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明但是成績差?真的不一定是他們不認真!

2021-02-19 勞師來思


來源:優兒學堂,ID:yoparent

孩子一入學,家長就立馬變身了!以前的溫柔麻麻現如今很可能頻繁呈現「癲狂」的狀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自己聰明的娃怎麼就學習成績那麼差呢!不斷的讓孩子寫!寫!寫……讀!讀!讀!好一個強有力的教育模式~


這樣的做法在孩子身上真的不一定見效,如果你的娃都認真學習了但還是成績差,那可能不是他不認真學習,而是有「兒童閱讀障礙症」

好了,下面就跟著小優嚴肅的看一看,蘇德中博士是如何解析被中國家長一直忽視的「兒童閱讀障礙症」的吧,大把乾貨傾情奉獻~

根據我團隊反饋給我的情況來看,閱讀障礙,可能是中國兒童群體當中,最被忽略的心理問題之一。

很多讀寫困難的孩子,要麼被判定為智力問題,要麼被判定為學習不認真,而少有被正視和關愛。八十年代之前,學界還普遍認為中文作為一種表義文字,閱讀障礙發病率遠低於英語世界,因此對於中文閱讀障礙的研究也就不夠重視。但是八十年代之後,根據跨認知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及語言學的研究表明,中文閱讀障礙發生率並不低於英文。故此,所謂「漢語的特殊性」,並不是在中國少聽到閱讀障礙的原因。

但時至今日,即使中國對於中文閱讀困難的研究並不落後於世界,但是在應用率及關注度上卻遠遠不如國外。大部分人沒有聽過,也不明白什麼是閱讀障礙。即使偶有耳聞,多數人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中文閱讀障礙發生率遠低於英文」這種錯誤的觀念之上。

根據美國全國學習障礙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全美 8%-10% 的人有讀寫障礙問題。而香港特殊學習困難小組則抽樣調查了 27 個學校 700 個學生,發現其中12% 的學生有讀字障礙。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學習障礙研究中心的調查中表明,中國有 10% 的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其中光北京市區就有 10 萬(因為診斷標準的寬嚴不一,各地數據都會有所出入)。

從上述數據可見,中文閱讀障礙並不少見。實際上,中國大部分人覺得閱讀障礙少見,是因為我們對此重視不夠。在美國,布希曾在 02 年撥款 50 億美金用於改善閱讀能力,而國內,卻缺少相關組織和資金來關愛這些患者。大部分的孩子在學校裡,因為閱讀障礙造成學習成績低下,不被老師和家長理解,甚至被同學嘲笑,最後對其成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因為對於閱讀障礙的研究主要在英語世界,因此在八十年代以前,學者普遍認為作為表義文字的漢字,閱讀障礙發生率極低。雖然後來證明這種觀點並不正確,但很多普通人至今依然持有這種觀點,甚至一部分人將其作為中文是一種先進語言的證據,這種錯誤的觀念加重了國內對於閱讀障礙的忽視。

但是相比表音的語言,漢語作為表義文字,在閱讀障礙方面的問題是否完全相同呢?目前來說,中文閱讀障礙由於關注較晚,因此對這種問題的研究還在發展階段,不如西方成體系。時下關於中文閱讀障礙的觀點,一般分為兩種:一種認為漢語閱讀障礙和拼音文字一樣,其障礙主要發生在語言學層次上的語音障礙;另一種則認為漢語作為表意文字,漢語具有和西方拼音文字不同的加工過程,主要是字形加工上的障礙引起來閱讀障礙。

在以往的腦成像研究顯示,使用以字母為基礎的拼音語言的閱讀障礙患者,左腦後部的灰質體積比正常人小,而該腦區與閱讀時的活動也較正常人微弱。左腦後部關乎字母與聲音的轉換,並與負責聲音的大腦聽覺皮層位置相近。對於學習拼音文字來說,閱讀和聆聽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上的一篇文章表明,英文閱讀障礙的腦成像是左腦後比較多,中文閱讀障礙的左腦前比較多,因此中英文閱讀障礙可能屬於不同的腦部發育失調。

另外,也有部分研究認為,中文閱讀障礙可能會更加嚴重。英文是以字母為拼音的語言,所以只要看到字母就可以讀出來(phonological processing),英文閱讀障礙只是無法做文字轉換語音。而中文是圖形意象的語言,涉及視覺空間的能力,由筆畫形成,所以要先進行圖形分析(visuospatial analysis),確定文字意義和讀音,所以中文障礙既涉及圖像分析的異常(visuospatial deficit),又涉及語音分析的異常(phonologicaldisorder)。

因此,中文的閱讀障礙相比英文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來自於中英文系統本身的不同,但並不代表中文閱讀障礙發生率就低於英文,或是嚴重程度輕於英文。

通常情況下來講,閱讀障礙是一種終生性疾病。雖然湯姆· 克魯斯曾聲稱在山達基教的幫助下,自己的閱讀障礙已經痊癒,但因為沒有經過科學的驗證,所以無法判定其真實性。

然而雖然閱讀障礙不可完全治癒,但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幹預,可以非常有效地緩解症狀。很多閱讀障礙的孩子在成年以後,都能進行正常的閱讀。

我在英國的經驗是,家長發現自己孩子閱讀方面力不從心可以通過學校要求對自己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檢查,學校有專門負責特殊孩子的負責人(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co-ordinator)連續預約一位教育學心理專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進行測評,對於孩子閱讀障礙的程度進行評估,具體地寫出孩子的特點(優點+缺點),然後草擬一份計劃書(action plan/individualeducation plan),和孩子以及家長共同商量完成,調整課程安排(如果考試時長增加等等),並給予相應的訓練。


相反,在國內,兒童閱讀障礙的問題沒有得到正確的認識,閱讀和學習障礙的兒童通常被貼上愚笨、懶惰的標籤。這些孩子都具備正常的智力,卻因為偏見而被誤解,這對孩子的成長及心智發展必然帶來負面影響。事實上,有相當多的名人都是閱讀障礙的受害者,其中包括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以,當自己的孩子,或者學生,出現閱讀、認字等困難的時候,請先不要武斷地判定是他們學習不認真。或許他們正遭受閱讀障礙的折磨,而有口難言,我們應給予支持和專業協助。

在北京2004 年學習障礙國際研討會上,中國教育學會學習障礙研究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馬叔平說:「存在學習障礙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如果我們因為工作的失誤而錯失幫助他們的機會,可能給這些孩子帶來很大缺憾,以至可能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我深以為然。

加插閱讀障礙的科學定義,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細閱:

一般來講,我們將 WISC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得分80 以上,智商正常、交流正常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稱之為學習障礙,我個人習慣將學習障礙分為閱讀障礙、數學障礙、寫作障礙和其他學習障礙四類,而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

閱讀障礙的基本特徵在於其閱讀成就(如個體化標準測驗中閱讀的正確性、速度、或理解能力)顯著低於其實際年齡、智力程度、教育程度應有的預期水準(標準A)。它會顯著影響個體的學業成就或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閱讀能力的活動(標準B)。假如個體有其他感官上的缺陷,則其閱讀困難會超過其感官缺陷所造成的程度(標準C)。假如有神經性或其他醫學上、感官上的情況出現,則應屬於軸Ⅲ的診斷。


簡而言之,閱讀障礙患者智力正常,但在閱讀和文字書寫上具有困難,並且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閱讀障礙成因複雜,對其成因解釋很多,一般來說分為語言學和非語言學兩種傾向。前者認為障礙發生的原因主要在語言學層次上,尤其是語音障礙;後者認為發展性閱讀障礙有更基本和深層的生理原因,主要是視聽知覺障礙,尤其是聽覺時間加工缺陷;隨後又有研究者提出了基於流暢性的雙重障礙假說。

\ 這好文選對你的胃口了嗎?那就 /

☟☟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即可打賞

在這裡讀懂教育

勞師來思

微信號:lslaisi

相關焦點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但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少學習都很認真,只有你家不認真,你得注意監管,你得上點心,你得多花時間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去,如果家長聰明,就會聽後半句,家長不上心就會聽前半句,所以,聽了之後不一樣的行動也就代表不一樣的家長的段位和層次!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網友回答:看到這句話千萬千萬不要高興,也許意味著你孩子學習上要毀了。我高三教到的很多學生,成績非常差的那種,大部分都很得意的告訴我:「老師我其實特別的聰明,就是不想學,只是現在學不進去了。」後來發現很多很多的孩子都聽過那句話並能印象深刻的表達出來。但是很多學習成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孩子,從不承認自己聰明,你誇他們聰明他們甚至會覺得你忽視了他們的努力。
  • 成績差的孩子就不聰明?了解「多元智能理論」,孩子都是潛力股
    並且,「唯成績論」以成績論高下,認為孩子成績好一定很聰明,成績不好的肯定就是笨一點不開竅那類的。但是孩子聰明與否並不是只體現在成績上,成績差的孩子就不聰明?了解「多元智能理論」,孩子都是潛力股。什麼是「多元智能理論」?
  • 孩子不笨,甚至很聰明,為什麼成績還是那麼差?
    他們無法認真做事、粗心大意、經常分神。最後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影響孩子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是:學習時的專注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細心觀察周圍的 「學霸」,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更聰明更努力, 但是為什麼他們學什麼都快?學什麼都能學好?原因就在於,學霸比別人專注時間更長。他們在單位時間內,將學習的效果達到了最大化。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老師的言外之意你真的聽懂了麼
    孩子的學習對每一位家長來說都是十分重視的,平時會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的狀態,所以經常會在老師那裡了解到孩子的學習情況,老師也會對孩子的表現給出一定的提示,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接收這些信息。我之前也聽到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叫鵬鵬的孩子,從小就非常的聰明,經常是班裡的前幾名,在上初中的時候,老師也非常地看好他。
  • 「孩子挺聰明,就是不認真學習」,老師的言外之意,家長別誤會了
    很多學生在上學的時候都聽過老師對父母說「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喜歡認真學習」這句話吧。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在聽到老師這麼說的時候,雖然面上沒有表現但內心都是很開心的,並且為此沾沾自喜,認為老師在誇讚學生聰明。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家長問: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如果老師跟你說了這句話,那麼真的要小心了!我自己就是老師,但我從來不說這句話,因為我知道,這句話害了無數的孩子,也坑了無數的家長。你都這麼說了,我怎麼可能會認真,會努力咱認真想想這句話,「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不認真」,當孩子聽到這句話時,他一定很開心,因為連老師都說了,我很聰明。
  • 當老師對你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家長一定要警醒
    想讓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就從培養責任心開始。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使其學會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朋友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他人負責,讓責任心陪伴孩子長大,孩子才能自立於社會。每次家長會,老師總會安慰一些家長:「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每次孩子成績不好,家長也總會解釋:「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
  • 「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學習不認真」老師的話外音,家長真懂了嗎?
    家長錯把老師的無奈安慰當真同事家孩子活潑好動,舞蹈弄棒,但是上課不注意聽講,東張西望,作業也是馬馬虎虎,草草了事,但是老師跟家長說:「孩子挺聰明的,活潑開朗,就是學習不太認真。」結果我同事當真了,回家還給做了好幾個菜,覺得自己孩子一定比別人強。
  • 老師說「你很聰明,就是不認真」,你真的明白其中含義嗎
    直言相告,怕家長接受不了,怕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一個處理不慎,可能引發家校矛盾,所以只能採用比較婉轉的方式了。所以,很多老師碰到成績不理想,平時調皮蛋的學生家長問起的時候,一般都會說:」其實你家孩子頭腦挺聰明的,就是不用心,如果用心,成績一定會上去的。「這樣,家長也容易接受,學生自尊心也不會受到打擊。只是,家長和學生們真的能明白老師的言外之意嗎?
  • 孩子很聰明,成績卻不理想的5大可能原因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他其實很聰明,就是很容易馬虎,才會丟分……」可是你知道嗎,很多孩子智商不低,但學習成績始終不理想,是因為他在感覺統合方面存在欠缺。比如,一些雙側化不良的孩子,雖然很聰明,但因為他們對身體兩側的互用協調比較混亂,經常分不清左右,對於文字和數字常常無法在腦子裡形成清晰的印象,所以在閱讀和運算等功課上就會有困難。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成績差,為什麼是大人惹的禍?家長一定要認真看!
    一邊是繁忙的工作,一邊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出狀況的孩子,浩浩爸媽因此患上嚴重的焦慮症。作為一名孩子的家長,您是不是也遭遇過這樣的情況?面對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認真、成績差時,您是不是也經常責罵孩子: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能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課,成績優異,你就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一路掉……專家特別提醒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0%都是父母惹的禍!
  • 孩子厭學不上課,原因不一定就是成績差,三招讓孩子告別厭學情緒
    如果孩子回到家裡之後總是不願意寫作業也是厭學的情況。如果孩子有以上幾種情況之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父母就需要重視,這說明他們開始厭學了。二、為什麼孩子會厭學?原因一定是成績差嗎?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孩子就很容易對學習失去信心,認為自己不能在學習上取得成就。在孩子產生了這種想法之後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學思想。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並不只有成績差這一種情況。所以父母一定要仔細分析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思想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 孩子成績好能給家長長臉?成績差的孩子該怎辦?聰明家長這樣引導
    俗話說&34;,家長一直將孩子成績的好壞來衡量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感覺自己走出去也有面子,殊不知,這種想法非常片面,縱觀大千世界,有多少成績好的孩子又將混得非常好的呢?也是佔少部分,孩子成績好固然幫家長長臉,但是孩子成績差家長也不要覺得沒面子,為什麼呢?
  • 調皮的孩子不一定就笨,而好學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聰明
    前言:有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太調皮了,更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更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未來學習當中一定會遇到很多麻煩,並不適合學習,往往有些家長會早早的放棄自己的孩子,覺得孩子太調皮根本不適合學習,可是這樣想家長就錯了,因為並不代表調皮的孩子就不愛學習就不聰明,而恰恰那些調皮的孩子反而是因為太聰明了,我們會發現有大部分的孩子
  • 為什麼說「孩子成績差,補課不一定有用」?背後原因很真實
    但是現在家長面對孩子成績差的時候,都是選擇給孩子補課,因為家長們覺得肯定是孩子在學校時,有一些課程落下來了,導致了考試沒有考好,去補習班補補課就好了,所以家長們都把孩子送去了補習班。但是有的孩子去補習班補了一段時間之後,成績確實提上來了,但是對於有的學生來說,他們反倒是越補越差了,因此「孩子成績差,補課不一定有用」,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背後的原因很真實。什麼樣的學生不適合補課?
  • 當老師提醒「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時
    說這話的老師自身就是一個聰明的人,面對你的孩子成績不好,不想傷害你的自尊心。相信90%以上孩子成績不好的家長都聽過這樣安慰的話。說是安慰不如說是提醒家長:你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啊,再這樣下去,孩子終究不會有好成績。
  • 孩子是否聰明,不應該只看成績,還有些個特點很重要
    但凡想生寶寶的,一定都希望能生一個完美寶寶。很多人在懷孕的時候就為能有一個智商高得我聰明的孩子做了很多努力,有用的沒用的,都要試上一試。迷信的呢,會去廟裡燒燒香,求菩薩能送自己一個這樣的寶寶;講究科學的呢,會給胎兒上胎教課,聽聽音樂講講故事,希望能藉此開發孩子的智力。
  • 不聰明的學生,卻取得優異成績,他們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教書中遇到一類學生,可以說是完全不能歸為聰明的,但是他們經常取得優異的成績,讓你刮目相看。這類學生不聰明,為什麼卻能取得好成績呢,讓我們一起通過剖析他們的共性來說明問題。小慧、小霞就是這類學生中的代表。
  • 「孩子挺聰明,就是學習不認真」老師的言外之意,家長懂嗎?
    但是,作為老師,又不能把話說得太直白,只能用「聰明」先誇獎一下孩子,然後再提醒家長們該好好管管孩子的學習了。所以說,老師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聰明」,而是在後半句話。畢竟,當老師的都明白,孩子學習好壞,以後能不能有出息,其實智商的影響不是最關鍵的。因為,全班學生的智商,其實大部分都是一樣的,有極度聰明的孩子,但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