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信手拈來混用——博採眾長
劉興雲
音樂作為人類表達情感的獨特方式,它總是與人們所生存的民族地域和文化心理息息相關,民族音樂可以成為一個民族文化和身份特徵的獨特標識。影視作品中若採用了契合本民族審美取向和民族心理的音樂元素,則會表現出獨特的民族氣韻和精神氣質,並使作品所要傳達的意蘊得到升華。縱覽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影視作品,可以看出有很多影視音樂成功地將中國的民族音樂元素創造性地運用,形成獨具中國氣韻的影視音樂經典。具體來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更好地用音樂傳達出了民族氣質。
挪用——移花接木
挪用是影視音樂創作的主要藝術手段之一。音樂以情感表意見長,一般不具有明確的指向性,「要它在影視劇中發揮具體的藝術表現作用,有具體的情感指向性,有具體的內容和具體的含義,必定要與劇情結合在一起。」好的音樂移植,可以使音樂「脫胎換骨」,與劇作共同得到升華。例如,電影《天下無賊》的片尾曲採用了民歌《知道不知道》的音樂素材,作曲家王黎光將其改編填詞。影片最後,當女主角聽到男友的死訊後,畫面無語言也無音樂,只有她強忍淚水拼命地往嘴裡塞東西吃。當連觀眾都覺得無法下咽之時,飄來劉若英清唱的《知道不知道》。一個樂句過後,伴奏輕輕滑入,歌聲伴著舒緩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詞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再如,電影《金陵十三釵》採用了江蘇民歌《無錫景》的音樂素材,作曲家陳其鋼用蘇州評彈的方式將其改編演繹成《秦淮景》,「這種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和群體的民歌素材挪用,迎合了審美主體對地域文化和人文背景的想像,起到了更為直接的提示效果。」在離別前的最後一晚,當身著學生服的秦淮女子集體吟唱這首歌時,她們的形象也隨著心靈的升華從世俗走向了聖潔。影片結尾時,《秦淮景》在民族管弦樂的伴奏下,由女子合唱的形式被再次演繹,畫面配合她們初次步入教堂時的風姿韻態,將一個知國恨、懂情義的秦淮女子群像託舉出來,音樂直至影片結束仍縈繞於人們心頭,化解不去。
妙用——信手拈來
民間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精髓,是對民族情感最生動真切的表達。我國民間音樂品種紛繁,曲目浩如煙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擁有345個說唱曲種,317個戲曲劇種,17636種民間舞蹈,以及不計其數的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曲、說唱音樂曲目、戲曲音樂劇目和歌舞音樂曲目。」這個巨大的民族音樂寶庫,為作曲家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營養供給,創作出獨具民族特色的音樂經典。
一是地方民歌。電視連續劇《水滸傳》(98版)主題歌《好漢歌》採用了豫東魯西南的小調《王大娘補缸》的音樂素材,而「起興句就是『說走咱就走』,按照山東話來。『大河向東流』也是按這個音走過來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歌就此產生。
二是戲曲曲藝。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基本素材是京劇西皮流水的引子,用女聲京劇合唱,並配上打擊樂和人聲襯詞「裡格兒楞」,深化了影片的內涵。電視連續劇《大宅門》更是萃取傳統戲曲曲藝之精華,創造性地運用於現代音樂創作之中,把京韻大鼓、京劇、平劇、豫劇、梆子等多種民間音樂元素融匯其中,令人過耳不忘。
三是民族器樂。電視連續劇《笑傲江湖》中的古琴和簫;《喬家大院》中的晉胡;《大宅門》中的京胡。電影《菊豆》中的壎、《秋菊打官司》中的月琴、《活著》中的板胡、《臥虎藏龍》中的琵琶和鼓,眾多影視音樂中採用了五花八門的民族樂器,創造出氣象萬千的影視音樂世界。這些影視音樂與視覺畫面相交,與人物情感相融,與劇情發展相生,成為支撐影視作品的內在民族氣質。四是民族音調。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主題歌《向天再借五百年》、《孝莊秘史》主題歌《你》都是用中國民族調式寫作而成,均採用了加偏音「變宮」的羽調式。《劉老根》主題歌《圓夢》採用七聲清樂徵調式,並在其中加入東北二人轉的音樂元素,使音樂聽起來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這種中國民族音調帶來的情感衝擊力直抵人心,因為它是中國人骨子裡固有的民族基因。
混用——博採眾長
由於影視作品的題材和形式豐富多樣,內容和風格也各不相同,因此,為了配合各種影視作品的實際需要,影視音樂也應多元而富有新意。應該說,影視音樂所採用的樣式和形態幾乎沒有任何限定,比如交響樂、民族管弦樂、室內樂、器樂獨奏、協奏、合唱、重唱等表演形式;再比如古典樂派、浪漫樂派、印象派、先鋒派等音樂風格;還有對比、模進、倒影、變奏、卡農、復調等音樂手法。優秀的影視音樂就應該是不滿足於現狀、不停留於表面,從多種音樂的血液中汲取精華,形成獨具個性的音樂語言,「隨」用於不同題材和多樣化風格的影視作品之中。比如,電影《十月圍城》,作曲家金培達使用了蒙古族的「呼麥」,這本來是蒙古族一種古老的歌唱方式,一人在演唱時能同時發出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音,也叫「蒙古喉音」。影片用這種喉底發出的聲音來表現死亡的氣息和威脅。作曲家「繞過了這種聲音的民族背景,選取了聲音本身對人產生的色彩衝擊。」所以,音樂是不應該被割裂開的,無論是西洋的、民族的、古典的,還是現代的,都可以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影視藝術作為現代西方科技文明的產物,長期以來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當代影視作品正在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著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我國的影視作品若不能以博大的中華傳統文化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屹立於世界影視之林,將被淹沒於世界影視的汪洋之中,最終被同化於無形。而音樂具有的民族特性可以為影視作品傳達出獨特的民族氣質和文化內涵。因此,我們的影視音樂要充分調動民族音樂元素,不拘一格,博採眾長,將民族與世界共融,創造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和民族氣韻的影視音樂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