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什麼最讓孩子喜歡、著迷,為之傾注最多的時間和精力的話,那麼無疑是玩耍。
從一次玩耍中,我們便能觀察出每一個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徵。
那些喜歡在玩耍中「指點江山」,佔據主導地位的孩子,往往主動性強,性格外向,有時也有些強橫。
跟在後面做小跟班的那個孩子,往往喜歡依附別人,迷信權威,容易受他人的影響。
而不願意參加玩耍的那個孩子呢,很可能性格內向,經常在人群中吃虧,被欺負。又或是因為某些異於常人的原因而遭到了群體的排擠。
只是簡簡單單的玩耍,就能觀察出孩子的脾氣秉性。
儘管在成年人看來,玩耍是一件幼稚的事情,甚至將不再喜歡玩耍當做是一個人走入成年的標誌。
當我們看到一個未成年人,無論他處在青春期還是少兒時期,當他不想去外面和夥伴們玩,而是在宅在家裡學習,做功課。這時,大人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很早熟,是個小大人。
可是,這種所謂的「早熟」,孩子又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這樣的孩子,終日活在練習冊、課本等功課之中,不問世事,不與人接觸。長此以往下去,他的社交能力、人際溝通能力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或許他的世界只有書本,但現實世界卻不是。
一個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
但是,人享受生活卻不是為了更好地讀書。
這樣的孩子,因為書本而喪失掉了生活的樂趣,成了一個活脫脫的「書蟲」。
在小編看來,家長除了要督促孩子學習以外,還要讓孩子在閒暇時間裡有足夠豐富的課外活動。
無論是打球、遊泳、看電影還是登山。
總之,要讓孩子儘可能去體驗真實的生活,而不只是去體驗課本中所描述的生活。
而讓孩子最快速接觸課外活動的方式,就是讓他們養成習慣。
可是,如果家長因為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習慣的培養該怎麼辦呢?
有辦法!
比如,最近有不少家長都在用的一款小程序——小模範。一款少兒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其獨創的「1+2+7法則」可以讓家長們自由為孩子快速制定習慣養成計劃,設定完成任務的最後期限,隨時查看任務完成的進度,酌情制定獎勵措施。
既能讓家長少了許多教育的重負,又能使得教育變得更科學、高效,孩子也會變得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