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殺手「 嬰兒搖晃症候群 」 如何安全有效的哄睡孩子

2020-12-18 人民網

2012年,一個不到一歲的小女孩Cheyenn因為睡覺哭鬧被親爹搖晃致腦損傷,3年過去了,雖然她現在慢慢康復,但是仍然留下了一些後遺症,比如癲癇,右眼無力。Cheyenn的媽媽把她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家長們能注意控制情緒,提高對「嬰兒搖晃症候群」的重視。

無獨有偶,臺灣新北市某位新手父親生有三胞胎,因七個月女兒哭鬧不停,將女兒放在搖椅上搖晃哄逗,很快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昏迷狀態,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可惜最終宣告不治。警員表示幼兒無明顯外傷,醫院分析可能是「嬰兒搖晃症候群」,父親哄女嬰如果用力過度、劇烈搖晃,則有可能損傷嬰兒大腦。

家長要切記不可搖晃寶寶,搖晃孩子容易出現嬰兒搖晃症候群,對寶寶的大腦有危害。很多家長並不了解什麼事嬰兒搖晃症候群,也不知道搖晃嬰兒的危害。

什麼是嬰兒搖晃症候群

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 infant syndrome),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目前臨床病例多發生於0-4歲的嬰兒或幼小兒童,但主要好發對象為0-8個月大的嬰兒,原因是嬰兒頸部較為柔軟、脆弱,及其身體比例和大人有差異,嬰兒的頭部比例約佔身長得1/4,且嬰幼兒期腦部發育較快,因此,寶寶頭部的重量也約佔全身重量的1/4,加上嬰幼兒顱底較為平坦,腦部不易固定,頸部又欠缺支撐力,因此,當大人或外力施予部當激烈搖晃,或是將嬰幼兒背在大人背上,卻疏忽給予他們頸部支撐,都有可能導致嬰幼兒永久性的腦部傷害,產生許多後遺症,造成無法抹滅的遺憾。

搖晃嬰兒的危害有哪些

1、腦出血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腦內組織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須避免受到外力的撞擊,才能保護大腦組織的安全,特別是不滿1歲的寶寶,更需要注意頭部的安全。因為出生時嬰兒大腦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二分之一,但體重大約只有成人的二十分之一,並且嬰兒的頸部肌肉群肌力比較弱,不足以支撐寶寶的頭部。另外,嬰兒顱底及內面較平滑,腦組織固定不是很結實,受到強大的外力時容易晃動,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晃動的大腦組織很容易被突然改變的外力"撕裂",引發硬腦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眼球玻璃體也會因劇烈搖晃而引起視網膜出血。

2、意識不清醒

出血之後,顱內壓會急速上升,從而產生一系列症狀,如食欲不振、嘔吐、嗜睡、抽搐、四肢無力、意識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這種因人為劇烈搖晃而引發腦出血,並引起諸多神經系統的症狀,就是"嬰兒搖晃症候群"。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受傷害的嬰兒並無明顯外傷,卻都受過力道大小不一的搖晃或撞擊。

有搖晃症候群的寶寶,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煩躁不安,接著出現抽搐或意識不清等現象。抽搐也許是偶發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頻繁發生,嚴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如何安全科學地哄孩子入睡?

對於一些新手爸媽而言,在哄孩子入睡時,首先要輕拍孩子,這樣可以給孩子安全感。其次是讓孩子睡在背光的一側,因為新生兒在媽媽肚子裡時,習慣了睡覺時黑黑的環境,有的寶寶不適應光亮的環境睡覺。再有就是不要為了保暖,將孩子裹得太嚴,或使用電熱毯加熱,溫度太高會讓寶寶體內失水,引起脫水。此外,家長習慣摟著孩子睡覺,這樣不但限制了孩子睡眠時的自由活動,還容易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

保護寶寶大腦 六種危險動作勿做

1、不要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2、在空中拋接寶寶。

3、將寶寶拋到床上。

4、抱著寶寶旋轉。

5、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後用力翻躺。

6、不要過度依賴搖籃,控制使用的時間與搖晃的程度。

相關焦點

  • 「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的,寶媽們可別掉以輕心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有這個「嬰兒搖晃症候群」,以前只知道搖晃寶寶不好,但卻不知道這麼後果這麼嚴重。什麼是「嬰兒搖晃症候群」?還有一位臺灣嘉義縣的新手爸爸,一邊走路,一邊搖晃82天的寶寶,哄他睡覺,由於搖晃力度過大,導致孩子患上了「嬰兒搖晃症候群」,最終不治身亡。……一個小小的生命,怎麼都承受得住父母如此的搖晃呢?我知道對於第一次當爸媽的人來說,哄小孩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哄孩子睡覺太難,「搖晃哄睡」輕鬆省事?對大腦的傷害不容忽視
    01家長搖晃哄睡,導致孩子患上嬰兒搖晃症候群雯雯在婚後的第3年,於全家人期盼的目光中,不負眾望地為家裡添了一個男丁。這是婆家的第一個孫子,老兩口把這孩子寶貝的不行。自從孩子生下以後,雯雯幾乎就沒動過手,因為爺爺奶奶把孩子全權接手了。
  • 哄孩子睡覺太難,"搖晃哄睡"輕鬆省事?對大腦的傷害不容忽視
    家長搖晃哄睡,導致孩子患上嬰兒搖晃症候群雯雯告訴公婆好幾次別這麼做,老兩口卻很固執,覺得自己家的三個孩子從小就是這麼抱大的,現在還不是一點兒事兒都沒有?但是沒過幾天,搖晃哄睡的惡果就出現了。孩子某天夜裡忽然大哭不停,怎麼哄都哄不好。家人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竟檢查出患上了嬰兒搖晃症候群,甚至還有點顱內出血,住了好幾個月的院才恢復。
  • 小心孩子患上嬰兒搖晃症候群,家長需注意
    倘若孩子都已經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就應該立即停止。而搖晃後產生的不良後果,在醫學界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嬰兒搖晃症候群是什麼?兒科專家表示,因為孩子頭部發育還沒完整,加上頸椎沒有辦法承受腦袋的重量,在哄睡的過程中劇烈的搖晃是會讓孩子腦內呈現碎豆腐狀,很有可能因此有腦震蕩、腦出血。如若視網膜受影響可能會有失明、弱視問題。症狀發作時,孩子會有什麼表現?
  • 警惕「嬰兒搖晃症候群」(圖)
    及時~掌握送醫時機  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直接傷害是在大腦,腦細胞受損時所引發的症狀可輕可重。  悲劇~多因哭鬧而起  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發生,多是父母為了安撫哭鬧不休的寶寶而做出如空中拋接的危險動作,也或者是快速搖晃寶寶的身軀。或者是家長發現這樣和寶寶「玩耍」時,寶寶好像不哭了,所以,下次再哭鬧時,就會有相同的安撫動作。  但是,醫生提醒,「寶寶好像不哭了」很有可能是在危險動作後覺得不舒服的徵兆。
  • 紐奶樂|寶爸寶媽必知,「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嚴重性
    「嬰兒搖晃症候群」這個詞可能家長們都比較陌生,那相信家長們一定有抱著寶寶的經歷吧,那你知道嗎?如果對寶寶過度用力搖晃,就會對嬰兒的腦部造成傷害,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死亡,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紐奶樂嬰幼兒奶粉想說這就是「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元兇。紐奶樂嬰幼兒奶粉告訴你,要知道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腦部組織都如「豆腐」一般脆弱,只有避免受到外力的撞擊,才能保護腦部組織的安全。
  • 紐奶樂|寶爸寶媽必知,「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嚴重性
    「嬰兒搖晃症候群」這個詞可能家長們都比較陌生,那相信家長們一定有抱著寶寶的經歷吧,那你知道嗎?如果對寶寶過度用力搖晃,就會對嬰兒的腦部造成傷害,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死亡,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紐奶樂嬰幼兒奶粉想說這就是「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元兇。
  • 會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
    剛出生的嬰兒,都是在母親臂彎裡的搖晃中熟睡。然而這一舉動,很可能對孩子造成一生的傷害。近日,網友「@英國報姐」發微博稱,英國一名1歲的嬰兒,因哭鬧不止被父親搖晃導致腦損傷,父親也因此被判刑。現在,這名嬰兒已經3歲了。雖然當年被搶救了下來,但仍留下癲癇、無力等後遺症,這種病症被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
  • 這樣哄孩子睡覺,雖然有效但很傷孩子的大腦,看看你做過沒有?
    後來老公看電視上,別人抱著孩子搖晃幾下,哼幾句兒歌,寶寶就會快速進入夢鄉。這貨瞬間開啟狂搖模式,還別說這電視沒白看,效果那是槓槓的。第二天,妹紙在辦公室裡好一頓誇讚老公,有育兒經驗的同事忍不住說了句「這樣是在害孩子,你還在這裡逞能!」妹紙的臉瞬間就白了,尷尬的不能行。其實很多人在哄孩子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採用搖晃的方式。本來這是無可厚非,甚至有效的。
  • 7個月嬰兒被哄成「腦癱兒」,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你還在用嗎
    01"嬰兒搖晃症候群"造成的傷害是永久性父母將孩子抱在懷中時,常常習慣性的會去搖晃孩子或者是孩子無法入睡時,父母也會通過搖晃的方式去哄睡。而父母因為控制不好力度,搖晃強度過大,導致很多孩子出現嘔吐、抽搐、嗜睡等不良反應,而這也被稱作"嬰兒搖晃症候群"。而"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孩子受傷並沒有明顯的外部傷痕,但他們腦部出現的損傷卻是永久性難以改變的。
  • 哄孩子時別做這個動作,嚴重時會導致嬰兒死亡
    爺爺奶奶們看到肉乎乎的小寶貝愛不釋手,一直把孩子捧在懷裡。寶寶哭了,就邊走邊左右搖晃地安撫;寶寶困了,就放在搖籃椅裡搖晃哄睡。最誇張的是寶寶的小叔叔,看到自己添了個可愛的小侄子,高興地把他拋到半空中逗樂。 看到這些場景,小劉心慌不已。可是她作為兒媳婦又不好直接說,只好讓老公去勸:「你讓他們別晃了,這樣對孩子很不好。
  • 嬰兒搖晃症候群是什麼?為了寶寶的健康,新手爸媽快關注起來
    初次為人父母,難免在照顧寶寶上缺乏經驗,人們哄孩子睡覺時最常用的一個方法是,將寶寶抱起,輕輕搖晃自己的身體帶動寶寶跟著搖晃,不一會兒寶寶就睡著了。這個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並且對大部分嬰幼兒都有效,所以成為了新手爸媽們的哄孩兒法寶。
  • 七月女嬰莫名嗜睡原是患上嬰兒搖晃症候群 只因錯誤的搖晃方式
    新手父母,在看到自己孩子哭鬧不休時,總會不由自主的抱起來哄一哄。有些父母為了安撫孩子,還會採取「搖晃」的方法。近日,淮安市民陳女士和家人就因為錯誤的搖晃方式,險些給7個月大的女兒帶來嚴重的後果。孩子一哭鬧,家人都輪流開始哄寶寶,家人哄寶寶有一個妙招就是把寶寶抱著不停地搖晃,有時候一晃,寶寶就不哭了。陳女士老公還喜歡將女兒拋到空中再接住、抱著寶寶轉圈圈。這兩天,陳女士發現女兒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總是嗜睡,隨後帶到醫院去檢查,被醫生診斷為嬰兒搖晃症候群。
  • 「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家長要注意,別存僥倖心理
    導讀:「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家長要注意,別存僥倖心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家長要注意,別存僥倖心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判別嬰兒搖晃症?預防嬰兒搖晃症應該這樣做
    一名新手爸因受不了寶寶哭鬧,竟大力搖晃,導致寶寶發生『嬰兒搖晃症』,出現視網膜出血、呼吸微弱等症狀。一名年僅18歲的新手爸爸,在家中照顧即將滿月的女兒,卻因受不了女嬰不斷哭鬧而劇烈搖晃其手臂,藉以宣洩情緒,造成嬰兒搖晃症。
  • 7月大嬰兒特別嗜睡!一查竟是哄睡方式有大問題
    一查竟是哄睡方式有大問題淮安市民陳女士結婚三年後,才生了一個女兒,家裡人都非常疼愛這個孩子。孩子一哭鬧,家人都輪流開始哄寶寶,家人哄寶寶有一個妙招,就是把寶寶抱著不停搖晃,有時候一晃寶寶就不哭了。這兩天,陳女士發現女兒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總是嗜睡,隨後帶到醫院去檢查,被醫生診斷為「嬰兒搖晃症候群」。
  • 這種哄睡方式被醫生稱為虐童,容易傷到寶寶大腦,新手爸媽要避免
    寧寧發現懷孕的時候辛苦,卻不及帶孩子的十分之一。滿月之後,小寶寶每天白天睡得挺好,晚上就開始熬夜。寧寧、婆婆、老公一到晚上三個人輪流抱著孩子一邊走,一邊搖晃。這種哄睡方式被醫生稱為虐童,容易傷到寶寶大腦,新手爸媽要避免後來,寧寧看到一則新聞,一位臺灣的新手爸爸,因為搖晃寶寶睡覺的力度太大,使孩子得了「搖晃症候群」。
  • 邊走邊搖哄寶寶睡覺的4大危害,哄睡有時候只要一條毛巾
    新生兒睡眠一直是一個讓新手爸媽比較頭疼的問題,很多寶寶過了滿月就開始了白天睡大覺,晚上熬鷹的模式。父母做的最多的就是一邊走路,一遍搖晃著寶寶,希望孩子能夠早點入睡。最近以為臺灣嘉義縣的的新手爸爸,一遍走路,一遍搖晃82天孩子,哄兒子睡覺,由於搖晃力度過大,導致了孩子患上了嬰兒搖晃症候群,最終不治身亡。如果不是禁忌情況,不建議父母採用這個方式哄寶寶睡覺。大人應該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然後撫觸寶寶,讓寶寶平靜下來。為什麼很多醫生和育兒專家都不建議這樣安撫寶寶?
  • 7月大嬰兒特別嗜睡!一查竟是哄睡方式有大問題
    孩子一哭鬧,家人都輪流開始哄寶寶,家人哄寶寶有一個妙招,就是把寶寶抱著不停搖晃,有時候一晃寶寶就不哭了。這兩天,陳女士發現女兒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總是嗜睡,隨後帶到醫院去檢查,被醫生診斷為"嬰兒搖晃症候群"。
  • 安撫嬰兒,千萬不要搖晃!
    嬰兒搖晃症候群的表現1、腦出血不論大人還是孩子,腦內組織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須避免受到外力的撞擊,才能保護大腦組織的安全,特別是不滿1歲的寶寶,更需要注意頭部的安全。因為出生時嬰兒大腦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1/2,但體重大約只有成人的1/20,並且嬰兒的頸部肌肉群肌力比較弱,不足以支撐寶寶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