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更應該重視閱讀與表達

2021-01-07 阿傑老師聊高中學習

民族的語言文字是本民族的文化地質層,它無聲地記載著這個民族的物質和精神的歷史,愛自己的民族就應該熱愛母語。

培養一代既有民族特性又有國際視野、會使用國際通用語言交流中國文化和表達自己思想的、具有多元文化的公民。

而在這日益複雜的世界裡,如何面向未來,打牢孩子文化的根基?在這飛速變化的世界裡,什麼才是孩子終身學習能力形成的核心要素?!

閱讀和表達

培養終身閱讀者,培養負責任的表達者。

閱讀,是一種精神呼吸,與生命共存」「閱讀與不閱讀有著

全不同的氣象,一面草長鶯飛,一面荒草叢生。」閱讀的滋養,不僅是優美的語言文字的浸潤,還是深刻的思想的光照。古典

詩歌的陶治

文學鑑賞與創新素養培育,「讓我們的心靈豐富、複雜、痛苦、憂思並躍動起來,這便是覺醒」。

閱讀是「吸入」,表達是「呼出」。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表達都是「生命的發現與思考」。

母語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根,外語學習是了解世界的窗。學好語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好外語,做胸懷天下的國際公民。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多玩一玩,是一門需要全社會重視的學問
    更重要的是,我國基礎教育要在與他國交流中認真審視存在的不足,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給孩子們的學習、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 如何讓我國的孩子多玩一玩,就是我國基礎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我國上海學生在PISA測試(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獲得全球第一的成績,舉世矚目。
  • 早期閱讀 最應該重視什麼
    現在的家長們對早期教育非常重視,這關係到孩子一生的發展,很多家長都逐漸意識到「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的道理,不愛閱讀的孩子,很難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可見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閱讀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更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或等到上小學,自然而然愛上讀書。
  • 德國中學校長:德國學生應該更重視數學和科學學習
    這個測試2000年開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下稱經合組織)發起,每3年進行一次,主要是通過對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能力的測試,考察學生是否掌握日常生活和今後工作中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根據經合組織公布的最新PISA測試的成績,參加測試的德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方面分別排名第16,第10和第9位。相比較其他國家和地區參加測試的學生,德國學生的排名僅處於中遊水平。
  • 重視文字表達能力
    這話有點絕對,但應該承認,它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一個事實,現在許多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令人擔憂。我長期在大學執教,對此深有體會。有的學生文筆乾澀,其文字會讓你感覺索然無味。從某種角度講,有些學生的文筆還屬於優美,但錯別字不少,標點符號亂點。   不少大學老師反映,在指導一些碩士生、博士生的論文時,常常首先要扮演中學語文教師的角色。
  • 比入園適應更應該受到重視的其實是幼小銜接
    這是因為學齡兒童的年齡特點,造成孩子對於不適應的表現很少以哭鬧的形式來表達,外顯的部分會大大減少,這也就使得入學適應較之入園適應而言,會變得更加隱蔽。但是,問題卻依然存在。因此,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階段是每個家庭最應該關注的話題。
  • 觀點| 餘文森:重視教育中「閱讀」的地位
    重視教育中「閱讀」的地位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人真正學會了閱讀,就是學會了學習。培養閱讀習慣和能力是學校教育的核心使命。通過閱讀來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主要形式(簡稱閱讀學習),這也是教育的基本特徵。現在的學校教育主要以聽講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習(簡稱聽講學習)。
  • 中小學語文全用新教材 專家解讀:強閱讀重表達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義務教育段語文、歷史和道德與法治等三門學科將全部換成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教材,而其中《語文》教材應該說是最受家長、老師和社會的關注。記者採訪了解到,新版統編《語文》教材古詩文數量大幅度增加,閱讀量也增加了不少,同時也更加注重語文閱讀能力與語言能力的培養。
  • 過分的重視個性化閱讀的形式,使得實質內容有所缺乏個性化閱讀
    >過分重視個性化閱讀形式過分的重視個性化閱讀的形式,使得實質內容有所缺乏個性化閱讀使得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就是充分發揮課堂民主,對於學生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比較隨意混亂,學生在閱讀中缺乏明確的目標,無法明確閱讀的重難點。
  • 馬上開學,父母應該重視孩子3個語文學習的觀念轉變
    在暑假過後,很多孩子就要升入新年級,在未來的新學年中,小學生學習語文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這個暑假中,父母應該重視孩子3個重要的觀念轉變。 第一,學語文,從閱讀開始。 第二,寫作文,不要等三年級才進行。 第三,思維的發展,應與語文學習同時啟動。
  • 馬上開學,父母應該重視孩子3個語文學習的觀念轉變
    在暑假過後,很多孩子就要升入新年級,在未來的新學年中,小學生學習語文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這個暑假中,父母應該重視孩子3個重要的觀念轉變。第一,學語文,從閱讀開始。第二,寫作文,不要等三年級才進行。第三,思維的發展,應與語文學習同時啟動。
  • 不識字的孩子應該怎樣去閱讀?正確的繪本閱讀方法了解一下
    由此可見,識字並不代表有閱讀能力,這也就可以解釋有些學生在閱讀書籍和文章的時候,明明每個字都認識,可是卻看不懂文章在說些什麼,更不用說解讀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以及發表自己的理解了。部編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中安排了一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小蝸牛》,這篇課文沒有全文注音,而只給少量難字注音。
  • 全社會積善成德 明德惟馨
    全社會積善成德 明德惟馨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09.27 星期五     據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
  • 兒童閱讀要重視什麼?閱讀不在於數量,而在於是否掌握了閱讀技巧
    不過這也不能怪家長,大部分家長平日的繁忙程度,能夠做到給孩子買書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了,陪孩子讀書、和孩子交流這些問題似乎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更別說自己看書給孩子做榜樣了。這兩個大的錯誤,不僅會讓孩子對閱讀所要重視的東西產生誤解,也會讓孩子對閱讀的方法混亂。
  • 素質教育並非城市孩子的特權,農村學校更應該重視素質教育
    :農村的孩子是不需要素質教育的,他們不需要學習琴棋書畫,比起素質教育,他們更需要應試教育。之所以這個話題會產生會這麼大的爭議,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農村學生其實更應該重視素質教育。‍
  • 愛閱讀的孩子更快樂,讓孩子愛上閱讀
    孩子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一般是從上小學開始的;而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則是在學齡前建立的。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起跑線上」的學前教育。但是學前閱讀不是以認識多少個字,背多少首唐詩,學習多少「硬知識」為標準的。更多的是在孩子的心靈中種下一顆愛閱讀、愛求知的種子。
  • 現在國內學英語過於重視閱讀,輕口語的說法對嗎?
    有人說現在國內學習英語過於重視英語閱讀,忽視聽力口語,你覺得對嗎?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首先,千萬不要錯誤地認為「英語閱讀」得到過度重視而忽視了口語聽力。那時因為你所認識的「英語閱讀」根本沒有用到「正確的方法」。這種錯誤的英語閱讀讀的再多再過度也無濟於你口語聽力的提高。
  • 閱讀教學應該指向「教語文」
    課改以來,我們的閱讀教學指向的大都是「教課文」——都將時間用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上,認為一涉及到諸如「咬文嚼字」這些語文教學的「老理兒」,便是走了回頭路,就不是課改了。那麼,閱讀教學到底應該指向教課文,還是應該指向教語文?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特別是經過近一年來參加我縣「片區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答案愈來愈明確。我們知道,文本無非是個例子,是教學的載體。
  • 充分重視教材的閱讀
    在物理學習的全過程(即課前預習,課內聽講,課內外複習、練習、考試,試卷分析與評講)中,學生都不能離開教科書.因此筆者覺得在使用教學輔導書前,首先應該仔細精讀教材。讀不細:閱讀時,有的類似看小說、翻連環畫,一晃而過,不加思索;有的用朗讀語文、外語的方法來讀物理,死記硬背,不重視將現象與概念、規律聯繫起來,閱讀之後,收效甚微。讀不懂:一開始閱讀物理,由於方法不當,常常現象與概念脫鉤,便感到讀不懂,產生倦怠情緒,以致覺得物理難學。
  • 愛閱讀的孩子更優秀!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愛好?
    我們應更多地了解這個語言背後的文化,而閱讀名人的作品就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在英語學習中,似乎很少有人推薦英文原版閱讀這個方法,閱讀耗時久,要孩子堅持不懈才有效。而很多家庭犯了急功近利的錯,選擇了抄近道,閱讀一直沒有被重視起來。
  • 為什麼要讓孩子進行英文分級閱讀?分級閱讀應該怎麼讀?
    其實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家長耐心的陪伴、選對合適的讀物、長久地堅持閱讀,這三者都必不可少。說到培養孩子的英文閱讀能力,以及去幫助孩子建立用完整句子說英文的思維,不得不提到英語學習中重要的一環:英文分級閱讀。什麼是英文分級閱讀?如何幫助培養孩子英文閱讀的能力?怎麼選擇英文分級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