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羞自卑,其實是因為你!

2020-12-20 寶島童醫匯

孩子害羞、內向這種情緒是非常正常的,害羞不是問題,也不是貶義詞。孩子見到人不打招呼,也許是不知道該叫什麼,或者擔心叫錯了而受到否定。但孩子害羞得過度了,家長就要積極引導了。

孩子產生害羞的原因一般有兩點:一是孩子自身的原因,覺得太胖,太瘦,長得不太好看,有某些缺陷。二是大人保護得過度,孩子不太敢於表現自己,比較畏懼陌生的事情。

孩子害羞,遺傳因素不大,爸媽的教養方式跟後天的環境影響比較大。所以不用太擔心,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的害羞氣質會逐漸減弱。

搞清孩子問題出在哪兒

我們試著把這些眼前的問題轉化為一個養育的長期問題:「我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如何才能幫助孩子獲得面對挑戰的信心?」

那麼目標就很明確啦。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幫助孩子獲得價值感,並有自信

不要說讓孩子心碎的否定句

我們可能就不自知地教會了孩子自卑,自我否定,消極地處理問題,或者莽撞不加思考的面對困難。一些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內在動力的方法,而不是讓他的人生總是由別人來掌控。

讓孩子知道自己被理解

首先不要給貼標籤,不要說你就是個害羞膽小的人。他們還處於人生的起點,有太多的可能。所以,在向別人介紹孩子的時候,不要貼標籤,說我的孩子很要強,或者很害羞。不要把孩子框在一個框框裡。

用自己的經歷教會孩子自信

結合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告訴孩子你是如何通過準備充分的,然後更加自信地登臺的。用自己成功克服臨場退縮的事例來鼓勵孩子。

每天幫孩子他梳理經歷,也幫孩子建立起解決問題的積極思維方式。

如何克服害羞的情緒呢?

心理學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

1 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會降低孩子的害羞情緒;

2 積極、正向的教養方式會減少孩子的緊張、焦慮,愛批評的爸媽要注意了,多關注孩子好的一面,不要總是盯著差的那面。如果孩子不願意主動社交,也不要勉強,爸媽可以演示給孩子看。

3 鼓勵、支持孩子嘗試新鮮事物,幫助孩子克服恐懼,過度保護,不經歷壓力,孩子永遠不會進步;

4 準確的評價會幫助他們改善害羞的情緒,不要貶損孩子的害羞。比如「怎麼像個女孩子,那麼愛哭呢?」「都上學了,還像個小孩子扭扭捏捏。」

相關焦點

  • 你是否給孩子從小貼上「害羞」的標籤?
    你是否給孩子從小貼上「害羞」的標籤,「害羞」的標籤影響終身,建議你換一種方式教育。一位媽媽帶著自己3歲的孩子到公園玩耍,孩子有點害羞,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這位媽媽說:不要害羞,有什麼好害羞的,你看看別人小朋友都不害羞。
  • 每個自卑孩子背後 多半是因為......
    最近國王爸爸的好友跑來訴苦,說發現最近他六歲的兒子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不自信,孩子害羞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上跟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脫離不了干係。也就是說,當發現孩子害羞時,爸爸媽媽應該首先反思自己,從家庭環境找原因,而不是埋怨孩子。
  • 在暗戀的人面前,害羞與自卑,只是你不敢面對的藉口
    其實,喜歡一個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畢竟,並不是你在這段感情裡面喜歡對方,對方就會在這段感情裡面也喜歡你。很有可能,你在這段感情裡面只能夠暗戀對方。在暗戀的人面前,害羞與自卑,只是你不敢面對的藉口。01當一個人遇到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人的時候,自然也就會感覺到自己很害羞。所以,當看到對方的時候,不自覺就會臉紅。因此,如果一個人在一段關係裡面,遇到一個人只要一看到你,他就會開始臉紅,那麼對方也就是在這段關係暗戀著你。你就應該要好好考慮一下兩個人的關係,要不要選擇和對方繼續下去。
  • 害羞的影響,怎麼克服自卑重塑自信
    害羞是人的常態,在社交中,人們都有過害羞的經歷,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慢慢變得更加自信積極,也會漸漸克服掉害羞。習慣性的害羞,有損於與異性的溝通和交往,特別是初次約會。有的哥們兒在跟新認識的女生相處的時候,會習慣性的害羞,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這種行為,在女生眼裡是非常負面的,會感覺你懦弱,自卑,得到的是你對她的不尊重和負面消極的反饋。這樣還指望能發生一段愉快的暢聊嗎,後續的發展也會產生影響。研究表明,害羞的人比不害羞的人交到新朋友的速度要慢的多,談戀愛的次數也少,他們也會很孤獨。
  • 孩子害羞膽小、沉默退縮……6種處理自卑的方式,你家孩子哪種?
    2、個體心理差異所至3、父母錯誤教育方法①父母怕什麼,孩子就怕什麼②過分嚴格③嚇唬訓斥孩子④事事包辦⑤缺乏親情4、自卑是造成孩子膽小的重要因素5、過分敏感導致孩子膽小自卑什麼也不說,年復一年安靜坐著,同學們都認為他們「害羞」、「安靜」,卻不知道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從小學會沉默,覺得這才最安全的。 結果:有的會被誤認為是傲慢自大,其實他們是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有的男孩會很受容易被欺負。
  • 男孩性格膽小自卑,原因是家庭環境影響,三類家庭養出自卑孩子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四類家庭容易養自卑的孩子「凱凱,你來表演個節目吧。」歌手葉一茜邀請7歲的男孩凱凱。「不要。」凱凱拒絕了並轉過頭,背對著葉一茜。旁邊的小朋友衝凱凱喊,「上吧,兄弟。」可這個男孩依然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手緊緊地抓著自己的衣角。
  • 這5種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傳達了這五個行為信號,父母千萬要重視,那是性格自卑的表現。01 過度害羞、怕出醜在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中,每個孩子都在盡情地展示才藝。只有晶晶怯生生地躲在媽媽後面,默不作聲。輪到她表演的時候,她被媽媽逼著唱歌,結果表現很差。
  • 《不再害羞:如何提高你的社會適應力》:害羞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但從遺傳學上來說,這不能怪我們的爸媽呀,因為他們也是受害者。其實,很多的人並不是因為遺傳的原因而害羞,更多的是因為父母和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我們留下的創傷。而這種創傷要麼是他們的溺愛,要麼就是他們的無心之失。我們在孩童時期,很多孩子就會被貼上害羞的標籤。
  • 孩子自卑不是因為懦弱,往往是因為父母這樣做
    比如公司內部競爭時,別人使勁上趕著表現,他卻總因為自卑敏感往後縮。直到有次聊天,我們才明白他這種自卑的來源。「學習再好又怎麼樣,你別以為你考的好就不用幹活兒了!」其實,朋友的這種情況存在於很多家庭中。孩子成長時期,常會因為所在環境的影響感受到不足和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往往來源於自身健康、貧窮的家庭環境或者錯誤的家庭教育。
  • 《害羞的蓮藕》:專治寶寶害羞、不自信的繪本,幫孩子重拾信心
    換牙期牙齒掉了會害羞,因為長得胖乎被調皮的小夥伴起外號會害羞,鄰居阿姨開玩笑讓我給她兒子做媳婦也會害羞……因此,我不敢張嘴笑,躲著給我起外號的小夥伴走,上下學繞開領居阿姨家門口。也從此,慢慢開始不自信。但是,我沒有跟爸爸媽媽講過,因為他們太忙,幾乎沒時間和我講話。
  • 《害羞的蓮藕》:培養孩子的品德,讓孩子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長處
    我們追求優越感是因為我們感到自卑。因此,我們努力爭取成功以克服自卑感。由此可見,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會在某些時刻感到自卑。兩個孩子聚在一起玩,其中一個小朋友表演才藝,另一個不會,就會感到自卑。樂樂一聽就不高興了,然後對媽媽說:「那你讓童童做你的孩子吧。」你看,孩子們就是這樣小心敏感,他們有時候自信,但是當他們遇到挫折和失敗時,就會自卑。當孩子感到自卑時,父母要如何引導?日本作家二宮由紀子有一本繪本名叫《害羞的蓮藕》。我覺得,與其說是害羞的蓮藕,還不如說自卑的蓮藕更準確。
  • 自卑的孩子:我就是學不會!如何幫助孩子消除自卑心理
    反過來,一個強者是自卑的、沒有自信的,那勝利就與之無緣了。同時,自卑的人也特別容易害羞、膽怯。自卑這一心理現象在我們的孩子中也是容易看到的有些孩子常常無緣無故地發呆,鬱鬱寡歡,仿佛對很多事情都沒興趣,就有可能是自卑造成的。因為自卑所以不敢參與集體活動,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被別人嘲笑。
  • 孩子出現自卑的心態,家長及時做到這3點,孩子才會變得更自信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體會過這種無奈,其實孩子如果出現了這種心理,就已經證明他進入了自卑狀態。自卑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1. 害怕和別人交往孩子產生了自卑心理,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人做事過度害羞害羞其實也分好多種,比如有的孩子見到陌生人會出現害羞的情況,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有的孩子不管是面對熟悉的人還是面對陌生人都會產生一定的害羞感,這樣的情況就是自卑的表現。或者在學校上課時,舉手回答問題時的狀態也能說明一切,像一些孩子站起來回答的聲音特別小,或者還沒說話臉就非常紅。這也是自卑的表現,這樣的孩子非常害怕別人對她有不好的評價。
  • 孩子之所以越來越自卑,其實是因為母親這3種行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一個人自卑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而言就是說話做事不能使其向好的方面發展,無法解決當下問題,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對環境沒有掌控權,因此無法認可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就變得自卑。,而是逆著這個方向去教育,導致孩子越來越自卑。
  • 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展現負面情緒,是孩子自卑的開始
    」「要不是為了供你上學,咱們家會這麼窮嗎!」「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還不是為了你!」大部分都自卑、害羞、懦弱,擁有討好型人格。孩子一定不會因為你的一句話就徹底變得「懂事」了,如果有,那一定是造成了內心傷害。而在幼年時期背負上心理負擔,看似「懂事」的孩子其實在日後的社交中,很容易處於被控制的狀態之下。依戀理論提出,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是值得信賴的。但是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塑造成一個負面的形象。父母的反應其實一直都在體現孩子在父母眼中的價值。
  • 這5種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不當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造成孩子自卑的源泉。如果你的孩子傳達了這五個行為信號,父母千萬要重視,那是性格自卑的表現。媽媽趕緊打圓場,「我家孩子就是害羞」。她說,因為害怕別人不歡迎她,所以她不敢主動參與。晶晶常常和媽媽說,她覺得自己不優秀,別人肯定都不喜歡她。晶晶媽媽很擔憂:這不是性格害羞,而是自卑呀。
  • 心理學:你是個害羞的人嗎?其實害羞沒什麼不好的
    不同於熱情,害羞的人常常會感到羞澀,在某些事情面前會顯得膽怯,不敢主動去接近別人。似乎在很多人的眼裡,害羞會被看成缺點或是不足。比如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會說這個女孩什麼都好,就是有點害羞。但是啊,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害羞的人其實也有很多的點,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 怎麼讓孩子克服害羞更自信?
    金喇叭少兒口才小美老師老師表示,我們這裡來的孩子很多有的孩子非常害羞,不是很自信,尤其在公眾場合不愛說話,不愛表現自己,其實他心裡什麼都知道。孩子參加活動也算很多了,也經常出去旅遊,但家長實在搞不清楚為什麼這樣?是不是平時我對他要求太高了?怎麼才能讓他克服害羞,更有自信?首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類型,遺傳因素會佔很大的比重。
  • 孩子有害羞情緒怎麼辦?先去了解孩子,再卸下他們的情緒包袱
    1.故作沉默 害羞情緒最容易帶來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會變得故作沉默。其實有些時候孩子也想表達出自己的本能感受,但是因為害羞的原因,他們並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想法全部都表達出來,因此在所有人的面前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沉默的。如果這樣的情緒一直存在的話,那麼孩子今後就會愧於表達,這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個致命傷。
  • 孩子沉迷手機可能是因為孩子自卑
    做為父母,你自己的孩子,自身都教導不太好,如何還能奢求他人能管教好呢?堅信很多人對前兩年曝出的——楊永信戒網癮學校惡性事件——仍然難以忘懷,想一想都感覺恐怖。 那有哪些輕輕鬆鬆的方法,能讓父母協助孩子戒除遊戲癮?自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