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空氣入侵,小夥伴們紛紛開始購置羽絨服,不想逛商場,淘寶便成了最好的選擇。然而,同樣一件羽絨服,有的店鋪賣幾百元,有的卻只賣5元,還包郵。連郵費都不只5元,難道羽絨服是賣家友情贈送的?近日,生活晨報記者就此事進行了體驗,發現這些商家促銷羽絨服是假,套取個人信息是真。
體驗
購買後商家不發貨或直接消失
小夥伴對記者說:「淘寶上賣羽絨服5塊錢一件,樣式非常好看,還包郵。」真有這等美事?記者打開淘寶,在搜索一欄輸入「羽絨服,女」,再按價格從低到高排序,最低也要135元一件。這時,小夥伴又支招了:「要在價格區間輸入0-10元,就能搜到了。」這一搜,果真找到了許多價格只有「個位數」的羽絨服,這些羽絨服有的月銷量高達4000多件。記者發現,每個月賣出4000多件羽絨服的店鋪,評價卻只有五個。
12月初,記者從淘寶的三家店鋪內購買了四件價格在5-10元之間的羽絨服,全部包郵。但十多天過去了,記者仍未收到貨。
其中,一家名為「兇猛猩猩實拍女裝」的店鋪,有著雙皇冠的店鋪級別。記者在這家店鋪挑選了兩件羽絨服,這兩件羽絨服月銷量均超4000件,價格卻只有6.15元,雖然評價很少,但想想價格實惠便果斷購買了。然而,記者翹首期盼了十多天卻始終杳無音訊。記者於12月15日和賣家聯繫,得到的回覆是:「下單後45天內發貨,不發急件。」16日,記者再次打開淘寶想看看發貨情況,卻發現不僅所買商品顯示「過期不存在」,就連店鋪也消失了。
而另一家名為「蓮之韻衣坊」的店鋪,粉絲只有37人。記者從這家店鋪購買到的是一件價格為8.94元的羽絨服,和前兩件羽絨服的命運一樣,同樣是「石沉大海」。不一樣的是,幾天後,這家店鋪還在,但羽絨服的價格卻從8.94元漲到了119.2元。記者想知道緣由,卻始終聯繫不上賣家。
第三家店鋪名為「HUANMEIL-ING」,同樣有著雙皇冠級別。記者購買了一件價格為5.63元的羽絨服,無論記者怎麼聯繫賣家,收到的始終是自動回覆:「諮詢量大,請自行下單。」
揭密
低價是為刷銷量處理瑕疵品套取個人信息
這些賣家如此折騰究竟是圖什麼?記者通過諮詢多名資深賣家和買家,了解到超低價包郵羽絨服背後有三個原因——刷銷量、處理瑕疵品、套取個人信息。
按照電商平臺的規則,同一類商品在搜索時,銷量高的往往排在前面,大多數買家也會根據銷量高低來辨別商品的好壞。淘寶平臺「havva旗艦店」賣家告訴記者:「商品只要拍下,店鋪頁面的銷售量就會增加。」超低價是吸引買家的利器,賣家通常的做法是設置超長的收貨時間,等買家拍下商品後,就以各種理由不發貨或延遲發貨。賣家還會設置自動回復,多數買家都會因為等待時間過長而退款。這樣一來,店鋪既達到了刷銷量的目的又沒有任何損失。而買家在經濟上也沒有損失,所以很少會去投訴。「在廣東有很多服裝廠,好些庫存的衣服和有瑕疵的衣服,都是直接丟棄或者論斤處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淘寶賣家告訴記者,一些不良商家批發到這些衣服後,再以低價放到網上銷售。這類衣服的批發價可能就是幾角錢一件,如果能大批量賣出去,不僅能賺到錢,幾個月就能衝幾萬件的銷量,有了銷量,再開始做普通服裝的生意。
市民劉女士曾在網上買到過幾元錢的衣服,收到後發現衣服有破損,衣領上還有油汙。劉女士便與賣家聯繫想退貨,得到的答覆是,退貨可以,但得自己掏郵費。「買一件衣服才幾塊錢,郵費就得10塊錢。」劉女士一盤算覺得不合算,就放棄了退貨。
那家名為「兇猛猩猩實拍女裝」的店鋪,一件羽絨服短短一個月就售出4000件,之後便消失不見,又是怎麼回事呢?有淘寶賣家分析,這樣做可能是為了套取買家信息。淘寶買家資料大多非常精準,包括姓名、地址、電話……有的甚至利用軟體可以導出這些買家的購買力。有了這些數據後,不管賣家是想自己消化還是販賣出去,都是錢。
提醒
可向賣家所在地12315投訴
淘寶賣家超低價促銷商品是否違規?淘寶平臺如何監管?對此,淘寶平臺的客服人員解釋稱:「淘寶規定賣家72小時內發貨,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內不發貨,買家申請退款後,有投訴賣家的權利。從今年10月29日開始,投訴成立後,賣家需以商品實際成交金額的5%作為違約金賠償(不包括郵費、紅包金額),最高不超過30元,最低不少於5元。比如,買家購買了一件710元(郵費10元)的衣服,當買家投訴賣家『未按約定時間發貨』成立,賣家需要賠償給買家的違約金是(710-10)×5%=35元,因賠償金額不超過30元,所以這筆交易賣家需要賠償給買家30元。」
隨後,記者諮詢了太原市工商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淘寶上買東西如果遭遇不發貨,可以和淘寶客服聯繫,客服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可向商家所在地的12315投訴。」工作人員說。
此外,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電商定價多數是市場行為,目前法律尚無針對此類事件有明確規定。面對電商平臺的超低價促銷,消費者要有所警惕,不要貪小便宜而吃大虧。
在超低價交易中,消費者看似沒有大的經濟損失,實則暗藏安全隱患,如果商家將個人信息倒賣給不法公司,就有受到電話詐騙、網銀詐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