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會選擇在晚上回到家中,用一盆熱乎乎的熱水進行泡腳,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泡腳也是有講究的,泡不對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影響哦,那麼,冬季泡腳註意事項有哪些呢?平時生活中怎樣泡腳呢?泡腳的好處有哪些呢?下面隨著小編一起去看下吧。
什麼人不適合泡腳?
究竟什麼樣的人不適合泡腳呢?泡腳有哪些講究呢?為什麼經常會看到因為不當的泡腳而造成生命危險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哪些人是不適合泡腳的吧。
處在發育期的少兒泡腳容易誘發扁平足
不少人覺得給發育期的孩子泡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生長發育。但需要注意的是,處於發育期的兒童泡腳水溫不宜過高,否則會誘發扁平足。因經常用過熱的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鬆弛,不利於足弓發育,日久容易誘發扁平足 。
糖尿病患者泡腳一定要注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對泡腳水溫的高低應特別注意,因為這類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容易並發周圍神經病變,使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不到,很容易被燙傷。
老年人泡腳要小心
雖然我們知道老年人泡腳的好處有很多,但是也需要注意,因為當我們在泡腳的時候,身體上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而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容易引起腦部供血不足感到頭暈,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昏厥。
特別是有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腳凍傷了不能用太熱的水泡
腳被凍了,說明溫度低過身體正常耐受程度,皮膚、肌肉受到了傷害,處於僵硬狀態。此時如突然用過熱的水燙腳,會使溫度從冷到驟熱,皮膚、肌肉經受不起幾十攝氏度巨大的溫差,從而加重了凍腳的病情,嚴重的甚至會使肌肉與骨剝離。
因此,凍腳時應用手適度揉搓,使腳發熱,而不宜直接用熱水泡腳。
泡腳註意事項
沒有醫囑不要亂用中藥泡腳
中藥泡腳現在很時髦,泡腳水裡加了各種藥材後被賦予更多的效果。但是藥材泡腳要因人而異,亂用藥材有時反而會帶來意料之外的效果,如經期女性使用活血中藥泡腳以期緩解痛經,卻造成大量出血更虛弱。因此,使用中藥泡腳時最好詢問醫生。
要用手試溫
在進行泡腳之前,最好是先用手去試試溫度,看看水溫如何,因為我們身體的手部對水溫的感知比腳步更加敏感。特別是對於糖尿病足的患者而言,在洗腳的時候可以用溫度計進行測量,這樣避免燙傷。
泡腳後不要馬上睡覺
泡腳後不要馬上睡覺,要趁著腳部發熱,揉揉腳底,待全身熱量緩解之後再入睡。
泡腳不要輕信偏方
市面上、網絡上有很多泡腳的配方,不少女性也會去嘗試它,但是,女性朋友要注意的是,即便泡腳中的材料對人體是有益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適合自己,建議在使用前最好能問問中醫的建議。
泡腳要注意防風
泡腳的時候,以後泡完之後,由於毛孔張開,特別容易著涼,一般建議在泡腳之後,最好能夠及時穿好襪子,千萬別太意而讓風寒入侵。
泡腳的好處
早上泡腳精力充沛
之所以選擇早上泡腳,是因為夜間睡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液循環不暢,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腳掌上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洗腳時用雙手在溫水中按摩腳心、腳趾間隙,能使大腦感到輕鬆、舒暢,使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給一天的工作「加滿油」。
如果有條件可以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按摩雙腳湧泉穴各1分鐘左右,再按摩兩腳腳趾間隙半分鐘左右。如果時間不充裕,僅進行1次即可,或者僅做按摩,不用熱水浸泡。
晚上九點泡腳最養腎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如果泡完腳後,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不但可以起到滋腎的作用,還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泡腳之後趕緊入睡,有助於改善失眠狀態。
泡腳的時候添加藥劑能起到輔助作用
1、鹽泡
溫水中加入兩大匙鹽巴,鹽有消炎殺菌、通便、瀉火的效果。爬山累了,腳腫腳脹加鹽泡腳很好。
2、姜泡
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老薑生薑,姜有散寒、除溼、活血的作用,治療感冒效果好。
3、酒泡
溫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類,可促進血液循環。
4、檸檬泡
溫水中加入兩片檸檬,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
5、醋泡
溫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體內的酸,滋潤皮膚。
6、艾草泡
溫水加入適量艾草葉或者艾茸,艾草有痛經活血的效果,治療痛經,治療怕冷,經濟實惠效果好。
結語:通過上文的閱讀我們了解了,原來泡腳也有這麼多的講究,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冬季泡個暖暖的腳的,對於不適合用熱水泡腳的人在冬季一定要注意,避免引起身體的不適,可以選用其他方法幫助暖身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