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實施"全球易貨貿易"戰略,建立全球易貨貿易總平臺、制度體系和標準體系,應對美元霸權和各種危機,創新多贏的世界貿易與貨幣制度,佔領全球價值鏈制高點。
有必要對中國實施全球易貨貿易進行科學的評估,在這裡我們啟用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分析。所謂SWOT分析,即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優勢(Strengths):
1)中國有14億人口,全球最大製造業和貿易最大國。這些優勢為中國建立"金指數平價""價值平價"的全球易貨貿易總平臺奠定了無可比擬的優勢。
2)中國風險防火牆較好,與全球貨幣與貿易具有隔離設施,可以有效防止"貨幣掠奪"轉化為"資源掠奪"。中國相對獨立自主的經濟制度、貿易制度和貨幣制度在防範"資源性佔領"和"危機病毒傳染"方面具有較好的隔斷。
3)中國是超市場的市場經濟,具有"彎道超車"的操作空間與機制。主要表現在中國有發達的信息化體系,可以超越市場信息形成更高層次的信息強度,從而實現對西方市場自發秩序的"跨越"。
由於中國是最大貿易國,在全球易貨貿易中所佔比例大。本世紀以來,中國信息化與智能化產業快速發展,建立了全球一流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和信息化企業,完全有能力建設與主導全球易貨貿易的信息化平臺與生態。這種優勢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中國的國企與央企具有競爭與防範危機的"超市場功能",並且國有企業的目標函數不同與民營企業,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4)中國的社會制度強調"人民中心"論,這為把"區塊鏈+人的價值"的數字貨幣的交易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弱點(Weakage):
1)中國的貿易體系具有脆弱性,市場體系仍不健全,監管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全球貿易競爭格局中,美國聯合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意識形態衝突"等為名,對中國外向型經濟、一帶一路戰略等進行圍堵。從歷史上看,很像中國的戰國時期,六國圍攻秦國的格局。新冠病毒疫情以後,這種形勢會更加嚴峻。中國必須立足國內,內有"商鞅變法",外有"張儀縱橫"。
2)在全球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中,中國缺少制高點,缺少"話語權""主導權"。國際貿易與貨幣組織總部受美國操控,美國可能可以動用這些機構、標準、法庭等工具對中國進行制裁。
3)貨幣結算與金融主導權由美國操控,特別是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使美國擁有攻擊和制裁中國的手段,一旦美國發動對中國的貨幣金融攻擊,勢必對中國的國際貿易、金融體系、貨幣安全造成巨大傷害。
4)中國國內經濟貿易基礎脆弱,製造業呈現衰退,實體經濟下沉,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困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家庭債務風險不斷加大。特別是近幾年中國的外貿企業受到內外條件惡化的影響,競爭力下降,中小外貿企業倒閉、跑路較多。
由於有些行業和產品"匯率嚴重倒掛",出口受阻,大量中國製造開始"退回中國",特別是輕工業品、加工產品、農產品、賴用消費品、家電、服裝等行業,中外價格懸殊加大(國外便宜,國內貴),這猶如在出口的大門口堵上"屏障"。"世界工廠"的產品一旦退回國內,就產生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在"去產能"導向下,大量優質的出口加工型中小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走上了"不歸路",如此循環正在使中國的"世界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入"退出模式"
機遇(Opportunities):
儘管中國的國際貿易面臨很多困難和危險。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看到,中國正面臨重大歷史性機遇。
1)全球貿易與貨幣格局正處於重大轉折點,現有全球貿易與貨幣上層建築正在崩潰。美元霸權的本質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知,特別是很多貧窮的市場經濟國家愈發感覺到,正是美國的"吸血機器"製造了他們"長期的貧困"。川普就任總統以來,這個國家表現更加貪得無厭。歐洲也在進行反思,歐洲目前的經濟困難也與"美國吸血模式"高度相關。中國應加大對這個方面的研究與揭示。
2)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開始暴露出很多致命的弱點,正在走向沒落。實際上市場具有與生俱來的局限性和"癌細胞",主要有"信息不充分、有效需求失衡呈不可逆慣性、交易成本、效用失真、市場與社會及自然的價值衝突等,這些問題不斷積累,產生各種危機。科技革命特別是信息化變革將摧毀傳統的市場經濟及其賴以生存價值理論,正在重構新的市場規律。全球需要對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進行改革。
3)全球經濟變革與中國的特殊背景,迎來"中國機遇"。全球經濟從商品經濟向數字經濟轉換,從股份制經濟向通證經濟轉換,貨幣制度由"信用貨幣"向"價值貨幣"轉換。近幾年中國經濟轉型取得重要成果,信息經濟與智能化經濟全球領先。面對全球變革,中國沒有西方國家的巨大的"制度成本""沉澱成本",而且,現有的制度安排,為全球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的創新提供了重要條件。
威脅(Threats):
1)百年轉折,何去何從決定命運。科技革命與智能化革命,正在使世界面臨百年之大變局,千年之大轉折,在這個轉折點選擇方向與道路,決定未來百年,甚至是千年的盛衰。中國必須參與和主導全球貿易制度和貨幣制度重構,否則,失去的可能不是10年,可能是100年。
2)美國為首的一些"霸凌"國家,正在向中國發動貿易戰、金融戰、貿易戰、軍事戰等,中華民族真是到了最危急時刻,危機四伏。
3)世界貿易體系正在重構,西方國家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正在全方位地孤立中國。
4)世界貨幣體系正在重構,美國可能通過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收購全球資源,恢復強勢貨幣;美聯儲極有可能與臉書聯合推出"數字美元",構建"數字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長期的美元霸權地位。
5)中國不可能在現有的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下強勢崛起,因為根據慕尼黑安全會議,西方國家已經把中國確定為主攻方向,那麼屈守於現有的西方國家主導的"碉堡"下,等待我們的是進一步的困難與危機。
面對全球複雜的形勢和風險,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中國需要研究和確立相應的貿易戰略和貨幣戰略。
1)中國在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方面要有所創新,用"金指數平價""價值平價"(亦稱人的價值平價)為基準的"易貨貿易"逐步減少美元霸權對中國的影響與風險。任何一種體系的形成必須深刻的思想理論的創新與技術創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沒有偉大的思想就沒有偉大的實踐。
中國必須解放思想,把中國幾千年的偉大文明從"教條的籠子裡"釋放出來,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走的一步"棋子"。創新人類的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需要一種全人類的"共識思想"、"共識機制"丶"共享機制"、"共生機制"、"共贏機制"。這"五共要素"是我們與全球談判的基礎,也是制度創新的原則。"道不同不相為謀",中國不可能在不同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下建立全球性聯盟。
2)創新全球易貨貨易總部基地和"全球易貨貿易聯合會",通過會員制與"全球供應鏈聯合體""全球價值鏈聯合體"形成"三位一體"的新型國際貿易制度和貨幣制度。
"三位一體"戰略實施的要點在於微觀機制是企業,通過"供應鏈"、"價值鏈"在市場規則下,在"共識、共享、共生、共贏、共擔"的基礎上的自發組織機制,這不同於以往任何國際組織。
現有的以國家政府為主體的國際貿易組織與國際貨幣組織,一方面受制於"霸權制度"與"霸權貨幣",在理論與意識形態領域深根蒂固於"效用價值論"為主導的"自私性自由主義"。而科技革命的出現,特別是大數據、區塊鏈、智能化等新型技術與基礎設施的出現,使人類的意識形態轉變到"共享、共識、共生、共贏"和"人的價值最大化"的價值體系,完全"利己性假設"已經被否定,註定滋生現有國際貿易與貨幣制度的"理論與技術體系"走向否定之否定,也就是"再生"。因此,創新國際貿易與貨幣制度是科技革命引起的歷史的必然。
3)通過政府外包服務和混合所有制模式,先期在國內自由貿易區先試先行。組合國內一流的科技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物聯網企業、智能化企業參與系統平臺建設和生態建設,打造高質量高水平全球易貨貿易總部基地和"三位一體"信息化平臺,整合全球供應鏈與價值鏈資源,並且把基礎設施延伸到全球每個角落。
4)在需求上,外貿企業都深受"貨幣不穩定"和"貿易條件惡化"、貿易戰"之苦,一旦開放這種平臺,一定是廣受歡迎。實際上,全球易貨貿易近幾年已經取得了較快發展,初步統計交易量達到4.2萬億美元。
微觀主體與市場機制驅動的"三位一體"架構,具有內在的發展動力,並且能夠較快形成資源積聚效應,通過"三位一體"會展機制與制度,迅速向全球推廣與複製。這種模式是解決當前中國受到政府層面貿易圍攻即重要方案。因為,西方國家制度的最大特點就是企業並不是受制於政府,相反作為納稅人,政府更多受制於企業,這就是中國貿易戰的"張儀縱橫機制"的內在邏輯。
5)設計"金指數平價"和"價值平價"的易貨貿易的交易規則和全球化標準,打造智慧財產權體系和全球網際網路組織體系,建立"金指數碼"的全球發碼中心與"價值平價"的交易中心。
6)加強科學監管,建立專門的大數據監管與監測體系,制定嚴格的準入制度與技術標準,防止"一窩蜂"而產生的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從開始就建立全球最先進的"安全防火牆"。
2020年初,美國為了防範新冠病毒危機,推出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對全世界的再一次掠奪。縱觀全球,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來的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支付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構建的世界貿易體系,實際上變成了一臺美國的"吸血機器",而世界各國渾然不知,甚至甘願為臣,歌功頌德。
歐洲國家經濟走向衰落,俄羅斯、非洲國家經濟每況愈下,中東國家則"血流成河",南美、澳洲、東亞國家經濟負債纍纍,這些都是拜美國所賜,美元體系不斷吸取全球人民的血汗。更為甚之,川普上臺以後,提出"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的口號,啟動了對全球的"制裁模式"和"脫群模式。
美國貪得無厭,恬不知恥,在"吸血"的同時,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貨幣戰,忘恩負義。甚至把"新冠病毒"的損失賴向中國,挑動全世界對中國(中國人)的"圍獵",更是暴露了美國現政府的險惡與荒誕。這種國家勢必為全世界所唾棄和不恥,勢必走向衰落。中國絕不能走美國模式,而要識破美國"吸血機器"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的本質,推動世界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的現代化與公平化。
科技革命引領百年變局,千年轉折,人類正在走出"階級社會",走向第三次文明-"科學社會"。中國需要在人類歷史中有所擔當,有所創新,有所貢獻。建立基於全球利益與價值訴求的"全球易貨貿易體系",擺脫美元體系的"奴役",實現全世界共享、共識、共生、共贏。創新價值理論,推動"金指數平價""價值平價",使全球貨幣制度與貿易"交易成本"下降,"交易收益"大幅度上升,擺脫"吸血機器"。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新制度的建立,使全球貿易制度與貨幣制度能夠"創造價值",成為創造價值的機器。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鄒平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