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學的發展之路:
倉頡造字一擔黍,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傳於孔子九鬥六,還有四升不外傳,留給道士畫符咒。
在過去幾百年的時間中,有很多大師就姓名到底對人的一生有什麼樣的影響進行了不斷的研究與完善,直到 1929年楊昆明創造《中國姓名學》後流傳於日本形成「五格剖象法」,風靡東南亞,20世紀末期再由臺灣傳入大陸,準確率大約為60%。
三才五格法的誕生為人類歷史上做出偉大的貢獻。但苦於準確度還不算太高,有時候會帶來太多的失誤。但在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在這上面有所突破!
名字的作用不可低估:人在物質世界,必受物質影響。
古語有云: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驗名;
賜兒家財萬貫,不如賜兒一名;
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賓也。
《康熙字典》有兩個版本,一個臺灣省的版本有54100多個字,有27600個字是(「忌用字」「情感字」「禁用字」)不可以用的。一個是大陸2008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的《康熙字典》修訂版本收入了75974個字,常用字47035個,起名不能用的字接近3萬個字(「忌用字」「情感字」「禁用字」),一字一玄機,一畫一世界,只要起名字沒有把每個漢字磁場弄明白搞清楚,沿用從日本坑人的三才五格法起名,八字缺啥補啥起名,用網絡軟體打分起名,用這一些來看姓名吉兇是很不可取的,所以說只要沒有把漢字磁場能量搞清楚,坊間有95%以上的姓名起名學都是錯的。
直到「漢字磁場姓名學」的出現,即引起了國內外易學圈的矚目,也在坊間廣為流傳,簡單的說《漢字磁場姓名學》是研究漢字頻率和磁場的一門學問,施琰博老師也是國內唯一把每個漢字磁場運用到易經領域的大師,被易學界譽為千古之作,得此書可造福一方,此書一出,天下無書,姓名學領域顛覆之作。
《漢字磁場姓名學》是來源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群經之首《易經》與倉頡造字的原理,把漢字的陰陽變化,五行生剋,磁場,文字能量頻率結合運用在一起的姓名學寶典。
很多從事易學十幾二十年的風水易學大師慕名單獨來向施琰博老師求教「漢字磁場姓名學」法門的人,都是在市面學習過很多姓名學或者改過名字及從事改名行業已經多年的求學者,在施琰博老師眼裡基本上等於沒學,沒有學到精髓。
故而才有了想把只有在少數人才掌握的絕學「漢字磁場姓名學」系統全面的帶給更多人,不要讓下一輩的文化斷層,過往很多「江湖術士」保守,不願傳「真」東西,真口訣,但是施琰博老師的心願是要把真絕學傳授給更多人,讓他們得到更多的成就,為了中國國學文化,華夏文明更燦爛,更輝煌,更完整,要勇於公開傳播,傳承,正氣,正派,正信,才能令一門學問發揚光大,這樣華夏文明才有希望,國學才有傳承,人類才有希望。
文/施公風水 施琰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