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圖由CFP提供,其他圖均是資料圖片。
百姓期待
「周六一早出發去香港採購,要隨團的媽媽們報名吧。」每隔兩三個周末,家住番禺的黃媽媽都會在自家社區論壇上發帖徵集去香港採購的團友,採購的主要產品就是奶粉。因為常到香港拖奶粉回來,因此這群媽媽們也戲稱自己是「拖奶幫」。
「我家的寶寶去年7月出生,之前喝明治奶粉,日本地震後就改成惠氏。」黃媽媽說起「拖奶」經歷頗為無奈。「給小孩子吃的東西要特別小心,自從國內牛奶出了三聚氰胺的事情,我們大人都不敢喝國內這些品牌的牛奶了,現在的奶粉基本都是從香港買的。」
雖然去香港買的奶粉大多比內地便宜,但每次拖奶的成本令媽媽們直喊「吃不消」。參加過幾次「拖奶」的文媽媽給記者算了筆帳:「以荷蘭產的美素來看,內地大概要200元左右一罐,香港大概只要180元,雖然一罐可以便宜二十多元,但路上成本就很高啦。我們一般都不會坐港九直通車的,因為來回車票都要將近400元,所以大家都是從廣州坐車到羅湖,過關後坐港鐵到福田,這樣來回的交通費用可以控制在200元以下。」她說,以前海關管得松,去香港一次最多可以帶一箱奶粉回來,現在每人只能帶兩罐,而孩子一個禮拜就得要吃一罐,「所以現在我很少專門去香港買奶粉,一般託去香港的朋友捎帶,或在小區裡的婦嬰店買港版惠氏,比從香港買一罐要貴20多元。」
「拖奶幫」
不敢喝國產奶 赴港買洋品牌
全家人吃什麼,是嚴女士眼下最頭疼的問題。
「除了大人,我的女兒現在也剛兩歲,要攝入更多營養,蔬菜、肉類、海鮮都不能少,但吃什麼都不讓我放心。」在外資金融機構工作的嚴女士曾在加拿大工作生活過一段時間,在她眼裡,在國外生活與現在最大的不同中就包括了「吃」:「在國外,什麼奶啊、菜啊都可以隨便吃,但國內卻發現什麼都不敢吃了。」
每天早上,嚴女士都要囑咐保姆要給全家人做什麼吃,但讓家人吃上一頓安全的飯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難。
「之前孩子很愛吃排骨,但是豬肉精的事情搞得人心惶惶,那些問題肉都是通過了檢疫的啊!現在我連大超市裡賣的肉都不太信任了,誰知道那些檢疫證明會不會作假?現在少吃豬肉,多吃牛肉,但又出了這牛肉膏的事情,唉,真是沒辦法。」
「之前家裡經常吃三文魚,但不久前的日本地震影響了海產品,很怕買到日本產的三文魚。而其他的海產品也存在著使用抗生素的問題,所以我只會購買一些冷凍的進口魚蝦來給家人吃,前幾天才買的南美凍蝦,小小一包就要四十多元。」
「我們都挺喜歡吃腐竹的,但電視裡還是曝出有人用發黴的腐竹再加工以後出售,現在吃這些副食品都要很小心。」儘管十分小心,但每次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是讓嚴女士覺得防不勝防:「我有加拿大的綠卡,以前我是很堅定要讓孩子在國內長大,但現在有點動搖了,也考慮是否應該帶孩子去國外生活。」
家庭主婦
放心肉菜難買 考慮定居國外
零食何時安全 不再只吃進口
白領一族
零食何時安全 不再只吃進口
在某保險公司市場部工作的小曹是個零食達人,因為市場部的策劃活動多,平均每周都要加班一兩次,所以辦公室的抽屜裡總要備滿各式各樣的零食讓自己隨時補充體力。
「每個月花在零食上的錢至少有五六百元,其實以前用不了這麼多,還不都是食品安全問題搞得我連零食都要買進口的,不敢吃國產的啦。」小曹盤點了一下自己的抽屜,自己最愛的巧克力是義大利費列羅和法國法芙娜,這兩種巧克力加在一起就要100元左右。
「以前我還經常買那些小店裡的所謂進口食品,後來聽說那裡好多是『三無』產品,質量根本沒保證,也不敢再買了。」
小曹也很喜歡喝酸奶,「以前還喝一點牛奶,但出事以後就再也不喝了,全部改喝酸奶,因為據說酸奶都是用最好的牛奶做的。而且品牌上也只選擇達能或者是廣州本地產的品牌,只要是出過問題的品牌我都不會再購買了。」
權威回應
廣東省工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馮湘勇:
健全溯源查蹤平臺 令食品監管常態化
如何讓百姓對食品安全重拾信心?對於工商部門來說,其肩負著在整個食品安全鏈條中對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監管,是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近期,遠至「十二五」,廣東省工商部門有何監管舉措和思路?就此,廣東省工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馮湘勇接受了新快報記者專訪。他表示,廣東正在大力健全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提高監管效率,令食品安全監管常態化。
嚴打食品非法添加
新快報:4月27日下午,國家工商總局召開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廣東方面將如何落實會議精神?
馮湘勇:會後,省工商局立即成立了由盧炳輝局長任組長的嚴厲打擊流通環節食品非法添加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部署在全省開展為期八個月的嚴厲打擊流通環節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
一、全面排查,嚴厲打擊流通環節食品非法添加行為。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工商部門集中執法力量,針對重點區域、重點食品經營者認真開展流通環節食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執法檢查。將食品經營主體落實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製度情況作為檢查的重點。對米(粉)製品、麵製品、調味品、乳製品、食用油、肉製品、豆製品、醃製食品等食品品種加強質量監督抽查。
二、加大日常監管力度,依法規範流通環節食品添加劑經營行為。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工商部門完善食品經營主體檔案,尤其是食品添加劑經營戶、乳製品經營戶,要求基層工商所按轄區逐戶建立經營主體檔案,做到檢查一戶、登記一戶、錄入一戶。加大日常巡查和監督檢查力度,把監督和市場巡查的工作任務層層落實,突出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銷售者,增加巡查頻次、完善巡查內容、提高巡查效能。加大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和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力度。
三、創新監管手段,構建流通環節食品添加劑監管長效機制。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工商部門加快建立監管資料庫,並與工商機關其他方面執法監管信息互聯互通,實現數據信息共享。積極引導和指導食品添加劑經營者推進進貨臺帳和索證索票「兩項制度」電子化管理,並與基層工商所信息化網絡體系對接。
健全食品經營檔案
新快報:食品出了問題,溯源是其中一個重要工作,也是「十二五」綱要中重點提到的。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溯源?
馮湘勇:首先是要規範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建立健全食品經營主體信息檔案。其次,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是食品安全法對食品經營者的要求,也是實現食品追溯的基礎。食品經營者在購進食品時,索要和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食品合格證明文件等材料,並做好記錄,包括食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繫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如果消費者、經營者、工商部門發現食品存在質量問題,就可以根據記錄追查食品的來源,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推建信息監管系統
新快報: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倡導建立食品安全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廣東在這方面的工作進展如何?
馮湘勇:廣東省工商局一直在積極探索推進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從2007年開始,廣州市工商局啟用了本市食品監管信息系統;2008年,東莞市工商局試點使用了「信譽通」食品備案信息系統,目前已有16個市局以及廣州市番禺區局正在試行或推廣使用「信譽通」系統;2009年開始,佛山市工商局使用了「一票通」監管信息系統;目前,深圳市工商局正在籌建「生產、流通、餐飲」三合一的信息監管系統。
通過食品安全信息系統,食品經營者可以錄入食品信息,形成購銷臺帳,消費者可以現場查詢食品安全信息,工商部門也能通過網絡進行監控,準確追蹤食品流向,一旦發現問題食品,可以第一時間利用備案信息網絡,迅速查明來源、鎖定去向、及時停止銷售和通知召回,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流通環節食品經營源頭可溯、流向可控。
張瀟、胡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