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祖宗的良言,每一句都需要牢記

2020-12-22 老酒論道

外國人嘲笑中國人沒有信仰,覺得中國人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民族,但是中華民族卻可以屹立五千年而不倒,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究其根本,就是中國人是有信仰的,我們信仰的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各種「教」,我們信仰的是我們智慧的老祖宗,「孝道」正是中華民族深入骨髓的精神。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句話道出人生真諦。在我們年輕的時候不去孝順父母,對他們總是各種不在乎,等到他們離開我們,才會想著去孝順他們。這時候父母已經不在我們身邊,留給我們的除了深深的思念,還有那說不出的怨恨。誠然,人生需要奮鬥,但是奮鬥的同時也要看一看身邊愛你的父母。

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或許你覺得這句話言過於實,但是當你理解其中的深層次含義的時候,相信你會有另一番感受。俗語的特點是通俗易懂,這句俗語也正如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母親在的時候是不能慶祝生日的,父親在的時候是不能留鬍鬚的,很多年輕人一定覺得我說的不對,那我們繼續來看看吧。

首先來看看俗語的上半句「母在不慶生」,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記住情侶的生日並不新鮮,但是能記住父母的生日,就是非常新鮮的事情了。雖然很多年輕人記不住父母的生日,但是父母一定記得孩子的生日,因為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天,父母是最煎熬的一天。對於媽媽而言,十月懷胎生下我們,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所以我們生日的那一天,是母親最為痛苦的一天。

百善孝為先,父母的恩情是大於天的,我們要感恩生出我們的母親。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去愛護的話,又如何去愛護其他人呢?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總是習慣於享受父母的關心,卻從來沒有主動關心父母。到了自己生日那一天,只是想著問父母拿錢和朋友聚會,卻忘記了母親生自己時候的痛苦,此時最需要關心的是自己的母親。這句「母在不慶生」,就是告訴年輕人要換位思考,要知道感恩和心疼我們的母親。

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在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是不能隨意破壞的。但是在辛亥革命之後,鬍鬚有了全新的定義,那時候的人們認為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留鬍鬚,這是對父親的一種尊重。一般來說,父親去世後兒子要將上須留下來,母親去世之後要將下須留下來。

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說道:「治家者,務立其本,本立則末正矣。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

這句話說的就是父親為家裡奉獻很多,雖然他不像母親那般細膩,但他確實是家中的頂梁柱。為人父之後,才能知道父親的偉大,我們要從感恩和孝道的角度出發,儘量做到「父在不留須」,這也是對父親的一種尊重。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並非是告訴我們不能在父母俱在的時候慶祝生日,不能在父母俱在的時候留鬍鬚。它想告訴我們的是要懂得感恩,要知道孝順我們的父母,這一點也是當今年輕人需要牢記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事情,絕對不要發生在我們身上。

相關焦點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何意?古人孝道令人感動!
    雖三大教派的精髓有所差異,但其傳達的思想,卻成就了不一樣的中華民族。其中儒家主張的「仁、義、禮、智、孝」中的孝道,對於中華民族文化影響可謂之深刻,千百年來人們對孝道十分之看重,作為學徒自然應該尊師重道,作為子女自然要孝順父母。正如民俗文化當中這樣的一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講述的是作為子女所盡孝道的一種體現。那麼這句俗語是何意?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啥意思,你都做到了嗎?
    而有一些俗語,也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因為有的俗語背後的文化內涵是在講人性,而人性是不會改變的,所以俗語文化自然也就歷久彌堅。有這樣一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是古人留下的金玉良言,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人有此一說呢?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什麼意思?子女該看看
    導讀: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什麼意思?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就和大家說一句跟「孝」有關的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面意思是只要母親在世就不可過生日,父親在世也不可留鬍鬚,事情真是如此膚淺嗎?首先,關於「母在不慶生」,老話常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全國各地都有慶祝生日的習俗。可是大家都知道,母親生孩子,那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
  • 年輕人,應該牢記這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以及「聽人勸,吃飽飯」,這兩句話都是在告誡人們,要重視從老祖宗那裡口口相傳來的俗語、諺語等等。比如說,年輕人,應該牢記這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為何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呢?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母親還健在的時候,就不要為自己慶祝生日了,而父親還健在最好不要留鬍子。那為何這樣說呢?有什麼道理呢?一、母在不慶生孩子出生的那一天,父母都很開心,但是對於媽媽而言,意義就更不一樣了,經過十月懷胎,這中間受了多少罪,人們常說,女人生孩子,就好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所以說,孩子生日那一天,也是媽媽最痛苦的一天。其實對於母親來說,分娩的痛苦並不可怕,最怕的是在生育中所發生的一些意外。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有啥道理?可能很多年輕人都不懂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雖然跟父母住得很近,但是每一次去看他們,都覺得他們又老了許多,重陽節剛過,還是想跟大家談談「孝道」的問題。這句俗語放在現在可能有很多人都沒聽過,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說母親在的時候,不要慶祝生日,父親在的時候,不要留鬍子。
  •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有什麼含義,這是為什麼?
    本期要帶給大家的俗語是「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句話聽著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母在不慶生這句話的意思是:母親在世時,孩子不要為自己過生日,這是因為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是母親的受難日,雖然對母親而言,孩子們是上天送給她的禮物,但是十月懷胎,中間經歷的困難是沒有辦法一一列舉的。其實,這個不過生也只是個表面意思,並不是真的不過生日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他們的付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順。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比較淺顯易懂,「慶生」也就是指慶祝生日。現在的年輕人過生日了,就喜歡叫上好朋友一起去酒店吃一頓,然後晚上還要去KTV玩耍一番。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我們常說,如果一個人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不願意去贍養,那這種人誰還願意去和他接觸,他身邊怎麼可能會有貼心的人呢?一個人從呱呱落地,到長大,結婚生子,父母是最辛苦的一個,也是付出最多的。在農村有一句這樣的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家的話有沒有什麼道理?
  •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做子女的,要感恩父母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教我們做子女的,應該感恩父母。
  • 為什麼老人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要教給你的下一代
    傳統文化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有著多姿多彩的內容,唐詩宋詞、楚辭漢賦、小說曲藝等等,每一種傳統文化的背後,都蘊含著老祖宗的智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簡單,也最容易忽略的一種傳統文化便是俗語。俗語是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每一句的俗語,都是滿滿的智慧和經驗!就比如說這一句「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為什麼要如此說呢?母在不慶生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母親在世的時候,不要大張旗鼓地過生日。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啥意思?
    俗語在古代社會,是百姓的常用語之一,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廣泛流行。 按照現代漢語的規定,俗語包括:民間諺語、歇後語、口頭常用語等等。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什麼意思?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為什麼古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呢?其實古人說的「慶生」並非指過生日,而是指「過壽」。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啥意思?「推薦閱讀」
    俗語在古代社會,是百姓的常用語之一,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廣泛流行。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01 母在不慶生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
  • 古人常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究竟啥意思?
    俗語在古代社會,是百姓的常用語之一,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廣泛流行。按照現代漢語的規定,俗語包括:民間諺語、歇後語、口頭常用語等等。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
  • 年輕人留意「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話,不是沒道理
    在以前的農村,有非常多的俗語,流傳了下來,雖然它是非常簡單的,但是話糙理不糙啊,雖然這些俗語不像文言文那樣有文雅,但是這些所以它代表著的就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勞動人民,他們在以前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那些智慧結晶,這些智慧結晶咱們往往不能忽視,以前你們應該有聽說過一些俗語吧,所以從老祖宗那裡那邊祖祖輩輩傳下來,那勢必是有用的
  • 「父在不留須,母在不慶生」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傳統的俗語,也是對傳統禮儀中「孝」的引申內容。行「孝」不是口頭說說,要付之行動,這兩句就是民間所倡導的行動之一。但含義不全是字面意思。字面意思是,母親在世的時候,不要為自己慶祝生日;父親還在的時候,不要留鬍鬚。這兩句俗語,有更深的含義:●「母在不慶生」是對母親在這一日所受的苦難的敬重。不是說要忘記自己的生日。
  • 老古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年輕人要記得感恩
    孝順是中國人道德標準裡的基石,任何一個人,不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還是一介布衣,孝順永遠都是立足於世的底線要求。中國人對於「孝道」的要求,從孔子時期的個人道德要求,後來逐漸的成為整個民族的文化基石,也是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維護天下安定的刑律依據。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孝順,那麼這個人更不會成為一個可靠的朋友,忠心的臣子。
  •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農村人的傳統,難怪很多農村父母不過生
    所以農村很多哪怕年紀很大,超過60歲的老人,但因為母親還在世就都不敢慶祝生日。子女們會想幫父母過生日,但如果外婆和奶奶還在,那父母就不讓子女給他們慶生。我所在的村,尤其是我父母以上的那輩大多都遵循這個。
  • 母在不慶生,我不認同
    剛剛看完一位條友的視頻,視頻中提到關於母在不慶生的問題,讓我頗感震驚。今天是條友的生日,視頻中的他卻很悲傷。他說,他從來不過生日的,最多也是跟老婆出去簡單吃一點飯,但絕口不提生日兩個字,每年的生日他都很悲傷,看到這時,我有些不解,難道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曾經有什麼傷心的事發生嗎?好奇心讓我繼續看完了視頻。看到條友滿含熱淚、聲音哽咽的訴說著,能感覺到這是一個特別孝順的男人,不知道為什麼,向來容易被感動的我卻沒有掉一滴淚,甚至沒有一絲感動,難道是我冷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