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子女帶娃最多一年,不及時「退出」的會傷了「親情」,別不聽勸

2020-11-20 暮沐媽咪育兒日記

據調查,我國祖輩參與育兒的比例已經高達66.47%

「中國式父母」會過分在意,自己老了之後還是否「有用」這個問題,只要子女需要,就會毫無怨言地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奉獻出來,通過帶娃來實現自我價值

然而隔代教育出現很多弊端,家庭矛盾不斷升級,有很多老人不解,為何任勞任怨地幫著帶孩子,反而落下埋怨。

奶奶帶娃太無知,一根棒棒糖點燃矛盾:婆婆委屈兒媳生氣

周末帶孩子去兒童樂園玩的時候,看到有個年邁的奶奶,帶著1歲多的孫子也在旁邊,孩子年齡相近,就在一起玩。

玩的過程中,就發現這個孩子不大脾氣卻很大,一不順心就趴在地上連哭帶打滾,然後直接上手打人,只好帶上自家娃離這個小朋友遠一點。

過了一會,臨近中午,家長們都拿出小點心、水果等給寶寶吃,這個奶奶拿出一根棒棒糖塞進孩子的嘴裡,又從包裡拿出一瓶飲料,準備餵孩子喝。

有家長看不過去,直言:這麼小的孩子不能吃糖。奶奶卻毫不在意地答道:沒事兒,他喜歡吃。旁邊的家長們,互相看了看就不作聲了。

這時就聽見一個年輕的女子大聲喊起來:「我都說過不讓你帶孩子,你偏要帶。哪有給孩子吃糖的,跟你說過多少遍了,怎麼就不聽呢!」孩子的媽媽找過來後,就看到孩子吃糖這一幕,情緒瞬間失控起來。

奶奶低聲嘟囔著:「我孫子喜歡吃,又沒啥事。」

孩子媽媽激動地說:「這裡這麼多家長,你去問問,有沒有一歲多就開始給吃糖的?」周圍的人也紛紛出聲:「不能給孩子吃糖,對身體不好。」

奶奶一看周圍的人指責她,情緒也上來了:「我一天累死累活地幫你們帶孩子,天天說我這不對那不對,都不把我當人看啊!」然後就起身走了,孩子媽媽只好抱著孩子追了出去。

老人帶娃的隔代養育,給孩子帶來四大「負面影響」,多數家長沒意識到

不是所有的祖輩都不會帶孩子,也有開明的長輩認真積極地學習育兒知識,和子女探討怎麼養育讓孩子成長得更好,這樣的長輩,子女把孩子交到他們手中更放心。

但這樣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長輩帶孩子還是弊端叢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影響一:過於溺愛,阻礙孩子自我成長

隔輩親在育兒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對孩子幾乎無底線地包容和保護。很容易讓孩子過於任性,過度依賴大人,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和能力。

影響餵養不當,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給孩子的輔食中添加鹽、便秘喝蜂蜜、零食隨便吃等,讓孩子養成挑食、厭食等不良習慣,長期營養攝入不均衡,更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影響三:教育陳舊,影響孩子智力發展

3歲以內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應該讓孩子多接受刺激。大多數老人很難接受新的育兒觀念,還停留在老一套的思維裡。教育孩子就是告訴孩子要聽話,強迫孩子讓著別的小朋友等,都不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影響四:限制活動,影響孩子社交能力

大多數老人都不願意帶孩子去外面運動。一方面體力、精力不濟;另一方面在外面容易發生危險,就把孩子關在家裡,讓孩子看電視、玩玩具。長時間不接觸他人,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孩子會變得膽小、畏畏縮縮。

幫子女帶娃最多一年,不及時「退出」的會傷了「親情」,別不聽勸

老人在子女需要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值得尊敬和感激。也要懂得適時地「退出」,將養育孩子的權利,交還到孩子父母手中。

在孩子一周歲以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需要各方面的刺激、教育、注意事項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果因為各方面和孩子父母產生矛盾,那就要警惕起來,自己要逐步退出孩子的養育中,否則長時間累積下來,反而是挨累還不討好。

「退出」並不意味著,不見面,不接觸,而是減少相處時間,這樣自己也能得到休息,有自己的生活。在子女需要的時候再幫忙,這樣得到的感激更多。

留言板話題:你會幫子女帶孩子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位65歲母親坦言:幫子女帶娃,要學會及時退出他們的生活
    我身邊很多退休後的姐姐去子女家幫忙帶娃,起初的意願是好的,在年輕人需要的時候,作為老人也退休了,身體還不錯,能幫就多幫幫。可把孫輩帶大了,就該及時的退出年輕人的生活,讓他們自主的過自己的小日子,也要讓他們體會為人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千萬不要過度的幹預,幹涉,插手年輕人的生活。
  • 幫子女帶孩子,到這個年齡就該「退出」了,再幫下去傷「感情」
    文/茉莉媽咪育兒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中國式家庭中很多年輕父母養娃,都把孩子交給了老人來帶,這種家庭在我們身邊十分常見。老人們也會經常吐槽自己的帶娃壓力,可即便如此依舊會礙於「幫孩子」或是「愛孩子」的心理,堅持下去。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大多數有這3種結局,別以為這是嚇唬人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現在有不少老人幫助子女帶娃,老人帶娃會減輕年輕人的壓力,也會讓年輕人在事業上一展拳腳,但是也有不少老人表示不會幫助自己的子女帶娃,因為自己有種種的原因,所以會對幫助子女帶娃的事情避而遠之。
  • 「別幫女兒帶娃」,姥姥帶娃很後悔,原因很現實:費力不討好
    ,對於年輕父母來說,帶娃的壓力小了不少。對於老人來說,看孩子過的輕鬆幸福自己也開心,但與子女相處難免產生矛盾,有時也有說不出的心酸。一位姥姥的忠告:別幫女兒帶娃,費力不討好隔壁單元的婷婷是個事業小有成就的年輕媽媽,但平時工作忙碌,在和母親商量之後,母親決定幫她帶孩子。
  • 幫女兒帶娃三年卻換來無情一巴掌,老人感慨: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寶寶出生後,小雨就想讓自己媽媽來幫著帶孩子,但是小病不斷、經常吃藥的母親,怕女兒一個人累著,就算身體不舒服也要堅持來幫女兒帶娃。女兒的這些無情,傷了老人的心雖說母女之間不記仇,但是也不能整天生活在家庭瑣事的矛盾中,所以大多數老人不太願意幫女兒帶娃也是事出有因的。
  • 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一句話讓老人後悔,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
    這幾類子女,老人不要去幫忙帶娃,以免傷了親情 1、不懂感恩的子女老人放棄原本輕鬆的老年生活,幫助子女帶娃,子女應該心存感恩,才會給老人安慰,讓老人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很值得。一些子女把老人幫自己帶娃看作是理所當然,沒有絲毫感恩之情,甚至會對老人有太多的苛責和抱怨,就會傷了老人的心,也會破壞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 2、對下一代期望過高的子女一些年輕的父母有比較高的知識修養,也有比較新的育兒理念,但自己並沒有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
  • 那些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如何?3種結局現實又戳心
    一位寶媽說:「我每天都被孩子纏得脫不開身,已經小半年沒去逛過商場了,可我婆婆倒好,整天躲在家裡享清閒,從來不說過來幫我一把。」另一位也深有同感:「我家婆婆也是,不幫忙帶娃也就算了,連紅包都不知道發一個,我現在也想通了,她現在不幫我帶娃,以後我也不會給她養老!」
  • 幫子女帶娃超過特定年齡,老人就該退出了,越晚矛盾越多
    但,對於孫子和孫女,卻會有一種&34;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的長輩碰到孩子調皮搗蛋,就會幫忙打掩護,阻礙寶媽寶爸們及時教育小孩。過分縱容只會讓孩子屢教不改,形成不良習慣,最終引發婆媳大戰。2、缺乏及時有效的早教我們經常能看到,部分從小被長輩帶大的小孩,可能一整天都在看電視。而三周歲左右是孩子智力開發的高速期,本應當進行合理的智力培養。部分長輩思想過於老套也缺乏早教意識。孩子喜歡看電視就任由寶寶看一整天的電視。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大多逃不掉「三大結局」,既現實又戳心
    不幫子女帶娃引發的家庭矛盾小江和老公結婚不久就順利懷孕了,到了孕晚期,小江便和老公商量著請個月嫂來伺候月子,一來,月嫂對產婦和寶寶的照顧比較專業;二來也能避免和婆婆之間產生摩擦。可是小江的婆婆卻不主張請月嫂,說是費用太高還不放心,有那閒錢請別人還不如她自己來,照樣可以把小江的月子伺候好。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到晚年多半逃不過「3個結局」,別不當回事
    而年輕人則又要忙著工作,又要忙著帶孩子,可以說是忙得一塌糊塗了。 那麼,讓退休的父母來幫自己帶孩子,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呢?選擇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又都過得如何呢?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多數年輕人生了孩子後繼續為生活打拼,不得不將娃交由老人來帶,有的老人心疼子女又寵孫輩,任勞任怨地幫忙;有的老人卻並不是很樂意,可又怕子女記仇,將來不給自己養老,於是勉強幫著帶;而有的老人則是直接拒絕,那麼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老了會怎樣呢?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文|文兒如今老人幫忙帶娃,你們會給帶娃費嗎?最近,有位寶媽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年輕不幫子女帶娃會有什麼後果?老人說出實情,關鍵在於將心比心
    但也有的老人卻並不打算幫年輕家長帶孩子,對他們來說帶孩子反而會受到子女的埋怨,父母如果能照顧好孩子,就讓他們自己來。後來孩子出生之後,兒媳想要回去工作,於是想讓婆婆幫忙照顧孩子,但李大娘直接就給拒絕了,李大娘的身體雖然有些恢復,但她覺得自己照顧孩子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因為之間李大娘的鄰居就給她的兒媳帶孩子,最後鄰居跟兒媳的關係越鬧越僵,就是因為兩人帶娃的理念不同。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家庭關係會怎樣?3種結果:心酸又現實
    當你問她們為什麼老人不幫忙看孩子時,她們也是一臉的無可奈何,而且對老人也是抱怨連連。那麼,老人有義務幫子女帶娃嗎?若拒絕帶娃,可能要面對這3種情況!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工作中的不如意、家庭裡的瑣碎事都會壓得他們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自然就希望父母能夠幫自己分擔一些。
  • 因為一片尿不溼,老媽不再幫自己帶娃,老人帶娃家長要注意
    告訴女兒:「從今天開始自己不會在帶寶寶,自己要回家去過自己的清閒日子,孩子自己帶吧」,女兒看到王阿姨這樣,怪王阿姨大題小做。這件事情發生後,很多人來勸王阿姨,王阿姨都表示不會再幫忙帶了,吃力不討好。,並不是單純帶娃,照顧寶寶、做家務、買菜做飯,基本上都沒有休息時間,作為子女的因為工作上的事情,把脾氣帶給老人,會讓他們感覺很失望。
  • 要不要隔代帶娃,老人帶娃矛盾多?子女做到這五件事,家庭更和諧
    對於有孩子的父母而言,想要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是十分不現實的,於是出現了一種新趨勢「老人帶娃」。在中國,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也有一部分老人表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不想付出了不落好,通常這部分老人會多少被說老人「自私」。無論老人願意還是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你要明白老人帶孩子不是他的「義務」,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必須幫子女帶娃,誰都不能「道德綁架」。
  • 「你不幫我別瞎摻和!」婆婆指責寶媽不會帶娃,她的回答很霸氣
    文\好孕姐帶孩子很累,但相比於帶孩子的累,家人的指指點點是更讓她們難過的存在。又是一年開學季,前段時間,很多孩子都開學了,家裡的「神獸」終於歸籠了。方方也把孩子送進託兒所,自己準備去工作了。方方也很生氣,照顧孩子的時候你不在,現在沒辦法了,開始來挑刺,索性回答:你不幫我別瞎摻和!作為子女,我能理解婆婆不想照顧孩子,想過好自己晚年生活的想法。畢竟,為子女勞累一輩子,也該歇歇了。可她錯的地方就在於,既然不管了,就不要參與子女是如何帶娃的。作為媽媽,我也知道獨自帶娃有多累。但也希望大家知道,婆婆不幫忙帶娃其實是一種幸福。
  • 不想給子女帶娃怎麼辦?婆婆的做法值得學習,優雅退出還不落埋怨
    導讀:不想給子女帶娃怎麼辦?婆婆的做法值得學習,優雅退出還不落埋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想給子女帶娃怎麼辦?婆婆的做法值得學習,優雅退出還不落埋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沒本事的子女才會對父母說這幾句,疏遠了親情,更傷了自己
    但就算能陪在父母身邊,很多人也不珍惜這段時間,總是對父母各種嫌棄,言語間也總是刺傷父母。而且,通常沒本事的子女才會對父母說以下這幾句,不僅疏遠了親情,更傷了自己。所以,就有一些年輕人,在遭遇挫折,遇到難題時,不再聽父母的意見,還總對父母說:「別說了,你們那一套早過時了。」其實,越是沒本事的子女才會對父母這麼說,因為他們自己解決不了問題,就會脾氣暴躁,說話不過腦子,然後對父母說出這樣一句傷感情、傷尊嚴的話。
  • 四類老人是隔代教育典範,幫著帶娃矛盾少,子女不操心孩子不遭罪
    ,比如下面這四類老人堪稱隔代教育的典範,孩子帶得好,子女不操心孩子不遭罪。1、適應力強的老人現在,不少老人都是從農村到城裡給孩子帶娃,面對的環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些老人固執己見,往往無法適應,與子女鬧出不少矛盾。而這類適應能力強的老人,往往能無縫銜接新的生活環境,子女不用為其過多操心,彼此也不容易發生衝突,家庭矛盾自然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