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媽媽200塊錢,這種行為嚴重嗎?要不要打?家長要重視

2020-12-20 羊駝媽媽

|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有個網友說, 孩子偷拿了家裡200塊錢,孩子出現了這樣的行為,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感恩一輩子?

這個問題真的是很有趣了,為什麼孩子偷拿了錢,做媽媽的想的卻是讓孩子感恩呢?也許這個媽媽想要引導的是,自己對孩子的寬容讓孩子懂得感恩。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偷拿了錢,正確的引導方式應該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而且偷錢是性質很嚴重,孩子以後不能再做這樣的事情,如果需要用錢的話應該和父母說。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偷錢的行為

存在僥倖心理有的孩子在第一次偷拿錢的時候,沒有被父母發現,而自己又嘗到了甜頭,所以一發不可收拾,就開始頻繁拿家裡的錢。

孩子在僥倖心理的驅使下,沒有那麼好的自制力,所以不會停止拿錢的行為。等到父母發現的時候,可能他已經不是第一次拿錢了。

孩子怕父母不給自己錢孩子出現偷拿錢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此前找父母要過零花錢,或者要過某樣物品,父母沒有答應他們。

這樣一來,孩子就只能自己想辦法。當他看到家裡有錢的時候,就自作主張擅自拿走了。這個時候他們自己也清楚,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可能想買某樣東西的誘惑力太大了。

效仿別人的做法可能孩子玩伴告訴過他,可以拿家裡的錢。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去想,自己拿家裡的錢是不是對的,只會去想別人這麼做我也這麼做。

小朋友之間的影響是存在的,可能其他的孩子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對方。

當孩子出現了偷拿錢的行為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問清楚原因如果孩子沒經過大人的同意,直接拿走了家裡的錢,當大人問起來的時候,孩子一定是非常驚慌的,其實孩子心裡是明白的,自己這個行為不對。

家長這個時候不要急著斥責孩子,不然的話是問不出來孩子拿錢的原因的。家長可以平和地詢問孩子,你拿錢是想買什麼嗎?

當孩子發現父母的態度沒有多麼嚴厲的時候,才有可能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一來,才能順利進行後面的溝通。

對孩子擁有同理心當孩子說出來自己拿錢的理由之後,家長要有相應的同理心。比如孩子說想買玩具,家長可以問孩子,你是覺得媽媽不會給你買,所以你才想要自己買嗎?

當家長對孩子的想法表示理解的時候,孩子才會覺得安全,緊繃著的神經才會放鬆下來。

這個時候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孩子才能聽進去。如果孩子一直處在緊張和焦慮的狀態中,那麼不管家長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

引導孩子思考對孩子來說,他們有的時候只是不知道怎麼做,所以才選擇了偷拿錢的方式。

如果孩子還比較小的話,可以提示孩子,告訴孩子,你想買什麼東西,是不是可以直接跟媽媽說呢?

這樣下一次孩子就不會做出類似的事情了,他們不僅意識到偷東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會和父母變得更加坦誠。

給孩子講道理家長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之後,就可以和孩子講道理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才能聽得進去家長所說的話。

家長要對孩子充滿信任,而不是直接給孩子打上「小偷」的標籤。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並不是故意的,其實你也知道這樣做不對,是不是?

當家長和孩子敞開心扉之後,孩子才更願意直面自己的錯誤。

孩子偷拿錢是一件很不好的行為,如果家長不加以重視,反而以「感恩教育」來引導孩子的話,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加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是錯。

所以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讓孩子回到正軌上來。而引導的過程也要講究方法,用過於嚴厲的語氣批評孩子,只會嚇壞孩子,不如換成推心置腹的方式。

羊駝媽媽結語: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坎坷,走一些彎路。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急著給孩子定性,認為孩子有原則性的問題。

其實孩子缺少的只是正確的引導,當他有了明確的是非觀念之後,一切就會隨之好起來。父母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的,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如果孩子偷拿錢,你會打他們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第一次「偷拿」行為,您的做法很關鍵!
    曾有新聞爆出大名鼎鼎的歌星, 偷拿英國皇家宮殿裡的一支筆,她是缺錢嗎?肯定不是。在幼小的時候,成人灌輸給他什麼樣的觀念,慢慢地他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孩子第一次偷拿,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偷,而是出於喜歡、愛不釋手或者分不清東西的歸屬,對於你的、我的,這個概念分不清。
  • 孩子從家偷拿兩百塊錢,媽媽說了一些話,從此家裡錢再也沒少過
    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念,在面對外界誘惑的時候,有時會忍不住偷偷拿家裡的錢,但是父母們一定要搞清楚這一個觀念,那就是對孩子而言拿家裡的錢並不意味著偷竊。因為他們年幼無知,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對於這件事情也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 孩子偷拿了超市的東西,家長萬不可坐視不管,要教孩子做人的底線
    ,不覺得是"偷"的行為,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的這種行為千萬不能坐視不管,一定要嚴加管教,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告訴他們沒有付款的東西就不是我們的,不可以吃、也不可以亂拿。當孩子腦海中形成了這樣一種概念,未經允許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這種概念形成以後會伴隨他們一生,長大後肯定不會有偷偷摸摸的行為。
  • 父母須知孩子偷拿行為背後的原因及其對策
    從先偷偷拿媽媽的口紅開始,到最後發展到媽媽同事的口紅也在不斷地被偷,給她買也不行,打也不改,偷拿行為愈來愈重,令父母頭疼不已。最後經過李子勳老師尋根究底,才弄清原因:是因為這個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她的爸爸媽媽就到外地打拼,一年也就回家一次兩次的,短短的一兩天,父母回家趟也顧不上認真照顧她,孩子的哭聲也挽留不住父母,尤其是媽媽。
  • 孩子第一次「偷拿」,您是怎麼做的?這關乎到孩子一生的行為發展
    曾有新聞爆出大名鼎鼎的歌星, 偷拿英國皇家宮殿裡的一支筆,她是缺錢嗎?肯定不是。有一個父親被老師叫到學校,原因是孩子偷拿了別人東西。這就是對孩子愛的嘮叼與正確觀念的引導,家長看到孩子有不當行為,應立即給予糾正制止,並以正確的觀念引導,使孩子明確原因,這樣孩子今後就會注意,不會出現下意識的或者故意撞人的行為。再如現在很多家庭裡,孩子的地位是第一的,大人不省得吃的東西,要留給孩子吃,即便是家裡有老人,也要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這種觀念下的孩子,不會關心長輩。
  • #家長必看,孩子有這種行為,家長一定要特別重視
    作為家長的我們,很多時候因為孩子在成長中有些特別的怪癖行為,讓我們的生活感到很苦惱,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在一定時期,也就是4-6歲時,會有一個奇怪的愛好,咬著被子睡覺,抱著布娃娃,摸耳朵等怪癖的行為,很多家長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孩子在這個年齡會有這種行為呢?是不是每個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有這種行為呢?
  • 孩子偷拿玩具媽媽報警,眾多家長點讚,簡單粗暴的教育何時休?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子被商場銷售員扣住,說她偷拿了商家的玩具。銷售員通知了女孩的媽媽,媽媽過來看到女兒站在一邊,無論怎麼詢問都不發一言。媽媽於是選擇報警。在這個案例中,孩子有偷拿玩具的行為(我很注意不要用偷竊這個詞),介於她年齡並不大,所以我為認這不僅反映孩子行為的問題,這其實是家庭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 媽媽選擇報警的行為來看,她並不是縱容孩子壞習慣的人。平時她也應該給孩子說過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但當家長的人都知道,並不是我們說過的話孩子都會能記住並做到。
  • 孩子「偷」錢,怎麼辦?
    有一個家長學員打電話給我:「鄭老師,對不起,要佔用您的時間,有一件事情憋在我心裡好多天了,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孩子偷拿我們的錢好幾次了,每次都是100-200,前幾天又拿奶奶200元,買東西!」
  • 在超市「偷」拿了東西的孩子,是壞孩子嗎
    最近在悟空回答上看到一個提問,「今天孩子在超市偷拿了東西,應該怎麼去教育引導」。看到這個問題感觸良多,下面懶爸就和大家共同探討下一、偷拿東西對不對不對。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偷一文錢也是要判刑的。偷盜的行為是道德品行,甚至上升到刑罰的高度。偷是絕對不允許的。
  • 14歲少女偷家裡4000塊錢被打毒死母親:孩子叛逆問題解決
    信陽14歲少女偷家裡4000塊錢被打毒死母親之思:孩子叛逆問題如何解決?《信陽14歲少女偷家裡4000塊錢被打毒死母親之思:孩子叛逆問題如何解決?》打打打,一天到晩只知道打,打有什麼用,他打著我的人,能打住我的心嗎?記得有一次,是08年快過年的時候,那還是一個星期六的-個下午,我終於發現他們放錢的地方,剛開始我想拿三百元,後來一想,我又拿了二百元,一共拿了五百元。為啥我要多拿二百元?就是因為那打。
  • 孩子從家偷拿二百塊錢,爸爸發現後的做法,錢再也沒少過
    導讀:孩子從家偷拿二百塊錢,爸爸發現後的做法,錢再也沒少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從家偷拿二百塊錢,爸爸發現後的做法,錢再也沒少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偷拿媽媽10塊錢 12歲女孩被父親送派出所"自首"
    她告訴民警,自己為了買吃的,偷拿了媽媽錢包裡的10塊錢,在被發現後,爸爸一定要帶她來派出所。據了解,孩子的父親平時有定期給她零花錢,但這次孩子的零花錢花完了,又有想吃的零食,所以就趁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偷拿了媽媽錢包裡的10塊錢。孩子父親認為,這是非常不應該發生的事情,以後也堅決不能再次發生,為了讓孩子記憶深刻,就帶她來了派出所。
  • 孩子偷拿媽媽一百元炫富,高情商媽媽設套數追兇,家裡錢再沒少過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偷竊的行為,都會變得異常震驚,轉而憤怒,覺得孩子現在偷小錢,長大後會偷更值錢的東西,走上歪路,一輩子都毀了。大多數家長就會馬上找到孩子質問,或是直接暴打孩子,家長粗暴的行為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還會抵消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甚至是再去偷竊。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為什麼孩子總愛偷東西?孩子偷東西背後的秘密,家長都知道嗎?
    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出現「偷拿」的行為,家長們不要著急給孩子定性,實際上是因為孩子「物權意識」過於薄弱,家長們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改變孩子的行為。一、對於孩子「偷拿」的行為,家長請不要貼上「偷竊」的標籤「偷東西」在大人眼中這是一種不良行為,甚至是一種不道德的習慣。而對於孩子們來說,「偷」只是滿足自己需求的一個方式,和「拿」並沒有實質的區分。
  • 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怎麼辦?媽媽的困擾就是這麼被解決的
    最近父母世界媽媽群裡一位寶媽的困擾引起了小編的注意:這位寶媽有一個4歲的男寶寶,平時有些調皮,但是在家長眼裡男孩子調皮一點也無可厚非。直到有一次,寶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也有寶寶所以就一起玩,並沒有多想,晚上帶孩子回家,卻發現寶寶的口袋裡多了一個小玩具,雖然並不是多貴的東西,但是她意識到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這件事也反覆縈繞在她的心中。
  • 12歲女孩偷拿媽媽10元,被爸爸送派出所,孩子偷錢要這麼絕嗎
    有的父母發現後暴跳如雷,巴掌伺候,非得把孩子收拾得發誓下次再也不敢了為止。而有的父母則以說服教育為主,跟孩子促膝長談,直至孩子再也不敢對家裡的錢動手。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會好好跟孩子說,甚至主動給孩子一些錢,以求孩子今後不要再犯。無論如何,極少有家長會因此把孩子送到派出所的。上海一位12歲女孩的爸爸就這麼幹了一回。
  • 發現孩子有偷拿東西的行為,家長該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改正?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如果有「偷東西」的行為,家長們千萬別著急,更不能開口罵。孩子們的「物權意識」太弱,我們要加強孩子這種意識,引導孩子正確改正。一、對於孩子「偷拿」的行為,家長請不要貼上「偷竊」的標籤孩子年紀小,並不懂「拿」和「偷」的區別,所以會產生一些大人們眼中不好的行為,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 孩子搗亂偷東西,家長教育方法不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
    抵不住玩具的誘惑,他把它拿回家了。而那個同學去老師那兒告狀說他偷東西,老師把孩子爸爸叫到了學校,結果我的小鄰居當場就被自己爸爸揍了一頓。他雖然拿了同學的東西,可是這樣的棍棒教育是真的對他會產生好的影響嗎?而這又會對他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呢?當自己的孩子犯了錯,此時的處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並且能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老師還在場的情況下。
  • 「媽媽你要面子,難道我不要嗎?」孩子的一句話,讓無數家長沉默
    這位媽媽也許不知道,這看似只是平常的一頓教訓,但孩子的自尊心卻已經被狠狠地碾碎在地,成為一道難愈的傷疤。之前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視頻:兒子偷錢被父親暴打,母親將其拍下給其他孩子看。事件的起因是,孩子偷拿家裡7000塊錢,並和朋友一起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