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都以為自己可以永遠做偶像劇裡的小仙女,
等你做了媽媽才發現,這個世界是最真實的恐怖片。
如果你非要問最大的變化什麼?
那我必須老實承認:會變老!
近處細看,媽媽們產後掉了頭髮,有了皺紋,胖了一碼。
遠處一瞥,有種莫名的滄桑感,仿佛整個人都垮下來了。
即便擁有鈔能力如女明星,若是產後脫髮、發胖,也會被媒體拿來公開處刑。
比如乘風破浪的伊能靜一直是凍齡女神的代表,但自從生下二胎小米粒,她就出現了嚴重的產後脫髮。
然後產後脫髮又非常普遍,每5個媽媽中就有1個會在產後遇到這種窘境。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產後脫髮的那些事兒。
產後脫髮屬於休止期脫髮的一種,更準確的說法是產後休止期脫髮(postpartum telogen effuvium 簡稱PPTE)
解釋什麼是產後休止期脫髮,就得先從休止期說起:
1926年,弗朗西斯 W 德裡教授,在光學顯微鏡下最早發現並記錄了毛囊細胞的生長周期,分別是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生長期,顧名思義就是頭髮的發育期,大約85%的頭髮都處於這個階段,並按照每天0.3毫米的長勢,吃續2-6年。這意味著,你的原裝頭髮一般很難超過80cm的長度。
但是也有生長期超長待機的例子:金氏世界紀錄中,一位77歲的泰國老人去世時,頭髮長達5.79米。
第二階段:退行期,只有不到1%的頭髮處於退行期。處於退行期的頭髮停止生長,毛幹脫離了「土壤」毛乳頭細胞,從真皮層向表皮層移動,3周後進入休止期。
第三階段:休止期,頭皮大約15%的頭髮處於休止期,面臨脫落的危機。捱過2-3個月的「休眠期」,頭髮會再次被喚醒,重新進入生長期。
正常情況下,毛囊生長周期是非同步的,所以毛髮的脫落也是不同步的。
懷孕前,休止期毛囊佔比約15%,每天掉的頭髮不超過100根;
懷孕中,休止期毛囊佔比約5%,每天只掉30幾根頭髮;
分娩後,頭髮從生長期同步進入休止期,休止期毛囊佔比顯著增加,導致頭髮大量脫落。
掉多少根頭髮才算「產後脫髮」呢?1個方法幫你判斷:
採用拉發測試:每次抓起50根頭髮,沿著頭髮的根部往外拉扯,如果扯下的頭髮大於6根頭髮就屬於異常情況。當休止期毛囊佔比超過25%,建議去醫院的皮膚科診斷和治療。
出現產後脫髮有生理性的原因:
1、雌激素(荷爾蒙)下降
懷孕2個月後,體內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會達到峰值,孕酮增加9倍,雌激素增加8倍,催乳素增加20倍,但是產後一周內,媽媽體內的激素會回落到孕前的水平。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媽媽孕期頭髮養得特別好,幾乎不掉頭髮。
但是生完孩子,雌激素立馬回落到懷孕前,原來處於生長期的頭髮同步進入休止期。
於是,頭髮開始不斷脫落,但是新的頭髮又不能在短期內長出來,所以造成了產後頭髮「青黃不接」的情況。
換句話說,懷孕期間的頭髮屬於虛假的繁榮,一旦分娩就開始崩盤。
2、心理壓力
從分娩的痛苦、到產後的焦慮和哺乳的艱辛,媽媽在產後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有趣的是,1961年, Lynfield博士的臨床實驗發現,第一胎的新手媽媽產後更容易出現休止期脫髮的症狀。
壓力之於頭髮,是不可承受之重。
無論是分娩、手術、發燒等短期的壓力,還是半夜餵奶、睡眠不足,夫妻、婆媳關係緊張等長期的壓力,都會讓你產生緊張、擔憂、焦慮、害怕、憤怒等負面情緒,腎上腺分泌出一種叫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堆積在毛囊,會刺激頭髮快速從生長期進入休止期,導致頭髮大量的掉落。
3、頭皮清潔
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坐月子期間禁止洗頭。
因為毛囊和皮脂腺是共享一個開口的,當皮脂腺分泌過剩,就可能堆積堵塞毛囊開口,幫助真菌(馬色拉菌)繁殖,引起局部的炎症,頭皮長期處於炎症環境,會影響毛髮的生長。所以產後也需要保持定期洗頭呀。
4、營養不良
有些媽媽產後想迅速恢復身材,選擇節食減肥,有些媽媽做月子,只持肉不吃菜,導致營養不良,引起脫髮。
缺鋅的患者會出現發質變差、頭發生長緩慢,伴有銀屑病的臨床症狀。
診斷時,可以提取枕部的毛髮檢測,鋅的正常範圍在150-240微克/克頭髮,小於70微克/克頭髮表示缺鋅,建議補充鋅含量高的肉類、堅果、麥片等。
至於,血清蛋白和維生素D水平對產後休止期脫髮的影響,文獻中的臨床實驗得到了矛盾的結果,所以是否需要給患者補充鐵劑和維生素D仍存爭議。
出現產後脫髮有病理性的原因:
1、產後脫髮PPTE合併了女性型脫髮FPHL
女性雄激素脫髮就很容易和產後休止期脫髮混淆。一些患者,她們本身就屬於女性型脫髮FPHL的患者,產後一年仍然不斷地掉頭髮,這種情況屬於產後脫髮合併了女性型脫髮,需要到醫院檢查,確診後按照FPHL的標準治療。
2、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與頭髮稀疏有關,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因為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脫髮,幹預甲狀腺激素後,脫髮可以恢復。
1、開始時間
產後脫髮一般發生於產後2-3個月
2、持續時間
持續3-4個月的活動性脫髮
3、脫髮表現
產後脫髮的脫落表現為瀰漫性的毛髮密度降低,脫髮的比例少於50% ,
不會出現全禿。
4、脫髮部位
產後脫髮的部位主要集中在雙顳、額頭和頭頂頭皮部。
5、併發症狀
情況嚴重的產後休止期脫髮,指甲會出現博氏線。
5、組織病理學
掉落頭髮的末端呈杆狀,毳毛沒有增加,毛幹直徑沒有縮小。
如果你產後脫髮的病程超過半年,建議去醫院檢查。
專業的醫生會通過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毛髮鏡檢查、驗血報告等信息來綜合判斷,然後根據診斷結果,給出對應的治療方案。
如果產後脫髮PPTE合併女性型脫髮 FPHL,需按照FPHL的標準治療。
比產後脫髮不同,女性型脫髮的部位主要集中在頭頂,頭頂發縫變寬是FPHL的信號。
FPHL毛髮鏡特徵為:色素沉著、局部無毛徵,褐色毛周徵、白色毛周徵、白點徵,毛髮的直徑縮小。產後休止期脫髮則沒有這些症狀。
總之面對脫髮,診斷往往比治療更重要。只有對症,才能下藥。
1、民間療法的錯誤示範
無論食療,還是洗髮水,
防脫生發的4大金剛,生薑、何首烏、芝麻和黑豆,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這些深得人心的民間療法和產品廣告,在臨床研究中,被證明都是無效,甚至是有害的。
生薑中的6-姜酚不僅不能防脫生發,恰恰相反,它的作用在於脫毛。
何首烏中的蔥醌成分會導致肝臟受損,用它治療脫髮得不償失。
選擇芝麻和黑豆為頭髮續命,效果等同安慰劑。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堅信擦生薑、泡何首烏、吃芝麻對產後生發有效果呢?
舉個例子,你的朋友產後脫髮嚴重,過了一個半月,居然重新長出了頭髮,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1、 堅持每天用桃木梳子,每天梳頭100次;
2、 堅持一天三次喝加了黑豆、芝麻、核桃、薏仁、何首烏的生發粥;
3、堅持每天用含有生薑、啤酒花、側柏葉、油茶籽的洗髮水、擦育發精華;
4、生理性脫髮,自行痊癒。
前3種方法最終流行成了防脫生發的爆款,但真相是:大部分產後休止期脫髮,無論你有沒有梳頭按摩、泡藥喝粥,耐心等待半年,當休止期頭髮重新進入生長期,脫髮就能痊癒。
2、產後脫髮的治療
治療產後脫髮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哺乳期,產後6個月內,不建議使用任何的生發產品,無論口服還是外用。因為藥品或化妝品的化學成分會通過皮膚或腸道吸收進入母體血液,然後進入乳汁,再通過哺乳餵給孩子,乳汁中的化學成分可能給嬰兒帶來不可測的後果。
針對一般的產後脫髮症狀,媽媽們只需要調整好心態,做好頭皮清潔、均衡飲食、緩解壓力、減少熬夜,耐心等待幾個月,脫髮就能自愈。
第二階段:非哺乳期,產後半年,仍然大量脫髮,建議去醫院面診,找到並消除引起脫髮的誘因。
1、頭皮清潔與養護
首先,洗頭不會導致脫髮。
洗頭不會導致脫髮。
洗頭不會導致脫髮。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要根據你自己頭皮的油膩程度,1-2天洗一次頭,頭皮清潔很簡單也很重要。
其次,頭皮出油特別厲害的患者,可以使用精油(茶樹精油、迷迭香)塗抹頭皮,減少頭皮的油脂分泌。
但是,頭皮的清潔和養護只是最基礎的工作,相當於每天洗臉、塗乳液,你想要通過防脫洗髮水,精華育發液幫助生發,是100%不可能的。
2、藥物治療
按照給藥的途徑,藥物治療分3種:
外用:米諾地爾、酮康睉、成纖維生長因子等,
口服:螺內酯
局部注射:肉毒素,生長因子,激素等
3、微創治療
早年常見的工具是梅花針,最近幾年用納米微針電動操作替代了梅花針手工扎,這樣創傷更微小,操作更標準可控。並且微針破皮也能促進米諾地爾等藥物吸收。
4、弱雷射
650-680nm波長的紅光有利於抑制油脂分泌、毛髮生長,其具體機制並不完全清楚,不建議單獨使用弱雷射生發,配合藥物和微創傷會比較好。
5、心理建設
由於壓力是導致產後脫髮的重要誘因,所以照顧患者的情緒健康,給予心理上的疏導是產後脫髮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環。
根據生活應激事件發生調查量表顯示:
產後脫髮患者的抑鬱評分普遍偏高,具有猜疑、自卑、抑鬱、躁狂、孤僻、偏執等人格傾向。
一方面,這些心理特質讓他們更易處於壓力狀態,導致睡眠障礙、引起激素水平異常,致使脫髮產生。
另一方面,脫髮封印顏值,打擊信心,長此以往,脫髮患者更加畏懼社交活動,焦慮自己的外在形象,加重心理負擔,導致脫髮更加嚴重。
心理建設就是要打破這個惡性的循環。
產後媽媽,與其自我否定,不如放下焦慮。
頭髮嘛~還是可以搶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