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大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木材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

2020-12-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北華大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木材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簡介

2018-01-24 來源:教師司

  北華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始建於1952年,在65年歷史傳承中,攻克了環保型木材膠黏劑、木材幹燥、木材保護、生物質資源綠色轉化等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取得了系列性研究成果。團隊所屬學科2016年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排名第5位4星級,評價為「中國高水平學科」。

  2012年-2016年,團隊作為吉林省森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單位,組織15家企事業單位針對天然林禁採後行業發展資源瓶頸,開展協同創新。以生物基無醛木材膠黏劑、森林撫育材/人工速生材高值化利用技術等成果支撐吉林省森工產業技術升級,創造2個亞洲第一:在國內其它3個國有森工集團人造板產能縮減情況下,吉林森工併購重組中鹽銀港等企業,使生產基地由吉林省擴大到京、冀、川、湘、鄂、蘇、粵等8省(市),產能達到240萬m3/年;建成國內首家三層實木複合地板企業,產能達到1000萬m2/年。「金橋」牌實木地板鋪進人民大會堂,突出解決了地板大面積鋪裝存在的尺寸穩定性差的關鍵技術難題,其中宴會廳7300m2無過橋地板鋪裝創下「單間室內鋪裝木地板面積世界之最」金氏世界紀錄。本教學團隊突出業績如下:

  1.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北華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就是一群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問、有仁愛之心的立德樹人的好老師。該團隊是一顆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該團隊是一層階梯,讓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團隊教師做到了四有:一是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心力的理想信念;二是有優良的師德師風;三是有為學生傳授真知、解疑釋惑,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真本領。四是有仁愛之心。時君友帶領木材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30年如一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在辦學條件極度困難條件下,通過身體力行資助12名困難學生,培養出2776木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和26名碩士、2名博士研究生,90%以上的成為國家林業行業精英和科技骨幹。團隊帶頭人時君友於2014年獲得吉林省勞動模範稱號。

  2.立德樹人,教書育人

  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團隊教師在北華大學率先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扭轉了學風;定期為學生開展職業規劃、專業導航,通過聘請優秀校友、長白山學者等的學術報告,為學生開展「三師工程」及「兩學一做」讀書活動。嚴格執行團隊教授為本科生上課制度,實施名師引領工程和團隊育人工程。團隊教師成員品德高尚,堅持原則,廉潔從教。團隊帶頭人時君友堅持三十多年為本科生授課,給學生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有一次教師節,他的幾個研究生為老師買了一個養生鍋,送到他辦公室,他說什麼也不收。見學生不肯拿走,他直接把錢給了學生。他說:「你們現在不掙錢,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你們好好學習研究,取得好成績,就是給我的最好禮物。」凡涉及學生考試成績、評優選先,他從來都堅持公平公正,不徇私情,恪守師德。他常說,作為教師絕對不能喪失底線,因為學生最信賴的就是老師;老師不守底線就是對學生一生的極大傷害,對教師隊伍的極大敗壞,也是對教育事業的最大破壞。時教授在生活上十分關心學生,愛生如子。天冷了,他就會提醒大家多穿點兒衣服;每逢過節,就買一些水果和點心給學生們;每逢寒暑假,他都會去宿舍看望那些不能回家的學生,給他們送餃子,有時還邀請他們到家裡去吃飯。時教授常對團隊的老師們說,學生們來自天南地北,遠離家鄉讀書很不容易,要多關心幫助,讓他們在學校體會到家的溫暖,體會到老師就是他們的親人。團隊成員重視教育教學研究,2014年「地方高校工程能力核心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吉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團隊教師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將成果編入教材,累計出版教材10餘部。為培養出學生的匠人精神,2013年-2017年,團隊的樂磊老師指導學生連續四年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多次獲得最佳創意、最佳創新、最佳創業和特等獎。

  3.敢為人先,開拓創新

  機會要自己創造。記得團隊帶頭人時君友教授在應用澱粉基無醛膠黏劑生產細木工板的測試中,芯板拼接速度不及傳統的脲醛樹脂,影響生產效率。廠方提出,第二天再試一次,如果效率和第一次相同,將拒絕應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時教授立即從長春趕回百裡之外的學校實驗室,挑燈夜戰,將活化羥基比例提高1.6%,重新調製配方,到第二天天亮,趕製出2噸膠黏劑。早上8點,他帶著新的膠黏劑風塵僕僕地趕到長春的那家企業,再次測試,一舉成功。從此,澱粉基無醛膠黏劑名聲大噪。隨之該膠黏劑在全國6個省區的大面積推廣應用。記得當時的臺灣籍總經理陳太郎誇讚道:「在中國大陸很少能見到這樣拼命工作的大學教授。」其實當時時教授的想法很簡單:「機會不是等出來的,要自己創造。」團隊在2012年-2016年期間,聚焦森林資源禁採、農業生物質資源過剩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林業局重大公益專項、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合作「948」項目等13項、吉林省雙十項目等69項,市局級11項;累計科研經費6378.9萬元,其中縱向2922.2萬元、橫向3456.7萬元;年人均經費29.7萬元。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首屆發明專利獎1項,發明專利金獎1項;省級以上學生競賽獎勵12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136篇;授權發明專利25件;出版學術專著10部。

  4.知行統一,甘於奉獻

  科學研究的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轉化為生產力,團隊掌握了一些科研成功的訣竅:一是科研選項要有市場意識。科學研究必須密切聯繫生產實際,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團隊的研究成果符合綠色環保的潮流,適應了人們對環保裝飾材料的迫切需求,適應了現代生產工藝的要求,一面世就迅速佔領了市場,並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二是科學研究需要堅忍不拔的毅力。沒有20多年的團隊成員苦苦追求,就不會有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成功。三在實踐中檢驗、完善、豐富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沒有停留在實驗室,而是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創新,反過來豐富了理論研究,團隊的科學研究實現了繼承—發展—創新的良性循環。1993年至1996年,木質複合材料與膠黏劑課題組與企業合作,主要是技術轉讓模式。林產工業企業轉制後,為防止專利技術外洩,企業改變了合作模式,要求我們提供研究成果的硬性產品。為了實現成果轉化,團隊帶頭人時君友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自己籌措資金,於1996年5月,以企業技術顧問內部承包的形式,在黃泥河林業局人造板公司制膠車間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創業之初,困難重重。每周一、三、五白天在校上課,晚上再坐硬座去遠在敦化的企業,每周二、四、六的晚上,再從企業趕往學校,就這樣在百餘公裡之遙的學校和企業間,兩天一個往返,365天夜以繼日,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一幹就是5年。針對石油基API活性期短、初粘度大和成本高等技術難題,創造性的將澱粉部分酯化後替代聚酯、聚醚,在水中與聚乙烯醇、橡膠膠乳複合形成穩定的乳液,構建了澱粉基API,發明了澱粉基API製造方法及其應用,實現了可再生資源的高效利用。所研製的綠色環保的無醛膠,使企業迅速紅火。其產品已經取代進口產品,佔領國內市場,被指定為奧運會專用材料,還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杆。實現了產、學、研的良性互動。

  辛勤的努力,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截至目前,團隊帶頭人時君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先後完成自然基金委、科技部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17項。發表SCI論文36篇、EI論文28篇。培養了18名碩士、4名博士。

  5.團結協作,持續發展

  團隊帶頭人時君友,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團結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31名成員, 通過突破農林剩餘物人造板存在的膠合質量與甲醛釋放量相互矛盾的關鍵共性技術,形成了完整的關鍵共性技術體系,在全國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年獲得吉林市特殊貢獻獎;2011年、2015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4年吉林省首屆發明專利獎; 2008年、2007年、2006年,連續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發表論文102篇,EI收錄26篇;SCI期收錄36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1項。團隊目標建成國內「一流教學團隊」,整體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責任編輯:李佩)

相關焦點

  • 華電傳聲筒 || 徐進良教授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日前,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通知》(教師函〔2018〕1號)文件,公布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我校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 信息科大機械工程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日前,教育部公示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入選名單,共有來自全國200所高校的201個團隊入選,信息科大機械工程教師團隊名列其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信息科大機械工程教師團隊,認識一下這個充滿實力與魅力的團隊吧!機械工程教師團隊是以機電系統測控與信息化、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的教學科研團隊,涵蓋3個本科專業。
  •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劉俊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近日,中北大學傳來消息,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進入公示,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劉俊團隊入選。
  • ——記湖南師範大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外國語言文學教師團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開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在部委院校高校自主申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遴選推薦、專家評審基礎上,2018年初,教育部確定首批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許光文:黃大年精神是一種激勵 給教師團隊提出更高要求
    「黃大年精神激勵著大家,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本身要對自己有嚴格要求,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在履行實踐黃大年精神上,把自己角色賦予的責任做好,我覺得就是最好的體現。」瀋陽化工大學副校長許光文在「走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對話沙龍上說到。
  • 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西南政法大學的這個團隊不一般!
    由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盧代富教授擔任負責人組成的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教師團隊成功入圍首批&34;,在這耀眼光環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這盛放花朵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執著堅守?本期推送,讓我們一同走近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教師團隊。
  • 我校大氣科學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學院現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大氣科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一流團隊和平臺。其中包括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國家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局校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甘肅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教學平臺團隊和平臺。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煉成「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十年裡,以劉鴻武院長為帶頭人的創新團隊在非洲研究領域逐漸展露才華,相繼獲得了浙江省首批高校創新團隊、浙江省文化創新團隊、全國總工會全國工人先鋒號、中國僑界創新團隊貢獻獎、教育部首個非洲研究長江學者擁有團隊等榮譽稱號,還有用教育部首個非洲研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7年又獲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  十年來,非洲研究院勇於擔當,奮力前行,可謂榮譽等身。
  • ——記榮獲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軌道...
    團隊帶領學生在鄭州動車所進行檢修技術跟崗實習  1月15日,從教育部傳來好消息,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軌道交通技術團隊榮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而早在2010年,團隊就牽頭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交通大學合作舉辦歐亞交通學院。2016年,又與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合作舉辦了亞歐高鐵學院。目前,共培養具有俄語文化背景的鐵道技術人才4000餘人,中歐班列上、中鐵建的涉外項目裡,到處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團隊通過參加全國職業院校大學生技能競賽培養師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記湖南大學陳江華及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
    抱樸守真、創新育人 2018-04-2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 教育部首批認定200所高校的201個團隊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記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教師團隊
    擁有120餘年悠久歷史的天津大學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地,去年九月份,天津市首場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這裡舉辦。「向黃大年同志學習」,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教師團隊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教書育人、敢為人先,淡泊名利、甘於奉獻。
  • 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日報重慶7月24日電(記者 譚英姿 鄧蕊 王壯飛)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起源於1982年我國知名傳熱學者辛明道教授創建的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3年以來,團隊面向國家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延伸至微生物制氫、乙醇及沼氣發酵、微藻能源等微生物能源轉化過程中關鍵熱物理問題研究領域,取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和特色。2018年,團隊入選了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 中國高校之北華大學
    林業工程等涉林一級學科的高校,吉林省60%以上的林業技術與管理骨幹畢業於北華大學。師資力量北華大學現有專任教師1700人;共享4名兩院院士,擁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2人,「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層次)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記哈爾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黃大年式...
    他們以「大思政」理念開展特色化思政課教學,他們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受到學生們的歡迎,他們的科研創新成果得到社會首肯,他們以社會服務傳遞著正能量。他們曾被授予首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他們就是哈爾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30位教師。
  • 中北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挺進全國十強
    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近日正式發布「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其中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共有38所大學上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位列前2名,中北大學以355分排名全國第十,居前20%,名次較2019年排名上升3位。
  • 海南大學法學教師團隊
    他是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務院特貼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教學團隊負責人,新世紀百千萬優秀人才國家級人選,全國智慧財產權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百名專家之一,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他擔任海南大學副校長,兼任中國海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理事、海南省法學會副會長和學術委員會主任、海南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海南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顧問,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聯繫的重點專家。
  • 南京理工大學,把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建成頂尖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
    這所有著良好背景,起點和底蘊都很優秀的大學,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完全可以託起年輕人的求學夢。學校現有教職工3200餘人,專任教師1900餘人,教授、副教授1200餘人,他們由兩院院士、外國院士、「長江學者」、「萬人計劃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
  • 聚焦|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一團隊入選2020年遼寧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近日,遼寧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遼寧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由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徐愛功教授領銜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高精度定位與導航教師團隊」成功入選。
  • 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所帶團隊入選首批「全國...
    現任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纖維學會管理委員會委員(The Fiber Society(美國),Governing Council Members(2019-2021));第七屆國務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8-2022)
  • 中北大學張小彩教師團隊榮獲全國高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
    近日,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張小彩教師團隊參加了首屆全國高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從1500個教學團隊中脫穎而出,載譽而歸,榮獲特等獎。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現場決賽於近日在北京舉行。該賽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國外語》編輯部主辦,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全國本科教育會議精神,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大賽設初賽、決賽第一階段和決賽現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