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太多,不知道如何入手,3步提高分析能力,有效解決問題

2021-01-07 武智睿說

小王負責一塊新市場擴展的項目,這個月結束髮現業務表現不太好,從數據來看,銷售額下降了30%,開月度總結會的時候,老闆問他,業績怎麼突然下滑這麼多,是什麼原因啊?下一步有什麼解決方案?給出匯報材料。小王對此完全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沒有思路,瞬間懵了。

我們在職場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因為職場本身就是一系列問題的組合,職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著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前途。

如果你想要解決問題,你就必須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這個問題,剩下20%的精力去尋找解決方案,其實就足夠了。

要解決能力的前提是要分析出問題來,所以分析力很重要。

一、 分析力是什麼,對職場發展有何影響

分析,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了解,也是一種判斷,一種理清思路的行為。

把看到、聽到和接觸到的東西,根據某種目的,儘可能的把其中的關係弄清楚,整理出頭緒,從而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而分析力,就是建基於這種一種思考上的能力。

分析能力的高低是一個人潛力水平的體現。而分析能力不僅是先天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的訓練。分析能力相差較大的人在解決問題時大相逕庭,一種是束手無策,而另一種是應對自如。那麼你的分析能力怎麼樣呢?

舉個例子:假定桌子上有三瓶啤酒,每瓶平均分給幾個人喝,但喝各瓶啤酒的人數不相等。不過其中一個人同時喝了三個瓶裡的啤酒,而且喝的三個瓶啤酒的量加起來正好是一瓶。請問:喝這三瓶啤酒的各有多少人?

在我們面對難題的時候,我們要懂得根據不同的對象,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從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問題,看清事物的全貌和各種事情之間的相互聯繫,這樣才能有目的的解開隱藏在裡面的謎底。所以分析,就是分析前因後果。

要想有分析的能力,首先你要有觀察的能力,善於要觀察中發現問題。

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助力職場成長

利用分析來推演問題的本質,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

第一步,界定和拆解問題;在我們開始解決一個問題之前,先要做的絕對不該是「怎麼做」,而是要弄清楚問題「是什麼,也就是問題根源。什麼是問題?問題是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在界定問題之前,要發現問題,有些人在工作中就是無法發現問題,原因有四點:沒有以目標結果為導向:是因為你沒有在這個目標結果上去分析問題,當結果出來的效果不好,首先,從外部和內部分析,外部原因一般是市場或者客戶導致的,內部原因就是公司的工作流程、方法、人員等,下面會詳細分析。沒有以過程指標為導向:在這個工作的過程中,你不太清楚完成這個目標的關鍵指標是什麼,你就容易跑偏,導致沒有跟蹤好這個指標,最後的結果就不太好。這就是兩個發現問題的思路。不清楚目標是什麼:在不清楚目標的情況下,你是沒有方向的,不會全力去做的,你都不知道往那個方向去發力。有目標,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這個就是對工作目標流程不太清楚,或者沒有工作流程導致的。問題可以按頻率來分類:偶然性問題:這一類問題在一個周期內或者一定的數量內發生的次數有多少,佔比10%以內。突發性問題:之前沒有考慮到會發生的問題,或者在現場臨時出現的問題。重複性問題:在一個周期內出現的頻率比較高,佔比60%以上。全部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兩種因素: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市場情況、競爭對手、客戶情況等確定的,有的能解決,有的不能,因為主動權不在你手上,這種因素大部分是被動的。內部因素指公司內部、工作流程、人員等,這種是主動能解決的。

界定問題思路用5W2H分析法,也就是七何分析法。1,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2,Why-為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3,Where-何處:在哪裡做?從哪裡入手?4,When-何時: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5,Who-是-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6,How to do-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怎樣?7,How Much-做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舉個例子,公司一個新活動來增加註冊用戶量,用5W2H 來分析:What:是要辦一個什麼樣的拉新活動?活動的助力或阻力有哪些?具體有哪些工作?Why:為什麼要舉辦這個活動?為什麼要採取線上/線下的活動形式?Who:活動面向的用戶是哪些人?參加活動的工作人員是哪些?誰對哪部分的工作負責?When:活動策劃什麼時候完成?什麼時候開始宣傳?活動舉辦時間段是?Where:活動在哪舉辦?是線上(宣傳渠道有哪些?活動渠道是?)還是線下(具體地點是?在哪做活動宣傳?)活動?How:活動舉辦的形式?通過什麼方式來吸引用戶?怎樣做宣傳?How much:我們期待達成的註冊量目標是多少?活動需要的成本是多少?因為,當問題被拆分得足夠細,足夠清晰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解決方案原來是這麼明顯,每個人都可以辦得到。第二步,提出解決方案;根據問題出現的頻率來詳細解決1.偶然性問題:改善某種行為。有一類問題主要是以某種目的,人為製造出來的。比如:公司每月都搞一場活動, 每次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來參與活動,採用一些送禮品來吸引客戶參與,結果有很多為了禮品的人來參與,而不是為了這個活動,這就導致無效客戶,導致在成本和產出上的很大的區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做活動方案之前就要學會控制好這個比例,或者加上一些限制要求,來區分你的用戶需求定位。2.突發性問題:提前演練。臨時發生的問題,解決方案都是隨機應變,通過現場的具體問題來解決,想下最近,最快用什麼來解決。如果想減少這一類的問題,就是通過提前演練或者假設的方式,來模擬當時的場景,這樣你就能發現當時會出現的問題,提前解決。比如:你當天做一場活動,突然忘記漏買一些東西,或者你要買某些東西才能解決某個問題,那就只能在京東或者附近的超市購買。對於這種可以用清單來解決漏掉的東西,可以準備詳細的清單,根據這場活動用排除法,把沒有需要的東西去掉,這樣就會比較穩妥。

3.重複性問題:建立工作標準、流程。每個人工作習慣都不一樣,有的人工作方法對,效率就高,有的人工作方法不好,效果就差,問題就多,沒有規距, 不成方圓,規範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標準,把工作的每一個步驟都列出來,每個人只要做這件事情,都要按這個流程來工作,就會減少很多問題,這個問題才能解決。比如:讓你打電話去銷售產品,你打電話的話術決定了你能不能賣出這款產品,如果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話來說,那效果肯定不好,如果公司給出標準的話術,每個人都按這個話術來介紹產品,特點、好處,那效果會好很多。工作標準和流程是要不斷更新迭代的,介紹一個PDCA模型來優化工作標準和流程。PDCA的構成P-計劃:在工作中,要分析現狀收集問題,找出問題後,想出解決方法,把這個方法和標準放到工作流程中。D-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去驗證它的效果。C-檢查:每周檢查下流程能不能落地,效果怎樣,還有那些問題。A-處理:再根據問題進行優化改進。總之,有些問題是無法一次性來解決的。需要經過不斷完善才能解決的,是持續性的。比如提高客戶的轉化率,影響這個轉化率的因素有很多的。個人能力問題,產品問題,公司問題,這些東西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是持續性要提升的。多準備幾種可選擇的方案在做解決方案過程中,多用假設來對自己提問,引發更多的思考,考慮更加全面,每個方案要寫出方案的優點,缺點,包括投入的成本和產出。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多用數據去支撐你的論點,這樣讓你的方案更有說服力。頭腦風暴,集思廣義,發散思維,列舉出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思考的時候,先不要急於否定自己,先寫下來再說,即使有些方案看起來不是很好。第三、詳細方案,高效執行制定詳細的執行步驟,包括以下內容:目的:方案的目的,主題要明確。時間:執行時間,活動的時長。內容:方案的詳細內容,越詳細越好。客戶定位:邀請那些客戶參與。什麼年齡段的。展現的形式:是以什麼方式來展現,比如在大型商場裡面搭臺展示。成本預算:就是本次活動要採購的清單,禮品等。人員:公司哪些人員參與,業務部,設計部等。提前演練,每一步都可以執行並儘量能有即時的反饋。總結:在工作中要通過自身能力來分析問題,找到本質的問題,按以上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高效執行,有些問題不是一次性解決的,需要長期來持續改善的。

相關焦點

  • 如何鍛鍊寶貝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每次問題出現時,教師或是家長一般就代替了孩子去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是指人們運用觀念、規則、一定的程序方法等對客觀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因此孩子失去了很多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得不到發展。從而導致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識不強等不好的方面,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解決問題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 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主要以特定的形象思維方式為基礎,普遍性較低,思維能力較弱,依賴於老師的指導。因此,教師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達到整合的效果?通過閱讀各種材料,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談談在教學中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
  • 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方法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
    ……大數據時代,分析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它是每一個想要在自身領域成為高手的人,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期,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提高分析能力?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技巧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3 拆解法,拆分重點,逐個擊破了解問題所在的背景和環境,思考哪些環節是確定性高的,哪些是不確定的,找規律,找感覺,找到那些不變的點。
  • 麥肯錫方法:如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我們之所以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煩惱,或許都可以歸因為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舉例:明年銷售額提升10%、員工工作效率提升10%、汽車百米加速由8s提高至6s。在理解了問題的本質、問題的3種類型後,我總結了問題解決6步曲,分別是:發現問題→將問題分類→窮舉原因→確定真因→分析改善點→採取行動。我為你一一道來。第一步,發現問題。
  • 劉傳健「關鍵時候能解決問題」,四步思維讓你也成為解決問題高手
    近日,央視再次專訪劉傳健,他說,「其實平凡就是關鍵時候能解決問題的那個人!」能在關鍵時刻解決實際問題就是不平凡的人。這讓我想起了前陣子很流行的一句話,「知道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們每天看那麼多乾貨,學那麼多知識,為什麼不能像劉傳健那樣解決實際問題呢?
  • 書單推薦|如何快速提高你的思維能力?更好分析與解決問題?
    一個人的能力往往體現在處理問題的能力上,但很多時候我們碰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入手,這本書就給了一個很實用的思考工具,而且非常淺顯易懂,按照這個方法多思考幾次,你會發現遇到問題再也不怕了,因為自己無論怎樣都能應對~書名:《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by王世民適合人群:遇到問題容易一頭霧水,不會清楚表達問題的薯寶寶們
  •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記憶竅門
    涉及的知識點: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在學校情境中,大部分問題解決是通過解決各個學科中的具體問題來體現的,這也意味著結合具體的學科教學來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1.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2.提供多種變式,促進知識的概括;3.重視知識間的聯繫,建立網絡化結構。
  • 5步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時,父母記住以下五個步驟:1、不要輕易給答案,更不要替他做主,而是要問他,你是怎麼想的?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3、告訴孩子,在你行動之前,不妨再聽聽我的建議,引導孩子遇事周全考慮,有備無患。
  • 職場人如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步驟讓你解決工作困擾
    有好多書告訴我們要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卻沒有一本書告訴我們怎樣解決。當問題突如其來,我們仍是因循守舊地犯錯誤。《高效人士的問題解決術》填補了這個空白,作者森秀明曾任職于波士頓顧問集團,之後創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致力於培養企業諮詢人才、解決企業組織規劃方面的問題,是名副其實的職場導師。
  • 乾貨分享:如何提高思考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怎樣提高思考能力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在成長的路上,我們都在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不打招呼,沒有彩排。可能是業績銷量突然下滑,可能流量越來越難獲取,可能是如何與人相處,等等。可以說,看一個人的能力,就是看他如何解決問題,以及能解決多少問題。
  • 馬龍區:「兩個帶來」教學法,有效提高年輕幹部解決問題的能力
    掌上曲靖訊近日,雲南馬龍區在青年幹部培訓班中首次採用「兩個帶來」進行教學,一個「帶來」是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個「帶來」是在實際工作中做得最成功的典型實例。通過分析研討幫助年輕幹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開展護理案例分析、提升護士解決問題的能力(一)
    隨著護理管理總體水平的不斷提高,案例分析法被廣泛應用到臨床教學、在職培訓、質量改進領域中,成為提高護理(安全)質量,培養醫護人員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増加團隊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在案例分析法廣泛應用於護理管理實踐的同時,其效果也受案例分析本身質量的影響。案例的選擇、資料介紹的完整、討論題的準確性,良好的討論氛圍等都會影響到案例分析的效果。
  • 開展護理案例分析、提升護士解決問題的能力
    護理案例分析是在哈佛案例分析法基礎上,針對特定而典型的護理質量(安全)事件、問題或工作,運用醫學管理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其進行剖析、反思、歸納、總結,進而提煉出經驗、教訓、對策、建議的管理方法。隨著護理管理總體水平的不斷提高,案例分析法被廣範的應用到臨床教學、在職培訓、質量改進領域中,成為提高護理(安全)質量,培養醫護人員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增加團隊凝聚力的有效方法。
  • 如何成為營銷精英,有效提高計劃執行能力的10大具體方法
    【營銷核心能力】如何提高計劃執行能力:本篇為您分享-如何構建和計劃執行能力的10大分解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換位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職場情商;結構思維;計劃性預見性;定期復盤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團隊協助能力;【1-時間管理能力】能力說明: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
  • 一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四步走早知道
    一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四步走早知道小學數學學習什麼最難?如果你問孩子,孩子肯定異口同聲地回答是解決問題。可是有家長問,我都不知道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從何開始,如何培養?一年級的孩子到小學學習已經有6周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已經悄悄地在進行中,陪學的家長你知道如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嗎?它的落腳點就在於看圖列式。看圖數量關係是直觀的,有利於低年級孩子的理解,到了高年級,純文字題,數量關係就顯得抽象了,所以現在拿下看圖列式,有利於今後的數學學習。
  • 如何訂正「解決問題」中的錯題更有效?
    「解決問題」是考查孩子對所學能力的綜合應用。解決問題掌握的如何是考驗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建構的重要載體。「解決問題」需要訂正正好說明孩子在應用能力時出現了障礙。根據孩子思維能力層次的不同,訂正「解決問題」錯題時所採用的策略也是不一樣的。一、畫圖解讀,究源重建。
  • 在職場中,有效解決問題的六個步驟
    決策:你應該能夠決定應該使用什麼方法來研究問題,應該使用哪些解決方案,以及應該如何實現解決方案。幾乎解決問題的每個階段都需要你做出決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需要團隊合作。你詢問人們對問題的看法,讓他們參與開發有效的解決方案,尋求他們對所選解決方案的反饋,並依靠團隊成員來實施流程。
  • 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6種有效方法
    每天你都會面臨至少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當你把問題的答案當作一種選擇時,事情就會變得更容易些。除了必須做出決定,它們並沒有什麼「可怕」的。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住在哪裡,你的伴侶是誰,有多少朋友;人們都會根據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評價你。因為問題對於每個與此相關的人來說都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沒有人會喜歡麻煩。
  • 蘭迪少兒英語引入「同伴學習」理念 提高孩子解決問題能力
    如何讓學習更有效,是每個老師和家長關心的問題,也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們努力研究的方向。哈佛大學Eric Mazur教授在教學中發現,相比學生單獨學習或由老師單方面傳授知識,讓學生之間通過合作與交流進行學習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可以讓學生獲得更高水平的思考能力,知識保存的時間也會更長。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以下值得一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題解決能力。通過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決能力,我們也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可以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決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一步。本文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將討論如何提高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問題解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