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之前吃飯總是磨磨蹭蹭,吃飯時更是餵著都不好好吃飯。我也是個急性子,有時候生氣的時候就直接不管他了,導致我和家裡人鬧得也不是很開心,家裡氣氛也逐漸緊張起來。
我和閨蜜說完我的情況之後,閨蜜笑我「你也還是個寶寶呢」,還告訴我帶寶寶吃飯這件事不能著急,需要對症下藥。
我總以為寶寶吃飯慢是習慣不好,知道以下4點之後,改變了我的看法。
錯誤習慣的影響
自從有了寶寶之後,家裡人在餐桌上聊天也大多是局限於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很少在如何教育寶寶更好等方面有過相關的話題,這些都降低了寶寶的參與度,讓他沒有一個輕鬆愉快的進餐環境。
最重要的是,為了方便,很多家長可能跟我一樣,很少去改變餐桌上菜的樣式,讓寶寶「審美疲勞」,沒有進餐的食慾,當然也包括進餐前給寶寶吃零食,讓他沒有餐點觀念,導致寶寶真的不餓,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寶寶吃飯慢。
環境因素的幹擾
準備吃飯之前,寶寶在家裡總是喜歡看動畫片或者是和小夥伴玩耍,類似這樣的行為容易讓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很難去進入吃飯的狀態,才會導致他吃飯時磨磨唧唧的情況。
因此,家長吃飯前一定要提前提醒寶寶「看完這一集一該吃飯了」類似的話語,讓他養成飯前排除幹擾的好習慣。
寶寶雖然對時間點沒有觀念,但是能夠記住該做什麼事情了,這也是情況變好的表現。
牙齒咀嚼不到位
生活中很多情況也是會間接導致寶寶牙齒發育的,比如鼻炎,它不僅會影響寶寶長期呼吸不順暢,還會影響全身的身體發育,其中就包括了牙齒不齊、牙齒突出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就會導致寶寶牙齒咀嚼不到位、塞牙等情況,進而影響吃飯的速度。
寶寶吃飯慢也有可能是牙齒咬合不正導致的,這種情況是很少的,總之需要家長及時關注寶寶的牙齒情況。
胃動力不足
寶寶自身的消化能力就不是很強,如果吃過多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胃部就會堆積大量的食物,進而影響胃部的消化能力,增加了寶寶的飽腹感,導致寶寶不願繼續吃或者是吃得慢等情況。
家長在給寶寶挑選食物的時候,一定要去選擇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減輕寶寶腸胃的負擔,幫助寶寶消化難的問題。
遇到寶寶吃飯慢的情況家長先不要著急,看看寶寶是否有以上4點的幹擾,這樣才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記住了嗎?