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晉文公能成功,背後有不少傑出人物。
從五賢到兩個絕世紅顏,一路走一路愛,不少人都秀了無雙演技,唯一缺的就是自己秀演技機會。
兩大紅顏。
戎國美女季隗,苦等25年也要等他王者歸來,齊國公主姜氏,不擇手段激勵丈夫勇往直前。
至於五賢者,那更是典故不斷。
成功的男人背後,除了男人還要有紅顏,然後需要的就是順時而動,秀吧演技。
(時來運轉需時機)
所謂時來運轉,時不我待就是這個道理。
這不機會說來就來!
持續流亡的晉文公,流亡之路來到了最關鍵的兩個國家,楚國和秦國。
春秋時代,能左右天下大局的國家不多,楚國絕對算一個,而秦國則因秦穆公勵精圖治,也有了爭霸野心。
那個時候的重耳,在致力於爭霸的國家看來,就是可居的奇貨。
原因嗎也很簡單,晉國太混亂,國君更迭不斷,內鬥不止,但卻是能左右春秋格局的首席大國,無論如何混亂,實力依舊。
錯綜複雜的晉國格局,讓國際上有野心的政治家暗中觀察,押注,這才是晉文公成功最大仰仗。
(國際環境是關鍵)
由此才有了重耳的楚國和秦國之旅。
這次流亡旅途一反重耳在中原諸國悲催遭遇,秦楚作為大國,反而比小國對晉文公更禮遇有加。
至於原因,除了他的公子身份君王潛力外,秦楚偏居一隅,卻強悍的實力,還有同樣不被中原主流文化認同的時局,也是左右他們態度的關鍵。
這需要只有秦楚有,中原各國不需要文化接納和認同,所以他們對重耳不待見,也是情有可原。
除此之外,晉國的又一次動亂也是誘因之一。
公元前637年,晉惠公病重,無奈派人去往秦國,告知身處秦國為質子的公子圉,言外之意是,你該回來了。公子圉一聽,立馬拋棄秦國公主妻子,偷偷回國繼承君位,
隨後晉惠公去世,公子圉順利成了晉懷公。
這事辦的非常不地道,身處盟友之國秦國質子,卻不告而別,秦穆公心中對晉國新君芥蒂難免。
(秦穆公)
而繼承晉君位置的公子圉也是個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人。
一當權就作死,上任後因為畏懼重耳奪權的可能,居然殺死了狐突的兩個兒子。
這狐姓屬重耳母族勢力,在晉國根深蒂固關係網龐大,無罪殺人,讓晉國所有公卿都人人自危,最後生出了異心。
有了異心之後,看這新君就左右不順眼。
晉國再次混亂的可能,也給了楚國和秦國演技派登場的機會。
重耳終於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風投機會。
投資項目:晉國君位。
投 資 人:楚國楚成王,秦國秦穆公
項目回報:分頭談。
身居楚國的楚成王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一次酒宴中,與觥籌交錯間比較直接的提出了自己的訴求:今日我幫了你,未來你如何報答我?
重耳細細思索之後,評估了楚國投資額大小說出了:退避三舍的名言,還有不主動和楚國為敵的君子之諾。楚成王一聽,點頭之餘,也對投資效果很滿意。
請吃飯就能吃出個互不侵犯條約和戰場優勢來,這投資划算。
(抓住機會)
相較於楚國的小氣巴拉,秦穆公就大氣多了。
在聽聞晉國又有內鬥風險,國內呼籲重耳回國呼聲高漲之後,立馬行動。
派出使者公孫枝面見楚成王,求見重耳,見到重耳之後,直接丟了一重磅炸彈:哥們啊,我家老大秦穆公說了,幫你回國成晉君,快跟我走!
重耳一聽,喜出望外,立馬辭別楚成王去往秦國。
然後又是一輪風投談判。
秦穆公開出價碼是,派兵輔佐重耳成晉君,酬勞要求也很明確,割讓曾經答應給秦國的河東五城。
那個時候的秦國,身處西邊。一直都缺少一個能影響涉足中原地區的窗口,這就是秦國訴求河東五城的原動力,秦國需要一個在河東地區的立足點,成為後續爭霸的根據地。
(老秦人需要東進根據地)
這樣的訴求,在明眼人重耳看來,可謂非常明確。
不過深知以退為進,還足夠睿智的重耳知道,這是自己的最佳機會,錯過了一生就完蛋了。
當即就答應了秦穆公的回報訴求,一看重耳如此,秦穆公高興之餘,也有點不好意思。
就尋思著,重耳現在流亡在外,孤身一人沒個女人照顧。想著是不是結個親,進一步加深後續兩國友好關係。於是一拍腦袋就將自己女兒文嬴嫁給了重耳。末了還覺得不夠,又接連給了重耳五個秦國宗室女子做陪嫁。
這一下,就讓重耳尷尬了。
首先年紀有問題,那時重耳已60多歲,年紀比秦穆公還大,居然成了秦穆公女婿。
其次是關係有問題:這秦國公主,曾經是自己侄子晉懷公的媳婦(因晉懷公不告而別離婚),這做的啥事情咧。
這事左右看都顯尷尬!
我估摸著秦穆公想的估計是,佔點長輩的便宜,給秦國提高下身價,順帶用自己最寵愛的女兒綁定重耳,末了又覺得這事幹的不地道,於是又陪嫁五個秦國宗室女子,讓重耳不那麼難堪。
這演技和心思,真是玩的666啊!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重耳有啥辦法,投資人最大,只能照單全收。
(晉文公娶媳婦)
連續兩任霸主,都當投資人,在重耳面前秀了一把演技,不過還沒完哦。
重耳的跟隨者,也在勝利將至時,秀了把演技,這個人就是居功至偉的狐偃。
談妥條件,達成共識後,秦國護衛大軍整裝待發,晉國內應也正在等著重耳歸國。
一群人出發前狐偃突然說:我隨公子週遊天下,犯下很多錯誤,只因未能完成公子未盡事業才一直追隨左右,苟且至今。如今成功就在眼前,我自覺罪孽深重,沒臉回晉國,就讓我留在秦國吧。
重耳一聽忙說:不行,你哪能走,要不是舅舅你時時幫忙提醒,我哪有今日?今天我立誓,回到晉國必不忘舅舅恩德,如果反悔就讓我如同這玉璧一樣。
說罷,這悲催的玉璧,跟隨黃河水而下。
狐偃的演出,讓無數人落淚,卻引得一個人大為不滿,這個人就是「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只見他不忿的說:功高蓋主也不能這樣邀功啊,我連大腿肉都給公子吃了,我邀功了嗎?你這種人,我羞與為伍,你不走我走,我要走就真的走。
隨後這一群人登船時,硬氣的介子推果然悄悄的溜走了。
這才是事到臨頭見真心啊。
狐偃非壞人,可他的演出,卻有小心思,要的就是免死護身符和君王的誓言。
介子推也非壞人,反而是真性情,有大功不求回報那種人,不過這種人不適合混職場。
秀完演技之後,返回晉國的晉文公人生就此一帆風順,順利成了晉文公。
一路走來十九年,見識了各種老闆,愛過了不少女人,走過來不少國家,終於遇見了兩大投資人,最後在內外因加持下,無數人幫助之下。
天份不算高,自控力不算強,但人格魅力爆表的重耳終成晉文公。
至於後續的霸業,我們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