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學也是中國古文化中的一種, 主要是指姓名選擇學和姓名預測學。取名是我國文化藝術的一種體現, 當人還處在胎育階段, 父母就會為取名而有所思考, 當孕熟後呱呱落地, 取名就是當務之急事, 也是喜悅的樂事。古時取名一般比較簡單, 由父母隨意取的, 或專門請有學問的人取, 總之都比較樸素意簡。而當今社會, 取姓名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專門學科, 方法更是多樣, 所以真實意義的姓名學是近代才形成的。其中吹的玄乎其然, 甚至認為姓名對人生的影響巨大, 到處都見其神驗, 今特於此將姓名學的某些方面斧正之,使讀者不必陷入那些玄乎的思想陷坑, 亦不必人云亦云, 助其歪風也。
一, 姓名對人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正常來說,姓氏不能隨意選擇, 從父姓或從母姓都是先天註定的, 而名卻可隨意選擇, 取什麼樣的名字才稱為吉與兇?它對人生有沒有影響? 或者說影響有多少?根據三才學理論, 一個人的成就與生存發展主要是靠人和的作用, 即自己的主觀努力與社會交往的融洽度; 然後是地理環境, 再後是天時環境。這裡面就沒有專門的命理與姓名方面的位置。今再細分之, 將命理納入天時, 將姓名納入人和, 但他們只在三才天地人之中只佔微微的一點位置, 這一點微微的比例又怎會對人生的過程產生大影響?除了取的名字太難聽或者太不雅, 一般情況不會對人產生影響, 姓名只是一個人的稱呼符號, 這個符號代表並不是實際的物體, 就不會產生物體氣場, 不是物體氣場就不能與其它氣場產生作用力。所以姓名對人的影響是很微小的, 願諸君明辨是非, 以實際的目光來看待之。
二, 用籠統的筆畫數來判斷吉兇是錯誤方法。經常看見一些關于姓名預測的書籍, 總將一個人的姓名筆畫數用來看吉兇貞悔, 什麼筆畫數為吉, 什麼筆畫數為兇, 再配以一些詩句與解說詞。我自己認為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些論點缺少最基本的理論支持, 縱然自己創編一套理論來作論據, 也必須得有說服力才行。
三,簡繁字體的爭辯。預測姓名時,書本上要求將日常用的簡體字換成繁體字符來計算, 這一點我也是不贊同的, 因現之中國大陸皆以簡體字為通用字, 這簡體字就是當代當地的一種表現時代潮流的符號, 這符號就包含了一些現時代的人類發展信息。今若不用這含有時代信息的字符來預測, 反去舍此而尋古體字符會有準確性嗎?當然不行。若一味的以古為用, 而不會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去進行變通, 那叫作食古不化,要知道甲骨文更古老。若在繁體字符通用的地方, 當然就要用繁體字來進行預測, 比如我國的臺灣與香港地區, 時下就是繁體字符通用的地區。所以我們要活學活用, 不能死執一理。
四,以名人的姓名來誇大姓名學的作用。總在書上看見對名人姓名的預測, 這是一種釆用名人效應的戰法, 什麼天地人三才法, 什麼筆畫數推算法等, 總要牽強附會的套上一些說法, 以證明其預測法的準確性。這種作法我是很反感的, 因為它脫離了姓名學本身的原意。舉例說明一下, 如「毛澤東」 三字, 有人就將他用多種方法來解釋, 一定要套上自己的預測理論才罷休, 諸不知「毛」 為姓, 「澤」 為輩份, 豈是想改就改的嗎?如「蔣介石」 三字, 其原意出自<<易經>>的豫卦, 「六二, 介於石,不終日, 貞吉,」「不終日貞吉, 以中正也」 ,這是取名時的本意, 何又有筆畫數字之說乎?後蔣介石為其兩子取名「經國」「緯國」, 乃出自「經天緯地」 之寓意, 何又有天地人三才取名之說乎?
以上四點是我對當代姓名學的辦別之言, 故名「斧正」 二字。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