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港交所網站披露,瑞麗醫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遞交主板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瑞麗醫美為一間位於中國浙江省的領先醫療美容服務供應商。自08年運營以來,瑞麗醫美已經在國內營運四家私立醫療美容機構,其中三家位於浙江省,一家位於安徽省。
就目前來看,內地民營醫療企業直接通過IPO上市的有8家,除了2009年在國內A股上市的愛爾眼科一家外 , 其他的7家都是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香港,儼然已成為內地民營醫療企業IPO的首選之地。
目前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醫療企業,但真正通過IPO上市的只有在2009年的愛爾眼科一家,之前的慈銘體檢、復大醫療、佳美口腔等都想通過IPO上A股,但最後要麼借殼、要麼被收購、要麼不了了之。
2018年,瑞麗醫美公司收益為1.5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毛利率為58.2%,經調整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為2076.7萬,同比增長19%;2019年前九月,公司收益為1.38億,同比增長27%,經調整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為1714.9萬,同比增長48%。
從主要業務收入佔比來看,公司美容外科服務佔比逐年下降,微創及皮膚美容服務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前九月,公司美容外科服務佔比為30.8%,而2017年為50.2%。另外兩項業務收入佔比則由2017年的25.5%及21.3%,一致提升至29%。
2010年,《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發布。此後,一系列鼓勵政策接連出臺,社會資本洶湧而至。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數量首次超過了公立醫療機構。政策開放加上變美需求的渴望,迅速引爆醫美市場。這種早期大多用於身體修復和創傷治療的醫療項目走進普通人的生活。社交網絡平臺上,有關整形的內容受到歡迎,人們大膽地討論著如何獲得或是留住美麗。
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發布的2011年全球醫美大數據,中國在全球醫美市場佔有率已超過日本排名第三,佔有率為7.1%,與排名第二位的巴西相差2.7%。此前德勤發布報告稱,2012年至2015年中國醫療美容複合增長率約為22.7%。若繼續保持這個增長率,2017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為112億美元,約為792億人民幣。
現在看來,這個預測仍然保守。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時,中國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已破千億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正規醫美市場規模高達4953億元,大部分省份的醫美機構數量以超過10%的年增長率快速增加。
就宏觀來看,醫美行業無疑是朝陽產業,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整形滲透率為2%,同比美國為12.6%,巴西11.6%,印度0.7%(滲透率億每千人接受醫療美容療程為單位),相較於美國、巴西等國家,我國醫美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市場空間巨大。
德勤發布的研究報告,2017年,中國醫美市場中,民營醫美機構市場佔有率為85%以上。以蘇州市為例,2016年,蘇州市衛監所曾對轄區內43家醫美機構進行調查,其中民營機構34 家。
據第一財經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醫美用戶中59%的人群為「90後」,22%為「80後」。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消費能力的提升,25歲以下的消費者比例也在快速升高。據數據,2018年中國每100位醫美消費者中有64位90後,19位00後。
90後已是醫美行業消費者的絕對主力,00後開啟醫美消費的勢頭比90後更強。從具體分布來看,20-25歲是醫美行業的主力消費者,佔比達到40.41%,較上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其次是26-30歲,佔比約為23.25%;00後為主的19歲以下醫美消費者,佔比已達18.81%,較2017年提高了3.3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