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 讓藝術「大咖」為鄉村賦能

2020-12-23 浙江新聞

  中國寧波網4月12日訊(記者 孫吉晶 寧海縣委報導組 陳雲松 蔣攀)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經由駐村藝術家雪野的微信公眾號,傳遞給海內外的無數粉絲,這是生活在山隅海陬的孩子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

  鄉村是文化最基層的地方,它們最需要文化幫扶和滋潤。

  近日,寧海向全球發布藝術家「招募令」,在試點的基礎上,正式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以補貼經費、籌建工作室等相關政策,促成一批國內外藝術家與寧海當地村莊結對共建,建立「藝術大咖工作室」。

  寧海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文化文明助推鄉村振興過程中,當地正積極探索有效載體,計劃用3年時間,推動「藝術家駐村行動」由點到面拓展,用藝術創造力助推鄉村發展,增添鄉村藝術氣息,提升群眾幸福感。

  力洋村駐村藝術家雪野給孩子們講故事。(陳雲松孫吉晶攝)

  說、讀、寫、唱,百姓生活更精彩

  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寧海縣曲藝家協會主席葛聖明是本土「明星」,在各大晚會上都能看到他詼諧又有內涵的小品表演。他還孜孜不倦地進行方言小品創作,迄今已創作了300多部作品,其中多部作品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獎。幾年前,葛聖明受聘擔任寧海縣桃源街道下橋村的文化大使,在村文化禮堂專門設立了「阿明工作室」。

  每年的「七一」晚會是下橋村的文化盛宴,也是阿明最忙的時候。節目大多由村民出演,阿明身兼節目策劃、排演、主持數職。「作為村裡的文化大使,我有義務把每一場活動組織好,把土節目演出大戲的感覺。」他說。

  在他的組織帶動下,下橋村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每個月都有1到2場活動,金橋京劇聯誼會、惠民嘉年華等活動搞得熱熱鬧鬧,讓村民大呼過癮。如今,葛聖明把「阿明工作室」變成了一個流動的舞臺,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不久前,西店鎮團堧村的駐村藝術家——寧海縣知名書法家王蒼龍為村裡的書法愛好者進行了示範創作。隨著筆走遊龍,一幅大氣磅礴的書法作品呈現在眾人面前,贏得一片讚嘆。

  團堧村家家戶戶翰墨飄香。為提高村民的書法水平,鎮政府邀請王蒼龍駐村指導,並成立了「王蒼龍工作室」,通過示範創作、作品講評等方式,對愛好書法的村民進行培訓,提升村民的藝術鑑賞與創作水平。

  「書法能陶冶人的情操,產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現在,村民參與賭博、打麻將的少了,精神面貌變好了。」團堧村黨支部書記戴而乾說起這事時一臉的自豪。

  幾年前,寧海創新打響「百姓大舞臺」群眾文化品牌,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村民的文化表達需求。但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為此,寧海發起了「藝術家駐村」行動,為鄉村配備文化導師,千方百計激活鄉土傳統文化,繁榮群眾文化。

  目前,寧海以「百姓大舞臺」為平臺,為18個鄉鎮、街道配備了文藝導師,幫助培育文化隊伍。支持「駐村藝術家」開展「寫寧海、畫寧海、說寧海、唱寧海、攝寧海、舞寧海」等系列文藝精品創作,探索大地藝術節、鄉村音樂會、動漫節、村晚、鄉村課堂等系列載體,打造一批涵蓋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體驗基地和藝術交流基地,讓群眾享受文藝大餐,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經由駐村藝術家雪野的微信公眾號,傳遞給海內外的無數粉絲,這是生活在山隅海陬的孩子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雪野是寧海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詩人,去年他應邀成為駐村藝術家,並於5月下旬在力洋鎮水夫故居創辦了全國首個兒童詩研究中心,同時成立了兒童詩閱讀與寫作教學基地。從此,這裡的近千名農村孩子過上了詩意的生活:他們一有空便鑽進雪野工作室,纏著他講故事、讀詩歌,家長之間也開始慢慢討論起要給孩子買哪些課外讀物,閱讀之風吹進了偏遠鄉村。

  根據寧海出臺的文化名家名匠工程建設實施意見,從今年起,該縣將評選文化優才、文化名家名匠,3年內駐村名家名匠要達到100名,使之成為「藝術家駐村」的一支重要力量。

  同時,寧海還將組建一支專家型文藝志願服務隊伍,深入開展「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工程建設,促成36名「百姓大舞臺」文藝導師駐村結對。

  寧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秀高表示,借力「藝術家駐村行動」,當地的文藝創作隊伍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融入鄉風文明示範線、文明示範村、三美鄉村建設,推進道德文明春風化雨、入腦入心,為鄉村建設注入文明新風。

  湖頭村駐村藝術家魯岐在村裡舉辦藝術家沙龍。(陳雲松孫吉晶攝)

  藝術滲透鄉村,擦出文明火花

  汽車行駛至311省道寧海深甽沙地村,村口矗立著幾棟別具風格的現代建築,在山水之間呈現出獨特的魅力,這裡就是深甽溫泉文化藝術村。

  5年前,這裡是沙地村一處廢棄的沙石灘,周邊環境髒亂不堪。改變來自一位叫王琛的畫家,他投資建造了集藝術創作、交流培訓、文化體驗於一體的藝術村,自己也成了村裡的一員,長年駐紮在沙地村。

  這個只有7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因藝術村的入駐煥發出新的生機。「本來村裡的環境髒亂差,有了藝術村做榜樣,村民的理念發生

  了變化,環保意識增強了,村裡的環境整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最直觀的是,村民的房子也升值了。如今,大家把藝術村當作公園,時常進來走走看看。」村第一書記胡慶益感觸頗深。

  圍繞藝術村,沙地村眼下正在緊鑼密鼓地規劃一件大事——啟動實施舊村改造。「我們打算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沿著藝術村打造一條商業街,讓沙地成為深甽的門面村。」胡慶益說,這是藝術助推鄉村振興的最好詮釋。2016年,深甽溫泉文化藝術村入選寧波市級文創產業園區名錄。

  「我希望把其他的藝術家也聚集起來,讓藝術走進鄉村,引領鄉村發展,並匯成一股力量,這對深甽和寧海的鄉村振興都很有意義。」王琛如是說。

  寧海是全省美麗鄉村創建示範縣。近年來,通過深入開展「淨化大地、美化家園」「美麗鄉村、美好生活」及美麗鄉村升級版等行動,鄉村整體面貌呈現出喜人變化。村莊美了,生活舒心了,村民的文化品位也越來越高。但不可否認,重基礎設施硬體建設、輕生活環境等軟體提升的現象在不少村莊還普遍存在,亟待通過藝術改造的方式,推動新農村建設由潔化、美化向藝術化轉變。

  鄉村振興,文化賦能。寧海以「藝術」破題,促進藝術與生產生活融合,激活鄉村資源。該縣有關部門表示:這是一個「種子工程」,藝術家沉澱到村裡,創作出符合鄉村特點的產品;而村民浸潤在藝術中,提升個體修養,從而提高生活品質。

  岔路湖頭村山環水繞,林木蔥鬱。除生態資源外,這裡還是全國葛洪後裔最大聚居地。如今,這個村又因一位遠道而來的文化名人的入駐而聲名遠播。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製片研究生班的魯岐是國內著名導演和製片人,拍攝過多部影視作品,任教於北科文化產業學院和北京演藝專修學院。長駐湖頭村後,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文化振興,不遺餘力地傳播葛洪文化。在他的影響下,一批學者、藝術家慕名而來。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屆葛洪文化節上,魯岐被岔路鎮政府聘任為「葛洪養生小鎮形象大使」。在挖掘、鑽研博大精深的葛洪與中醫藥文化後,魯岐創作了100多萬字的文學劇本《神醫大道》,已三易其稿,準備拍攝成電視劇。他還請來一批文化界同行繪製葛洪連環畫,製作葛洪音頻故事等文創產品,湖頭村的葛洪文化因這些藝術家的到來變得生動,形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

  據介紹,寧海正在加強與中國美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寧波大學潘天壽藝術設計學院等高等院校的聯繫對接,籤訂框架協議,讓藝術家走進寧海的城鎮、農村。在此基礎上,制定落實藝術助推鄉村振興項目庫和駐村結對項目庫,積極探索高校藝術生實踐基地模式,招募一批在職藝術家和在讀研究生,開展駐村志願服務。目前,寧海已與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上海聖田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等兩家單位籤訂了合作協議。

  考慮到本地的文化底蘊和發展基礎,寧海還將引進一批書法、繪畫、攝影、音樂、影視等藝術領域的專業特色團隊,助力打造特色藝術村。如在胡陳鄉引進光點聚落等團隊,謀劃開發文創產業;在前童古鎮、桑洲南嶺村、茶院許家山、胡陳中堡溪村建立寫生、攝影等基地。

  「藝術+」,為鄉村注入新動能

  去年,由王琛設計、雕塑藝術家張聰製作的雕塑小飛豬在深甽溫泉文化藝術村誕生,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歡迎,銷售額已有七八十萬元。

  深甽鎮鎮長金偉科告訴筆者,溫泉文化藝術村將文化產業與休閒度假旅遊資源有機結合,為溫泉小鎮提供了一處高端文化配套設施。接下來,藝術村將通過集聚藝術家、匯聚藝術精品展覽,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打造成一個集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培訓、藝術衍生品銷售及藝術品鑑賞收藏等系列服務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平臺。

  利用駐村藝術家的資源優勢,在招商引智上著力,引進文化旅遊、影視傳媒、體育休閒、觀光農業、鄉村民宿等項目,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這是寧海謀劃「藝術家駐村行動」的更深層次意義。業內人士表示,採用「藝術+」思維,從非遺文化、歷史傳說、民俗風情等現有文化資源中挖掘潛力,結合竹編、木雕、石刻等民間傳統工藝,大力實施文創產品開發,提升農產品、旅遊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這是一條文化藝術與鄉村旅遊深度結合的發展之路。

  橋頭胡是寧海的文化體育特色鄉鎮,近年來走出了林洪、薛峰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街道在實施「藝術家駐村行動」中,注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據街道宣傳委員董贇介紹,當地擬通過引入文創產業、打造藝術寫生基地、建設鄉村文化藝術館等方式,將「汶溪翠谷」鄉村精品線打造成「藝術+鄉村」的橋頭胡樣板。目前,集研學、論壇、非遺沿襲、社群聚落等業態於一體的「望山生活—寧海橋頭胡項目」已實質性啟動,鄉村文化藝術館也已完成選址。

  寧海引進的熊小米文創設計團隊,由電影《黑貓警長》導演於勝軍領銜,與當地文具、玩具等產業融合,將入駐躍龍山區塊,建設熊小米藝術園,打造兒童美育創意園區,延續兒童鄉愁記憶。

  寧海還發揮了當地藝術家協會的作用,動員各協會會員參與藝術振興鄉村行動。經過協調,寧海縣工藝美術家協會與前童古鎮達成意向,以協會整體進駐的方式,共同打造文化創意街區,推動古鎮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用工就業。

  筆者從寧海縣委宣傳部了解到,今年寧海將舉辦「潘天壽設計藝術獎」駐村藝術家設計大賽。以駐村藝術家文創產品、文旅產品、非遺產品設計及民生項目藝術化改造為內容,評選出一批受群眾喜愛、有開發前景、能帶動增收的創意產品,加快設計大賽獲獎作品落地生產。此外,年底前當地還將舉辦一次「大地藝術節」,選擇重點藝術特色村,開展鄉村書畫交流、鄉村音樂會、鄉村攝影展、文創產品展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現藝術家駐村成果,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動能。

  寧海「藝術家駐村行動」的系列目標

  總體目標:通過持續開展「藝術家駐村行動」,促使藝術和產業融合、環境融合、生活融合,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將藝術村建設成為村民生活幸福地、遊客網紅打卡地及對外交流會客廳。

  數量目標: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百名藝術家駐百村」活動,2019年駐村藝術家在50名以上,3年內,駐點結對村在200個以上,藝術助推振興項目在50個以上。

  顯性目標:根據鄉村資源稟賦,每年謀劃和打造1個以上藝術特色鎮、2條以上藝術特色風景線、2個以上藝術特色村。3年內爭取4個片區都有1個以上藝術特色鎮,打造10條以上藝術特色風景線、20個以上特色藝術村,凸現藝術家駐村集群成效。(孫吉晶 整理)

相關焦點

  • 藝術家駐村撬動鄉村文化振興
    5月18日 在寧海縣舉辦的 海峽兩岸藝術振興鄉村座談會上 兩位來自中國臺灣的藝術家表示 要成為寧海的駐村藝術家
  • 村裡來了藝術家——「藝術家駐村」讓寧海葛家村成為全國「網紅村」
    ↑葛家村村中景觀↑葛家村村中景觀「『藝術家駐村』的碩果」「藝術振興鄉村的中國範本」……12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530室迎來了10位寧海葛家村村民,他們給該院師生上了一堂藝術課,他們收穫了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 爭當「重要窗口」巾幗模範生 | 藝術賦能,塑性留魂~寧海美麗庭院從...
    探索多元創建模式「藝術+」思維讓美麗庭院更具魅力1藝術指導激活力結合藝術振興鄉村校地協同融合設計寧海行動,外引大批駐村藝術家進村指導村民搞設計,將庭院打造與農村生產生活相結合,藉助箍桶、竹藝、石刻等傳統技藝,激勵村民自主設計、自身參與。
  • 寧波寧海:「巧娘」駐村傳藝把錢賺在家門口
    在當天舉行的寧海縣(大佳何)第二屆融合設計鄉村藝術節上,寧海巧娘工作室大佳何工作站揭牌。「把我們的手藝傳給村裡的婦女們,幫助他們在家門口賺錢。」寧海巧娘工作室主理人繆素青道出了她們駐村的目的。去年4月,寧海縣實施藝術振興鄉村行動,中國人民大學叢志強副教授團隊入駐葛家村開展「融合設計 藝術賦能」,通過融合設計理念激發村民「內生動力」改造家園,就地就近取材、培養本土「鄉建藝人」、挖掘鄉愁元素、壯大農旅產業經濟,不僅讓葛家村成為了全國「網紅村」、帶動周邊村莊連片共建「鄉村藝術谷」,還將經驗模式輸出到寧波鄞州區城楊村、貴州晴隆縣定汪村等。
  • 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
    近日,寧海向全球發布藝術家「招募令」,在試點的基礎上,正式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以補貼經費、籌建工作室等相關政策,促成一批國內外藝術家與寧海當地村莊結對共建,建立「藝術大咖工作室」。    寧海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文化文明助推鄉村振興過程中,當地正積極探索有效載體,計劃用3年時間,推動「藝術家駐村行動」由點到面拓展,用藝術創造力助推鄉村發展,增添鄉村藝術氣息,提升群眾幸福感。    說、讀、寫、唱,百姓生活更精彩    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寧海縣曲藝家協會主席葛聖明是本土「明星」,在各大晚會上都能看到他詼諧又有內涵的小品表演。
  • 「藝術家駐村」激發出村民內生動力
    「設計師來了,鄉村熱鬧非凡;設計師走了,鄉村回到從前。」這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的煩惱。  「政府大量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往往村民參與性不強,政府『輸血』沒有達到『造血』的目標。」這是寧海縣委副書記李貴軍的煩惱。
  • 鄉賢興甬記 | 寧海鄉賢雪野:藝術家駐村 用童詩綻出繁星詩花
    「文化振興需要以教育振興為先導,只有讓人有欣賞美的能力了,藝術的美麗才能為人所知曉。」自2018年回到故鄉力洋村以來,雪野帶著他30年兒童詩寫作和教學的全部「身家」,在家鄉成立了全國首家「兒童詩研究中心」,一直將童詩教育放在心裡、抓在手裡,希望能讓童詩的美好浸潤孩子們的童年。
  • 為3號寧海投上你寶貴的一票!
    為3號寧海投上你寶貴的一票!在藝術團隊駐村伊始,村班子帶頭成立藝術振興「桂語先鋒」紅色衝鋒隊,村支委葛萬永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庭院交給藝術家進行設計,打造了「桂香茶語」庭院;村委葛品高將自家老屋改造成酒吧、圖書室等公共空間。在村幹部的示範引領下,葛家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藝術振興鄉村熱潮。
  • 楠溪江藝術駐村,一幕正在發生的時代縮影
    製作:拿相機的尤從溫州市永嘉縣巖頭鎮芙蓉村開始的COART麋鹿星球藝術駐村計劃,已於2020年7月正式啟動。恢復古村鄰裡建築美學藝術駐村第一步,為古建恢復活力楠溪江藝術駐村項目的時代背景,與國家鄉村振興緊密相關,是「生態資產化,資產生態化」改革的一處時代縮影。一方面是縣級村級百業待興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是生態資產化改革的謹慎探索。
  • 銅陵讓藝術賦能鄉村 「稻田宴」開啟田原藝術節大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稻花香裡說豐年,歡歌笑語一片!11月9日,來自社會各界上千名遊人達客、藝術家及周邊群眾齊聚銅陵市境內的「夢裡水鄉」——義安區西聯鎮犁橋村,共同開啟以「藝術賦能鄉村」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銅陵田原藝術節活動。
  • 「藝術+」賦能鄉村振興路,寧海這所幼兒園的師生太有創意了!
    這些年,寧海縣婦聯集結優秀資源助力「藝術振興鄉村」行動,下屬單位潘天壽藝術幼兒園的「藝術+」模式也橫跨千裡,助力晴隆,最近,幼兒園的師生又有新動作,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玩轉「藝術+」愛心義賣,幫助實現微願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 寧海又獲省級優秀
    >寧海榜上有名。2020年,寧海入圍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併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同時,「藝術家駐村」與農民同頻共振的「文化深耕模式」入選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聚全縣上下之智、集社會各界之力,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營造「路在林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效果,打造一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花園」。 堅持村莊經營理念。把村莊當作一個經濟實體,按照企業經營的理念,實現村莊的發展效果最大化。
  • 設計點亮鄉村:鄉村美學如何賦能鄉村振興| 永江新村開村系列報導
    永江村全景鳥瞰   10月21日上午,一場以「設計點亮鄉村——鄉村美學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論壇在永江新村鄉村旅遊示範區的遊客中心舉行。此次論壇邀請到日本建築設計大師本間貴史、小隱建築事務所創始人潘友才、觀酌香港藝術設計機構首席顧問李睿、泓鑫創盟建築設計公司創始人溫欽皓、浙江竹境文旅公司董事長蔡衛等眾多設計大咖共聚一堂,就如何將藝術和文化理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展開交流分享,探尋用藝術點亮鄉村,用文化美學對話未來。   詩意鄉村:重塑鄉間意象
  • 藝術振興鄉村的寧海樣本
    用藝術振興鄉村,太好了,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寧波大學的兩個師生藝術家團隊進駐了雙林村和儲家村,他們要幫助雙林村通過文旅促民宿再提升,讓民宿有更多的內涵,幫助儲家村進行舊村改造,建設廉政文化公園,利用現有資源,規劃建設美麗鄉村。  鄔培棟說這話的時候,包括街道黨工委的宣傳委員董贇,我們已經站在眠牛山上。山酷似一牛躺臥,頭向東南,尾朝東北。
  • 小徑-- 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劃2015蘇暢個展開幕
    關于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劃 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劃是一個面向全球的藝術項目,自2002年起,由時任格蘭父子洋酒公司主席,傾心於藝術收藏的查爾斯•戈登 (Charles Gordon) 所創立各種藝術形式、流派和風格,從繪畫雕塑到裝置藝術兼收並蓄,使今年的項目令人興奮,多樣而充滿活力。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劃的一個獨特之處是藝術家在蘇格蘭為期3個月的短期體驗,每個藝術家自由創作,從酒廠的人物、歷史、人文遺產和迷人的自然環境中得到啟發,不設定主題和題材。
  • 助力發展|30多位高校教師、設計師集體為晉江鄉村振興賦能!
    近年來,晉江市農村農業局一直大力倡導創新機制,不斷深化「雙微雙創」實踐,引進高校的實踐團隊,為鄉村振興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達到引智下鄉,高校賦能鄉村振興的目的。
  • 你想不到的材料都能作畫!且看2020省綜合材料繪畫展
    12月28日上午,「視覺寧海」2020浙江省綜合材料繪畫邀請展在寧海橋頭胡街道黃墩藝社舉辦。綜合材料繪畫是以綜合運用多種物性材料進行繪畫創作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當代藝術發展格局中,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參與到綜合材料繪畫的創作中。在今年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寧海黃墩藝社成員周毅創作的《村落修復計劃》獲進京展,成員丁建國創作的《時代·豐碑》入選全國美展。
  • 【鄉村振興】看得見的「藝術家駐村」、帶得走的「樹山三寶」 文旅...
    【鄉村振興】看得見的「藝術家駐村」、帶得走的「樹山三寶」 文旅融合撬動蘇州鄉村遊 2019-08-11 08:07:35 來源:   近日,蘇州高新區文化旅遊局聯合多部門首次公布了6家獲得備案資格的民宿。
  • 「大咖」來上課!從化啟動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
    ·從化站啟動儀式暨2020年度許欽松鄉村美術教師獎發布會在從化區荔博園舉行。在從化鄉村裡的美術教師得到了「大咖」的指導,由此提升鄉村美術教師的教育水平,為鄉村孩子的未來創造更多的機會。我們也渴望有這些『大咖』來給我們的美術老師上課培訓,所以我們一拍即合,開啟為期3天專門針對鄉村美術教師技能提升的培訓。
  • 浙江寧海農家樂一村一品
    近幾年來,寧海在全力打造縣域大景區時,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重要抓手,著力推進農家樂休閒旅遊,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居一品。鄉村旅遊的發展又為寧海旅遊注入了一抹清新綠色,不僅豐富了旅遊產品,還使來寧海的遊客增加了新選擇。眼下,到寧海的遊客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