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工業4.0和智能製造等製造業轉型的方向明確,傳統的大批量生產模式將被淘汰,多品種,小批量,精益生產,快速交付,將成為製造業穩固和拓展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1月19日,在「硬科技·創未來 2020賀歲產業創新論壇」活動的主題演講中,新拓三維副總經理、產品部負責人盧崗說到,「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方式,能夠使製造企業更靈活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但在現場生產安排上,如何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工藝和質量,這給製造業提出了新的挑戰。過去對產品的關鍵尺寸、核心部位進行抽檢後,即可在工廠大批量生產,現在行不通了,全檢、在線檢將成為主流。」
新拓三維副總經理、產品部負責人盧崗
在演講中,盧崗表示,「3D視覺能夠識別產品或物體的三維尺寸偏差,便於進行工藝和質量控制,從行業需求來看,隨著產業升級速度加快,航空航天、汽車、3C、模具、船舶、機械製造等行業,對於3D視覺檢測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在工業4.0和智能製造背景下,3D檢測將成為行業應用的主流。」
目前用戶對於3D檢測的需求,不僅要求檢測速度快,還要求價格低,檢測精度高,新拓三維持續關注市場需求,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十餘年的技術積累,大量工業現場應用案例驗證,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經驗,這都是我們產品競爭力的體現。
盧崗在演講中表示,我們正在經歷第四次技術革命,前三次工業革命帶來了空前繁榮,但也帶來巨大的環境代價,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隨著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的高度融合,資源、信息、物品和人力相互關聯,信息、軟體與自動化技術深度交織,工業4.0將帶來工業價值模型新的變革。
工業4.0,將由智能製造為主導,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實現人、機器、服務之間的高度集成,實現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達到生產流程智能化,生產設備動態適應個性化,另外,盧崗還指出,3D視覺檢測,也是工業4.0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3D檢測設備是控制生產過程的工具,3D視覺檢測設備的關鍵技術研發,是一種高技術門檻的硬科技。盧崗在演講中說到,新拓三維致力於光學原理產品的研發,產品性能可比肩海外巨頭,實際應用的案例也很豐富,另外,在產品的性價比、本地化服務和快速響應方面,我們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XTOM三維光學掃描測量系統,為3D檢測而生
新拓三維自主研發的XTOM測量系統,配備解析度可達900萬的工業相機,測量精度可達0.005mm,點雲間距0.06,可逼真還原工件的三維輪廓,可對小到硬幣大到幾十米超大工件的快速高精度測量,是一款專為3D檢測而生的測量系統。
基於5G技術,目前XTOM在應用已經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在工業檢測應用領域,通過獲取被測零部件的三維模型,利用5G網絡直接將數據模型傳輸到雲端,在雲端直接比對公差,同時向工廠實時反饋結果,這不僅實現了零部件的在線檢測,依靠5G網絡的高效率,也為實現產品全量檢測提供了技術實現基礎。
Tube Qualify三維光學彎管測量系統,管件檢測新選擇
彎管零件,用於改變管道方向,無論是汽車製造、航空航天、能源重工、軌道交通還是空調配管,它在各種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彎管零件受材質和加工條件影響,易變形,易回彈,需要在加工過程中進行檢測,對加工參數進行優化調整。Tube Qualify為管件測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
在2秒內,這臺Tube Qualify設備就可以掃描獲取彎管的三維模型,可以一次性測量多根管件,檢測數據實時發送給彎管機,進行工藝參數調整,保證彎管的品質,同時測量數據可用於產品逆向,指導產品逆向設計;這款設備已被日本三櫻、沈飛集團等用戶使用並認可,非接觸的測量過程,測量數據更精確,可以讓管件測量更快更安全,不管由哪個操作員測量,結果都是相同的。
XTDIC全場應變變形測量分析系統,材料分析的神器
測量材料變形,對於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可塑性非常重要。對於研究材料在動載荷下的參數變化實時監測,可以分析結構的振動反映和參數。測量結構的參數,主要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這成為研究結構性能的重要手段。
XTDIC測量系統已經廣泛應用於複雜材料的力學性能測試中,測量其在高溫、拉伸、碰撞、高速度下的應變變形情況,為後續材料性能分析提供依據。在損傷和破壞檢測方面,XTDIC可測量複雜材料,比如巖石、煤層材料的破壞檢測,在細微觀力學測量方面,藉助光學顯微鏡,XTDIC可以滿足納米級精度的材料測量需求。
在演講的結尾,盧崗還介紹道,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那就是在別人的牆基上建房子,在別人的院子裡面種菜。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已成為制約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只有打破壁壘,紮實地進行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提升關鍵裝備和設備的自給自足能力,才能讓製造產業的轉型升級取得突破,產業發展才能根深蒂固,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