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孟子故裡的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創建於1971年5月,歷經兗州煤炭建設指揮部子弟學校、兗州礦務局職工子弟學校、兗州礦務局第一中學、兗礦集團有限公司第一中學沿革,2008年3月整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經過資源整合,現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在校生2900餘人,在崗教職工265人的省級規範化學校。48年,風雨歷程;48年,一路輝煌。學校歷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忠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為企業和社會輸送了大批的人才,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讚譽。本報《名校長訪談》欄目走進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專訪了校長蘇樂堂。
勵精圖治
48載鑄就學校輝煌
齊魯晚報:蘇校長您好,首先請您介紹一下學校的發展歷程。
蘇樂堂: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創建於1971年5月,先後榮獲山東省煤管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濟寧市「學校安全管理先進單位」、「後勤管理先進單位」、「濟寧市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教育改革先進集體」、「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綠色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寫字教學培訓基地」、「全國創新教育實驗學校」、「國家語言文字示範校」、「全國環境教育示範學校」、「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NOC信息化教育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建校48年來,學校為社會輸送了20000餘名優秀的畢業生,先後有200多人被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著名高校錄取。
齊魯晚報:2008年3月,學校移交鄒城市後迎來了怎樣的發展機遇?在新形勢下,學校如何進行資源整合,全面發展?
蘇樂堂:學校移交鄒城市政府管理後,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鄒城市委、市政府對兗礦一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做出了「做好做強兗礦一中」的重大決策。移交初鄒城市政府投入1000萬元,建設了學生宿舍樓、食堂;投入300萬元建設了塑膠跑道;投入400萬元進行了實驗樓、圖書樓、藝術樓、教學樓的改造;2016年,投入近3000萬元建設的新教學樓投入使用。新建的教學樓設計先進,擁有實驗室、多媒體教室72間,配備以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敬業奉獻
打造專業名師團隊
齊魯晚報:教師團隊是一所學校的基礎,近年來兗礦一中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如何打造強大、專業的師資團隊?
蘇樂堂:教師之於學校,猶如人體之於骨骼。為此,學校實施教師素質工程。要求教師確立一個目標——做一名新世紀的合格教師;實現兩個達標——師德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達標;做到三個到位——時間精力投入到位、教學工作落實到位、管理育人措施到位;實現四個優化——教育教學思想優化、教學管理手段優化、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優化。
為了建設這樣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強化對教師的培養和提升。一是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暑期省遠程研修活動和其他網絡研修活動,定期組織各種教研活動;二是聘請專家來校講學;三是讓骨幹教師承擔科研課題;四是讓更多的青年教師走出去,多參加高層次的學術會議,開闊眼界,接觸更多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五是建立「名師」教師發展激勵機制,形成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
學校歷來重視師德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教職工「三個看齊,爭做四有好老師」等活動。要求全體教職工,努力提升自己的理想信念、職業品質、業務水平和仁愛精神,弘揚敬業愛生、無私奉獻、樂教樂學、為人師表的時代風尚,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鼓勵教職工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業績。
目前,專職教師226人,其中,高級教師112人,中級教師103人,1人被評為國家級專家教師,2人為山東省優秀教師,5人為山東省煤炭系統優秀教師,4人為山東省煤炭系統勞動模範,7人為地市級拔尖人才,12人獲山東省優質課評比一、二等獎,76人次獲濟寧市教學能手或優質課一等獎。
以生為本
精細培養育英才
齊魯晚報: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提出了怎樣的育人目標,致力於培養什麼樣的學子?培育出了哪些素質教育亮點工作?
蘇樂堂:近年來,學校提出了把學生培養成為「志向高遠、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學有特長」的育人目標。學校先後開設了《孟子初探》、《孟子與中國傳統文化》、《家在鄒城》等一系列的校本課程。學校先後建起了孟子文化長廊,張貼孟子名言名句,懸掛名人畫像,製作宣傳燈箱展示優秀畢業生的成長軌跡,還通過製作廉政宣傳欄,建設名聯書法廊等積極營造育人環境。學校的每一塊場地、每一條道路、每一處景點都成為了教育學生的場所,使學生置身於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之中。
學校開設了創新教育課程,配有專職科技輔導教師。先後有150多名學生參加各類科技創新競賽,獲省、市單項獎50多項,團體獎5項,獲國家專利63項。2011年7月學校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創新教育實驗學校」。學校還組建了英語、生物、化學、物理、地理、環保等許多的課外活動小組,還成立了「風雅」文學社、動漫社等社團,創辦了《芳草地》、《風雅詩刊》、《鄒城兗礦第一中學工作簡訊》、《揚帆》校刊,開辦了學生自己的《校園之聲》廣播站;定期組織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陽光跑操賽等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所有這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發展人盡其才的廣闊天地,展示了同學們的才華,增強了他們的自信。
下一步,學校將從一點一滴抓起,不唯上,只為實,立足鄒城,面向全省,更加積極開拓創新,努力把兗礦一中建設成為規模適中、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內涵豐富、質量優異、特色鮮明、和諧發展的現代化、規範化高級中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王傳振 記者 姬生輝 視頻見習記者 梁響 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