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給孩子從小貼上「害羞」的標籤?

2020-08-28 一月愛八月

你是否給孩子從小貼上「害羞」的標籤,「害羞」的標籤影響終身,建議你換一種方式教育。

一位媽媽帶著自己3歲的孩子到公園玩耍,孩子有點害羞,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這位媽媽說:不要害羞,有什麼好害羞的,你看看別人小朋友都不害羞。



這位媽媽越是這樣說,孩子越害怕,孩子緊緊地抓住媽媽的手,最後媽媽說:你怎麼這麼膽小呢?我命令你趕快去和別的小朋友玩耍,不然我不要你了。

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引來別人的關注,這位媽媽直接對著別人說:我這孩子從小就害羞,怎麼教也教不會。


這位媽媽犯了三個錯誤,第一拿孩子和別人比較,第二以恐嚇的方式教育孩子,讓孩子和別的孩子玩耍,第三在外人面前,故意貶低孩子。三個錯誤都在無限地放大孩子「害羞」的表現,比較、恐嚇、貶低只會讓孩子更加沒有安全感,所以孩子只會越來越害羞。有時候,不是孩子天生害羞,而是父母的一些看似小小的行為,卻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從此孩子一生將貼上了「害羞」二字。



其實關於孩子「害羞」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我知道你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小朋友熟悉」、「我知道你不喜歡別人盯著你看」、「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或者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玩耍,記住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雖然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和陌生人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玩具。

拓展閱讀:

貼上「害羞」標籤,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雖然害羞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害羞影響孩子的一生,害羞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01.害羞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害羞需要父母正確引導,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被貼上「害羞」標籤,那麼孩子一定會自卑。

自卑的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否定自己,他們會認為自己很差、相貌平平、不善言辭、不招人喜歡等等。長期下去,他們不懂得和朋友相處,這些消極的想法,會讓孩子焦慮自卑,不敢嘗試,害怕挫折和失敗,一旦面對拒絕,他們會更加自卑。


02.害羞影響孩子語言發展

因為害羞不敢與人交流,特別是對於3-6歲的孩子而言,害羞會影響他們語言發展,孩子的語言、情商、智商,沒有得到很好的鍛鍊,足以影響孩子一生。

03.不願與人交流

害羞的孩子是孤獨的,不管他們有任何想法,他們都不願意和人交流,孩子長大後,很難融入進學校、工作和社會中。


只有你家孩子會害羞嗎?

孩子面對陌生的環境,肯定會緊張害怕,每個孩子都會害羞,不止是你家孩子會害羞,這是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強一些,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弱一些而已。

不要覺得害羞就是壞事,害羞是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當他處於陌生環境,對環境的恐懼,促使孩子害羞。


首先,父母應該學會接受,接受自家孩子的害羞,並且從心裡認同:害羞並沒有什麼大不了。

其實,父母要多引導,告訴孩子害羞很正常,每個人都會害羞,包括我們父母自己。

最後,父母應該做正確的示範,用行動證明給孩子看,帶著孩子一起融入陌生的環境。一次次的嘗試後,孩子一定可以做得非常棒,請相信孩子。


溫馨提示:有的孩子害羞是天生的性格,很難或者無法改變,這時候家長請不要著急,害羞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壞事。

害羞也是有優點的,比如:做事專注 害羞的孩子往往做事專注,因為他們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並且害羞的孩子還有一個特質就是做事認真負責,也就是說,凡是你交給他的事情,他都會盡心盡力的完成,不會偷奸耍滑。遇到問題非常冷靜害羞的孩子往往不會主動去麻煩別人,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他更傾向於自己去解決問題,從來不怕孤獨,家長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會成群」。忍得住孤獨的孩子,必定成大事。


我們只需要換一種方式,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愛孩子請不要給孩子隨意貼上任何標籤。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接受不完美孩子和不完美的自己,鼓勵孩子勇敢做自己。

我們是第一次當父母,但是我們曾經也是個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理解多包容,還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相關焦點

  • 兒童心理分析:如何正確判斷你的孩子只是害羞還是嚴重的焦慮
    你是否難以把握孩子現在的心理狀態,是害羞還是焦慮? 當然,你可以給你的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以讓別人理解你覺得尷尬或不符合禮儀的行為,比如拒絕問候成年人,這樣做可能弊大於利。 薩拉·索恩是一名育兒教練和母親,她很早就發現自己的女兒表現出內向的跡象,但她也不認為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會有什麼幫助。她說:「我不喜歡把害羞當做一個標籤,因為它通常與實際情況有關。」
  • 包小貼:新晉網紅品牌,教你如何逆襲成功人士
    專注於綠色艾灸養生品牌的包小貼貼也一直緊貼著年輕化市場,發布了一款主打輕養生概念的無煙自發熱型艾灸產品——包小貼牌艾灸貼。現代都市青年生活節奏快,正處於生活壓力期或者事業上升期,大都無暇顧及身體,更不可能規劃時間調理身體養生,這使得亞健康人群年輕化更加嚴峻,社會市場上需要一款專門為忙碌年輕人打造改善亞健康的產品。
  • 「你不是害羞,只是有點慢熱」多給孩子彩排的機會,讓他擺脫害羞
    很多人從小都曾經歷過被家長從身後拎出來打招呼或者被推出來表演節目的經歷,如果「演砸了」或者表現的扭扭捏捏,就會被說成是「上不來臺面」、「怕生膽小」等。 事實上,害羞的標籤貼久了,孩子就會覺得那是性格缺陷,因而產生自卑感。 害羞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而是家長容易把「害羞」的情況「妖魔化」。
  • 孩子害羞自卑,其實是因為你!
    孩子害羞、內向這種情緒是非常正常的,害羞不是問題,也不是貶義詞。孩子見到人不打招呼,也許是不知道該叫什麼,或者擔心叫錯了而受到否定。但孩子害羞得過度了,家長就要積極引導了。孩子產生害羞的原因一般有兩點:一是孩子自身的原因,覺得太胖,太瘦,長得不太好看,有某些缺陷。二是大人保護得過度,孩子不太敢於表現自己,比較畏懼陌生的事情。孩子害羞,遺傳因素不大,爸媽的教養方式跟後天的環境影響比較大。
  • 《不再害羞:如何提高你的社會適應力》:害羞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害羞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還會影響我們的社交,害羞的人通常在一個團體中都是邊緣人物。是的,是否害羞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都很大。社會心理學家則提出,害羞者是在社會生活中被貼上的標籤,自認為害羞,或別人認為害羞。其實上面的各個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對害羞的產生因素,分析的都是正確,但還是沒有全面。
  • 莫給孩子套上「枷鎖」的標籤
    媽媽一邊嘆氣,一邊數落:你這個孩子每次都這樣,這麼膽小到底有什麼用。媽媽或許並不明白,她一再強調的「膽小」,就像標籤,留在了孩子的心裡,時時提醒著他的膽怯。而孩子,可能就真的如媽媽所數落的,越來越膽小。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 孩子害羞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最近很多的家長朋友會問我,最近我們家孩子見到人總是往身後躲,見人也不說話打招呼了,怎麼越大越不愛說話,沒有禮貌了呢?是不是越大越知道害羞了?孩子能夠了解並認知,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權利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如拒絕講話、拒絕和小朋友一起玩兒,拒絕和不熟悉的人打招呼等等情景。所以當你發現自己2歲的女兒/兒子變得不愛說話或者害羞了,不要著急給孩子貼標籤。經常聽到有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說,你怎麼這麼害羞,沒有禮貌,見人都不打招呼,我平時是怎麼教你的,都忘了是吧!
  • 你的孩子是否在家很健談出門就害羞?可以試試這樣做
    可是,一旦到了人多的地方,就開始各種害羞。走親訪友的時候,遇到不熟悉的人也不好意思打招呼。或許很多小朋友都存在這種問題,家長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害羞的孩子:幫助兒童戰勝羞怯》的作者沃德·K.斯沃羅博士指出:「雖然我們通常把害羞視為一種交際障礙,但其實害羞的孩子往往會成長為敏感和善解人意的成年人。因為他們擁有細膩的內心世界,他們會花時間分析為什麼某些人會做某些事,而且具有奇妙的想像力。」害羞通常是與生俱來的性格,孩子們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的過度敏感有著遺傳學的根源。
  • 孩子害羞不愛說話怎麼辦?這裡有你想要的辦法
    害羞是常用來描述一系列情感和行為的詞語,因而孩子們害羞可能存在形形色色的原因,並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現害羞。當然,孩子們生來可能較為敏感,但他們並非生來就害羞。面對害羞的孩子,能說和不能說的話你能做的第一件事是,避免說一些話:不要告訴你的孩子他們很害羞或者對別人講這些話,他們有可能會聽到,那時,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加焦慮和害羞,也會開始隱藏自己,就像你描述的那樣,並逐漸地越來越像你貼的標籤。並且,如果你每天都詢問孩子們休息時時怎麼過的,是否找到一些朋友一起玩,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孩子膽怯害羞?導致孩子性格靦腆害羞的原因有這些
    事後,我才意識到,婚禮現場人那麼多、聲音那麼嘈雜,孩子可能會被嚇到,所以膽怯害羞。我應該因為我們為人父母卻教養無方、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為他考慮而感到愧疚。後來,我也研究了很多資料,做了很多努力,漸漸地大寶就不再那麼害羞了,現在反而家裡有人來的時候還會主動接待,招呼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開朗活潑。
  • 18歲男孩因害羞不敢問路淪為乞丐:孩子太害羞,到底應該怎麼辦?
    知乎上也有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有個網友分享說,他從兩三歲起就被家人要求「打招呼」,如果不肯,就會被家人批評。後來,他對要求他打招呼的奶奶說:「我不是沒有禮貌,我只是不好意思。這些都是陌生人。」自來熟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很多孩子都和這位網友一樣,初時害羞,而適應之後就不會再感到害羞了。
  • 讓害羞的小孩變陽光
    就像所有的孩子外形和個頭大小都不一樣,他們的個性特徵也是不一樣的!我經常看到父母擔心的是他們的孩子安靜且害羞而不是外向自信。雖然害羞是個性特徵的自然展示,但它不是一個真正的心理問題。不要貼上害羞的標籤  不給你的小可愛貼上「害羞的孩子」這樣的標籤是很重要的,那樣的話就好像她真的是害羞一樣的。這可以變成一個長期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 我家有個害羞寶寶
    陪她去上美術課,別的孩子都能回答問題,她卻一直看著別的地方,不敢看老師。上幼兒園以後,每個學期結束老師都會給一張的本學期評語的單子,都無一例外有一句「害羞的小姑娘」。我很著急。雖然育兒專家說害羞是正常的,家長不要過於擔心。但是你自己不展示,別人怎麼能知道你會呢?我特意送她去學跳舞,學校有演出的時候,不論報名費多高,我都毫不猶豫給她報了名。
  • 孩子不行,還是你覺得不行?貼上標籤,孩子才真的不行
    導讀:孩子不行,還是你覺得不行?貼上標籤,孩子才真的不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行,還是你覺得不行?貼上標籤,孩子才真的不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馨香智慧:膽小害羞怕生?孩子總被貼標籤,家長應如何處理?
    馨香智慧:膽小害羞怕生?孩子總被貼標籤,家長應如何處理?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越是告訴孩子不要害羞,大膽點、自信點,孩子越是畏畏縮縮。越是提醒孩子懂事有禮貌,見人要打招呼,孩子越是不聽。於是「悶葫蘆」、「內向自卑」等隨之而來的標籤就出現了。其實這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 當別人說我家孩子「膽小」、「害羞」時,我該怎麼處理?
    越告訴孩子「不要害羞,膽子大一點」,他會更加的畏手畏腳,躲在你身後呢?先來說說我自己的故事。小時候,我經常聽到大人這樣評價我:「這孩子太老實了,一點也不活潑......別害羞,要不然長大會吃虧......膽子大一點……見人要打招呼,要不然就不禮貌......」
  • 不要給孩子貼「內向」的標籤,我的孩子內向,但話很多
    01我家孩子也內向,可是很能說我家孩子從小就很內向,之前還不愛交流,不合群,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經常找我說:你們家孩子太內向,不合群。一年之後老師說:你兒子現在太會說了,小嘴巴巴地停不下來。後來一個朋友和我說:慢慢來,他內向,屬於慢熱型,你沒有發現他都是慢慢融入到集體中去麼,剛開始見到我們的時候也是很害羞
  • 總愛給孩子「貼標籤」?3招,教孩子快速掙脫「標籤效應」束縛
    人們喜歡給特定的人貼上特定的標籤,即便沒有惡意,但是這樣的話語往往最傷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心理學認為,「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貼上的標籤,無論是「好」是「壞」,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意識和自我評價,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 孩子性格過度害羞,並不全是因為內向,家長要早點重視加以引導
    也正是因為孩子的這些表現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他就像是一個怪胎一樣,在班級上更是個小透明,在團體當中根本沒有什麼存在感。對於孩子的這種表現,閨蜜也非常的苦惱,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落落大方的向客人打招呼,而自家的孩子卻唯唯諾諾的,只喜歡躲起來,而且也讓閨蜜面子上有些受挫,但卻不知道要如何去改正孩子的這一性格特點。
  • 面對容易害羞的孩子,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媽用這四種方法超讚
    反觀有些孩子,則比較容易害羞,情況好一些的需要和小夥伴們一起上臺表演,一些更害羞的小朋友則沒有上臺表演。活動結束後,大家都問萌萌媽媽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不害羞、不怯場呢?2.充分鼓勵並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本來是很開朗活潑的,但經歷了某些事後就變得內向、害羞,或者平常開朗,只是在面對某些事或人時會害羞,那家長就需要及時了解原因。比如很多孩子在家唱兒歌、做自我介紹都很好,可一旦到了幼兒園或是人多的話,他就會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來,讓大家都誤以為他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