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姓名學,首先讓我追思起我們的先師倉頡。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
倉頡
《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說,倉頡造字成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把穀子像雨一樣譁譁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裡啾啾地哭起來。正是倉頡造字,驚天地,泣鬼神。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
由此而知,中國文字是智慧和能量的載體。
中國文字的形成主要有三種方式:象形法、會意法和形聲法。中國文字的能量就蘊含在每個字的音、意、形之中。
中國人的姓名是由中國文字組成的,由於中國文字所具有的無窮智慧和能量,才賦予了中國姓名學的價值內涵。
一個名字的能量,內含於「意」,外顯於「音、形」,作用於人。一個好名字,呼一遍,寫一遍,如同讚美、歌頌一個人,給人以正能量;一個壞名字,呼一遍,寫一遍,如同打擊、詛咒一個人,給人以負能量。
「好馬配好鞍」,一個人的姓名就好比一匹馬的鞍子,什麼樣的馬配什麼樣的鞍子,鞍子跟馬不匹配,再華麗的鞍子也白搭。
「賜人千金,不如賜人一個好名」,名字是一個人形象、素質、品位之標誌,一個符合自身創意的佳名雅號能給人以增添能量,給人以暗示導引,這是確定無疑的。
基於名字的內在能量和人們對名字的傳統認識,千百年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學士一直在探討、研究中國姓名學,讓名字在人的一生命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在中國大陸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人們取名字主要以字的音、義、形為依據,結合時代背景、社會家庭背景及男女性別等要素,取一個「好聽」的名字,這種取名法我稱之為「樸素取名法」。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大陸才引進「五格剖象取名法」並得以推廣。
「樸素取名法」重點在字的「音、義、形」,「五格剖象取名法」重點在字的「筆畫數理」。可以說「五格剖象取名法」為「樸素取名法」插上了翅膀,所以「五格剖象取名法」在中國大陸近二十多年來得到了迅速推廣運用,大大推進了中國姓名學的發展。更有甚者,「五格剖象取名法」成為某些人取名的唯一依據,因為它是格式化的、簡單。二十多年來,「五格剖象取名法」在中國大陸造就了數以萬計的「起名社」。
在「五格剖象取名法」中,關於字的筆畫數理存在很大爭議,有人說必須用繁體字(依據康熙字典)的筆畫數,有人說不能用繁體字的筆畫數,而應該用簡化字的筆畫數。根據我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我認為用簡化字的筆畫數是正確的。原因有三:一、在「五格剖象取名法」中注重的是字的筆畫數理,而非什麼字體。二、五格剖象取名法是在公元1918年初,由日本人熊崎健翁根據數理學開創的, 1936年由臺灣留學日本的白玉光帶回臺灣翻譯推廣,後來流行於韓國,東南亞,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在那個歷史階段在中國臺灣和香港(直至今日)所用的漢子是繁體字,所以在「五格剖象取名法」中用繁體字的筆畫數理是正確的,毫無疑義。三、根據資料記載,上世紀九十年代「五格剖象取名法」才由中國命運分析學者方晨等引入中國大陸,但是早在1964年5月中國文改會就編印出了《簡化字總表》,並在全國推廣應用,自此在中國大陸就結束了繁體字的書寫形式。所以,當年方晨等學者犯了嚴重的教條主義,仍然以康熙字典筆畫作為姓名學筆畫基準,這是錯誤的。現在大家寫的都是簡化字,用簡化字的筆畫數理應用於「五格剖象取名法」才是符合易理的。
如何取得一個好名字呢?
首先,要明確一個人的特性,主要依據包括五個個方面:
1、 時代背景(時間)。
2、 社會、家庭背景(空間)
3、 男女(性別)
4、 八字命理(陰陽、五行)
5、 愛好特長(發展方向)
其次,確定名字用字,主要依據包括四個方面:
1、 字的含義(義)
2、 字的發音、音調(音)
3、 字的間架結構(形)
4、字的筆畫數理及數理五行(五格剖象)
常言道:「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號稱是決定人生命運的十大因素。可見,姓名是影響人生命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名字配好命運如錦上添花,好名字配壞命運如雪中送炭,壞名字配好命運如美中不足,壞名字配壞命運如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