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 YEAR,推遲一年上大學,你準備好了嗎?

2020-08-28 七七van

一年一度的中國高考已轟轟烈烈拉下了帷幕。對於高考結束的學子們,選擇志願和等待錄取將是這個夏天的主題。

相比中國考生千軍萬馬、火急火燎過獨木橋的姿勢,西方同齡人似乎有更為淡定的方式來對待人生角色的轉化。我有兩個加拿大朋友的孩子,在高中畢業後,選擇了GAP YEAR,推遲一年上大學。

  • 何為GAP YEAR?

維基百科的解釋是:GAP YEAR即空檔年、間隔年,一般常見於青少年在中學畢業之後、升讀大專院校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以實踐的方式來體驗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生活方式 。


參加過北美高中畢業生典禮的朋友應該都注意到,校長在畢業典禮上會把每個畢業生的去向逐一展示給眾人。當然絕大部分學生會進入大學繼續求學深造,但也有一些孩子會選擇GAP YEAR。

想要進行GAP YEAR的學生通常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從小不斷學習到18歲、在高中結束、學業告以段落時,決定休整一下,換個方式去看世界和體驗人生。另一種是志向未定,對大學科系該讀什麼還沒有頭緒,心中茫然,決定先出去見識社會、增廣見聞,然後再認真思考做出決定。

  • 我身邊的例子

朋友君的女兒屬於第一種類型。她去年高中畢業,選擇GAP YEAR, 去東南亞旅行。這個孩子自初中起開始打工,性格獨立開朗。女孩在高中畢業前十分賣力地打了半年工,攢了一萬塊錢,然後去東南亞玩了大半年。出發前,君雖然也有點小擔心,但她綜合評估了孩子的各項能力,覺得沒有問題就放行了。君說:「年輕的時候讓她在心裡多植入些快樂,將來才能樂觀面對人生。」她支持孩子從學習的狀態走出來,空出一段時間在旅行中,看看周圍生活的環境,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女孩旅行回來,寫了厚厚一本筆記,記錄做過的事、遇到的人和結下的友誼。有一段感想節錄如下:

「人們說旅行會改變人。對我而言,它豐富了我的生活,讓我變得更好。在旅行中,我了解到人只需要最簡單的物質就能生存下來,認識到並非所有事情都能夠如願以償。我也因此學會容忍更多的事情,更有耐心,更開放。旅行讓我變成一個更酷的人。」

自知的孩子和開明的父母,成就了一個收穫頗豐的GAP YEAR。君的孩子在旅行中廣交朋友,勇敢探索自己,變得更加樂觀自信。現在,她已回到學校,快樂地開始大學生活了。


朋友青的兒子屬於第二種類型,今年高中畢業的他選擇了GAP YEAR ,是因為還沒有想好興趣所在。他計劃一面打工,一面搜索、體驗、思考,再決定明年的去向。他的一個熟人,因為草率選擇專業,結果工作後實在不喜歡不願意繼續,只好重回大學重修專業,走了一大段彎路。青的孩子決定吸取他教訓,慎重考慮,再做決定。

我贊同這個孩子的選擇。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做好準備、純粹為了上大學而上大學,當面對難度遠遠高出高中而且專業性很強的課程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如此一來,不僅不利於大學學業和生活的展開,更有可能成為未來成長的陰影。另外,如果入學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而頻繁更換專業,更會造成時間無謂的浪費。

  • 國外教育為什麼鼓勵學生進行間隔年?

提起GAP YEAR,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威廉王子和歐巴馬的女兒Malia。

威廉王子2000 年從伊頓公學畢業後,並沒有急著進入大學,而是給自己安排了一個終身難忘的GAP YEAR。在此期間,他去過軍營訓練,跑到農場工作,進入非洲做慈善,待在智利教英語。用他的話來說,這個GAP YEAR非常有趣。


歐巴馬的大女兒Malia Obama也如此。2016年夏,美國本科秋季申請季落幕,已被哈佛錄取的Malia,決定開始一年期的GAP YEAR。這期間她去了電影公司 實習,去了玻利維亞進行西班牙語學習,成為美國駐西班牙領事館的 summer intern,相信也是收穫滿滿。


在歐美國家,休一年GAP YEAR是很常見的。在西方文化中,學習是一個終身的事情。學習是持續的,並不是離開學校就完成了任務。不同的階段學習有不同的目標。當你在這一階段還沒有想好下一階段該如何走的時候,不要亂闖,因為亂闖時沒有清醒的自我認知。當目標並不清晰時,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正因如此,不少大學有支持學生「間隔年」的計劃,允許學生延遲入學,鼓勵大家出去探索自己,辦理休學手續也很容易。一些世界知名大學包括耶魯和哈佛都明確鼓勵學生參與GAP YEAR計劃,甚至有些高校如普林斯頓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還會向選擇間隔年的大一新生提供獎學金。

  • 這樣任性不上學,真的可以嗎?

相對於歐美等國,GAP YEAR在中國尚未得到多數家長的認同。提起「遲一年上大學」的GAP YEAR,國內家長大多避之如洪水猛獸,甚至將之等同與「休學」,「沒面子」。在傳統的中國家長眼裡,學習是一鼓作氣的事,如果中途退出,容易造成再而衰,三而竭,最後甚至徹底失學的狀況。時間隨著節拍滴答答地走,不允許有任何脫軌或浪費。

其實,間隔年絕對不意味孩子呆在家裡無所事事。在這關鍵的一年,無論是去旅行、看世界,或是去實習、工作,都會對成長很有幫助。如果做好規劃,GAP YEAR絕對是一種非常正面的學習歷程。

  • 疫情期間留學生的無奈選擇

新冠期間,受疫情影響,很多大學調整了授課方式,從線下教學改為線上或者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考慮到籤證、航班、疫情反覆等因素,以及某些包含實驗課的專業如建築、生物、物理等難於在網上進行,一些留學生和家庭把目光投向了Gap Year。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間隔年,並未經過周密的考慮和規劃,多少有點被動和無奈的成分。不過風物長宜放眼量,此時按下暫停鍵,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回歸。

GAP YEAR是好是壞, 沒有定論。人生之路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標準過程。我認為,無論是否選擇GAP YEAR,關鍵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GAP YEAR不一定會改變孩子的一生,但一個充實而又有意義的GAP YEAR一定會豐富他的人生。如果你的孩子選擇了GAP YEAR,那就尊重他所想,幫他做好規劃,讓他有所得、有所獲,劃好人生的這個漂亮「頓號」,從而迎接來年更好地回歸。


相關焦點

  • 準時入學 or 推遲入學 or gap year,想想清楚再做決定
    Gap 一年好處利用這一年提升,考取更好的大學很多同學選擇gap一年,可能是因為語言成績沒有達到要求,或者是標化成績不是很理想。想要花多一年的時間進行背景提升&成績提升,從而申請更好的/排名更高的大學。錯開疫情時期國外疫情形勢嚴峻,而又不想浪費錢上網課的同學,可能想著gap一年,明年再出國留學。
  • 你以為Gap Year是萬能藥嗎?
    咳咳咳…這個數字是有點誇張了,但我清楚:你點進來讀這篇文章,肯定是有想過要gap year的。如果你沒聽說過gap year,我來給你解釋一下:gap year就是間隔年,指的是年輕人在升學前,或者畢業工作前離開學校,來一次長期旅行,時長通常是一年。
  • 「通透教育觀點」疫情下的Gap Year該如何是好?
    疫情當下gap一年是好的選擇嗎?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到底要不要gap一年?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些留學生出於安全、籤證禁令等諸多因素,會考慮不得不gap一年。很多頂尖大學都接受甚至鼓勵學生選擇gap year,特別是今年疫情的情況下。
  • Gap year,讓身體停下來,思想走出去
    美國紐約市的部分高校不斷推遲原定的開學日期,波士頓大學早在4月就公布了要將2020年秋季開學延期至2021年1月。 全球疫情仍未進入平穩期,留學生面對多變的邊境及國際教育政策,有著不同的選擇和應對方法。其中,不少留學生因為擔心國外疫情或不願接受線上遠程教學而選擇了gap year(間隔年:向學校遞交申請主動推遲一年入學)。
  • 受疫情影響,該不該選擇Gap year「間隔年」?
    這種形勢下,網上關於gap year的討論也熱火朝天。有人打死也不想gap,有人已經gap一年了,對今年的情況感到失望。還有人樂觀地覺得gap一年還能增加自己的經歷。可是你匆忙地就要決定gap嗎,你真的了解gap year嗎?你有想好gap的一年你要做什麼嗎?
  • 歐巴馬女兒選擇的Gap Year,中國的學生能不能試?
    ,但卻是推遲一年入學——她將利用一年的「間隔期」先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於父親卸任美國總統之後才會明年秋季來到哈佛就讀。隨著歐巴馬長女選擇gap year的消息在網絡上快速傳播,「Gap year」再次引起關注。
  • UCAS前執行長:今年可能是讀大學最好的時候,不建議gap year
    她分析了今明年的留學形勢表示,2020年將讓學生更有機會申請到理想的大學,而因為選擇間隔年(gap year)的學生增多,2021年可能是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年。一方面,疫情形勢下,學生們不需要在補錄階段進行談判,或請求學校進行寬大處理。
  • 留學gap是什麼意思中文-留學講的gapyear是什麼
    1.本科畢業gap一年再出國 留學gap是什麼意思中文,留學講的gapyear是什麼?留學圈是怎麼樣的?我想,留學中文就像一張紙一張紙,我們只要把它寫好,就能在英文上用到。我的建議是,不要找中介,因為他們的經驗都是有的,有些中介的文書老師的態度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你想要去留學的話,他們會給你講一下留學的意義。我自己是diy申請的,我是找中介的,我找中介的是英國留學,我是diy申請的,因為他們有一些diy申請的流程,如果有需要,就會在下面找。
  • Gap Year是「浪費」嗎?選擇了間隔年的萊斯新生這樣說…
    如果說學校沒有積極地推進國際學生入學,或者聯合國內高校設置go local的項目,選擇申請gap year可能會成為值得考慮的選項。到底孩子要不要延遲入學?不上學又能幹些什麼?晚一年入學真的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 什麼是gap year?
    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gap year了。Gap year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一般常見於青少年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或者大學期間休學來開始自己的gap year時光。
  • gap year什麼意思 gap year什麼意思中文意思
    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gap year了。Gap year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一般常見於青少年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或者大學期間休學來開始自己的gap year時光。
  • 【SGI教育】關於間隔年(Gap Year)的一切!刷馬桶的王子和總統的女兒...
    引申到教育界,根據Wikipedia的釋義:A gap year experience can last for several weeks, a semester, or up to a year or more.
  • 疫情=Gap Year?我勸大家還是理智考慮一下!
    他們會在這一年加強訓練,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如今,Gap Year不再是體育生的專利,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們會選擇在畢業後延緩一年上大學,來緩解過去數年緊張的學習生活,去花些時間做他們感興趣的事。
  • 2020這些美國大學同意學生申請Gap Year
    史丹福大學同樣是首先要註冊好,一旦錄取你需要先註冊,註冊完以後再跟學校進行申請。但是史丹福大學有一點很好,目前已經給所有的學生發出了一封郵件的信息,告訴學生如何去申請延遲入學。杜克大學在給出具體流程之前學校特別強調,杜克大學是有專門的gap year program,也就是推遲入學的一個計劃或者項目。在這個項目裡可以給到學生一定金額的支持,這可能是考慮到有一些學生,他們是因為經濟上的問題而導致想申請延遲入學,所以學校其實是非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
  • 今年留學不順利,或許Gap年是更好的機遇!
    今年留學的留學之路這麼難,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今年是不是該考慮gap?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gap year。什麼是gap year?比如,歐巴馬大女兒瑪利亞,就選擇推遲入學一年,瑪利亞被哈佛大學錄取,她決定先體驗間隔年,再入學。你們可能要問了,學生選擇gap year,學校支持嗎?學校不僅支持,並且哈佛大學非常鼓勵學生這樣做。
  • 2020年美國大學至暗時刻,是否選擇Gap Year?
    就同學們存在的疑問,我們接下來就來聊聊選擇Gap Year前,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對於已經決定gap的同學們,又該怎樣利用好這半學期/一學年的時間呢?什麼是 Gap Year(間隔年)?往年很多同學是在拿到offer後主動gap一年,但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很多同學是不得不被迫gap一年。國內語言考試取消,國外大學停課,許多國家限制入境,留學生們的計劃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礙,許多受到影響的同學都在考慮是否要gap一年。但畢竟gap是項非常重要的決定,留學黨們還是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結合自身情況作出決定!
  • gap year和defer的區別
    ✅gap通常說gap year,意為間隔年、空檔年。是指某一階段畢業之後不立即升學繼續學習,而是停頓下來,用一段時間放下腳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後再進入學校或社會。✅defer:就是保留錄取和入學名額,晚入學一年。
  • Gap Year 空檔年
    Gap G.A.P. and year Y.E.A.R. Sun Chen: 就象 Jo 說的這樣,這個詞組是由兩個單詞組成,第一個是 gap, 意思就是空隙,空位,那第二個單詞是year, 年。 So what does gap year mean?
  • gap year是什麼意思?了解下
    ▼Gap year(空檔年)是一個英國詞兒,指學生離開學校一段時間,經歷一些學習以外的事情,比如外出旅行或者工作。當然,這段時間不一定非得是一年。空檔年一般選在離開中學進入大學之前。不過,近幾年越來越多21到23歲、已經獲得學位的年輕人也開始給自己一個空檔年。這是西方社會通過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變遷總結出來的概念。
  • 英國大學生的「gap year」到底是什麼?| 六分鐘英語
    喬治娜,我知道你上了大學去攻讀學位,但是在你從學院到大學之前,你休學了一年嗎? I did.是的。 Well, you’re not alone.嗯,不是你自己一個人這樣。好的。我們將在節目最後揭曉你是否回答正確。 Let's get back to talking about gap years – as the name suggests, it’s a break or gap in between your studies – we might also call it a year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