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農村人的傳統,難怪很多農村父母不過生

2020-12-22 農俗俱樂部

對於年輕一代的人來說,慶祝生日是一家人的大事。

尤其是城裡的孩子,父母會給他們買生日禮物,買蛋糕,甚至開個派對為他們慶祝。

但農村的孩子可能就會發現,小時候生日啥時候過了都想不起,自己記不住,家人也想不起。

不僅是孩子,農村很多人年長的父母也幾乎不過生日。

但有的老人則是一年過一次大壽,有的年齡差不多的老人卻不能。

以前一直以為農村只有年齡很大的老人才會過大壽,比如60歲以後。

但後來發現,農村人過生日的講究和城裡人是不一樣的,他們過生日,與自己的父母是否在世有關,這又怎麼說呢?

母在不慶生

小時候覺得生日慶祝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因為自己從未過生日,看到電視裡別人過生日的場景真的很令人感動。

但正如我們知道的,我們出生的那天,也是母親遭受磨難,甚至從鬼門關路過的日子。

生過小孩的人應該最能體會這樣的感受,有的懷孕媽媽面臨難產。

在過去的農村,難產問保大保小,很多男方家人都會選擇保小,尤其是那個孩子是男嬰的話這種選擇更為強烈。

而且以前農村生小孩大多是在家裡生,找個產婆來就可以了,安全等各方面都得不到保障。

很多媽媽為了生孩子再也沒醒來都是常事!

正因為生孩子風險大,母親要遭受很多折磨,故而農村覺得,如果自己的母親還在世,那就不能為自己慶祝生日。

這其實是在告誡人們,自己的生日,也是母親的受難日。

母親還在,怎麼能慶祝這樣一個讓母親痛苦的日子呢?

所以農村很多哪怕年紀很大,超過60歲的老人,但因為母親還在世就都不敢慶祝生日。

子女們會想幫父母過生日,但如果外婆和奶奶還在,那父母就不讓子女給他們慶生。

我所在的村,尤其是我父母以上的那輩大多都遵循這個。

我們年輕這代事實上也不會在家裡過生日,畢竟父母都還在世,理應尊重老人麼的習俗。

農村很有講究,年輕人自己可以在外面過生日,卻不能在家裡當著老人們的面慶生,這是大不敬。

我個人覺得這其實值得推崇,年輕人可以在外面過生日,但不能在家裡當著老人們的面慶生。

或者在自己生意那天,親自下廚給父母做頓好吃的犒勞一下他們,不需要任何儀式,就當一次家人團聚的機會也挺好。

農村不僅過生日有忌諱,男孩子留鬍鬚也有講究。

父在不留須

男孩子一到青春期發育就很快,很多男孩聲音變得沙啞,嘴角長出鬍鬚。

但男孩子大多會將鬍子刮掉,一方面是覺得有鬍子顯老,另一方面則是農村覺得,如果父親還在世,那麼就不能留鬍鬚。

這裡說的留鬍鬚不是說一點都不能留,要時刻將鬍鬚剃乾淨,而是不能留長,至少是可以紮起來的長度,一般的鬍渣不算。

農村能真正將鬍子留長到可以紮起來程度的人,大多是村裡比較有聲望,年紀比較到,十分受人敬仰的老人。

年輕人把鬍子留的太長,不僅給人邋遢的感覺,如果父親還在世,更是會給人不尊重長輩的感覺。

農村把孝道看得非常重要,很多農民也常說「前人做給後人看」,就是說要將孝道傳承下去。

農村以前甚至父母去世還要守孝三年,做不到就是違背孝道,視為不孝。

而孝順父母的基礎是尊重父母,在農村看來,「父在不溜須」就是對自己父親的基本尊重。

留鬍子是男性逐漸成熟的象徵,成為男人是要承擔重任的,所以鬍鬚也代表著一種作為父親的威嚴。

如果父親還在自己就留鬍鬚的話,那就是對父親的一種挑釁,是不尊重父親的行為。

這個其實也能理解,是人之常情。

就比如我們現在線上聊天,有人的暱稱是「老哥」,群裡人艾特他時,尤其是領導或長輩,那這樣多多少少會覺得這個人對自己有些不尊重。

不過現在更主張個性,有的人為了彰顯自己成熟男人的魅力,就會留一些鬍鬚,比如山羊鬍、八撇胡之類的。

只是農村普遍還在遵循這些習俗和觀念,在年輕人看來可能老掉牙了。

但我個人覺得,這些也不過是為了教導後人們要尊重父母,提倡孝道罷了。

年輕人可以不遵循這些觀念,但也該尊重老人們的傳統。

很快就是我父親的生日,奶奶去世多年了,父親已經51歲,從去年開始給他過生日的。

在農村苦了大半輩子的父親不知道年輕人過生日的儀式,他不會吹蠟燭,覺得許願很難為情。

可能他不喜歡這樣的慶生方式,但我們作為子女,也只是想儘可能的讓他感受到被關愛,被愛戴。

當然,農村人慶生也不一定要吃蛋糕,給父母做一碗長壽麵也是很好的。

我爸媽總說我們給他們過生日浪費錢,很矯情。

但看到他們眉眼裡的笑,又覺得他們只是不好意思,也覺得自己盡到了孝,是個孝順父母的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對於現在人來說,會覺得農村的這個習俗有些奇怪吧。

不過個人覺得,不管是母在不慶生,還是父在不留須,其實都是一種孝道的傳承。

那麼大家覺得這兩個習俗怎麼樣呢?你老家是否還遵循這些呢?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什麼意思?子女該看看
    導讀: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什麼意思?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就和大家說一句跟「孝」有關的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面意思是只要母親在世就不可過生日,父親在世也不可留鬍鬚,事情真是如此膚淺嗎?首先,關於「母在不慶生」,老話常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全國各地都有慶祝生日的習俗。可是大家都知道,母親生孩子,那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比較淺顯易懂,「慶生」也就是指慶祝生日。現在的年輕人過生日了,就喜歡叫上好朋友一起去酒店吃一頓,然後晚上還要去KTV玩耍一番。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祖宗的良言,每一句都需要牢記
    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或許你覺得這句話言過於實,但是當你理解其中的深層次含義的時候,相信你會有另一番感受。俗語的特點是通俗易懂,這句俗語也正如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母親在的時候是不能慶祝生日的,父親在的時候是不能留鬍鬚的,很多年輕人一定覺得我說的不對,那我們繼續來看看吧。
  •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做子女的,要感恩父母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教我們做子女的,應該感恩父母。
  •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有什麼含義,這是為什麼?
    本期要帶給大家的俗語是「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句話聽著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母在不慶生這句話的意思是:母親在世時,孩子不要為自己過生日,這是因為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是母親的受難日,雖然對母親而言,孩子們是上天送給她的禮物,但是十月懷胎,中間經歷的困難是沒有辦法一一列舉的。其實,這個不過生也只是個表面意思,並不是真的不過生日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他們的付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順。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何意?古人孝道令人感動!
    傳統的中華文化,深受佛、道、儒三大教派影響,而佛道儒三派的共同特點就是導人向善,且三大教派從不同的角度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從而幫助人們實現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雖三大教派的精髓有所差異,但其傳達的思想,卻成就了不一樣的中華民族。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母親還健在的時候,就不要為自己慶祝生日了,而父親還健在最好不要留鬍子。那為何這樣說呢?有什麼道理呢?相信這句「兒的生日,母的難日」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孩子過生日這一天也正是母親最辛苦的一天,建議母親還在世的時候,當自己過生日時,應該陪在母親的身旁一起度過這麼有意義的一天。但是很多年輕人,他們從小已經習慣受到父母的寵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對自己父母的關心幾乎忽略不計。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有啥道理?可能很多年輕人都不懂
    文章開頭,我想做一個小調查,有多少人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你過生日的時候是在家陪著父母,還是和朋友一起嗨?是不是有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時尚,早早就留下自認為很迷人小鬍鬚?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啥意思,你都做到了嗎?
    有這樣一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是古人留下的金玉良言,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人有此一說呢?母在不慶生俗語的前半句是「母在不慶生」,母自然指的是母親。在我國古代沒有這麼好的醫療條件,因為母親難產而死的也不在少數,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女人面對生孩子這件事情,所承擔的風險都是相同的。一個人的生日,其實就是母親最痛苦的那一天。父母對兒女的恩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善待自己的父母,就會被人恥笑甚至絕交。
  • 年輕人留意「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話,不是沒道理
    ,今天咱們要說的是這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是什麼意思呢?咱們都知道我們的生日正是媽媽生我們的那一天,我媽媽生我們的那一天是最痛苦的,一個母親時,她懷孕歷經千辛萬苦,才生下我們,在生日那天才是她10月懷胎之中最難的那一天,那試問在座的各位,又有多少人記得自己父母親的生日呢?
  • 為什麼老人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要教給你的下一代
    就比如說這一句「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為什麼要如此說呢?母在不慶生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母親在世的時候,不要大張旗鼓地過生日。老祖宗為什麼要如此教導我們呢?俗話說:兒的生日,母的難日。母親十月懷胎,又經歷了世界上最痛苦的時刻,我們才得以降生。沒有什麼比生孩子最疼痛。
  • 年輕人,應該牢記這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以及「聽人勸,吃飽飯」,這兩句話都是在告誡人們,要重視從老祖宗那裡口口相傳來的俗語、諺語等等。比如說,年輕人,應該牢記這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為何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呢?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啥意思?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 一、母在不慶生 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為什麼古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呢?
  • 古人常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啥意思?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一、母在不慶生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為什麼古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呢?其實古人說的「慶生」並非指過生日,而是指「過壽」。
  • 「父在不留須,母在不慶生」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傳統的俗語,也是對傳統禮儀中「孝」的引申內容。行「孝」不是口頭說說,要付之行動,這兩句就是民間所倡導的行動之一。但含義不全是字面意思。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生日這一天,母親是經過巨大的磨難 才生下自己。所以對母親要時時孝敬,母親還在世的時候,大張旗鼓慶祝自己生日,是對母親的不敬。古人把30歲定為而立之年,過了而立之年才能自主的決定一些事情,在30歲之前,很多事情需要父母做決定。所以30歲之前,不會為自己慶祝生日的,是父母決定是否為自己慶祝生日。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什麼意思?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為什麼古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呢?其實古人說的「慶生」並非指過生日,而是指「過壽」。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啥意思?「推薦閱讀」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01 母在不慶生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為什麼古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呢?其實古人說的「慶生」並非指過生日,而是指「過壽」。
  • 老古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年輕人要記得感恩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孝順,那麼這個人更不會成為一個可靠的朋友,忠心的臣子。孝道的根本其實就是要求一個人有報恩的精深,所謂的:「羔羊尚知反哺」。一個人如果不能夠盡到自己的孝道,在社會上就會被認為是禽獸不如的人。在中國的律法中,最嚴格的刑律也是給不孝子孫準備的,就算是謀反這樣的大罪,也最多不過是滿門抄斬。
  • 母在不慶生,我不認同
    剛剛看完一位條友的視頻,視頻中提到關於母在不慶生的問題,讓我頗感震驚。今天是條友的生日,視頻中的他卻很悲傷。他說,他從來不過生日的,最多也是跟老婆出去簡單吃一點飯,但絕口不提生日兩個字,每年的生日他都很悲傷,看到這時,我有些不解,難道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曾經有什麼傷心的事發生嗎?好奇心讓我繼續看完了視頻。看到條友滿含熱淚、聲音哽咽的訴說著,能感覺到這是一個特別孝順的男人,不知道為什麼,向來容易被感動的我卻沒有掉一滴淚,甚至沒有一絲感動,難道是我冷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