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分公司應如何繳納所得稅和增值稅?

2020-12-20 中稅匯金

先釐清關於分公司的幾個概念。

1、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分公司的學名叫「分支機構」,比如民法總則第七十四條規定,法人可以依法設立分支機構。要注意,此處的法人不要理解為法定代表人(如董事長),法人不是兩條腿兒的人,而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公司就是典型的法人。

2、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兩個關鍵點,一是設立分公司必須要進行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自然也就自動辦理了稅務登記;二是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出了問題由總公司兜底。

3、由於分公司不是法人,所以沒有實收資本的概念,也沒有法定代表人的概念,分公司的頭兒叫「分支機構負責人」。

在稅法中,當提到「總分機構」的時候,基本等同於總公司與分公司的概念,當提到「單位和個人」的時候,分公司屬於單位,當提到「企業」的時候,分公司屬於企業。

4、我國企業所得稅實行法人稅制,因此,總分公司是一個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發生的任何交易,均屬未實現損益的交易,在編制匯總報表時應當予以抵消(包括分公司向總公司上交管理費),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應以總分公司所有的收入、成本、稅金、損失作為計算的基礎。由此引申出幾個知識點:

(1)判斷是否屬於小微企業的時候,三項指標總分公司應當合併計算。

(2)判斷是否屬於高新技術企業的時候,相關指標也應當合併計算。

(3)總分公司其中一方註冊於西部大開發地區的,符合條件的一方,可以單獨享受西部大開發15%的優惠稅率,即有可能出現一個法人,兩種稅率。

5、我國增值稅的納稅人最為廣泛,所有發生應稅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均應依法繳納增值稅,分公司有自己獨立的稅號,分公司和總公司是兩個不同的增值稅納稅人。

(1)總公司與分公司的納稅人資格可以不一樣,比如總公司是一般納稅人,分公司可以是小規模納稅人。

(2)總分公司的銷售額單獨計算,比如A分公司小規模納稅人,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元,A分公司可以享受免徵增值稅,B分公司小規模納稅人連續12個月銷售額超過500萬元,B分公司應當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3)總公司與分公司的進銷項是單獨計算,發票開具系統、發票確認系統、納稅申報系統各成體系。分公司的進項不能抵扣總公司的銷項,總公司的進項也不能抵扣分公司的銷項,總公司支付的分包款由總公司差額扣除,分公司支付的分包款由分公司差額扣除。

(4)總分公司之間發生增值稅的應稅行為,比如總公司向分公司銷售貨物,提供建築服務,銷售方需要繳納增值稅,購買方符合條件的,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總分公司之間發生視同銷售行為的,也要按照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6、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第二條規定,建築企業與發包方籤訂建築合同後,以內部授權或者三方協議等方式,授權集團內其他納稅人(以下稱「第三方」)為發包方提供建築服務,並由第三方直接與發包方結算工程款的,由第三方繳納增值稅並向發包方開具增值稅發票,與發包方籤訂建築合同的建築企業不繳納增值稅。發包方可憑實際提供建築服務的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

這個集團內其他納稅人,既包括子公司,也包括分公司。

7、根據《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建市〔2015〕20號)的規定,申請建築業企業資質的,應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公司法人《營業執照》。

因此,分公司不可能單獨取得資質證書,總公司在申請資質時,相應考核指標包含了現有分公司的指標,資質一旦就位,所有分公司自動具備總公司的資質。爸爸有了資質,未成年的兒子可以當然享受。

8、總公司中標,與發包方籤訂了承包合同,通過三方協議或者內部授權由分公司向發包方提供建築服務,是否屬於轉包呢?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的通知》(建市規〔2019〕1號)關於轉包的認定,是這樣說的:

第八條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轉包,但有證據證明屬於掛靠或者其他違法行為的除外:(一)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轉給其他單位(包括母公司承接建築工程後將所承接工程交由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施工的情形)或個人施工的;

結論:母子算轉包,總分是一個法人,連分包都算不上,何來轉包?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相關焦點

  • 總分公司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怎麼交?
    比如,總公司向分公司提供了人員、管理等服務,分公司向其按年或者按照產值比例繳納管理費,這顯然就屬於總公司在向分公司提供企業管理服務,應由總公司向分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分公司可以抵扣進項。這一點就與沒有辦理工商登記的建築企業項目部之間的關係截然不同,同一個增值稅納稅人下的A項目部將剩餘的鋼材,轉讓給B項目部,儘管在會計和結算上需要進行處理,以明確權責利,但由於銷售並未實現,故無需做增值稅處理。
  • 建築企業分公司需要繳稅嗎?怎麼繳是一個大問題!
    現今全國建築業投資規模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各地城市化建設在加快,這為建築施工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隨之而至的就是越來越多建築公司的興起,隨著市場擴張需要往其他城市發展駐足,為求方便都會成立建築公司分公司。 但是關於建築分公司應該如何繳納稅款大家知道嗎?
  • 建築行業可申請高比例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稅收優惠及個稅核定徵收
    一般徵收是指:一般納稅人跨縣(市、區)提供建築服務,適用於一般計稅方法計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後的餘額,按照2%的預徵率計算應繳稅款,剩下的7%回企業註冊地繳納。 其實,建築行業整體稅負相對是比較高的,那麼對於建築企業,是否有較好籌劃方案呢?
  • 企業所得稅可以按小微企業的優惠稅率繳納?
    前不久,有個企業財務問:我們是一家品牌服裝企業,各地商場有十幾家專櫃,我們準備把每個專櫃都設立成一個分公司。 這樣分公司的資產、人員規模和利潤水平就符合小微企業標準了,可以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是否有什麼風險?
  • 小規模納稅人免徵的增值稅,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嗎?
    近日,小編接到納稅人諮詢這樣的一個問題: 「我公司屬於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均小於10萬元,根據現行增值稅政策規定可享受免徵增值稅優惠。那麼,我公司免徵的增值稅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呢?」 實務中,您是否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呢?
  • 分公司管理的項目部無需預繳0.2%的企業所得稅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建築企業下設若干未經工商登記的「分公司」,如一分公司,二分公司,水電分公司等,或者下設若干事業部,如總承包部,項目管理部等等。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管理層級,儘管均屬於獨立核算的責任主體,它們都不是稅收政策中的「分支機構」,不具備獨立納稅的地位,其所屬項目部仍然屬於總公司直屬項目部。
  • ...增值稅及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
    (3)地方教育附加《關於統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綜[2010]98號)地方教育附加徵收標準統一為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稅額的2%。在這一規定中,將地方教育附加的徵收標準統一調整為2%。以上增值稅的附加均是與增值稅同時繳納。
  • 自產產品被視同銷售需要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情形及帳務處理
    企業經營日常活動中,有時候會將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集體福利,贈送客戶,拿產品投資入股等視同銷售行為,那麼這種視同銷售行為企業應該如何做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又應該如何繳納呢?甲企業是生產飲料的企業,下列不同用途下會計做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處理不同情況:1、 自產的產品用於職工集體福利(如將飲料置於休息區,食堂餐廳供員工使用)將自產的產品用於職工集體福利,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都是做視同銷售處理,但是會計上並不確認收入。
  • 如何解決企業年底增值稅稅負以及企業所得稅壓力?
    不用企業實體入駐辦公,只需要在註冊地區繳納稅款就能享受到地給出的優惠政策,這些地區普遍經濟發展不均衡,GDP落後,為了增加稅收,帶動經濟,所以給出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 那麼總部經濟招商的具體優惠政策如何呢?
  • 增值稅享受四成財政扶持,企業所得稅核定1%
    經營一家企業,是肯定有盈利的,那麼盈利後就需要繳納高昂的稅費。對於一些貿易型企業來說,找個人、個體收購物品都比較便宜,但是並沒有進項發票,而賣出就需要開具13%的增值稅發票,硬著頭皮繳納增值稅肯定是行不通的,錢沒賺到不說,倒貼都有可能。
  • 企業所得稅最低稅率按1%繳納,這些稅收優惠政策你知道嗎?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繳納的稅越少越好,企業老闆肯定希望公司的利潤越高越好,就算公司的資金實力很強,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願意繳納那麼高的稅額 。對於企業來說,一般需要繳納的稅種至少有企業所得稅,增值稅,附加稅。而對於公司來說最大的兩種稅就是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
  • 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差異解析
    ,稅務機關也往往會將這種情況,特別是增值稅申報收入大於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的情況視為重要的稅收風險點而予以特別關注,因為從理論上講,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總額要遠遠大於增值稅的應稅收入總額,出現增值稅申報收入大於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這一相反的結果,確實隱含很大的稅收風險,採取相應的風險識別和應對措施,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對於防範和化解稅收風險、規範稅收徵管很有必要。
  • 一人獨資企業交個人所得稅,還用交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嗎?
    一人獨資企業也是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但需要繳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所得稅分為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因企業組織形式的不同而分別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2、個人獨資企業需要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個人指的就是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其他個人等。也就是個人獨資企業也需要交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主體和適用的稅率,與企業的組織形式無關,與單位和個人的經營範圍和內容有關。
  • 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問題
    2019年年底公司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補繳1216萬元。2017年至2019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100萬元、120萬元、0元。公司2019年度彙算清繳出現虧損,應納稅所得額為-700萬元。企業沒有後續開發項目,擬申請退稅。律師解讀本案涉及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問題。
  • 土地成本在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計算時如何扣除?
    問題: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在計算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確定計稅依據時,對於所支付的土地成本是否要考慮增值稅額?2、增值稅:差額徵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受讓土地時向政府部門支付的土地價款」後的餘額為銷售額。3、企業所得稅:以剔除抵減了增值稅計稅銷售額對應的銷項稅額後的土地成本稅前扣除。
  • 公司的三大稅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甚至有的小夥伴鋌而走險進行逃稅、虛開增值稅發票,在此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公司的三大稅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首先是增值稅,增值稅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的徵收對象根據經營規模大小以及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可以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
  • 2020年建築公司企業所得稅從25%核定到2.5%
    要說建築公司的稅率哪個高?那就非企業所得稅莫屬了,進項基本來自於材料,成本基本來自於材料和人工。那麼我們都知道,建築公司下面的工人都是沒有社保的,在現在社保入稅以後,若以工資的形式進行發放,那麼就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對其購買社保,很大一筆費用就這麼支出了,建築公司是肯定不會願意的,同意也要給工人或者包工頭結工資、工程款等,那麼沒有成本,這筆費用該如何出來呢?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嗎?顯然不那麼現實。
  • 增值稅,發票認證,計提,憑證,企業所得稅,這5個常識要記牢
    增值稅,發票認證,計提,憑證,企業所得稅,這5個常識要記牢1、建築企業與第三方發生業務關係,怎麼開具發票繳納增值稅?建築企業與發包方籤訂建築合同後,以內部授權或者三方協議等方式,授權集團內其他納稅人(以下稱「第三方」)為發包方提供建築服務,並由第三方直接與發包方結算工程款的,由第三方繳納增值稅並向發包方開具增值稅發票,與發包方籤訂建築合同的建築企業不繳納增值稅。發包方可憑實際提供建築服務的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
  • 分公司財稅管理五大關鍵!如何進行風險防範與應對
    三、分公司如何繳納增值稅?非獨立核算分公司通常並不獨立從事經營活動,這樣的話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收入,也不存在獨立繳納增值稅的問題,將它理解為總部的一個外派部門好了。四、分公司如何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是一個複雜而頭疼的問題。
  • 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全國稅收調查企業的應繳增值稅稅負與企業所得稅稅負呈下降趨勢。2005年、2006年、2008年的應繳增值稅稅負分別為18.6%、18.3%、18.1%,應繳企業所得稅稅負分別為22.8%、19.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