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不惑,我歷經了「自卑——自信——平和」的心路歷程。少時自卑,羨慕薩岡、王勃、曹禺等少年天才,和這些人比,覺得好似駑馬配麒麟,寒鴉配鳳凰,自己的存在簡直都是錯誤;青年張狂,從各路地攤文學上了解到薩岡出道即巔峰,18歲寫完《你好,憂愁》之後,一輩子都在重複自己,王勃20出頭落水身亡,曹禺則是另一個薩岡,餘生都活在《雷雨》的陰影裡,頓覺天才也不過如此,自己初中就能給校花寫14行的情詩,前景喜人;後來見識變廣,眼界漸寬,知道山外有青山,樓外有青樓,回顧年少時的夢想,除了敞開肚皮吃辣條和泡麵實現以外基本都落了空。我的夢想沒變,不過我已經不打算去實現它們了,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心緒平和。作為一個生命已過半程的人,我知道自卑的滋味,也明白自信和不悲不喜的感覺,今天先聊聊第一階段,如何從自卑走向自信。
一.除了完美這個詞本身,沒有什麼是完美的,包括除你以外的眾生,也包括你,要學會接受
自卑如水滴石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每一個最後自卑到連公交到站都不敢喊停的人,都有一個或幾個自卑的原點。比如不夠出眾的長相,娘胎裡帶來的黝黑皮膚,明顯低於或高於平均海拔的身高;不算富裕的家境;習慣性打擊子女的劣質父母……心理學家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好多人對此感同身受,眼中帶淚表示認同,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讓人們始終念念不忘的痛苦,一般是長大後無力改變的。它來自於小時候,融進了你的血脈,和歲月一道,銘刻在了你不完美的生命裡,成為了眾多缺憾中比較顯眼的那一個。
比如有人生在房頂漏雨的人家,外面小雨,家裡中雨,外面中雨,家裡大雨,外面大雨,一家人甚至要去外面避雨,這無疑會讓人自卑,也會讓人長大後努力到頭禿,狠狠賺錢,恨不得在原來的地方蓋起五層的別墅,一樓養豬,二樓養雞,三樓養小三,四樓五樓閒置,發洩過去的壓抑。但心裡舒坦了,不完美的過去還在那裡;比如有人事業讓村長羨慕,老婆讓鄰居眼饞,孩子連最苛刻的育兒專家都挑不出毛病,古稀之年的母親跳起廣場舞能讓大爺小鹿亂撞,父親甚至還有翻牆找無碼資源的興致,人生已經做到九成的完美,可奈何身高在武大郎和潘長江之間徘徊,站在上初中的兒子面前,都給人角色應該互換的感覺;還有很多你心中完美的人,其實都有自卑的理由,溫庭筠才高十鬥,可惜是個見光死,醜到親媽都嫌棄,女人讀他的詩想給他生娃,見他的人想餵他吃*;伊萬卡頂級白富美,老公帥氣多金,兒女可愛聰慧,但世人皆知,她有個號稱「懂王」的爹,搞得全世界想睡她的男人都想揍她;至於那些立完美人設最後翻車的明星,送去當和尚尼姑都夠裝滿一個寺院了……
以上種種,我無非是想說,你確實不完美,可眾生皆是如此。每個人都有難以啟齒的隱疾或缺陷,比這更糟糕的是,那些來自歲月身處的遺憾,後來的我們已經無法更改了。我們唯有接受,讓它作為陰暗面,和自己的閃光點交相輝映。
二、找到優勢,建立自信的支點,在別處失去的,可以在某處補回來
沒有無緣無故的自卑,也沒有莫名的自信。你看到的那些永遠在自信的人們,只有兩種情況,要麼是忘吃藥了,要麼是始終春風得意,無望而不利。王校長為何無所畏懼,敢於懟天懟地懟空氣,把明星愛豆拎起來輪番吊打?因為明星們偷稅漏稅才能勉強達成的小目標,人家說一句「爸,給我點零花錢就能搞定了」。自從登上限制消費名單後,有沒有覺得他平和低調了很多?馬雲老師為何衝勁十足,「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對錢沒有興趣,甚至被豬油蒙心,揚言「996是福報」?還不是阿里的市值突破天際,甚至連獨立出來的螞蟻金服都能撼動大象?自信的根基是長期把事做成、做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興風作浪。所以說,想實現從自卑到自信的躍升,光動腦是不夠的,要進場,要動手,要把別人打趴下,只有贏家,才有自信的資格和底氣。
對此,我的建議是,找到自己擅長的點,然後不要著急,持續性發力,直到自己成為一個領域的好手乃至專家。心理學上的「延遲滿足」提醒我們,一開始尿得高尿得遠沒什麼,自古水淺王八多,笑到最後是大哥。今天被視為青年導師,時常啟迪青澀靈魂的俞敏洪老師,也有過一段長久的自卑心理,他的解決辦法是,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少睡覺。入學那會,他只是一個來自農村,長相有點著急的土包子(他自己說的),大三大四時,通過長期的知識積累,已經成為長相更著急,但滿腹經綸的才子一枚。因此,常做擅長的事,深化掌控感、成就感,習慣低頭的人,終會變得昂首挺胸。
三.定期給自己做心理強化,人的偉大,要靠自己成全
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壓抑了太久,就想喝雞血,喝多了雞血,就開始罵雞血,一點也不考慮人家雞血的感受。其實雞血本無罪,它是那些吃光了雞肉的人剩下的,雖不飽腹,但還有些肉味,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比那些200塊只能帶給你10分鐘歡愉的「雞」要實惠得多。雞血,別名加油打氣,罵它的人,每一位都曾受過它的恩惠。魯迅先生年輕時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早」,其實就是雞血,馮唐以「不要怕,不著急,不要臉」為人生格言,這其實也是雞血的一種。初中生、成年人的個性籤名,哪一個不是注射雞血?所以說,大家嘴上嫌棄雞血,心裡還是有數,知道它的好處,就像某些男領導提醒下屬要處理好兩性關係,注意影響,回頭就想找前凸後翹的女秘書展開多人運動,此所謂口嫌體正直是也。
雞血之所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因為它確實能振奮人的心靈,在短時間內讓人壯懷激烈。不誇張地說,人就是靠著雞血才能勉強度過漫長歲月,跨過一個又一個坎兒,不扯著蛋。所以說少年郎,如果你脆弱的心需要溫暖的撫慰,那不妨多給自己打打雞血。早上來一口雞血,精神一整天,周一來一盆雞血,振奮一整周。聽著像是胡扯是不是,但一位叫羅森塔爾的心理學教授,曾和助手做過一個名為「未來發展趨勢」的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每天真誠地讚美自己或給自己心理暗示,長此以往,你會因這種反饋更加自信,變成更好的自己。
自卑的人聽過的鼓勵太少,既然別人不給,那就自個成全自個。關於個人激勵,我個人的建議是,以周為單位,每周一或周末,誇自己一通。因為每天來一針的話,終究是太頻繁了,過猶不及,萬一你真覺得自己貌比潘安宋玉、雄壯過嫪毐西門,淵博如子建宋濂,那就是另一齣悲劇了。打雞血要方法得當,挑自己真正的優點誇,你長得比我還寒磣,非叫自己「逍遙哥哥」,你受得了,鏡子也受不了,還是收了神通吧~
最後,既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那就只和下面的人比
我承認這一招有些奇技淫巧,欺負老實人的意思,但我敢拿性命擔保,絕對比中醫管用。至於拿誰的性命,我還沒想好。很多人的自卑,來源於對比後的受挫。比如前面提到的俞敏洪,身在農村時,大家一樣樸素勤奮,並無不同,可來到北大後他才知道,居然有人奢侈到一桶泡麵裡加兩根香腸;類似的事我也經歷過,大學我追女神時,曾勤工儉學三個月,只為在她的宿舍樓下擺滿蠟燭和玫瑰,後來我親眼見她拿下一輛奔馳車上的飲料,然後坐上了副駕駛,最關鍵的是,飲料居然被丟進了垃圾桶,當時我的想法是:這也太鋪張了吧,如此浪費還有沒有人管?多年後我才明白,自己抓錯了重點……但當時使我黯然神傷的,確實是寶馬的車標和沒喝的飲料。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差距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有在面向比你更強或更弱的人時才會凸顯。所以想要從自卑變得自信,方法直接而簡單,不恃強卻可以凌弱,從那些不如你的人中尋找自信。好多人之所以寧當兵頭不當將尾,也正是利用了這一原則。
關於這種對比,作為過來人的我頗有些心得。你的對比對象可以是使你自卑的那個人,比如你因某人的水蛇腰使自己的水桶腰變水缸腰而自卑,那麼可以把目光上移幾寸,看看她的胸,有得有失,細腰一般配微乳,如果看到她胸前的重量只有你的三分之一,自信就會回歸幾分,失去的,要靠自己贏回來;你的對比對象還可以是那些處處不如你的人,你女友的臉盤比他的女友小,你的腿毛比他的腿毛性感,你只掛了3科,他卻面臨退學的危機,甚至就連消化,你都要略勝一籌……不過做這種對比時,切記不要被對方知道。否則將來被打的那天,我會裝作不認識你。
最後,我想對自卑的人們說,我們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無可替代,除了某些nc外,最看不起你的人,其實是你自己,望早日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