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步入大學的校門之後,很多家長都為此「長舒口氣」。高中三年壓力大的可不僅僅是學生,家長身上背負的壓力同樣很大,因為家長和學生的都有著共同目標,那就是考上大學。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大學是無數學生嚮往的地方,高中三年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過得太壓抑了。隨著時間的推進,學生和家長終於迎來了高考,在高考結束後,成功考上大學的學生,他和他的家長終於可以放鬆下來,好好的休息幾天了。
隨著大學開學時間的臨近,家長們就要送別孩子,讓孩子獨自一人在校園中生活了。我想大學的生活或許是很多學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獨自生活,剛踏入校門的學生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平日中也經常會像自己的父母分享生活的日常。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對父母的聯繫越來越少,除了每個月要生活費之外,平時連父母主動聯繫都是敷衍幾句。真像別人說的,自己養了一個「白眼狼」嗎?是他們太無情還是他們不愛父母了呢?或者是「另有隱情」?
孩子讀大學之後,為什麼不主動聯繫父母了?
一、大學生活並不輕鬆
上大學之後並非是人們常說的「可以隨便玩」之類的,大學的學習雖然不像高中一樣,但是需要學習的內容還是很多,特別是一些985、211這類的「名校」,在其中學習的感覺可不比高中時候輕鬆。除了學習之外,在大學期間還要準備考研、考證等等,這些都是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的,所以聯繫父母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二、交了很多朋友
大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現在社會的縮影。而身在其中的大學生,自然是這個「小社會」的一員,身為社會的一員就勢必有社交、交流等等。所以,在大學期間學生們會交到很多志趣相同的朋友,平時在一起就很放鬆,共同話題很多好像怎麼聊也聊不完。相反,上了大學之後跟父母聯繫少了,共同話題也就變少了,時間長了自然聯繫就不那麼頻繁了。
三、更加成熟穩重
步入大學的同學們,一般都是剛開始成年的學生,他們的心態會隨著時間,漸漸的變得成熟和穩重。從最開始很多小事情都需要跟父母分享,到後來覺得不願麻煩父母,或者覺得是個「不足掛齒」的小事情。再或者學校中並沒有發生什麼開心的事情,有的時候說得太多反而會被父母擔心,或者吐槽自己做的不好等等,久而久之,聯繫自然會逐漸減少。
作為家長要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不要責怪孩子不聯繫
很多時候家長給學生打電話,結果被學生掛斷後,再次聯繫的時候,會跟學生抱怨為什麼掛自己電話。更有甚者在學生掛斷之後, 還會不斷地打電話直到打通為止。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不僅不能更好地交流感情,反而會使得一些「叛逆期」的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
二、試著和孩子約定時間
上面也說,大學的學習並不輕鬆,很多時候學生都在上課或者圖書室學習,並不方便聊天等等。所以,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不如每天跟學生約定打電話的時間,讓學生找一些他覺得合適的時間通電話。其實電話的量不在多,也不在時間長,每天有一些核心上的交流我覺得就足夠了。
三、多了解孩子的情緒
第一次離開家獨自生活,其實在心情上難免會有一些不適應。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雖然和同學的關係相處都還不錯,但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覺得很「煩躁」,有的時候誰的消息都不想聽,也不想跟人交流等等。相信有這種話「莫名其妙」情緒的人不是我一個人,所以家長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情緒才行。
寫在最後:
現在很多大學生,除了「要錢」之外不會跟父母聯繫,最主要的其實還是因為孩子自己,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自然就不會再像小的時候一樣粘著父母了。其實家長們仔細想想,自己開始學著獨立的時候,是不是也同樣漸漸和父母少了聯繫呢?家長們不要讓生活都圍著孩子團團轉,要學著有自己的生活才行。而大學生們,也不要沉迷於自己的小圈子,多陪陪父母才是「王道」!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你跟你父母』或者『你和家孩子』跟你親近嗎?」請在下方評論區寫下來,我們大家一起互動探討!#教育#
專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不妨點擊、關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期再見,拜拜~(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