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國內首例高難度縮乳乳房重建手術成功實施

2020-12-20 健康界

庫欣症候群是一種好發於女性的內分泌代謝系統的疾病。今年30歲的馬麗紅(化名)因為此病遭受了不僅僅是巨乳症的折磨,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分泌乳腺外科厲紅元教授參與手術,切除了馬麗紅雙乳1100g左右的腺體和組織,並通過乳頭移植,再造乳房,讓她不再受病痛的折磨。這也是國內目前成功開展的首例高難度縮乳+乳房重建手術。

庫欣症候群的其中一個臨床表現是蛋白質的過度消耗,會造成四肢肌肉萎縮,同時因為膠原蛋白的減少而出現皮膚菲薄。因此,馬麗紅的身體皮膚出現了和年齡不相符的老態,嚴重鬆弛,腋下和腹部布滿褶皺,尤其是豐滿的乳房因為皮膚極度鬆弛而導致嚴重下垂,乳頭距離鎖骨大約40cm左右,幾乎與肚臍平齊,而在原本正常的乳房位置只剩下一層薄而脆弱的皮膚,懸掛牽拉著乳房主體,表面還能看見清晰的一條條紫紋。

難看的身體,買不到合適的內衣,因為頸椎受到壓迫,走路會很累……生活很難,更難的是馬麗紅還沒有戀愛和結婚,這樣的疾病很容易摧毀人的自信心,尤其還是一名年輕的女性,誰不想擁有愛情,誰不想追求幸福呢?

重醫附一院內分泌乳腺外科主任厲紅元教授是國內乳房重建的專家,經過他詳細的檢查後發現,馬麗紅的病情比單純的巨乳症更加複雜,乳房內部的血管締因為嚴重下垂已經被拉伸到了極限,路徑太長將導致缺血。此外,單純巨乳症一般是通過切除多餘脂肪和腺體組織,做一個胸部的提拉治療。而馬麗紅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厲紅元教授認為她必須要再造一個乳房才能獲得徹底改善,而再造至少要通過縮乳、上提和乳頭移植三個手術步驟。目前,國內還沒有醫院開展如此複雜的縮乳加乳房重建手術,非常考驗外科醫生的手術設計、業務水平和審美能力。

根據多年的經驗,厲紅元教授進行了非常縝密的手術方案設計,計劃將整個乳房切除後,分別在乳房上部、內側取部分皮膚和腺體組織等重建乳房主體,回歸到原本正常乳房的地方,再完整切除乳頭進行移植。手術的每一個步驟都要求精細,既要克服術中意外,又要儘量避免術後併發症的發生,還要做到重建後的乳房美觀自然。

醫患溝通往往都非常殘酷,但醫學的極限往往都在血淋淋的現實中得到突破。當厲紅元教授告訴馬麗紅:「我需要把你的乳房拆掉,只保留一部分皮膚、腺體和組織來為你重建;不僅如此,我還要做乳頭移植。手術很複雜很艱難,有可能你會出現乳腺壞死或者乳頭移植失敗等等,最嚴重的,可能還會有生命危險」。但馬麗紅表現出了堅定的信心,她對重醫附一院內分泌乳腺外科並不陌生,不久前她才經歷了甲狀腺癌手術治療,她明白,這次手術是像樂高一樣創造出她想要的身體,她完全信任厲紅元教授,完全放心把自己交給醫生。

反覆斟酌方案,詳細規劃手術路徑,手術從早上9點持續到下午2點過,厲紅元教授切除了馬麗紅雙乳1100g左右的腺體和組織,順利切除乳頭進行移植,最終成功再造乳房,這也是國內目前成功開展的首例高難度縮乳+乳房重建手術。

目前,馬麗紅恢復良好,並未出現術後併發症,乳房的大小和形狀幾乎和正常人一樣。厲紅元教授去查房的時候,馬麗紅一直都在笑,她開心地和醫生們合影,眼睛裡都是對未來的期待。

文章轉載自科技日報,通訊員尹蕾,記者雍黎。

相關焦點

  • 中山開展首例高難度乳腺癌手術!術後乳房能完好重造
    近日,中山市人民醫院乳腺外科醫療團隊為鄧女士完成的中山市首例超高難度乳房重建手術——保留乳頭乳暈複合體加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加游離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乳房重建術(下稱「DIEP」),為鄧女士往後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游離大網膜乳房重建手術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管甲狀腺乳腺外科成功為一例乳腺癌患者實施該院首例乳腺癌保乳根治+腋窩淋巴結清掃+游離大網膜整形修復術。查閱相關文獻,廣東省暫無開展游離大網膜乳房重建手術的報導。該術式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乳腺外科乳房重建技術的全面性與顯微技術的成熟。
  • 西安現世界首例4D列印重建乳房 所用材料可自動降解
    傳統手術中,很多女性不得不切掉整個乳房。28歲的張雪(化名)是幸運的,在世界首例計算機輔助4D列印乳房重建術的幫助下,她的左乳獲得「重生」。  6月6日,張雪到西京醫院複查,10個月前,她接受了乳房重建術。複查顯示,乳房外形良好,植入物與自體組織相容性良好。據了解,該手術為世界首例,將為諸多乳腺癌患者帶來新的生活。
  • 棗莊市腫瘤醫院成功實施乳腺癌保乳手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寧 通訊員 孔斌 棗莊報導8月12日,棗莊市腫瘤醫院乳腺病診療中心孔斌主任醫師及其團隊成功為一位年輕乳腺癌患者實施了保乳根治+前哨淋巴結活檢手術,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效果。孔斌主任醫師及其團隊經縝密的術前討論,並與患者及家屬充分進行術前溝通與談話,術前準備充分後,請山東省腫瘤醫院於志勇教授擔任技術指導,按國際保乳手術標準化方案成功施行了乳腺癌保乳+前哨淋巴結活檢手術。術中快速病理提示前哨淋巴結陰性,按照規範未行淋巴結清掃。成功為患者治癒了腫瘤,又完美的保留了乳腺的外形。手術效果突出。
  • 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梅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手術
    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梅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手術  清華新聞網4月28日電(通訊員 江 河) 4月23日,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小兒科主任李小梅教授為一頑固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兒成功實施冷凍消融手術。
  • 安順青島連線,全球首例5G超遠程機器人複雜手術成功實施
    9月7日,經青島、安順兩地醫院合作,通過5G網絡技術和我國自主原研手術機器人遠程應用,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5G超遠程機器人腹腔複雜手術。手術由「妙手S」微創手術輔助機器人主刀,為活體動物進行腎臟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膀胱切除術等手術過程複雜、技術難度高、風險度大的四級手術。
  • 福建首例!女子患乳腺癌切除乳房,醫生用肚子上的肉再造一個「胸」
    因為左乳局部晚期乳腺癌,福建34歲的小花(化名)需要切除整個左乳房和直徑達20公分的胸部皮膚。那切除的缺損該如何填補修復呢?醫生們將小花的肚子上一塊大小相當的腹壁,成功移植到小花的左側胸壁上,既覆蓋創面又再造出一個「乳房」。據了解這是福建首例獨立完成皮瓣再造乳房術(TRAM+DIEP)手術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
  • 全國首例唇顎裂三姐弟同步修復手術昨日成功實施
    陳家三姐弟對即將到來的手術充滿期待 從困境重重到喜獲援助、從滿面愁容到微笑重生……昨日,備受關注的全國首例三臺唇顎裂姐弟同步修復手術在重慶華美整形美容醫院正式實施
  • 關注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
    在獲悉「乳房重建」時,相當數量的乳腺癌患者表現出強烈的意願。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曹阿勇介紹,如今的乳腺癌手術治療範圍越來越小。一方面,保乳手術可以達到和乳房切除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期。只要患者符合保乳指證,患者本身也有保乳的意願,保乳是第一選擇。另一方面,乳腺癌切除手術同時進行乳房重建。
  • 封面·重慶記錄|全球首例!全胃切除無創口手術在渝成功實施
    封面新聞記者 易木胃切除手術如何實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應該要經歷開刀、留創口、縫合的流程。不過,近日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醫務人員成功實施了一起無切口的全胃切除手術,這在全球是第一例!新橋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馬丹介紹,得了這種疾病,需要做全胃切除術,常規的手術方式是在腹部做一個小切口來完成消化道重建和將腫瘤標本取出體外,這樣不但會給患者帶來手術創傷,術後患者的腹部也會留下切口疤痕。近幾年,新橋醫院從減輕患者痛苦,提升生活質量的角度出發,一直研究和探索在腹腔鏡下切除腫瘤,並經人體自然腔道取出腫瘤標本。
  • 貴州首例「達文西」超低位直腸癌根治手術成功
    近日,貴黔國際總醫院為一位79歲女性成功實施了貴州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超低位直腸癌根治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據悉,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給貴州直腸癌患者帶來了福音,開創了貴州直腸癌根治手術的新時代,也標誌著貴黔國際總醫院在胃腸道腫瘤微創治療領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 人機聯手,站上胰腺手術「珠峰」!我院完成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
    9月4日,我院東院肝膽胰外科團隊完成我院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標誌著我院在複雜腔鏡技術和達文西機器人的應用上成功翻越又一座「高峰」。科室「組團式」赴國內頂尖機器人培訓中心接受專業培訓,全部順利通過考核認證,短短的5個月時間,團隊聯合麻醉手術科等科室先後開展了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肝臟手術、胰腺手術、膽道手術、脾臟手術等50例,在青島地區率先開展了ICG螢光成像輔助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很好的解決了肝臟腫瘤以及複雜的膽管結石等疾病,病人術後恢復順利,無一例出現膽瘻、胰瘻、出血、感染等併發症,獲患者一致好評。
  • 9名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 葛新教授團隊為患者送新生
    其間,我院乳腺外二科副主任、鄭東院區乳腺外科二病區負責人葛新教授攜團隊成功為9名乳腺癌患者實施了乳房再造術,讓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找回了生活的自信。乳腺癌是目前威脅女性健康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在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呈現出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平均比歐美國家提前十年。
  • 鹹陽首例自體背闊肌皮瓣全乳房再造術誕生記
    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乳腺癌患者已免卻了切除乳房的痛苦,依然可以保有美麗,45歲的吳蘭蘭(化名)就是幸運兒之一。也正是保留乳房這一強烈願望,也催化了鹹陽市首例自體背闊肌皮瓣全乳房再造技術。在吳蘭蘭還沒有出現較大的情緒起伏之前,張永平早已為她做了很多心理疏導,「我們已經開展了乳頭內陷矯正術、巨乳縮小成形術、乳腺癌保乳整形術、乳房假體再造術等等」。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胸部過大也是病 縮乳術幫其去煩惱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馬寧飛 陳思妤)當一些女性因為平胸而煩惱,希望胸部豐滿堅挺,會藉助食療、藥療、按摩,甚至有的去醫院做豐胸手術。但是也有一部分女性,天生長有一對異常豐滿的乳房,有的胸圍甚至超出了正常範圍,因為胸部過大被「拽」駝了背,被診斷為巨乳症。
  • 雲南在國內首次成功實施房間隔缺損修補並肺移植手術
    新華網昆明3月12日電(記者秦晴)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近期為一名年輕患者成功實施了房間隔缺損修補術並同種異體肺移植手術,這在國內尚屬首例。  20歲的患者婷婷是大二學生,因患艾森曼格氏綜合症,只要輕微活動,她就會心悸、胸悶,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去年11月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 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重慶5月8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李春梅)5月7日,重慶巫溪張女士因不明原因暈厥,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心血管病中心成功接受了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兩天後,檢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
  • 四川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成功
    圖為手術現場。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圖為手術現場。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成都11月12日電 (王鵬)記者12日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日前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主任黃克力介紹,首例接受植入患者為42歲男性,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規範藥物治療多年無效,心功能持續惡化,生命瀕危。
  • Tibor Kovacs 教授出席上海乳房重建論壇,手術示教探尋指尖上的藝術
    乳腺專科醫生,特別是乳腺外科醫生,本著對患者的呵護,不斷創新的外科技術重塑乳房,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探尋指尖上的藝術,重塑乳腺癌患者的自信現場直播手術示教一直是「上海乳房重建論壇」的傳統亮點節目,醫生在手術中的一舉一動都被實時轉播到千萬人的眼前,因此對手術醫生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
  • 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在協和醫院完成
    今天(10日),在武漢協和醫院小兒科,醫護人員為剛剛完成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食道閉鎖手術的患兒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滿月儀式。食管閉鎖是一種嚴重的新生兒消化道畸形疾病,會導致患兒無法進食。據醫院介紹,該患兒入院時只有16天,體重6斤2兩,協和醫院迅速組織專家會診並確定採用達文西機器人探查+食道重建術的方案。作為目前最先進的微創手術平臺,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所採用的3D視野顯示解剖結構更加清晰,7個緯度活動的機械臂和濾過防抖動功能可以使術中解剖和縫合操作更加精準流暢,有效減少組織損傷和手術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