

這下,對了劉邦的胃口。

要知道,想當年,老媽在田間地頭打了個盹兒,夢與神不可描述。等老爹劉太公匆匆趕到時,正瞧見「蛟龍於其上」。

也便是這次人龍豔遇,致劉媼受孕,並產下兒子劉邦。

而薄姬此說,雖有盜版之嫌,卻惹得劉邦大樂,遂魚躍而起。

「大吉之兆啊,朕這就成全你!」

05

也許,薄姬此生,與劉邦之間僅有這唯一的一次。

而就是這一次竟開花結果,讓薄姬誕下一子,取名劉恆,是為代王。

《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

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其後薄姬希見高祖。

兒子是生了,可在波詭雲譎的後宮,在殺機四伏的帝王之家,別說成為天子,哪怕全頭全尾活下去,亦千難萬難。稍有不慎,即會招致殺身之禍。

(劇照 呂雉)

絕非妄言,劉邦的兒子們,就是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

老大劉肥,因恐遭呂后加害,主動獻出封城,才勉強保了一條命;

老二劉盈,即漢朝第二任掌門孝惠帝。只因看了一眼老媽呂后親手炮製的人彘,竟生生嚇尿,英年早逝;

老三劉如意,劉邦生前寵妃戚夫人之子,年僅15歲便遭呂后鴆殺;

老五劉恢,被呂后逼得抑鬱自殺;

老六劉友,被呂后活活餓死了;

老七劉長,是呂后養子,生性跋扈,任性作死,終絕食而掛;

老八劉建,呂后雖沒碰他,卻毒死了他兒子,從此絕後……

至於劉邦的女人們,除遭受酷烈之刑、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外,管夫人、趙姬、趙子兒、石美人、唐姬等,《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中如是說:

「高祖崩,諸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

顯見,一個個難得善終。唯有薄姬:

「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太后。」

06

只有活著,才有機會。

命都沒了,還談何皇權,財富,地位?

而要想活著,只有低調,低調,再低調。最好低到塵埃裡,被每一個窺伺敵手都忽略不計。

薄姬做到了。

置身後宮,數年冷清,僅被寵幸一次。那也不去爭風吃醋,不去勾心鬥角,更不為兒子爭嫡奪位。

因為,爭得越多,鬥得越狠,危險也越大。且再三教誨兒子,為人要仁厚,要謹慎,要隱忍,要厚積薄發。

該來的,終究會來——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崩,劉邦的一眾忠粉,包括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等,群起而誅諸呂,瓦解外戚集團,廢殺少帝劉弘,接著開始評估、選拔接班人。

經表決,平素寬厚仁慈、聲名上佳的代王劉恆高票勝出,是為漢文帝。

至此,一代女神算卜出的「天子之卦」,終於應驗成真。而表面上無欲無求、與世無爭的薄姬亦如釋重負,化身終極王者。

至於怨毒陰狠的呂后,與之相比,不過是青銅罷了。

《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彊,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號曰皇太后。

且不言「天子之卦」是否可信,但薄姬的這份深入骨髓的護子之情,卻不容置疑。

(薄姬畫像)

07

一轉眼,25年過去。

這一年,是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姬走到了生之盡頭。

彌留之際,薄姬淡然淺笑,留下了最終遺言:

與子同葬。

與劉邦,僅一夕之歡,情寡義淡。既然生不同床,那便死不同穴。

日日夜夜,心心念念,皆是兒子。既然母子情深,那便三生相伴。

相關焦點

  • 生不同床,死亦同穴——盤點影視裡的悲情戀人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這句話出自《西廂記》。 這也是張生忽悠崔鶯鶯和他上床時的諾言。張生說,「不戀豪傑,不羨驕奢,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 崔鶯鶯給感動得,倆人就XXOO了。我不喜歡瓊瑤,太多三觀不正的小三意識。
  • 《詩經》《大車》,「生不同室,死願同穴」 的毒誓
    「生不同室,死願同穴」,指為了忠貞的愛情,如果生不能在一起同居一室,那麼希望死能在一起葬在一穴。這個關於愛情的毒誓出自《詩經》的《大車》。-2-《西廂記》的夢想元朝王實甫的戲劇《西廂記》中也有類似的誓言:「生當同衾(qin),死亦同穴,一生一世一對人」。意思是指希望生前同床、死後同墓,形容夫妻恩愛、生死不離。
  • 雍正帝後宮第一人,生同寢,死同穴,被放在心尖上的敦肅皇貴妃
    甄嬛傳裡的華妃年世蘭,明豔動人,母家位高權重,哥哥是著名的大將軍年羹堯。自己有皇上恩寵在身,平日裡飛揚跋扈,不把其他女子放在眼裡。殘害有孕的妃嬪,插手朝政,賣官牟利,跟皇后作對,不把中宮放在眼裡,但是這麼一個人,卻深深的愛著皇帝,愛著皇帝的她,卻在毫不知情中長期使用皇上所賜的香料"歡宜香"而導致多年不孕,最後一系列壞事被爆出,東窗事發,被降為答應,冷宮裡的她,知道了歡宜香的真相,觸柱而亡,一代佳人,香消玉殞,和紅顏一起消失在風裡。而歷史上的年妃,就是敦肅皇貴妃?又是怎樣的一個女子?
  • 虐到哭出聲的古言文,三世糾葛,愛恨不斷,生不同巢,死卻同穴
    今天給大家推薦虐到哭出聲的古言文,三世糾葛,愛恨不斷,生不同巢,死卻同穴。一、《仇情虐戀之若離情》 作者:梁子木【簡介】他愛她,可惜愛有所不同;他愛她,她愛他,愛有深淺;她愛他,他愛她,愛分遲早。當所有陰謀浮出水面,她是否還會一如既往?
  • 57年的婚姻結束了:生不同寢,死不同穴
    兩人一直過著AA制的生活,連菜刀都是AA制,冰箱裡放著的實物甚至打著記號,標清楚物品都分別屬於誰,兩個人也是各睡一個房間。辦理離婚的時候曾跟工作人員說:三觀不合,時日不多了,趕緊幫我們把這件事處理掉。 先離婚還是先加名字?
  • 末代皇帝溥儀晚年的感情生活:妻子提出離婚,生不同衾,死不同穴
    他的人生經歷可謂極不平凡,先是在孩童時期硬生生地被拽上了皇位,可小皇帝還沒做幾年,就被迫退位了。後來在偽滿洲國又被扶上了皇位,只不過這個皇位和之前一樣,仍舊是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在皇帝和平民身份不斷切換之間,還曾被送去監獄進行勞動改造,直到新中國時期才被特赦出來,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
  • 被廣泛引用的誓言「死則同穴」,是《詩經》裡永不褪色的愛情宣言
    在我們讀過的著作裡,著名的戲曲《西廂記》裡有「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三國演義》裡呂布被圍,貂蟬倒是不離不棄,說了句「生則同居,死則同穴,至死不分離」,讓得呂布感動不已;又有元代雜劇《風雨像生貨郎旦》中說「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在黃泉底下,做一對永遠夫妻」。
  • 【焦作文學】閆趁意:死同穴
    死同穴閆趁意生共枕,死同穴。鄉下人最講究這個老理。馬家墳烏壓壓一群人,在墳地裡鬧騰。馬老太的大兒子帶著一群人,已經將馬老太的棺材挖出,捱捱擠擠地往不遠處新挖好的墳坑抬去。馬老太的二兒子與二兒媳拽著村支書的手,哭嚎著:「我媽死在我家,就得埋在我爹墳上,這是天意。」
  • 那些關於「生同衾死同穴」的愛情故事,自詩經開始為你講述
    然而,千萬別忘了,《詩經》之所以成為《詩經》,真正讓她成為藝術瑰寶的,是各個真實、質樸、甚至是悲慘的故事聚合到一起的現實力量。關於愛情,有很多美好的誓言,當然,有些誓言雖則美好,卻分明帶著些殘忍,也因為這,才讓我們感覺到他們對愛情的堅貞。春秋時是如此,一直到近兩千年後還是如此。
  • 民國版「梁祝化蝶」:生不同衾死後同穴,情深緣淺最終只能錯過
    民國版「梁祝化蝶」:生不同衾死後同穴,情深緣淺最終只能錯過梁祝的故事相信各位讀者都耳熟能詳,尤其《梁祝》這首曲目,用各種樂器演繹出來別有一番風味。梁祝的悽美愛情代代相傳,除了在戲曲舞臺上大放異彩,如今被改編後更是搬上了熒幕。
  • 夫妻講究生同衾死同穴,為何蔣介石卻不將父母合葬一處?
    在蔣介石的故鄉奉化溪口,蔣母王採玉的墓地是一個重要的景點,但是到過那裡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何王採玉不與丈夫蔣肇聰同葬一穴呢?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的習慣,夫妻生同衾,死同穴。這既體現了夫妻生死恩愛,也表明後人對父母的孝敬。 蔣介石向來以孝子自居,對於這個問題他自己也從來不迴避。
  • 生同衾死不能同穴,一生若不只一個配偶,跟誰合葬竟成活人爭端
    她的熱情溫暖了他的寂寥,她的活潑點燃了他的激情。於是,男士再次走進了婚姻。可是,問題來了。地上的日子過得熱熱鬧鬧,地下的空穴還虛位以待呢。隨著男士年齡漸增,這個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兒女們自然希望將來父母同穴,可是再婚的妻子不可能這樣想,結果為了這事,夫妻也慪氣,兒女也不開心。聽到這件事,年輕朋友們都覺得很好笑,「至於嗎?
  • 後宮爭寵誰最牛?甄嬛算什麼,她們才是歷史上的宮鬥高手
    她們就是西漢的趙氏姐妹。掌上起舞這個有名的成語說的就是漢成帝的第二任皇后趙飛燕,但是實際上趙飛燕的妹妹趙合德比姐姐更受寵,而且更加心狠手辣。漢成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許氏,是漢元帝的表妹,也是漢成帝的表姑。因為年紀和漢成帝相仿,所以被許配給還是太子的漢成帝做太子妃。
  • 影評:《泰克尼克號》生,我們便神仙眷侶;死,我們便同衾同穴
    而家道中落的露絲能夠嫁給此君,正如她母親所言,是俊男靚女的組合,最重要的是勢將一掃她家的陰霾,重返上流社會。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整個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捨棄世界。Rose 是幸運的,她最終吹響了生命的哨子,她通過Jack 看到了整個世界的絢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的愛情可謂完美,也是被我們奉為經典的原因。
  • 第一次侍寢就生下了兒子,不得寵的她,是如何葬送了西漢的江山
    結果,還沒等到和王爺攀上親戚,東平王也死了。還未嫁人便剋死了兩任夫君,一時間在無人敢向王家提親。眼看王政君就要嫁不出去了,他的父親找人為王政君佔了一卦。佔卜者說:「因她是夢月入懷的,所以此女貴不可言。」王禁這一聽喜不自勝,趕緊找人培養王政君。後來又託關係將她送入了宮中。
  • 令妃明明生了嘉慶掌管後宮十年,為何乾隆還是不封她做皇后?
    而在真實的歷史中令妃魏瓔珞的經歷也是十分勵志的,他一個漢人丫鬟,在講究血統的清朝後宮中不僅獨得乾隆恩寵,還讓自己的兒子永琰繼承大統,成了後來的嘉慶皇帝。可是,奇怪的是在令妃生前一直都是一個貴妃的身份。雖然掌管後宮,但是卻一直有名無分。
  •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合葬之爭,清官難斷家務事!
    自古以來,如果說「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最浪漫的事兒,那麼「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便是一份真愛的完美收官了。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這一輩子,能遇上一個真愛的另一半已是難能可貴,更何況長相廝守白頭到老了。因此,半路夫妻與重組家庭亦是屢見不鮮。也因此,就出現了不少清官亦難斷的家務事兒。
  • 【不學詩,無以言】之七十三:《大車》,榖則異室,死則同穴。這兩句...
    詩的主人公為爭取婚姻自由,想與心上人一同私奔,但又擔心對方不敢冒險,所以,發誓說,即使生不能同室,死也要同穴,以表達對愛情的忠貞。 榖則異室,死則同穴。 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 《詩經》品讀:《大車》生不能同室死同穴,讓你私奔敢不敢?
    以生命作為誓言,換取最神聖最專一的情愛,想要問一問,與你私奔敢不敢?大車國風·王風·大車大車檻檻,毳(cuì)衣(氈子)如菼(tǎn初生的蘆葦)。豈不爾思?畏子不敢。榖(gǔ生,活著)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皎日。譯文大車奔跑聲檻檻,青色毛氈做車篷。難道是我不想你?想愛就怕你不敢。大車前行聲啍啍,紅色毛衣色如璊。難道是我不想你?怕你不跟我私奔。
  • 【520特輯】與子偕老,生死同穴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奇怪,這跟「生偕老、死同穴」又有什麼關係?它網兜一樣的身體自帶食物過濾屬性,它的腔隙也成為小動物喜歡棲居場所,包括一種叫「儷蝦」的小蝦。儷,結緣、配偶之意,如伉儷情深。當儷蝦還是幼體時,一雌一雄便青梅竹馬、成雙結對地經偕老同穴的篩板孔進入中央腔,在其中一起快樂地生活、成長,取用著隨海水流入篩孔內源源不絕的食物,過著沒有天敵、飯來張口、不羨鴛鴦不羨仙的幸福生活。可好景不長,當儷蝦的身體逐漸增大超過篩板的孔徑,就不可能再通過那些篩板孔。於是便成雙結對地永久被禁錮在偕老同穴的腔中,與偕老同穴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