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

2020-12-27 寧波晚報
力洋村駐村藝術家雪野給孩子們講故事。(陳雲松 孫吉晶 攝)
湖頭村駐村藝術家魯岐在村裡舉辦藝術家沙龍。(陳雲松 孫吉晶 攝)
製圖 張悅

    記者 孫吉晶 寧海縣委報導組 陳雲松 蔣攀

    鄉村是文化最基層的地方,它們最需要文化幫扶和滋潤。

    近日,寧海向全球發布藝術家「招募令」,在試點的基礎上,正式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以補貼經費、籌建工作室等相關政策,促成一批國內外藝術家與寧海當地村莊結對共建,建立「藝術大咖工作室」。

    寧海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文化文明助推鄉村振興過程中,當地正積極探索有效載體,計劃用3年時間,推動「藝術家駐村行動」由點到面拓展,用藝術創造力助推鄉村發展,增添鄉村藝術氣息,提升群眾幸福感。

    說、讀、寫、唱,百姓生活更精彩

    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寧海縣曲藝家協會主席葛聖明是本土「明星」,在各大晚會上都能看到他詼諧又有內涵的小品表演。他還孜孜不倦地進行方言小品創作,迄今已創作了300多部作品,其中多部作品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獎。幾年前,葛聖明受聘擔任寧海縣桃源街道下橋村的文化大使,在村文化禮堂專門設立了「阿明工作室」。

    每年的「七一」晚會是下橋村的文化盛宴,也是阿明最忙的時候。節目大多由村民出演,阿明身兼節目策劃、排演、主持數職。「作為村裡的文化大使,我有義務把每一場活動組織好,把土節目演出大戲的感覺。」他說。

    在他的組織帶動下,下橋村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每個月都有1到2場活動,金橋京劇聯誼會、惠民嘉年華等活動搞得熱熱鬧鬧,讓村民大呼過癮。如今,葛聖明把「阿明工作室」變成了一個流動的舞臺,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不久前,西店鎮團堧村的駐村藝術家——寧海縣知名書法家王蒼龍為村裡的書法愛好者進行了示範創作。隨著筆走遊龍,一幅大氣磅礴的書法作品呈現在眾人面前,贏得一片讚嘆。

    團堧村家家戶戶翰墨飄香。為提高村民的書法水平,鎮政府邀請王蒼龍駐村指導,並成立了「王蒼龍工作室」,通過示範創作、作品講評等方式,對愛好書法的村民進行培訓,提升村民的藝術鑑賞與創作水平。

    「書法能陶冶人的情操,產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現在,村民參與賭博、打麻將的少了,精神面貌變好了。」團堧村黨支部書記戴而乾說起這事時一臉的自豪。

    幾年前,寧海創新打響「百姓大舞臺」群眾文化品牌,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村民的文化表達需求。但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為此,寧海發起了「藝術家駐村」行動,為鄉村配備文化導師,千方百計激活鄉土傳統文化,繁榮群眾文化。

    目前,寧海以「百姓大舞臺」為平臺,為18個鄉鎮、街道配備了文藝導師,幫助培育文化隊伍。支持「駐村藝術家」開展「寫寧海、畫寧海、說寧海、唱寧海、攝寧海、舞寧海」等系列文藝精品創作,探索大地藝術節、鄉村音樂會、動漫節、村晚、鄉村課堂等系列載體,打造一批涵蓋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體驗基地和藝術交流基地,讓群眾享受文藝大餐,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經由駐村藝術家雪野的微信公眾號,傳遞給海內外的無數粉絲,這是生活在山隅海陬的孩子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雪野是寧海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詩人,去年他應邀成為駐村藝術家,並於5月下旬在力洋鎮水夫故居創辦了全國首個兒童詩研究中心,同時成立了兒童詩閱讀與寫作教學基地。從此,這裡的近千名農村孩子過上了詩意的生活:他們一有空便鑽進雪野工作室,纏著他講故事、讀詩歌,家長之間也開始慢慢討論起要給孩子買哪些課外讀物,閱讀之風吹進了偏遠鄉村。

    根據寧海出臺的文化名家名匠工程建設實施意見,從今年起,該縣將評選文化優才、文化名家名匠,3年內駐村名家名匠要達到100名,使之成為「藝術家駐村」的一支重要力量。

    同時,寧海還將組建一支專家型文藝志願服務隊伍,深入開展「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工程建設,促成36名「百姓大舞臺」文藝導師駐村結對。

    寧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秀高表示,借力「藝術家駐村行動」,當地的文藝創作隊伍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融入鄉風文明示範線、文明示範村、三美鄉村建設,推進道德文明春風化雨、入腦入心,為鄉村建設注入文明新風。

    藝術滲透鄉村,擦出文明火花

    汽車行駛至311省道寧海深甽沙地村,村口矗立著幾棟別具風格的現代建築,在山水之間呈現出獨特的魅力,這裡就是深甽溫泉文化藝術村。

    5年前,這裡是沙地村一處廢棄的沙石灘,周邊環境髒亂不堪。改變來自一位叫王琛的畫家,他投資建造了集藝術創作、交流培訓、文化體驗於一體的藝術村,自己也成了村裡的一員,長年駐紮在沙地村。

    這個只有7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因藝術村的入駐煥發出新的生機。「本來村裡的環境髒亂差,有了藝術村做榜樣,村民的理念發生

    了變化,環保意識增強了,村裡的環境整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最直觀的是,村民的房子也升值了。如今,大家把藝術村當作公園,時常進來走走看看。」村第一書記胡慶益感觸頗深。

    圍繞藝術村,沙地村眼下正在緊鑼密鼓地規劃一件大事——啟動實施舊村改造。「我們打算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沿著藝術村打造一條商業街,讓沙地成為深甽的門面村。」胡慶益說,這是藝術助推鄉村振興的最好詮釋。2016年,深甽溫泉文化藝術村入選寧波市級文創產業園區名錄。

    「我希望把其他的藝術家也聚集起來,讓藝術走進鄉村,引領鄉村發展,並匯成一股力量,這對深甽和寧海的鄉村振興都很有意義。」王琛如是說。

    寧海是全省美麗鄉村創建示範縣。近年來,通過深入開展「淨化大地、美化家園」「美麗鄉村、美好生活」及美麗鄉村升級版等行動,鄉村整體面貌呈現出喜人變化。村莊美了,生活舒心了,村民的文化品位也越來越高。但不可否認,重基礎設施硬體建設、輕生活環境等軟體提升的現象在不少村莊還普遍存在,亟待通過藝術改造的方式,推動新農村建設由潔化、美化向藝術化轉變。

    鄉村振興,文化賦能。寧海以「藝術」破題,促進藝術與生產生活融合,激活鄉村資源。該縣有關部門表示:這是一個「種子工程」,藝術家沉澱到村裡,創作出符合鄉村特點的產品;而村民浸潤在藝術中,提升個體修養,從而提高生活品質。

    岔路湖頭村山環水繞,林木蔥鬱。除生態資源外,這裡還是全國葛洪後裔最大聚居地。如今,這個村又因一位遠道而來的文化名人的入駐而聲名遠播。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製片研究生班的魯岐是國內著名導演和製片人,拍攝過多部影視作品,任教於北科文化產業學院和北京演藝專修學院。長駐湖頭村後,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文化振興,不遺餘力地傳播葛洪文化。在他的影響下,一批學者、藝術家慕名而來。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屆葛洪文化節上,魯岐被岔路鎮政府聘任為「葛洪養生小鎮形象大使」。在挖掘、鑽研博大精深的葛洪與中醫藥文化後,魯岐創作了100多萬字的文學劇本《神醫大道》,已三易其稿,準備拍攝成電視劇。他還請來一批文化界同行繪製葛洪連環畫,製作葛洪音頻故事等文創產品,湖頭村的葛洪文化因這些藝術家的到來變得生動,形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

    據介紹,寧海正在加強與中國美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寧波大學潘天壽藝術設計學院等高等院校的聯繫對接,籤訂框架協議,讓藝術家走進寧海的城鎮、農村。在此基礎上,制定落實藝術助推鄉村振興項目庫和駐村結對項目庫,積極探索高校藝術生實踐基地模式,招募一批在職藝術家和在讀研究生,開展駐村志願服務。目前,寧海已與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上海聖田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等兩家單位籤訂了合作協議。

    考慮到本地的文化底蘊和發展基礎,寧海還將引進一批書法、繪畫、攝影、音樂、影視等藝術領域的專業特色團隊,助力打造特色藝術村。如在胡陳鄉引進光點聚落等團隊,謀劃開發文創產業;在前童古鎮、桑洲南嶺村、茶院許家山、胡陳中堡溪村建立寫生、攝影等基地。

    「藝術+」,為鄉村注入新動能

    去年,由王琛設計、雕塑藝術家張聰製作的雕塑小飛豬在深甽溫泉文化藝術村誕生,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歡迎,銷售額已有七八十萬元。

    深甽鎮鎮長金偉科告訴筆者,溫泉文化藝術村將文化產業與休閒度假旅遊資源有機結合,為溫泉小鎮提供了一處高端文化配套設施。接下來,藝術村將通過集聚藝術家、匯聚藝術精品展覽,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打造成一個集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培訓、藝術衍生品銷售及藝術品鑑賞收藏等系列服務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平臺。

    利用駐村藝術家的資源優勢,在招商引智上著力,引進文化旅遊、影視傳媒、體育休閒、觀光農業、鄉村民宿等項目,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這是寧海謀劃「藝術家駐村行動」的更深層次意義。業內人士表示,採用「藝術+」思維,從非遺文化、歷史傳說、民俗風情等現有文化資源中挖掘潛力,結合竹編、木雕、石刻等民間傳統工藝,大力實施文創產品開發,提升農產品、旅遊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這是一條文化藝術與鄉村旅遊深度結合的發展之路。

    橋頭胡是寧海的文化體育特色鄉鎮,近年來走出了林洪、薛峰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街道在實施「藝術家駐村行動」中,注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據街道宣傳委員董贇介紹,當地擬通過引入文創產業、打造藝術寫生基地、建設鄉村文化藝術館等方式,將「汶溪翠谷」鄉村精品線打造成「藝術+鄉村」的橋頭胡樣板。目前,集研學、論壇、非遺沿襲、社群聚落等業態於一體的「望山生活—寧海橋頭胡項目」已實質性啟動,鄉村文化藝術館也已完成選址。

    寧海引進的熊小米文創設計團隊,由電影《黑貓警長》導演於勝軍領銜,與當地文具、玩具等產業融合,將入駐躍龍山區塊,建設熊小米藝術園,打造兒童美育創意園區,延續兒童鄉愁記憶。

    寧海還發揮了當地藝術家協會的作用,動員各協會會員參與藝術振興鄉村行動。經過協調,寧海縣工藝美術家協會與前童古鎮達成意向,以協會整體進駐的方式,共同打造文化創意街區,推動古鎮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用工就業。

    筆者從寧海縣委宣傳部了解到,今年寧海將舉辦「潘天壽設計藝術獎」駐村藝術家設計大賽。以駐村藝術家文創產品、文旅產品、非遺產品設計及民生項目藝術化改造為內容,評選出一批受群眾喜愛、有開發前景、能帶動增收的創意產品,加快設計大賽獲獎作品落地生產。此外,年底前當地還將舉辦一次「大地藝術節」,選擇重點藝術特色村,開展鄉村書畫交流、鄉村音樂會、鄉村攝影展、文創產品展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現藝術家駐村成果,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動能。

    寧海「藝術家駐村行動」 的系列目標

    總體目標:通過持續開展「藝術家駐村行動」,促使藝術和產業融合、環境融合、生活融合,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將藝術村建設成為村民生活幸福地、遊客網紅打卡地及對外交流會客廳。

    數量目標: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百名藝術家駐百村」活動,2019年駐村藝術家在50名以上,3年內,駐點結對村在200個以上,藝術助推振興項目在50個以上。

    顯性目標:根據鄉村資源稟賦,每年謀劃和打造1個以上藝術特色鎮、2條以上藝術特色風景線、2個以上藝術特色村。3年內爭取4個片區都有1個以上藝術特色鎮,打造10條以上藝術特色風景線、20個以上特色藝術村,凸現藝術家駐村集群成效。

    (孫吉晶 整理) 

相關焦點

  • 寧海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 讓藝術「大咖」為鄉村賦能
    中國寧波網4月12日訊(記者 孫吉晶 寧海縣委報導組 陳雲松 蔣攀)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經由駐村藝術家雪野的微信公眾號,傳遞給海內外的無數粉絲,這是生活在山隅海陬的孩子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  鄉村是文化最基層的地方,它們最需要文化幫扶和滋潤。
  • 鄉賢興甬記 | 寧海鄉賢雪野:藝術家駐村 用童詩綻出繁星詩花
    與鄉村孩子有個約定每個周末,童詩館總是人滿為患,有奶奶抱著二三歲小孫女來聽故事的,也有姐姐帶著弟弟在這泡上一天的……而這也是雪野最知足的地方,回來,他就是想簡簡單單給村裡的孩子當個童詩館長,陪孩子讀讀詩
  • 詩人雪野將全國首家兒童詩研究中心引進寧海偏遠古村——詩歌點燈...
    摟著狗尾巴草,蟲兒們暖暖地睡著,陽光輕一點,風輕一點……」8月16日,在寧波寧海縣力洋鎮力洋古村一幢老房子裡,全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雪野正用三角架支起手機,收錄下女童稚嫩的聲音,剪輯,編輯,藉由他的「華文童詩」微信公眾號傳遞給全球20萬粉絲。每周,這個小山村裡的孩子們都會錄製兒童詩,用聲音連接起大千世界。
  • au音頻錄音編輯軟體如何錄製話筒和電腦系統聲音
    在au音頻編輯軟體中很多朋友可能在初學時,對於au音頻錄音軟體如何進行錄製話筒的聲音以及當聽到一手很好的歌曲但是在下載資源中無法找到能提供下載的音頻文件,此時就需要我們使用音頻錄音軟體進行錄製,很多朋友可能是感覺找一款傻瓜式的錄音軟體就可以完成了,其實建議在平時接觸音頻錄音和編輯比較多的朋友們可以在閒暇之餘多多學習下比較專業的音頻錄音編輯軟體
  • PPT如何錄製音頻?
    ppt如何來錄製音頻呢?大家可能不知道ppt也是可以錄製音頻的。下面請小編教大家如何操作吧。1.首先我們點擊插入選項卡,找到音頻的選項。  2.然後點擊下拉菜單會找到一個錄製音頻的選項,點擊一下。
  • QQ群裡接單,架起被子錄製,疫情下聲音經濟火爆
    小枝是網配圈達人,她發現身邊不少朋友漸漸開始入駐聲音平臺做付費收聽內容,「有人做全職,也有人平時忙工作,晚上拿出兩小時錄製或直播。」蜻蜓FM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素人音頻主播崛起是一大亮點。有人在2年時間把播放量從0做到4億,也有婚禮主持人入行錄製有聲書,最終成為年入百萬的聲優機構創始人。
  • 怎麼錄製電腦內部聲音
    Windows電腦怎麼錄製電腦內部聲音的問題難倒了很多用戶,一些錄音軟體的聲音錄製途徑為:音效卡->音箱->麥克風->錄音軟體,這種方式錄製到的聲音音質很低,有雜音,本文介紹的錄音方式為直接從音效卡->錄音軟體,通過直接攔截電腦播放的原始音頻數據,因此沒有音頻失真
  • 書香上海|278段親子閱讀音頻 記錄孩子的成長
    嘉寶今年九歲了,她和媽媽的講故事電臺也陪伴聽眾走過了五年時光。「嘉寶總說,能給大家講故事是她的幸運,而我的幸運就是能記錄下這些故事。」嘉寶的媽媽張之愉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四歲起,嘉寶就在媽媽的帶領下開始了親子閱讀。
  • 用聲音賺錢—喜馬拉雅音頻
    具體定位可以考慮走熱門方向,像小說、兒童教育、睡前讀物、搞笑段子、奇聞異事、未解之謎、成功勵志、情感電臺等,都是收聽率比較高的內容。 今年疫情期間有個圈子裡的朋友,剛好在家鄉出不去,跟我聊過之後,他就專門在喜馬拉雅上講鬼故事,你還別說,現在的人追求刺激,晚上聽鬼故事的話,很容易著迷。
  • 雪野 與他的兒童詩
    ●記者卓佳洋兒童詩研究中心揭牌雪野詩集  詩歌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具有生命力、代表性的文學體裁,從上古歌謠、《詩經》、《離騷》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再到今天的現代詩,詩的傳統源遠流長。如今,在少兒教育領域裡,兒童詩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受到了頗多關注。寧海詩人雪野就是其中的領頭人之一,今年是他從事兒童詩創作與教學三十周年。
  • 力洋鎮菜市場即將嶄新亮相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潘怡帆通訊員王羽歌)近日,力洋鎮順利完成新菜場對外招標工作,這也標誌著該鎮菜市場改造提升工作圓滿結束,新菜市場即將迎來它的第一批租戶。  據了解,力洋鎮原先的菜市場由於建造時間較早,設施老化陳舊,越來越不能滿足轄區居民的需求。
  • 錄屏怎麼錄聲音?教你錄製多種電腦聲音的方法
    錄屏怎麼錄聲音?有同學向我反映到,自己在使用電腦錄屏軟體時聲音錄製的比較奇怪,有時候在錄屏時只能錄製電腦內部的聲音或只能錄製麥克風聲音的情況。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其實這大致上就是與錄屏軟體參數原因有關,合理設置好錄屏參數就能很好的錄製電腦聲音。
  • 邵東立體化網絡關愛留守兒童 建立村(社區)「兒童之家」530家
    相伴護成長 溫暖兒童心邵東立體化網絡關愛留守兒童,建立村(社區)「兒童之家」530家華聲在線8月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劉昭雲7月28日,邵東市仙槎橋鎮青山村的兒童之家,志願者江冰倩帶領30餘名留守兒童跳舞。伴隨歡快歌聲,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我村共有54名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陪伴,他們需要更多來自社會、鄰裡的關愛。」青山村婦女主任單輝豔介紹,除「兒童之家」外,村裡還建起2個「兒童微家」,就近組織留守兒童活動,並安排45名「愛心媽媽」,給予他們生活上、學習上、情感上的關懷。
  • IT之家學院:正確使用對錄線從其它設備錄製音頻的方法
    對錄線是一種將音頻信號原樣輸出到另一個音頻輸入或輸出設備的線纜,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如何使用。除了某些耳機必須要通過對錄線來使用之外(比如說我這個去年在買的所謂「1080P音質藍牙耳機」),對錄線最重要的用途當然就是將音頻信號錄製下來了。辣品但是,怎麼保證錄製信號最好,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 陪孩子聽有聲書,荔枝加快布局兒童音頻市場
    數據顯示,74.8%的兒童在2歲之前開始閱讀,其中65.7%的兒童喜歡數字閱讀和有聲讀物(數據來源:中國童書博覽會)。相比於文學和視頻,音頻內容有著天然優勢。首先,0-7歲的兒童大部分不具備真正的文字解碼能力,文學閱讀對於他們來說過於晦澀難懂;其次聆聽給兒童的想像空間更大,大腦更能處於一個活躍的狀態,而且伴隨場景更多元;另外出於保護孩子視力的考慮,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所以音頻成了更好的選擇。
  • 怎麼樣錄屏才能把聲音和畫面都錄製進去?
    怎麼樣錄屏才能把聲音和畫面都錄製進去?錄屏時,我們得需要注意下聲音和畫面的錄製情況,以保證視頻質量。迅捷屏幕錄像工具操作簡單、功能強大,可以輕鬆解決音畫同步問題。下面,我們來看看怎麼用它進行音畫錄屏。打開軟體以後,進入軟體頁面。該頁面十分簡單那、小巧,小夥伴們可以先對該頁面內容進行大致瀏覽下哦。
  • 想錄製聲音,使用win10自帶的錄音機,免費又簡單
    如果需要一種快速在計算機上錄製音頻的解決方案,那麼,Windows 10自帶的免費「錄音機」應用程式應該是一個首選項,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式錄製採訪、對話、演講、播客等幾乎所有需要錄製聲音的場合。完成這些步驟後,就可以啟動「錄音機」應用程式開始錄製音頻了。二、在Windows 10上使用錄音機錄音機是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式,可以錄製音頻,只需要一個麥克風即可。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上內置的、網絡攝像頭上自帶的,或者自己準備的其他麥克風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