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人母,在教育寶寶說話的事情上,很多爸爸媽媽沒有什麼經驗,或者都是拿來經驗,看見別人怎麼教,自己就拿來模仿。
寶寶作為一個完全新生的個體,需要個性化的教育和撫養。因此需要父母了解學前兒童語言發展過程及特點,根據語言教育規律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寶寶的語言學習和智力開發。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有多重要?
學前期是語音可朔性最大的時期。
心理學研究發現,4歲以上的兒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語音。3-6歲階段,學前兒童出現發音不準的現象越來越少,其中3-4歲是語音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學前兒童的語音發展在3-4歲前後表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
3-4歲之後,兒童學習語音的趨勢逐漸趨向收縮,即兒童在掌握母語語音後,語音逐漸定型化,再學習其他語言的語音時會出現困難。
父母早教必學
父母是孩子學習語言的第一教師,有責任把孩子帶進語言發育的大門,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擁有完美的語言能力。
那麼有哪些父母必須要掌握的語言教育科普知識呢?
科普基礎綜合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學前兒童()、() 和() 的過程。
2、語言可以分為底層和上層:底層是一套(),上層一般分為三級,分別是()、()、()。
3、() 和(),這是兒童學話中的關鍵的兩步,因為語言基本的奧秘已開始滲入這些簡單的學習之中。
4、兒童掌握語言,要掌握()()(),並將其運用成熟。
5、前兒童語言學習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為()、() 和 () 。
二、判斷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語言是先天遺傳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長大就會使用語言。
()2.體態語可以脫離語言而獨立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所以它能代替語言交際的功能。
()3.聾啞的人不會說話但能夠思維,這說明思維可以離開語言而單獨存在。
()4.語言發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礎是人類的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發展。
()5.語言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符號結構系統,按其構成成分來說,包括音、形、義三個方面。
()6.語言系統的上層是音義結合體,即符號和符號的序列,是表義單位。
()7.獨詞句體現了詞和事物的聯繫,特別是詞指稱整類事物的概括性。
()8.雙詞句體現了造句的基本原理。
()9.0—3歲是兒童語言真正形成時期,也是兒童語言發展最迅速階段。
()10.雙詞句體現了造句的基本原理。
三、選擇題:(多選題,每題5分)
1、影響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社會因素有哪些?
A. 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會因素
D.家庭因素
2、影響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A.一是整套健全發音系統,包括肺、喉頭、聲帶、口腔、鼻腔等
B.大腦神經系統的健全,涉及到兒童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傳遞信息的能力
C.感知覺系統的完善,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
D.遺傳基因,性別等
3、影響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A.知識經驗的積累
B.認知能力的發展
C.心理素質的差異
D.父母的個人素養
4、影響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社會因素有哪些?
A.社會生活環境
B.成人語言觀
C.兒童教育觀
D.家庭關係
5、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主要方向,有哪些方面?
A. 促進學前兒童語言和行為的社會化進程;
B. 提高學前兒童的學習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
C. 促進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興趣;
D. 學好口語,提高早期閱讀能力,為學業成就和未來成功打好基礎。
6、傳統的兒童語言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A.較強調口語能力的發展
B.僅強調母語教學
C.發展兒童的口語交流
D.以基本語言交流需求為準
7、學前全語言的教育有什麼新要求?
A.重點發展兒童口語的同時,利用兒童極強的無意識的語言學習能力,積極培養他們對書面語言的興趣和認知能力。
B.利用兒童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早日開發對外語語音和文字符號的認知能力與興趣
C.促進兒童創造性的認知特徵、情感特徵、人格特徵以及身體動作的發展
D.注重語言思維規律的成長和發掘
(由於篇幅有限,減掉很多理論內容,下一篇再測試0-3歲語言教育的重點)
算一算,作為父母,您能達到多少分呢?是不是有必要從基礎了解一下孩子的語言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