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雪野將全國首家兒童詩研究中心引進寧海偏遠古村——詩歌點燈...

2020-12-11 中國小康網

浙江在線9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醉 共享聯盟寧海站 蔣攀 鄔可楠 陳宇濤)「風輕一點,陽光輕一點,狗尾巴草,淺淺地睡著。摟著狗尾巴草,蟲兒們暖暖地睡著,陽光輕一點,風輕一點……」

8月16日,在寧波寧海縣力洋鎮力洋古村一幢老房子裡,全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雪野正用三角架支起手機,收錄下女童稚嫩的聲音,剪輯,編輯,藉由他的「華文童詩」微信公眾號傳遞給全球20萬粉絲。

每周,這個小山村裡的孩子們都會錄製兒童詩,用聲音連接起大千世界。把詩意帶給鄉村孩子,這正是鄉賢雪野歸鄉的初心。

2018年,雪野帶著他30年兒童詩寫作和教學的全部「身家」,回到故鄉力洋古村,親手在這幢石窗雕梁的古宅裡掛上全國首家「兒童詩研究中心」的頭銜,故事便從這塊被陽光映照得半明半暗的牌匾下開始了。

與鄉村孩子有個約定

每個周末,童詩館總是人滿為患,有奶奶抱著二三歲小孫女來聽故事的,也有姐姐帶著弟弟在這泡上一天的……而這也是雪野最知足的地方,回來,他就是想簡簡單單給村裡的孩子當個童詩館長,陪孩子讀讀詩。

「有詩浸潤的童年就像插上想像的翅膀,更有色彩!」說起兒童詩,眼前這個戴著邊框眼鏡的人,語調也不自覺放得輕聲柔語,就像在讀一首美妙的詩。早在1989年,他就開始了兒童詩的寫作和教學,遊學全國二十餘省多所院校課授童詩,每年走20個省,最多一個月走7個省,受培訓的語文教師每年有8萬人之多。

但也正是在行走中,雪野察覺到,兒童詩很少浸潤鄉村的土壤,所以在埋頭兒童詩傳播第30個年頭後,他做了一個決定:把全國首家兒童詩研究中心辦回老家的小山村。

「回來,要把經典作品都引入到這裡,陪護孩子成長。」雪野物色了一個近千平方米的古宅,花了120萬元修繕,布置出童詩館。在二樓,他把自己兒童詩創作、出版、教學、研究等領域形成的1000多種資料統統擺放了出來,向所有人開放,還專門備了適合不同年齡的200多節課,根據不同的聽眾,受訪者,講授不同的兒童詩。「只要你來敲門,我必為你點燈!」雪野說是心靈的燈,也是童詩館的燈。

從此,雪野跟力洋古村就有一個「點燈之約」,每次即便出門講學,也要在周末趕回村子裡,為孩子點燈,詩在這個小山村裡流淌了起來。

雪野還帶著兒童詩走進了當地所有的幼兒園和小學課堂,帶入孩子們的世界。在前橫幼兒園,用雪野的童話故事命名的「熊爸故事屋」,每周聽講故事,小朋友們通過剪紙二次創作詩歌。在力洋鎮中心小學,每周都有一堂兒童詩教學課程,潤物細無聲,經過一年半的引導,力洋小學的孩子創作和錄播了近二百首詩作。

以詩歌為家鄉立傳

「又來了一首新作!」聽到手機微信提醒音,雪野一副瞭然於心的樣子。

不久前,平湖市作家協會少年文學院、平湖市實驗小學風箏娃娃兒童詩社來到力洋村,加入了雪野回鄉後創辦的「田野詩歌課堂」。

那一天,30個孩子跟著雪野爬上了高高的蓋蒼山,他們看到趴在綠葉上的百足蟲,雪野就讓孩子們向百足蟲提問,並且回答它爬上葉子幹什麼?這時孩子們五花八門的答案就出現了,「百足蟲在曬日光浴」「它在看風景」「它在休息」……最後,雪野拿出了他寫的《有禮貌的百足蟲》,讓孩子們感受了一次思維的碰撞。

整節課,雪野彎下腰,低下頭,用耳朵緊緊地貼著孩子,用微笑暖暖地賞識孩子,他說,兒童詩教學,從不要求人人會寫詩,但要儘可能讓孩子感知、體察、享受詩帶來的溫暖與滋潤,這也正是他的「田野詩歌課堂」充滿魅力的秘訣。

短短5天的「田野詩歌課堂」,孩子們「瘋狂地」創作了360多首作品,發表於《中國少年報》《中國少年兒童》《少年詩刊》等報刊37首。回去後,他們思緒不斷,不停發來新的作品。

「溪水,是一位沒有架子的歌唱家,不站在舞臺,走在山林間唱,走在田野間唱,這是一位走在民間的歌唱家……」雪野忍不住把手機遞給我們,感嘆道:「看,孩子們一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寫得多好!一片山,一塊潮溼的苔,在他們眼裡,都能發出文字的呼喊,讓我相信,詩歌是根植於土的!」

雪野更希望,會有人從「田野詩歌課堂」裡得到啟發,原來兒童詩歌還可以有這種出路,不僅僅是描寫兒童生活,還能夠反映祖國的大好河山。「春夏秋冬,把生命放在那個環境裡邊,進行對話之後,出來的文本就不一樣了。而這也是讓兒童詩浸潤鄉村的意義所在,山水養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以詩歌為它立傳。」

把大賽搬進小山村

雪野數了數手上整理列印出來的投稿詩作,已有200多首,兩個月後,第二屆蓋蒼山杯全國校園兒童詩大賽就要在這個小山村舉辦,6月全國徵集令發出後,作品便雪片般飛來。

這些年,雪野在全國十個省市分別組織舉辦了十屆中國童詩年會,也算經驗充足,但還是第一次把大賽搬進一個小村莊。

「小山村公共配套並不完備,要去支撐一個全國性的詩會,路線、場地、接待等都要在『螺螄殼』裡重新做出『道場』。」雪野還記得去年蓋蒼山杯全國校園兒童詩大賽首次在力洋登場的情景:來自20個省400多位兒童詩研究和從教者湧了進來,村子住不下,他只能每天活動結束把大夥送到城區,第二天早上再去接。當時就有人調侃他:「一個全國性的活動放在村裡搞,虧你想得出來!」

但雪野有他的底氣,回鄉這兩年,他一直在為力洋籌建「中國童詩村」鋪路。「我是鄉民,回來了,就想以我擅長的兒童詩,為力洋做貢獻,讓它的名字走得更遠。」

讓雪野興奮的是,寧海縣的「十四五」文化規劃,已經考慮把「中國童詩村」寫入了,今年,力洋周邊的改造提升工程已啟動,會製作安裝很多旅遊標識,還會附上童詩二維碼,掃一下,就可以聽到雪野和這裡的孩子們一起讀詩講詩的音頻視頻,「周末去力洋聽童詩」正是雪野想留給力洋的故事。

而從今年起,蓋蒼山杯全國校園兒童詩大賽也將永久性會址放在了力洋,印有蓋蒼山詩句的明信片通過中國郵政發行,傳播到中國各個地方……小村,正以詩歌正名。

相關焦點

  • 鄉賢興甬記 | 寧海鄉賢雪野:藝術家駐村 用童詩綻出繁星詩花
    10月12日早,全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雪野帶著寧海縣力洋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來到了海頭菊花園中,帶領孩子們以海頭菊花作為對象寫童詩,其中一位孩子將菊花比作煙花,得到了雪野老師的認可。自2018年回到故鄉力洋村以來,雪野帶著他30年兒童詩寫作和教學的全部「身家」,在家鄉成立了全國首家「兒童詩研究中心」,一直將童詩教育放在心裡、抓在手裡,希望能讓童詩的美好浸潤孩子們的童年。
  • 雪野 與他的兒童詩
    ●記者卓佳洋兒童詩研究中心揭牌雪野詩集  詩歌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具有生命力、代表性的文學體裁,從上古歌謠、《詩經》、《離騷》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再到今天的現代詩,詩的傳統源遠流長。如今,在少兒教育領域裡,兒童詩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受到了頗多關注。寧海詩人雪野就是其中的領頭人之一,今年是他從事兒童詩創作與教學三十周年。
  • 寧海文化名家名匠 |雪野:比窗外的陽光還燦爛溫暖
    金波、葉君健以及冰心、巴金等前輩曾經都用了一個「美」字來形容他的童詩質地。迄今,他已創作了兒童詩集七種,詩作清冽鮮靈潤澤,風靡兒童詩界,有多篇入選教材。除了寫詩,雪野也教詩。課堂上,孩子們詩意飛揚的生命狀態震撼了觀課者。三十多年來,雪野為全國800多所學校數十萬師生授課上千場,展示了獨特的詩教風格,足跡還遍及港澳地區,把全國童詩教學變成了一個詩意盎然的春天。
  • 詩人雪野走近常州「林—樹」課程 讀詩寫詩暢想童年
    魏佳文 攝   中新網南京6月23日電 (魏佳文)樹葉是綠眼的精靈;麥穗是金髮的巫女;雪花是白頭的老人……在兒童的世界裡,一切元素都是詩的來源。6月23日上午,著名的兒童詩詩人雪野來到常州市實驗小學,借其「林—樹」課程—「親親我的兒童詩」的契機,與二年級的孩子和家長一起讀詩寫詩,共赴一場「兒童詩之約」,暢想童年。
  • 寧海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 讓藝術「大咖」為鄉村賦能
    中國寧波網4月12日訊(記者 孫吉晶 寧海縣委報導組 陳雲松 蔣攀)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經由駐村藝術家雪野的微信公眾號,傳遞給海內外的無數粉絲,這是生活在山隅海陬的孩子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  鄉村是文化最基層的地方,它們最需要文化幫扶和滋潤。
  • 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
    在力洋鎮力洋村,9歲的陳曉陽每周都會精心錄製兒童詩音頻,他的聲音經由駐村藝術家雪野的微信公眾號,傳遞給海內外的無數粉絲,這是生活在山隅海陬的孩子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雪野是寧海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詩人,去年他應邀成為駐村藝術家,並於5月下旬在力洋鎮水夫故居創辦了全國首個兒童詩研究中心,同時成立了兒童詩閱讀與寫作教學基地。
  • 著名兒童詩人雪野給晉江小學生上課
    近日,全國著名兒童詩人、《中國童詩》雜誌主編雪野走進晉江池店鎮茂厝小學,為該校三(1)班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兒童詩創作課。  雪野拿出一張小露珠圖畫,讓大家說說它在幹什麼。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它在樹枝上跳舞,有的說它在樹枝上玩捉迷藏,有的說樹枝在吐泡泡……雪野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引導,激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
  • 第八屆中國童詩年會在璧山召開
    7月13日,第八屆中國童詩年會暨兒童閱讀策略研討會在璧山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童文學作家、詩人、理論家、少兒報刊雜誌編輯、兒童詩教學工作者、小詩人等300餘人參會。   著名兒童文學家雪野認為,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因為兒童的想像、語言、情感是兒童詩最基本的生命要素。
  • 《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在京啟動
    11月28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課題計劃與部署第一次工作會在北京召開。這標誌著中國詩歌學會2020年8月31日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立項的國家級社科項目之一正式啟動。會議由項目課題首席專家、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主持。
  • 師生及家長:你知道兒童詩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兒童文學作家雪野告訴...
    河南中小學系列閱讀項目組成員、《小學教學》編輯部首席編輯許大娟客串了一回主持人 兒童文學作家雪野揭秘「搞笑」是兒童詩的最高境界課堂上,雪野老師循循善誘,悉心引導,風趣幽默,鼓勵同學們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放飛自己的想像。在歡聲笑語中,同學們收穫了靈感,發掘了潛能,一個個都出口成詩,變身「天才小詩人」了呢。
  • 點燈人大學 | 60天兒童誦讀實戰課程重磅上線!
    不論是童謠童詩,還是詩歌散文,誦讀文本的各種文體,都是語文教學的必由之路。「讀經」熱潮曾一度席捲中國大地。是否孩子誦讀的內容就是「四書五經」?不僅要「統統背誦」,更要「深知其義」的學習方式是否真的可行?我們的孩子,究竟應該讀些什麼,才能真正促進其語言發展和精神成長?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升自己誦讀教學的專業能力,如何開展適合兒童的誦讀課程?
  • 首屆「長嘉」全國小詩人詩會暨全國少兒詩歌大賽西安頒獎
    ……」8月10日,首屆「長嘉」全國小詩人詩會暨首屆「長嘉」全國少兒詩歌大賽頒獎典禮在陝西省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該項活動的發起人——陝西長嘉實業集團董事長黃明的發言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在全國範圍內徵稿,先後收到廣東、浙江等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上千名熱愛兒童詩的小朋友來稿,在徵稿結束後組委會的老師們積極籌備本次全國小詩人詩會,並邀請了多位著名詩人、兒童文學專家給孩子們帶來一場詩歌的盛宴。「我們長嘉集團將堅持不懈,永遠把這項活動做下去,這項活動將成為我們長嘉集團事業的一部分,做百年企業,做百年長嘉文化。」現場,黃明先生承諾將全力支持這項活動,希望能夠由此推出越來越多的詩歌愛好者。
  • 快來閱讀潘幼首屆童詩節上的童畫童話
    ——雪野Free play六一來臨之際,寧海縣婦兒活動中心聯合潘天壽藝術幼兒園開展首屆童詩節活動,以「畫」為載體呈現孩子豐富的童真世界,讓孩子們聽過的聲音、看過的景色、聞過的花香、玩過的遊戲等等被喚醒,用畫表達,讓畫說話,成為童真童趣的詩篇;以「詩」為媒介
  • 臺灣詩人羅智成評詩歌POS機:就好像靈魂被種了一顆詩的種子
    詩歌的柔軟在於可以用幾句精煉的話,將豐富的情緒涵蓋進來,讓品讀的人從不同角度看,都能遇見不同的驚喜。傳統的新聞裡,留守兒童們可能沒辦法像城市孩子一樣有很好的物質條件,但在詩歌世界中,他們的富足一點也不少,小腦袋從來都沒有停下思考,這是一種自然賦予的治癒與詩意。
  • 星星點燈公益項目:讓留守兒童不因「留守」而「失守」
    今年,中英人壽「星星點燈」公益項目第十一年全新啟程,聚焦疫情下健康需求,賦能留守兒童安全自救能力,聯動國內首家提供急救的NGO「第一反應」,帶著擁有專業急救知識的醫生、醫療志願者,共同走近留守兒童群體和他們的家庭,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與心肺復甦急救培訓,從根源上守護其生命健康,幫助他們樹立起強國自信。
  • (文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在京啟動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王爽)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課題計劃與部署第一次工作會28日在北京召開,這標誌著中國詩歌學會今年8月31日獲批立項的這一國家級社科項目正式啟動。中國詩歌學會會長黃怒波作為課題專家組成員之一與兒童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者崔昕平、張國龍、李利芳、金莉莉、舒偉、塗明球、王歡、李紅葉等參加了課題工作會。根據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的提議,邀請藍藍、張生珍、劉慧、王曉翌等在國內外兒童詩歌創作、理論以及翻譯等方面有重要成果的詩人、學者代表列席了課題工作會。
  • 詩歌集結|第三屆「草堂詩歌獎」入圍詩人古馬、金小傑與詩評家劉波...
    上周末,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發布第三屆「草堂詩歌獎」入圍名單,在全國引起不小反響。正如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南開大學穆旦新詩研究中心主任羅振亞兩位評委所言,由《草堂》詩刊社與成都商報社共同設立和打造的「草堂詩歌獎」,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傳承杜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歌精神,三年來已經成為一張更多人重新認識成都的文化名片。
  • 寧海以琳康教展能中心9月2日正式開學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何莎莎)經過10個月的改建和裝修,寧海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已順利完工,將於9月2日正式開學,來自全國各地的170餘位自閉症學齡前兒童將在這裡上課。  據了解,以琳由寧海人石貴成和方靜夫婦於2000年10月在青島創辦,是一家全國乃至全球頂尖的專門從事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培訓的康復教育和研究機構。
  • 第三屆「長嘉」全國少兒詩歌大賽| 吳姚璽(上海市)
    第三屆「長嘉」全國少兒詩歌大賽徵稿啟事孩子是天生的詩人,他們用自己創造性的想像來認識並詮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同時詩歌也是兒童情感宣洩的重要媒介,為了讓孩子們詩意而快樂的成長,第三屆「長嘉」全國少兒詩歌大賽即日起面向全國小朋友徵稿。
  • 小朋友如何進行詩歌創作?來聽聽詩人怎麼說
    如何進行詩歌創作?不妨聽聽詩人怎麼說。12月6日,「好好說話 天天讀詩」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在市文化館連開兩場——萬江專場及「文化館日」專場,反響熱烈。當天正逢首屆全國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雲上採購大會交流展示活動和第三屆東莞文化館日系列活動同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走進東莞小詩人沙龍活動現場觀摩、指導,詳細了解小詩人沙龍的創意和運作情況,並對小詩人沙龍立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孩子們創意寫作能力的目標定位,以及「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做法表示讚賞,對項目「以文化人」「入心入腦、塑魂養魄」「有品質、高賦能」的追求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