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我國古代中宋朝歷史上西北地區一個政權的名稱。在歷史上,西夏是由党項族建立起來的一個政權。在宋朝前期和遼,北宋並列齊程,西夏在後期和金相提並論,在北宋前期,西夏政權一直和宋朝勢力有著摩擦,也是令宋朝比較頭疼的一個少數民族勢力。
西夏國和宋朝曾經有著多次的摩擦,但是他們歷史上的關係存在著戰爭,也存在著和談。在宋仁宗年間,就和西夏一直爆發著戰爭,最後雙方損失都不大,沒有贏家。
但是由於宋朝時期國力較弱,一直被少數民族威脅,導致宋朝每年要向西夏國進貢,這在別的朝代上來說是不存在的。而最後遼國又來插手,在北宋前期形成了遼,西夏和北宋三國鼎立的趨勢。
西夏國的歷史
西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西夏政權的根本党項族是羌族的一個分支。在唐朝時期,党項族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一直疲於對抗吐蕃,後期隨著唐朝對少數民族政策比較開明,也就讓党項族有了一個發展的空間,為後來建立西夏打下了基礎。
在唐朝末年,唐朝各地爆發著潘鎮割據,每個軍閥手裡都有部分的力量,而党項族的首領也握著重兵,後面在黃巢之戰中因為剿匪有功,被當時的唐朝皇帝賜姓李,得到了當時唐朝的重用。
在唐朝滅亡之後,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党項族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向各方勢力稱臣。,來尋求生存。在宋朝建國初期,党項族的勢力一直騷擾宋朝的邊境,經常發生兩方大戰,但是宋朝總是輸多贏少,而後也不得不承認西夏的地位。在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之後,西夏國在宋朝時期有了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
在李元昊即位之後,西夏迎來了它的頂峰,不斷地對宋朝發動戰爭,屢次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實力也就逐漸增強。甚至在和遼國的戰爭中,西夏都屢次取得勝利。而在後面李元昊被自己的兒子所殺,西夏的內部政局比較混亂,但此時西夏的總體實力還是較強。
宋朝想派兵偷襲結果去結果卻血本無歸。而在之後,西夏就總體保持著向外和談的趨勢來穩定自己的實力和內部的權力。
在後期,蒙古的實力逐漸發展導致,西夏和金不得不聯手來抵抗這個強敵,蒙古又利用計策,使這兩個關係不是這麼穩定,最後,蒙古集中兵力去攻打西夏,這個稱霸了上百年的政權再次滅亡。
宋朝和西夏之間的恩恩怨怨
宋朝與西夏之間有著諸多的恩恩怨怨,在早期的時候,西夏只是依附著著宋朝,而在後期,西夏逐漸向邊緣發展自己的勢力,想要脫離宋朝,在最後甚至和宋朝大打出手,還打敗了宋朝。
宋朝與西夏之間的戰爭,打了將近百年。而西夏能夠贏的原因,也是因為少數民族擅長騎馬,騎兵在戰場中又可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中原的軍隊輸在了這一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在宋朝時期,宋太祖就採取著重文輕武的政策,導致武將在宋朝時期並沒有太大的權力,軍隊也沒有強大的發展,宋朝的整個國防力量都比較薄弱。
著名的北宋文學家範仲淹在曾經駐守邊防的時候就採取了加強鞏固城防措施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去穩定了邊境的防守,對西夏起到了牽製作用。
而宋朝與西夏也是打打和和,而在宋哲宗時期,宋軍佔領了橫山地界,佔據地理優勢,導致西夏發展空間變少,國力也就直線下降,在瀕臨死滅亡之際向宋朝求和,在靖康恥之後之後,北宋就被金打敗,兩位皇帝也被人家俘走,北宋也就相當於名存實亡,這讓奄奄一息的西夏有得到了一絲喘氣的機會,成為了和北宋戰爭中的贏家。
可以說,這兩位冤家持續了數百年的戰爭最後也沒有實際上分出真正的勝負,在西夏奄奄一息的時候,北宋又給了他這個機會,金政權又幫了他一把,讓西夏強行挺過了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